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積陰德可以轉天心,想改變命運就要做到這三點,阿彌陀佛!

2020-12-06 人生禪意

佛教:想要改變命運,就要多積陰德,做到這三點,命運會越來越好!

佛說:萬事皆因果。

佛教講究因果業力,你種下什麼因,便得什麼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著是,欲知後事果,今生作者是。」說的就是因果。我們積德行善就是為了積存善因,留存善緣。而所積的善因中,又以陰德最為上乘。

我們想要命運變好,就一定要多多行善,廣積善緣。善緣一定要積很多才能起到作用。同時所積的善一定是別人不知道的陰德,才能改變命運。

《文昌帝君陰騭文》上面也說:「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行善積德,不光是為自己,也是為了子孫後代。要廣積陰德,改變命運,就要做到以下三點。

廣積陰德要做到的第一點:日行一善無論是積陽德,還是積陰德,都是以慈悲心為基礎。慈就是給眾生快樂,悲就是去除眾生的痛苦。

日行一善,就是要每日以慈悲心對生活。每日多為他人著想一點,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這都是積攢陰德。不讓他人為難,不讓他人難堪,多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遇到問題多想利於他人。這都是日行一善。

廣積陰德要做到的第二點:心行一善佛說:眾人皆是佛,眾人皆有佛緣。可眾生卻無人成佛,為何?原因在於我們的心,心迷失了。所以,佛眼看誰都是佛,魔眼看誰都是魔。它看的是自己的心。

心若存善,萬物皆是善緣;心若存惡,萬般皆是業障。所以我們修習佛法,就是修習自己的心。佛法是什麼?佛法是智慧,是大徹大悟後的智慧。是人生的正能量,是人生在迷失時的一盞明燈,是你感覺身處懸崖邊時的一道繩索。

心行一善,就是我們的心每日都要起善念,不傷人,不害人,不起邪念,妄念。邪念和妄念是修行路上的一大障礙,我們一定要戒除才能走回正道。

廣積陰德要做到的第三點:身行一善要廣積陰德,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身行一善。如果光是腦子裡想,心裡念叨,而身體不去實施,不去行動,那和空想有何分別呢?所以我們想要積存陰德,一定要從自身做起。踏踏實實從自己做起。就像《了凡四訓》裡所講:「命由己立,福自己求,一個人只要多做善事,沒有不感應的。」

積存陰德,做好事,一定不要大肆的宣傳,宣揚,一傳播,你的陰德就消散了。你只有認認真真地做事情,踏踏實實的積德行善。佛菩薩終會感應的到。

在《因果經》中就說:「欲知過去因者,見其現在果;欲知未來果者,見其現在因。」可見因果的重要性。只有不斷的積德行善,才能為自己積存善緣。取得福德。

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行善之人必會因為自己的善舉而改變命運,而獲得福報。而作惡之人,必會因為自己的業障而遭受惡果,遭到果報。

想要改變命運,就一定要廣積陰德,同時也要心行一善,日行一善,身行一善,多多善舉,多存善緣,多得善果。願朋友們都能陰德深厚,福源深厚。

祈福,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能做到3件以上,就要恭喜了!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陰德」,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與此相關的還有「陽德」,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德行還要分「陰陽」?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其實所謂「陰陽」指的就是一個人行善或作惡是否為人所知。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沒有任何功利心,這樣的人往往「陰德」比較厚重。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累陰德?
    陰德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不貪功名,暗中所作的有德於人的善事。「陰德天報之」,人有善念、天必佑之,雖然行善不為人所知,但所作的一切都已經記在了我們的陰德裡,種下了豐碩的善因。「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陰德」所積累下來的福報,不僅自己可以享受得到,還會庇佑子孫後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改變不了命運,我們就要廣積陰德,積累福報。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中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行善若欲為人所知,雖然帶有功利主義的性質,比如那些以贏得利益和名聲的慈善機構,但因為也間接做了好事,所以是「陽善」,享受世人的讚譽。但是「陰德」就不一樣了,陰德是背地裡偷偷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人他所積攢的福德,因果給他記功,功德無量!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 有四種方法,可積大陰德,提升福報、改變命運
    中國諺語有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確實有命運,但是命運也確實能轉移。深信因果的人不會貪圖佔別人的便宜,因為他知道將來會因為眼前所佔的便宜,會付出更可怕的代價。所以從長期的觀點來看,佔別人的便宜其實就是自己吃大虧。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積陰德的方法,先做到2點,善越積越厚,福報就會現前
    而自己所做的善事,最好是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叫「陰德」,積累「陰德」將來所獲得的福報是無量的。像現在的新聞媒體,有人做一點好事就表揚、讚嘆,這也是福報,不過這個福報立刻就消耗掉了。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要讓人知道。如果做了好事,還想讓更多人知道,那自己的心還是沒有離開名聞利養,那這個善就是假善,是偽善。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不僅可以改變不好的命運,還可福澤子孫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不僅可以改變不好的命運,還可福澤子孫。人的一生離不開福報,因為福報撐起一個人的命運。佛教是講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所以今生的大部分福報,都來自於前世和多生前所做的善事。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幾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這就是常說的「喜怒形於色」,可以說我們的相貌每年都在變化,只是我們沒有注意而已。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陰德,做好事善事不被人知道,就叫陰德。「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別人是偷不走的,除了自己享受福報外,陰德還可福澤子孫。所以做好事善事,不一定花錢。比如路上一輛共享單車歪倒在地,我們扶起來了,也是一件善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會廣積陰德。
  • 佛教:念「阿彌陀佛」,做不到這2點,再念也無用!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阿彌陀佛」似乎是佛教的代名詞,寺院裡出家僧人或善信居士也常常是一句句「阿彌陀佛」不離口。那麼,「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呢?如何念誦該佛號才能功德更圓滿呢?本篇文章,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阿彌陀佛」的世界。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這就是其中的妙理,你是想要上天護佑,天降吉祥呢,還是想要世間的名氣。有智慧的人肯定選擇前者,都希望天地護佑,人生吉祥。
  • 佛教:「陰德」是什麼意思,怎樣積累陰德?
    但是,究竟什麼是陰德,為何積陰德不能等,怎樣才能積陰德呢?首先,我們通過一則公案來解釋「陰德」這一佛門術語。據《景德傳燈錄》記載,達摩祖師一葦渡江而來,眼見漢地「一派大乘景象」,隨即開啟了東土禪宗一脈的門庭。當時,佛教最大的護法者,也是達摩祖師最大的供養者,就是梁武帝。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和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和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每年的照片,幾乎每年都有變化。
  • 佛教:這3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中有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但若做壞事自損陰德福報,那就須知果報不饒人了。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人生的福禍從來不是掌握在上天的手中,而在自己手裡。許多人磕破頭,花錢費力,求感應走捷徑,甚至走向迷信的極端,也不知改變命運的訣竅,顛倒妄想、徒勞無益、自欺欺人罷了。我們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都不是子虛烏有,都是自己該受的。要想避免惡果,就須種好善因、懺悔消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下這3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佛說,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提起「陰德」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指的是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好事。凡為善而欲為人知,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如果做了善事而刻意讓人知道,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功利性太強,發心不純,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但如果德不配位,容易引發禍事。
  •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是什麼意思
    人的命理有定數、常數和變數,《了凡四戒》裡的了凡先生,在二十歲之前命運出現了定數。了凡說過:「吾為孔先生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妄想,亦無可妄想。」意思就是:「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時得意,何時失意,包括生死,都有了定數,沒有辦法改變,所以我就不想太多了,順其自然吧。」
  • 學修路上,如何積累陰德?
    佛教也一直倡導要行善積德,種善因才能得善果。讓我們共同來了解,學修路上如何積累陰德,從而更好地將自己的功德隱藏起來,不執著於功德,用實際行動自利利他。陰德是什麼?廣結善緣、行善積德是對福德的培植,是消除業障、消災抵禍的修行方式,也是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之一。行善積德,得大福報因果法則是自然法則,是佛教輪迴解脫理論的基礎。世出世間一切法,也都不出因果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