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最積「功德」的5件事,有做一件就功德無量,你能做到幾件

2020-12-14 李松家的貓

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佛說遠離一切惡法,修一切善,廣結善緣。這句話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在於教化眾生,從而讓世人積極行善,積累功德。

而功德也是有陰德和陽善之分的,大部分人其實認為的積攢陰德的方式就是行善,但是那是有目的性的,是功利的,這其實並不是積攢陰德,而是積累陽善。陽善是能夠得到現世報的,是能讓人今生就得到福報的,所以陽善是你帶有目的性的行為。

而陰德則是能夠福蔭子孫後代的,是能夠到來世都有福報的,這也是不經意間做的善事或者善舉才能夠積攢陰德的。

世人大多都會積累陽善但少有人能夠廣積陰德,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事情是能夠積累陰德的吧。

一、切忌殺生

眾所周知,佛家主善戒殺,這也是出家人所持五戒中的第一戒。其實這些也就是能看出來殺生其實就是大惡的,是非常有損公德的,並且陰德和陽善都是會損失。

因為在佛家看來,萬物有靈,在他們看來世間一切眾生都是生靈,正如同殺人犯法一般,只所以在佛教裡,殺生其實就和殺人一樣的,所以一定是不能夠殺生,切記慈悲方可得到福報功德。

二、無聲行善

眾所周知行善其實就是積德,但是他們很少知道這裡積的德其實是分為陰陽兩種的,並不是行善就能夠積累陰德的。積累陰德一定是要無聲行善,也就是最好事不留名。因為留名的行善往往是能得到現世報的,現世的福報其實就是代替了陰德的福報。所以行善要陰德,那麼一定不能得到現世報,否則便沒有陰德。

行善不留名,意味著你的善舉不會被人所知,所以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千萬不能夠暴露自己,一切有目的的行善積累的都是樣善,雖然能夠得到現世報但是不能夠積累陰德給子孫後代,所以這方面來說,還是很需要注意的。

三、引人向善

要知道佛家向來注重普渡眾生,這裡的普渡眾生說道。並不是讓他人遁入空門,只是要引導他人行善,佛家所謂的"度"是導人向善,只有心向善才能夠做到積累陰德。

引導他人向善意味著讓這個世界充滿善良,這其實就是佛家的教義,也是佛家裡的核心,佛家從來都是主張善良度世的,但並非只有佛教中人才能夠這樣積攢陰德,常人也是可以通過勸導別人向善積累功陰德的。

我們常聽到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說法就是如此。在佛教裡看來,其實勸人向善,就是在救命。所以我們如果要通過我們在勸他人向善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救他們的命,也是在度我們自己。

四、心無邪念

佛說心有邪念即為作惡,作惡必定影響自己的福報和陰德,萬惡都是由心而起,只要心存惡念那麼已經就算是在作惡了,要知道作惡的念頭是絕對不能夠有的,有了這個念頭,那麼惡念就會在心底生根發芽,如此一來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所以這一絲惡念都不能留下。

五、教子女,養父母

世間最大的功德,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平時不注意罷了。一為教育子女,讓他們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三觀都正了,日後自然也不會作惡,並且還能夠成才來回報家國。這其實也就是勸導別人向善,只是受益人變成了我們的子女。

其二則是贍養父母,所謂百善孝為先便是如此,如果一個人連贍養父母都做不到,他又怎能做到對其他人好呢? 要知道這個世上只有父母是和我們最親的,是對我們最好的,是不求回報的,好好贍養父母其實就是一個人最該做也是最需要做的事情。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佛說,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怎麼會沒有功德呢?因為他的發心不清淨,他做這些善事不是純粹地為眾生,他最終是為了自己,所以有福德,但無功德。功德也可以稱之為「陰德」,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一、樂善好施、救濟窮苦佛門裡有句話: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布施是要你去「舍」,真誠清淨之心去布施,不求回報。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以大家儘量要多積陰德,下面這四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去做,哪怕你經常做一件事,也會功德無量。 第一件事:多結善緣。如果我們能做一個相信因果的人,這件事本身就是功德無量的大善事。 很多人認為,行善就一定要有行動才行,其實不然,一個人只要心生善念,這個善念也是一件善事,也會帶來一個善果。 佛教認為,使眾生造業的除了行為,還是他的意識和想法,想法是善的就會造下善業,想法是惡的自然也會招來惡果。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但是「陰德」就不一樣了,陰德是背地裡偷偷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人他所積攢的福德,因果給他記功,功德無量!行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作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要認為誰會逃避得了因果報應,有那麼句話: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三世因果」裡說: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只要因緣聚合,果報即現前。
  • 這5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是功德無量
    時間久了,行善的行為自自然然,陰德就會積累得很大,不但可以讓你遠離災禍,延長你的壽命,增加你的財富,還可以惠及子孫。很多人就問:到底什麼樣的事才能積陰德呢?對照自己,下面五件事你做了幾件,有一兩件你也很有福哦!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錢財名利乃身外之物,最終誰都留不住,與其為子女後代留錢財,不如為他們留陰德,一個陰德具足的家庭,自然能繁榮興旺、福澤綿長。正如《易經》裡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是一個人身上最好的「風水」,以下這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 最積陰德的六件事,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
    《了凡四訓》上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如果一個人經常做好事不留名,就能積累陰德。佛家常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活一世,積累再多的錢財,也都是身外之物,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與其積累錢財,不如多積陰德,惠及子孫。在佛家看來,這六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不邪淫。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能做到3件以上,就要恭喜了!
    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沒有任何功利心,這樣的人往往「陰德」比較厚重。而如果一個人也做了好事,但是實則含有私心,想要獲得讚譽或者想要從中獲取利益等等,這種行善的發心不純淨,我們稱之為「陽善」。那麼「陽善」與「陰德」,其功德大小有何不同?《了凡四訓》如是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累陽善的人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享受美名給自己帶來的利益。
  • 4件最積陰德的事,哪怕做了一件,也一定有好報!
    大家在勸人的時候,經常會說「多積點陰德吧」,什麼是陰德呢?就是做了善事,不被人知道,就是陰德;被人知道了,就叫陽善。陽善無法積累,因為大家看到你行善,就會讚嘆你、報答你,善果就消掉了。只有陰德才能積累得住,所以叫積陰德。 下面這四件事,最能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功德無量,定有好報。
  • 佛前供水,這3件事若做不到,等於白供!
    在佛教之中,供水可謂是最簡單的供養之法。為何呢?因為水家家都有,戶戶都有,它並不像水果、燈燭或其他物品,需要花錢去購買。所以,供水亦被稱之為「佛前最簡單的一個供養之法」。佛前供水,不僅僅是為了得到諸佛菩薩攝受,更多的還是為了警示自己。何為警示自己呢?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你做過幾件?
    常行善事,不求回報,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沒有想讓人知道的念頭,這就是積陰德。下面這十件事,最能積累陰德,看看你做過幾件?一,孝順父母。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最基本的德行,是人的本性。父母是世間最大福田,孝順父母就是為自己培福,為自己積陰德。孝順父母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只重形式,不重實質,那就不算數了。
  • 這四件事,會損耗功德福報,希望你一件也不要做!
    《增廣賢文》中說:「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敗之有餘。」很多人多年努力去積累福報,卻未必就一定能積福成功,但如果一朝不慎去毀壞起來,卻是搓搓有餘,甚至有很多人辛辛苦苦行善多年,卻因為一兩件事,而將福報損耗殆盡。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
  • 白鹿原:白孝文做了五件好事,第三件救族人性命,第一件功德無量
    《白鹿原》中白孝文雖然不爭氣,但是他白孝文做了五件好事,第三件救族人的命,第一件功德無量,和小編一起走看一下吧。5.殺嶽維山,他作為保安團團長,受到嶽維山的重用,其實說白了他就是嶽維山的狗腿子,他們也是互相利用。後來的國共形勢有變,國民黨失利,共產黨點了上風。
  • 佛說:因果報應,最消耗「福報」的3件事,你有做過嗎?
    常言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有福報的人不論住在哪裡,哪裡都是風水寶地;沒有福報的人,再好的寶地風水也會轉壞。風水隨業而轉,人有什麼樣的心念、什麼樣的德行,就有什麼樣的風水和命運。人的福報是善業的累積,人有多少善就有多少福、多少德。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都懂得因果循環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都和因果定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
  • 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老話常說:「一生善良,必有後福;善良做人,心安一生。」一個人生存在塵世間,倘若不善良,就算拜再多的佛也是沒用。心存善念的人,或許有時會受到傷害;心存善念的人,或許常會吃虧,可是你善良上天會保佑你。你善良,身邊的人也會待你好。因為你的善良才能幫助你,你若善良,福報自然會來,正如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 佛家中最積德的3件事,向善之人要多做
    「積功德」,功德的大小並不由事件的偉大和渺小所決定,而是在於人的一念之間,有時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只要境界到了,也能夠積攢很多的功德。比如說放生一條魚,如果心中只是覺得這條魚可憐,所以去放生了它,這得到的不過是一點點的福報而已,根本算不上是功德。但要是以更廣闊的眼界,慈悲的心去放生這條魚,佛就在塵世之中,到處都有佛,佛無處不在,那得到的功德就不只是一點而已了。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
  • 學佛人,用三分鐘時間隨喜讚嘆,佛說功德無量!
    學佛的人,你知道做什麼事情,花時間越少,所得功德越大嗎?很多人學佛都在捨近求遠,甚至有人花了一輩子時間,每天磕頭拜佛念佛供佛等等,這些事也有功德,但功德有限,如果能用三分鐘時間,看完這篇文章,再花上三分鐘時間去做這件事,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