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2020-12-16 佛語點悟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叫陰德。陽德報得快,做了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別人稱揚你,讚嘆你,給你發個獎狀、錦旗什麼的,表揚表揚,報掉了,報掉了就沒了,德積不住。做好事不讓人知道叫陰德,陰德後面的福報大,積得久。不要怕德積不住,你的德積在那裡永遠是你的,別人偷不去、搶不走,自修自報。陽德積不久,甚至隨修隨報,陰德積得久,且越積越大。所以我們做了好事最好不要讓人知道,不讓人知道你的德行就越積越厚,後面你的福報就大。甚至福澤你的子孫。

積陰德要心無所住,這是《金剛經》上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經》進一步說明了生清淨心,這樣積陰德越積越多。十件最積陰德的事:

一、孝養父母

「百善孝為先」,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孝養父母不僅是應盡的義務,也是我們培植福德最直接的方式。佛說「善男子,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孝養父母是傳統美德,受人尊敬。佛說孝順父母的因果,如果能夠隨順母親,不違背母親的心意,天人都要護念他,福德是無盡的。

二、深信因果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念佛成佛都離不開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種善因得善果,善有善報就是這個意思。做善事可以改變命運,可以閱讀《了凡四訓》。印光大師說過,多念佛多念阿彌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造善緣結善果,善果就是福報。

三、廣結善緣

「緣」是關係的意思。建立關係稱為結緣,彼此曾有交涉的關係稱為有緣,自利利他的關係稱為善緣,不涉私慾的關係稱為淨緣;造成眾多的善緣與淨緣,稱為廣結善緣。就是量力而行的幫助別人,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拉人一把,就是做善事也是結善緣。

四、樂善好施

布施是對治貪婪的,貪世間的「財色名食睡」,如果貪得無厭,貪心變餓鬼,會投生到餓鬼道。經常布施的人不僅不貪,還會積累大福報。也是做善事,家庭和睦,事業順心,諸事吉祥。「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我們做好事善事的時候,不放在心上這個福報就大了。就是《金剛經》上講的,「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五、愛護生命

就算是一隻小螞蟻和蚊蟲,不但自己不傷害他們,也要教育幼小的子女不去傷害他們。其實就是不殺生,五戒中的第一戒。不殺生且放生,就是愛護生命,得健康長壽報。見到其他人殺生時,應該採取種種方式勸阻,如果無法勸阻,可以採取以財贖命等方式來救度眾生,這樣的人,就是修慈悲喜舍四梵行,可以得到殊勝的善根果報,沒有王、賊、水、火等災難,一切所得皆悉長久。

六、持戒修身

五戒是做人的基本,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得長壽的果報,不偷盜得大富的果報,不邪淫得身體相好莊嚴的果報,不妄語得大眾對你尊敬的果報,不飲酒能增長智慧,所以能修五善,就是能夠真的持五戒,自然能夠感得福德、長壽、健康、富有,家庭事業樣樣美滿,這是現前可以得到的。將來的果報一定比現在更殊勝。

七、清淨口業

因為人是最愛說話的,有時會惡語傷人,說人是非,甚至挑撥離間造謠生事,所以福報就是從這張嘴上說掉的。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我們的很多煩惱和痛苦,大多都是來源於我們這張嘴,所以口業損福報非常快。「善護口業」主要就是「不譏他過」。譏是譴責、誹謗。不要去譏笑別人的過失。只有經常清淨自己的口業,常說善語,才能積累到更多的福報。聽了佛講話,都很歡喜,都被佛的語言所攝受。這也是佛累世修行,嘴巴說愛語的原因。

八、讀誦經書

讀誦經書本身就是一種修行,能讓我們增加智慧,明辨是非。因為誦經能讓人轉變心念,改變自己的念頭和言行,所以能消業去惡向善。

九、勸人向善

我們學佛明白了因果,善有善報,首先要勸自己的父母信佛念佛。也要勸別人信佛念佛向善,因為念佛是成佛的捷徑,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就是深信切願。這樣才能做到回向偈中說的,「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十、護持三寶

佛、法、僧三寶,是一切眾生的如意寶藏,若能竭誠恭敬供養三寶,廣種福田,將來決定獲得財富無量;其發心大者,即福德大。護持三寶是佛門四眾弟子所應力行之責,佛於經典常呼籲在家弟子,要行四事供養三寶,普讓僧寶能安心立命行道,廣度眾生,何謂四事供養,分別如下: 1.飲食 2.衣服 3.醫藥 4.臥具。在家信眾還要護持佛法,尤其是《楞嚴經》和楞嚴咒,《楞嚴經》是破魔的寶典,楞嚴咒更是破一切邪魔邪咒。

希望這十件最積陰德的事,我們常常做。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你做過幾件?
    行善被人知道了,就是陽德;行善不被人知道,就是陰德。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常行善事,不求回報,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沒有想讓人知道的念頭,這就是積陰德。下面這十件事,最能積累陰德,看看你做過幾件?一,孝順父母。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你做過幾件!
    何謂陽善,何謂陰德?在《了凡四訓》一書中云:「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從這句話當中,其不光告訴了我們陰德是什麼,也告訴了我們陽善是何物。那麼如何積攢「陰德」其實這是有方法的。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並看看你做過幾件?
  • 最積陰德的六件事,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
    《了凡四訓》上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如果一個人經常做好事不留名,就能積累陰德。佛家常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活一世,積累再多的錢財,也都是身外之物,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與其積累錢財,不如多積陰德,惠及子孫。在佛家看來,這六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不邪淫。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
  • 「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陰德的5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人活著最重要的,不是積累多少財富,而是要多積陰德。  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所謂積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也可以理解為做好事不留名。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這些人不是傻,而是真正有智慧,有些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就是為了給自己多積點陰德。
  • 這5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是功德無量
    有些人動輒做一點好事到處標榜處處宣揚,恨不能天下皆知。積德行善固然沒有錯,大部分都停留在積陽德的層面。所謂陽德,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德行,也叫「有心為善」,老天對於這種人「其善不賞」,就是不會積累多少福報。積陰德就不同,一個人真心發願,去幫助一切可以幫助的人,不去計較對方知道不知道,不去追求有沒有回報,也就是沒有任何目的與功利心。
  • 4件最積陰德的事,哪怕做了一件,也一定有好報!
    大家在勸人的時候,經常會說「多積點陰德吧」,什麼是陰德呢?就是做了善事,不被人知道,就是陰德;被人知道了,就叫陽善。陽善無法積累,因為大家看到你行善,就會讚嘆你、報答你,善果就消掉了。只有陰德才能積累得住,所以叫積陰德。 下面這四件事,最能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功德無量,定有好報。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謂陰德,就是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 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這種行為就可以積累到陰德。 所以大家儘量要多積陰德,下面這四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去做,哪怕你經常做一件事,也會功德無量。 第一件事:多結善緣。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世間之事,皆有陰陽之分?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行善一定要不求回報,佛法認為,這十種善事最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幾種?第一、廣結善緣。廣結善緣就是要與人為善,凡事都要學會推己及人,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要多結善緣,就能積累陰德。
  • 這四類事最積「陰德」,哪怕常做一類,也是功德無量
    古人在說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好壞時,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所以古人認為「積陰德」對一個人非常重要,排在第四的位置。古人說的積陰德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做好事、不做壞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古語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但是「陰德」就不一樣了,陰德是背地裡偷偷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人他所積攢的福德,因果給他記功,功德無量!行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作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要認為誰會逃避得了因果報應,有那麼句話: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三世因果」裡說: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只要因緣聚合,果報即現前。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老人常說:為人在世,一定要積陰德。為何老人這樣說呢!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不僅可以改變不好的命運,還可福澤子孫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不僅可以改變不好的命運,還可福澤子孫。人的一生離不開福報,因為福報撐起一個人的命運。佛教是講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所以今生的大部分福報,都來自於前世和多生前所做的善事。
  • 佛教:最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前世因,今生果」,前世沒有積好陰德,今生的命就會很苦。命不好,再不好好修行,人生就會更苦。人生福報有定數,過早耗盡,苦難跟著就來了。雖然人的命一出生既定,已無法改變,但是人的運勢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而得到改善。
  • 佛說,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提起「陰德」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指的是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好事。凡為善而欲為人知,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如果做了善事而刻意讓人知道,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功利性太強,發心不純,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但如果德不配位,容易引發禍事。
  • 做這2件積累「陰德」的事,享一生富貴,看看你做過嗎?
    人人都想發財,但是你知道嗎?能夠聚財之人,都有一顆樂善好施的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財心不重。這樣的人,財富會像湧泉一樣源源不斷。正所謂:「心善行善,有善果;積福累德,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