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叫陰德。陽德報得快,做了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別人稱揚你,讚嘆你,給你發個獎狀、錦旗什麼的,表揚表揚,報掉了,報掉了就沒了,德積不住。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陰德後面的福報大,積得久。不要怕德積不住,你的德積在那裡永遠是你的,別人偷不去、搶不走,自修自報。陽德積不久,甚至隨修隨報,陰德積得久,且越積越大。所以我們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不讓人知道你的德行就越積越厚,後面你的福報就大。甚至福澤你的子孫。
積陰德要心無所住,這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進一步說明了生清淨心,這樣積陰德越積越多。十件最積陰德的事:
一、孝養父母
「百善孝為先」,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孝養父母不僅是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培植福德最直接的方式。佛說「善男子,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孝養父母是傳統美德,受人尊敬。佛說孝順父母的因果,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二、深信因果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念佛成佛都離不開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種善因得善果,善有善報就是這個意思。做善事可以改變命運,可以閱讀《了凡四訓》。印光大師說過,多念佛多念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造善緣結善果,善果就是福報。
三、廣結善緣
「緣」是關係的意思。建立關係稱為結緣,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為有緣,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不涉私慾的關係稱為淨緣;造成眾多的善緣與淨緣,稱為廣結善緣。就是量力而行的幫助別人,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拉人一把,就是做善事也是結善緣。
四、樂善好施
布施是對治貪婪的,貪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如果貪得無厭,貪心變餓鬼,會投生到餓鬼道。經常布施的人不僅不貪,還會積累大福報。也是做善事,家庭和睦,事業順心,諸事吉祥。「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我們做好事善事的時候,不放在心上這個福報就大了。就是《金剛經》上講的,「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五、愛護生命
就算是一隻小螞蟻和蚊蟲,不但自己不傷害他們,也要教育幼小的子女不去傷害他們。其實就是不殺生,五戒中的第一戒。不殺生且放生,就是愛護生命,得健康長壽報。見到其他人殺生時,應該採取種種方式勸阻,如果無法勸阻,可以採取以財贖命等方式來救度眾生,這樣的人,就是修慈悲喜舍四梵行,可以得到殊勝的善根果報,沒有王、賊、水、火等災難,一切所得皆悉長久。
六、持戒修身
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得長壽的果報,不偷盜得大富的果報,不邪淫得身體相好莊嚴的果報,不妄語得大眾對你尊敬的果報,不飲酒能增長智慧,所以能修五善,就是能夠真的持五戒,自然能夠感得福德、長壽、健康、富有,家庭事業樣樣美滿,這是現前可以得到的。將來的果報一定比現在更殊勝。
七、清淨口業
因為人是最愛說話的,有時會惡語傷人,說人是非,甚至挑撥離間造謠生事,所以福報就是從這張嘴上說掉的。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的很多煩惱和痛苦,大多都是來源於我們這張嘴,所以口業損福報非常快。「善護口業」主要就是「不譏他過」。譏是譴責、誹謗。不要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只有經常清淨自己的口業,常說善語,才能積累到更多的福報。聽了佛講話,都很歡喜,都被佛的語言所攝受。這也是佛累世修行,嘴巴說愛語的原因。
八、讀誦經書
讀誦經書本身就是一種修行,能讓我們增加智慧,明辨是非。因為誦經能讓人轉變心念,改變自己的念頭和言行,所以能消業去惡向善。
九、勸人向善
我們學佛明白了因果,善有善報,首先要勸自己的父母信佛念佛。也要勸別人信佛念佛向善,因為念佛是成佛的捷徑,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就是深信切願。這樣才能做到回向偈中說的,「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十、護持三寶
佛、法、僧三寶,是一切眾生的如意寶藏,若能竭誠恭敬供養三寶,廣種福田,將來決定獲得財富無量;其發心大者,即福德大。護持三寶是佛門四眾弟子所應力行之責,佛於經典常呼籲在家弟子,要行四事供養三寶,普讓僧寶能安心立命行道,廣度眾生,何謂四事供養,分別如下: 1.飲食 2.衣服 3.醫藥 4.臥具。在家信眾還要護持佛法,尤其是《楞嚴經》和楞嚴咒,《楞嚴經》是破魔的寶典,楞嚴咒更是破一切邪魔邪咒。
希望這十件最積陰德的事,我們常常做。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