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員人均每天派單三百件
今年「雙11」與往年不同,首次分為兩輪開展活動。昨日,遵義晚報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11月1日至16日,全市進出港件累計2042萬件,較上年同期增幅22.7%。近段時間,快遞員人均每天派單300件左右。
進出港件增幅22.7% 農特產品賣得好
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科長賴昌其告訴記者,今年的「雙11」進出港件突破2000萬件、增幅22.7%,主要是11月1日至3日的第一波高峰帶動了銷售,不過也緩解了第二輪的壓力。15日,全市進出港件數量達到一個高峰值,進出港件共152.2萬件。從17日開始,進出港件數量較前幾日回落,趨於平穩。
今年「雙11」遵義出港產品主要以仁懷白酒、赤水紙巾、正安吉他、湄潭茶葉、習水羊肉、鳳岡的衛浴小掛件等特色產品為主,羊肉、營養土等品類也賣得好。其中,白酒賣出76萬件、紙巾賣出19.5萬件、吉他賣出5.6萬把、茶葉賣出5.2萬件、衛浴小掛件賣出2.7萬件、營養土賣出17.8萬件、羊肉賣出1.3萬件。
以赤水市電商銷售為例,1日至16日,臘製品、赤水曬醋、金釵石斛、紙巾、竹筍、休閒食品等農特產品銷售額達480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60%以上。匯川經開區的山咔咔電子商務公司,「雙11」期間,麵條、粉條、酸菜、豆豉等100多種山貨賣出400多萬元,較平時同期多賣100多萬元。僅11日當天,該公司銷出近8萬件山貨,較平常日均多賣6萬件。
另外,今年的這場「雙11」還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各快遞公司在「雙11」開始前,紛紛增設分貨場地,如京東設在遵義的一站式物流倉儲基地,解決了當地20餘名失業農民的就業。遵義的各家快遞公司新增臨時用工約1600人。
快遞公司錯峰發貨備足場地人員
以前,每年「雙11」過後,龜速快遞、暴力分揀、包裹丟失、損毀等情況讓大家焦心。去年起,我市快遞派送就朝著快速、高效發展,今年更是加大智能取件方式,讓買家滿意。
17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新蒲新區大學城看到,相比以前的包裹「擺地攤」,這裡的派件工作井然有序。遵義職業技術學院、遵義師範學院等6所院校內均有單獨的房間(菜鳥驛站),一排排貨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包裹,每件包裹均標上了數字。
遵義師院菜鳥驛站從去年起就啟用智能取件,包裹會先進行掃描認證,取件信息直接反饋到電腦上,不僅利於工作人員查看包裹情況,還方便了學生取件。
「平時這裡每天約有3000件包裹,從1日至16日,平均每天5000件,14日、15日達到7000多件,總體達8萬多件,較平時增長了2至2.5倍」遵義師範學院菜鳥驛站負責人苟廷靜說,為了應對今年的「雙11」,這個驛站還在原來的基礎上臨時增加了150平方米的場地。
韻達快遞公司駐新蒲大學城的負責人王慶欣告訴記者,包裹到達我市分揀處理中心後,他們每天深夜11點至凌晨1點就到公司倉庫分貨,第二天早上6點多就讓快遞員到各驛站進行梳理。這樣包裹就不容易丟失,安全性較高。
「為了不爆倉、快遞員分發順利,今年每個網點提前招了很多分揀員及快遞員,三輪車、小貨車齊上陣,大貨車從2輛增至4輛。」王慶欣說,以前場地有限,「雙11」包裹成倍增長後,往往一批還沒分揀完,第二批又來了,弄得大家手忙腳亂。這兩年,公司提前增設幾百甚至千餘平方米的場地備用,能保障派送順暢,包裹儘快到達客戶手中。近段時間,他們每天平均派送7000件包裹,14日、15日的高峰期,派送量1萬餘件,較平時增長2.5倍。各快遞員派送量也從平時的150至200件,增至每天300件,多的達400件。
記者了解到,中通、申通、韻達、圓通、郵政等快遞公司均實施錯峰發貨,科學控制攬投件進度。
(文章來源:遵義晚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