佛說,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2020-12-18 明月天心

提起「陰德」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指的是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好事。凡為善而欲為人知,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如果做了善事而刻意讓人知道,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功利性太強,發心不純,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但如果德不配位,容易引發禍事。相反,如果做善事不圖回報,只是純粹發心幫助他人,這樣得到的陰德福報無量。

比如社會上有個別慈善機構,借著行善的名義向一些窮苦之人發放福利,也確實讓一部分生活比較拮据的人緩解了囧境,但是這些行為的重點往往不在布施本身,而在宣揚自己的名氣,主要是自利,而後利他。這樣的行善有福德而無功德,可以享受到社會公眾給予的盛名,但卻沒有功德。

再給大家舉南北朝梁武帝的例子。南北朝梁武帝篤信佛法,自皈依佛門後,為了積攢功德,他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興建廟宇、建寺安僧、助印經書,在外人看來應該是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無量功德。禪宗祖師達摩大師東渡中國,並受到了梁武帝的盛情邀請,梁武帝歡喜地和達摩大師暢談佛法,並提及自己此前種種善行是否可以培植到諸多功德?

梁武帝本來興致衝衝,等待達摩大師的讚嘆。誰知,達摩大師沉默之後說道:毫無功德。梁武帝瞬間感覺被潑了一盆涼水。怎麼會沒有功德呢?因為他的發心不清淨,他做這些善事不是純粹地為眾生,他最終是為了自己,所以有福德,但無功德。功德也可以稱之為「陰德」,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一、樂善好施、救濟窮苦

佛門裡有句話: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布施是要你去「舍」,真誠清淨之心去布施,不求回報。「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人窮的時候還願意捨出自己僅有的那點東西給他人,這種布施的功德更是難量。布施從來不是富人的專屬,只要發心,儘自己所能去救濟他人就功德無量。布施也不僅限於財物布施,也可以是精神等無畏布施、法布施等等。人要學會吃虧,吃虧是福,須知福報皆有定數,萬事萬物皆有輪迴,你所付出的終究會回到自己身上,甚至是加倍的補償。

二、守好自己的口業,不說人是非

有一句話叫「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愛在背後扯是非、嚼舌根,惡意詆毀、侮辱、欺騙他人的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小人」,這樣的人「傷人三分、自損七成」,愚痴沒有智慧,更沒有什麼福報。我們不要成為這樣的人,更不要惡語相向、錙銖必較。若與小人爭,自己又何嘗不是那個「小人」?各人自有因果,我們只需做好我們自己。他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我們的因果;而我如何對待他人,那是我們的修行。「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懂得隨喜別人,也是在為自己積陰德。

三、不殺生,多護生放生

殺生最易結惡緣,「冤有頭債有主」,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切眾生皆為有情,冤冤相報何時了?殺業太重了,業障現前,疾病和災禍就容易出現。正所謂「禍福無門,為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禍福皆在我們自己手裡。今日你的一份慈悲和放生,會成就來日的善緣;同樣,今日你的一份殘忍和殺害,換得的可能就是來日的惡緣。護生放生最積陰德,殺生也最損陰德。

四、孝順奉養父母

「凡事不順,皆為不孝」,一個不孝父母、不奉養父母,不知父母恩重的人,他也往往不會有什麼大福報。每逢過年過節、初一十五,有多少「佛前大孝子」,爭著搶著到廟堂燒高香、燒頭香,祈求佛菩薩加持自己發大財、鴻運當頭等等。你連自己家裡高堂上的父母都不管不顧,父母之恩都不報,更何談報佛恩。這樣不孝的人就是抱佛的大腿也是無用。孝順父母,既是為父母,也是為自己積攢陰德。

只要所行之事、所存之念為善,就會功不唐捐。錢財是流水,更是虛幻不實之假象,與其苦苦求取,不如廣作功德、多行善事,為自己,也為子孫後代積累不盡的厚重陰德。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三世因果」裡說: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只要因緣聚合,果報即現前。與其為兒女子孫留家財萬貫,不如多積陰德,福報綿延。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一、不造殺業、護生放生「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伸;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佛說了一切眾生皆平等,可不僅僅指人類,而是六道輪迴裡一切有情眾生。一切眾生皆為有情,都會感知到痛苦,為何要彼此傷害?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錢財名利乃身外之物,最終誰都留不住,與其為子女後代留錢財,不如為他們留陰德,一個陰德具足的家庭,自然能繁榮興旺、福澤綿長。正如《易經》裡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是一個人身上最好的「風水」,以下這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能做到3件以上,就要恭喜了!
    那麼「陽善」與「陰德」,其功德大小有何不同?《了凡四訓》如是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累陽善的人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享受美名給自己帶來的利益。但如果德不配位,一切福報很快會瓦解。而那些陰德厚重的人,自有善神庇佑,遇事能逢兇化吉。「陰德陰德」,用民間話來說就是積陰功德的德行。為上天所記功。
  • 佛說,最積「功德」的5件事,有做一件就功德無量,你能做到幾件
    導語佛說遠離一切惡法,修一切善,廣結善緣。這句話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在於教化眾生,從而讓世人積極行善,積累功德。而功德也是有陰德和陽善之分的,大部分人其實認為的積攢陰德的方式就是行善,但是那是有目的性的,是功利的,這其實並不是積攢陰德,而是積累陽善。陽善是能夠得到現世報的,是能讓人今生就得到福報的,所以陽善是你帶有目的性的行為。而陰德則是能夠福蔭子孫後代的,是能夠到來世都有福報的,這也是不經意間做的善事或者善舉才能夠積攢陰德的。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佛家常說一句話: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過去曾經積攢有陰德,不但利益自己,也可以庇佑子孫後代。錢財萬貫終歸無常,也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積攢錢財,不如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田。「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暗中有善神護持。那麼什麼是「陰德」的?
  • 這5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是功德無量
    積陰德就不同,一個人真心發願,去幫助一切可以幫助的人,不去計較對方知道不知道,不去追求有沒有回報,也就是沒有任何目的與功利心。時間久了,行善的行為自自然然,陰德就會積累得很大,不但可以讓你遠離災禍,延長你的壽命,增加你的財富,還可以惠及子孫。很多人就問:到底什麼樣的事才能積陰德呢?對照自己,下面五件事你做了幾件,有一兩件你也很有福哦!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第一步就要發善心,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才可以從善開始,然後堅持行善,以善結束。這也是符合種善因,得善果的因果規律。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最積陰德的六件事,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
    人活一世,積累再多的錢財,也都是身外之物,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與其積累錢財,不如多積陰德,惠及子孫。在佛家看來,這六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不邪淫。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
  • 4件最積陰德的事,哪怕做了一件,也一定有好報!
    大家在勸人的時候,經常會說「多積點陰德吧」,什麼是陰德呢?就是做了善事,不被人知道,就是陰德;被人知道了,就叫陽善。陽善無法積累,因為大家看到你行善,就會讚嘆你、報答你,善果就消掉了。只有陰德才能積累得住,所以叫積陰德。 下面這四件事,最能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功德無量,定有好報。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你做過幾件?
    行善被人知道了,就是陽德;行善不被人知道,就是陰德。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常行善事,不求回報,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沒有想讓人知道的念頭,這就是積陰德。下面這十件事,最能積累陰德,看看你做過幾件?一,孝順父母。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你做過幾件!
    何謂陽善,何謂陰德?在《了凡四訓》一書中云:「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從這句話當中,其不光告訴了我們陰德是什麼,也告訴了我們陽善是何物。那麼如何積攢「陰德」其實這是有方法的。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並看看你做過幾件?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國語.晉語六》裡有:「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德,在中國人幾千年的精神文化傳承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
  • 佛說:這三件事最損陰德,千萬不要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認為,世間有三件事最損陰德,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了,否則容易種下惡因,招來惡果。第一件事:惡念。佛經上說:一善念者,亦得善果報,一惡念者,亦得惡果報。善念得善果,惡念有惡果。一個人每天所想的事,就決定了他會遇到什麼樣的事,如果經常存惡念,就會招來黴運,如果經常存善念,就會招來好運。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那麼,究竟有哪些事情是有損陰德的呢?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01不孝順父母禪師和氣地對小偷說:「你既然來了,也不能讓你空手而歸。我就把我身上的這件衣服送給你吧。」說完,他就脫下衣服,交給小偷。小偷不知所措,只得灰溜溜地拿著衣服走了。天亮時,禪師發現那件衣服被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茅屋前的石臺上。原來,小偷半夜裡又把衣服給送回來了。
  • 佛教:積陰德可以轉天心,想改變命運就要做到這三點,阿彌陀佛!
    佛教:想要改變命運,就要多積陰德,做到這三點,命運會越來越好!佛說:萬事皆因果。佛教講究因果業力,你種下什麼因,便得什麼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著是,欲知後事果,今生作者是。」說的就是因果。要廣積陰德,改變命運,就要做到以下三點。廣積陰德要做到的第一點:日行一善無論是積陽德,還是積陰德,都是以慈悲心為基礎。慈就是給眾生快樂,悲就是去除眾生的痛苦。日行一善,就是要每日以慈悲心對生活。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