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2020-12-06 心歸善緣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積陰德不分大小,再小的行為,也是善舉,自是功德無量,福報無限。

一、想要擁有福報,一定要大積陰德

人活一世,往往都希望自己兒女孝順、夫妻和美、家庭幸福、要財有財、有事業有事業。總之,萬般皆好才是「好」。這是人們最平常的願望,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達到呢?必須從大積陰德中才能求得。佛說,大積陰德。種善因,自然結善果。做好事容易,但做了好事還不能讓人知道,這就對我們是一種考驗。看到這,估計有人會說了,做好事還要偷偷摸摸的,這有啥意思。諸位要知道,你做的好事,一旦被別人一表揚、一傳播,你的福德也就大打了折扣。

二、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法有雲,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同樣,名與利也都是福。這也是佛教為什麼提倡大積陰德的原因。一個聰明的人,有大智慧的人,一定是懂得修福之人。他做的好事也不會,也不能讓人知道,因為他知道這是在大積陰德,是有大善報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人心都是善變的。凡事都有兩面性,善與惡就在一念之間。你做的善事,知道的人越多,這其中自然也會有罵你的人。別人的一句怨言、怨恨,好事反而變成了你的業障。業障生得越多,自然福報折損的也就越多。

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有悟性的人。他們會細細地觀察事物,從而了解到事實的真相。所以,他們才會積極奉行大積陰德這個準則。因為他們知道,想要自己的家庭和美,子孫孝順、善良、聰慧,那麼一定是要大積陰德。佛家印光大師曾說過,如果我們要想轉回天心,一定要從真實改過遷善,就像明朝時代袁了凡先生,踏踏實實地去做。如果你想改造命運,那麼就一定要這樣去做。

佛法有云:「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只要你真正去踐行了,終有一天會兌現到自己身上的。而一個大積陰德之人,自然也更容易受到佛法的眷顧,以及佛菩薩的加持。這是因果規律,也是必然的結果。印光大師還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相信因果之人,是愚人,愚痴到了極處,他不相信因果,他不相信罪福報應。當然,萬事不是絕對,也有可能某一天他會改變。如果有機會,我們也可以幫助、勸導他。但首先,我們得先把自己做好了。只有自己做好了,做到了,才有可能影響到他人。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這才是大慈大悲。感恩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佛教:什麼是陰德?如何積累陰德?
    「陰德天報之」,人有善念、天必佑之,雖然行善不為人所知,但所作的一切都已經記在了我們的陰德裡,種下了豐碩的善因。「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陰德」所積累下來的福報,不僅自己可以享受得到,還會庇佑子孫後代。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改變不了命運,我們就要廣積陰德,積累福報。
  • 一生多做善事,廣積陰德,福報大
    老人常說:為人在世,一定要積陰德。為何老人這樣說呢!積德行善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積德亦有「陰德」和「陽德」之分。萬事萬物都在變,變化中也有不變,就是萬事都有陰陽兩面。我們的一念善心、善行,都是積德。所謂陽德就是為善而人知之,陰德則為善而人不知。
  • 佛教中所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了凡四訓》中有一句經典的話: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什麼是陽善?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即為陰德。陽善可以享受世人的讚嘆,但是如果名不副實,那就不是福而是禍了。積陰德的人自有天道正義護佑。陰德的福報要遠超陽善,是陽善還是陰德,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這顆心。
  • 佛教中的「積陰德」,你知道是什麼嗎?
    行陽善的人,會享受到世人的讚譽,但是如果德不配位,易受造物所忌,即享世名而實不相符者,多有奇禍。反之,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暗中做好事,暗中記功的好事,不是為了自己而行善,這就叫陰德,這樣的功德福報越大。「近在己身,遠在兒孫」,與其為子孫後背留下家財萬貫,不如多多積攢陰德,令祖祖輩輩的風水綿延、福報長久。
  • 佛教裡常說的「積陰德」,是什麼意思?
    我們常常聽到他人勸我們要多「積陰德」,這樣才可以增長福報、富貴幸福。那「陰德」是什麼呢?《了凡四訓》中有這麼一句話叫「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行善而不為人知,即是陰德。積陰德的人,必然會有天地正氣的保護,並且積陰德所能得到的福報要遠遠超過陽善。而做陽善還是積陰德全取決於我們自己,但千萬要注意的是,不可弄虛作假。現在網絡上有很多行善的渠道,社會也不缺善良的人,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人和機構打著慈善的招牌做事。但很多所謂的善事,卻經不起推敲。
  • 佛教:「陰德」是什麼意思,怎樣積累陰德?
    曾聽一位佛門大德講過,世間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件是孝順父母,第二件就是「積陰德」。父母之恩重如山,孝養父母理所當然,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因而孝順不能等。但是,究竟什麼是陰德,為何積陰德不能等,怎樣才能積陰德呢?
  • 佛教:淫邪的10大危害,愚人自損陰德,諸佛不佑!
    《太上感應篇》有一句是這樣說的:「不履邪徑,不欺暗室」。這是在教誨我們要做正確的選擇,不走邪途;也在警戒我們:不要因為身處「暗室」別人都看不到,就可以動邪念,這樣其實是在自我欺騙!積德行善之人必有福報,這當中又以「積陰德」為最善。陰德之中,又以不淫邪為最上!所以,那些見色而不動淫邪之念的人,定會有福報的;而那些做淫邪之事的人,也定會遭殃!因果福禍報應,沒人能倖免!
  • 常積陰德,必得大福報,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常聽老人說一句話,人生在世,一定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無福不可求也。積德的事情相信任何人都會去做,善念、善行,都是積善,積德。但為什麼要說積陰德呢,陰德和陽德有什麼不同,這裡就說到了行善的大小了,做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叫陰德。
  • 「陰德」這個詞,到底來源於佛教還是道教?
    大家對「陰德」這個詞都很熟悉,平常老人們勸人時經常說:「多積點陰德吧!」自從去年末學寫了一篇關於「積陰德」的文章後,網上就鋪天蓋地到處是「積陰德」了,並且很多人在標題前面加上「佛教」兩個字,讓很多人誤認為「陰德」就是佛教的思想。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佛家常說一句話: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過去曾經積攢有陰德,不但利益自己,也可以庇佑子孫後代。錢財萬貫終歸無常,也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積攢錢財,不如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田。「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暗中有善神護持。那麼什麼是「陰德」的?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你做過幾件!
    何謂陽善,何謂陰德?在《了凡四訓》一書中云:「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從這句話當中,其不光告訴了我們陰德是什麼,也告訴了我們陽善是何物。那麼如何積攢「陰德」其實這是有方法的。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最積陰德的十二件事,並看看你做過幾件?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幾種面相,不用花錢就能美容,相貌秒殺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這就是常說的「喜怒形於色」,可以說我們的相貌每年都在變化,只是我們沒有注意而已。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陰德,做好事善事不被人知道,就叫陰德。「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別人是偷不走的,除了自己享受福報外,陰德還可福澤子孫。所以做好事善事,不一定花錢。比如路上一輛共享單車歪倒在地,我們扶起來了,也是一件善事。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會廣積陰德。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不僅可以改變不好的命運,還可福澤子孫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不僅可以改變不好的命運,還可福澤子孫。人的一生離不開福報,因為福報撐起一個人的命運。佛教是講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所以今生的大部分福報,都來自於前世和多生前所做的善事。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有這三種行為,看看你是嗎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陰德是指暗中施德於人,行善不留名。積陰德之人,哪怕默默無聞,也會收穫福運,讓自己人生得福。有人或許會認為這些是迷信,但從佛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因果之道。這種行善積德的福報,並不是自己做了善事,就會給予,而是萬物的自然規律。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世間之事,皆有陰陽之分?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經常積德行善,必有善報。對待惡人,不要以惡制惡,而是要學會引導對方,勸人為善,惡人只是因為被自己的業力控制著,身不由己才會造下惡業,我們要先積累陰德,就要學會多去勸人向善,一旦惡人向善,你就會功德無量。第三、愛護物命。佛法認為,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佛家常說: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一個人陰德的多少,與他布施的多少有關,經常喜歡布施的人,福報就會增長,如果貪心太重,總想要得到更多,而不願意布施,就會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第四、不孝父母。
  • 佛說,這3種人「佛祖保佑」,最好不傷害,不然因果有報應
    如果我們不種下不好的因自然就不會招來惡果,我們不去傷害別人,就不會與別人結下不好的緣分,而佛法上面這樣說,這三種有佛法保佑的人,我們最好不要去輕易的傷害他,不然因果報應特別嚴重。我們做一個人可以不富裕,但是一定要懂得知恩圖報,有一顆善良的感恩心,這樣子我們的福報才會更多。如果一個人的心要是壞了,再好的福德也會離他而去。佛法中說道:"每個人都有四重恩難報,是分為父母恩、老師恩(佛恩)、眾生恩、國土恩",我們的父母就是我們最親的佛菩薩,而且對佛法中而言,孝敬父母便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
  • 一個人的福報,究竟是怎麼得來的?
    一個人的福報,能給自己帶來諸多的好處。並且能隨自己的心意,發生改變。如果你有福報,你想求名,就會得到好的名聲;如果你想求財,就會得到很多的錢財。這種現象,在佛教中叫做「有求皆得」。那麼,一個人的福報,到底是怎樣得來的呢?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最近聽到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這句話是對那些質疑善惡因果之報之人最有力的詮釋。一個人若前世積有陰德,陰德會護佑人逢兇化吉、轉危為安。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果。因果循環,真實不虛、絲毫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