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80後創業天才茅侃侃未能續寫輝煌!

2020-11-20 小讀怡情久讀情深

先來說一說這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吧。這句話說的是誰呢,說的是孔融,但是孔融並沒有被說中。相信大家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這個就不再說了。說一個關於他的其它典故。

故事是這樣的,孔融小時候就非常聰明,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他,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他小時候聰明長大後未必就有才華)」孔融立即反駁道:「我猜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

這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但是孔融並沒有被說中,長大後也卓有成就,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我之所以說這個故事呢,是因為前幾天一個叫茅侃侃的人自殺了,我忽然就想到了這句話,可能不太貼切吧。茅侃侃,我在十幾年前就聽說過他,那時候我還在學計算機,老師有講到過幾個計算機及網際網路方面的牛人,就有說到李想,茅侃侃等人。

茅侃侃出生於1983年,小學開始玩電腦,並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十幾歲就在雜誌上發表相關文章,還自行設計開發軟體,後來還連考了微軟和思科的計算機認證。憑藉著這些,他在很多家公司甚至事業單位做過計算機方面工作,後來還自己開了家公司,給人家外包研發項目。

真正開始輝煌人生是在2004年,侃侃把悶在心裡想了一年的MaJoy項目跟一個國企老闆交流,「我們把網路遊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後臺數據運行,在實景中由玩家親自扮演角色。在技術上遠遠領先於市場上已有的真人CS,而且他們只是『打槍』,我們在遊戲中融入了很多任務,可以得到更多樂趣。5年以後,MaJoy每年能帶來收入應該有15億人民幣。"就這樣,兩人一拍即合。

2014年,已過而立之年的茅侃侃對記者說:「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他是成了GTV(遊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而公司管理事務則交給了他的合伙人。

2015年,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萬家電競並沒有續寫茅侃侃往日的輝煌,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曾有媒體報導,萬家電競資金緊張,打算破產清算。當時,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達200萬元,茅侃侃雖努力挽回,但於事無補

80後中一個曾經被譽為天才少年的茅侃侃就這樣於2018年1月25日離開了這個世界。

所以我又想起了這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雖然不太適合這個語境,但我想那麼多天才,最終英年早逝,也是有些原因的吧?是不是因為從小聰明,做什麼事都太過順利,沒有經過太多社會上的摸爬滾打,一旦遇到挫折,挫敗感會比我們常人更強。我未曾有過那樣的輝煌,可能無法想像得出,他承受著什麼樣的痛苦吧。

相關焦點

  • 80後創業名人茅侃侃自殺:年僅35歲
    今天上午,多名業內人士發朋友圈稱,80後創業者茅侃侃於今晨自殺,年僅35歲。很多他的好友在朋友圈中表示對這位生前好友的突然離世感到惋惜。茅侃侃在2004年正式創業,擔任MaJoy總裁,他與高燃、李想作為80後的創業明星,一時成為當時年輕人的典範。2013年茅侃侃踏入電競圈;2015年,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但是萬家電競並沒有續寫茅侃侃往日的輝煌,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
    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譯文:孔文舉十歲的時候,隨著他爸爸去洛陽。彼時李元禮有很大的名氣,當時正是當大官,擔任司隸校尉。拜訪他的人都是有才華的和親戚才給通報。
  • 王開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李元禮及其賓客無不對他的話大感驚奇。太中大夫陳韙聽了不爽,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就是說:「小時候很聰明的人,長大了未必怎麼樣。」孔融聽後說:「我猜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大為尷尬,手足無措。孔融的辯才可見一斑。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三國演義中,因董卓亂政,起兵勤王的十八鎮義軍中,其中第十路義軍北海太守孔融,即為小時讓梨的那個孔融,所以孔融又被世人稱作孔北海。孔融小時即有異才,聰穎好學,且反應很快,後來成為「建安七子」中的大哥級人物,在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 每日竇摘|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天才兒童需要善於引導教育,否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在十歲那年隨父親來到了洛陽。當時,洛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士人,名叫李元禮,他當時擔任司隸校尉,專門負責糾察京師百官,所以官員們都很敬畏他。李元禮平常不輕易見客,凡是想到他家拜訪他的人,除非特別有才華、有聲望,就得和他有親屬關係,只有這樣,門吏才會通報。
  • 南懷瑾: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大器晚成」
  • 小時了了,為何大未必佳?
    長大後,我們把孩子當做成人來看待。希望孩子自覺、自律,哪怕家長不在家,也能自覺完成作業,及時複習功課。Oh my god!古人對君子的要求「慎獨」也不過如此吧,現在拿著這個來要求一個孩子。超出孩子年齡和發展所處階段的預期,讓我們更痛苦。
  • 「6歲出道,3上春晚」,小叮噹實力詮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孩子的天賦很小就可以展現出來,也正因如此,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童星。不過這些小童星迅速走紅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好的發展。童星小叮噹6歲出道,3上春晚,也算是輝煌過一陣子。小叮噹大紅時期和多位明星合作,其中吳孟達,曾志偉,郭冬臨這樣的老藝術家。小叮噹雖然入行早,沒有受到過專業的訓練,但是卻很有表演天賦。
  • 茅侃侃:張狂與不羈中的再出發
    「張狂」的釋放  茅侃侃在上學時就習慣自己支配時間,他每天睡4小時,或者兩天連著一塊兒睡8小時。早上5點半起床,騎車10分鐘去學校就先把當天的功課全部處理完。上課的時候就琢磨自己晚上的事兒。5點半放學回家後,自己就一個人悶在房間裡坐在電腦前,一直到12點。
  • 「壯志未酬」茅侃侃:與資本「死磕」之後,他迎來了至暗時刻
    他曾經是整個80後一代仰望的成功創業者,與李想、高燃、戴志康這3位80後創業者共同被喻為80後創業標杆人物,20歲出頭就已名揚網際網路江湖,成為國企CEO,身價上千萬。但相比李想等人,茅侃侃的創業之路並不順利。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第十名現象」提醒家長別只看成績
    難道,真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第十名現象」提醒家長別只看成績。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跟「第十名現象」有關 「第十名現象」其實是一位退休老師發現並總結出來的。這位老師叫作周武,退休前曾是杭州一名小學老師。在1989年國慶的一場32名學生的聚會上,他發現曾經自己看好的尖子生大多成就普通,反而那些不顯眼的孩子在社會上成就突出。
  • 少時了了,大未必佳
    時人陳韙以「少時了了,大未必佳」評論孔融,反被孔融反駁,顏面盡失。孔融是一個機敏聰慧的人,少時聰明,又勤奮好學,長大了也有出息,一度封侯拜相,揚名立萬,成為大人們教育小孩子的典型的例子,他的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鑿壁偷光的匡衡,下場讓人唏噓
    上學時,我們都曾經學過一篇課文,叫《傷仲永》,講的是一個小時候的天才長大後卻泯然眾人矣的故事。(童星不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實際上,仲永僅僅是從天才回歸到普通人,但在歷史中,有很多更可怕的人,他們小時候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榜樣,可長大後卻截然相反,成了以儆效尤的反面教材。
  •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在京劇神童陶陽身上適用嗎
    有神童名號的人避免不了的會被人們拿他小時候跟長大後做比較,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一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小時候聰明厲害的人,長大了不一定還如此。這要分我們從什麼角度看,由於是小孩,很多特質會被大人給放大,當他大了以後,肯定沒有原來是少年時的某些特點。什麼時期就是什麼時期的樣子。往往被稱為神童的人,他的言行具有同齡人沒有的那些機靈,才能。或者即便是大人也做不到的一些東西。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或許有理?
    在之後到來的太中大夫陳韙聽說孔融先前的機敏表現後,隨口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又遭孔融調侃,讓陳韙有尷尬之色(見劉義慶《世說新語 · 言語第二》)。儘管陳韙此言遭孔融調侃,但這句話也隨著這個故事流傳了下來,只是在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正面言論來表述的,意思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
  • 大臣嘲諷少年: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回答堪稱絕妙
    戰國時期的甘羅十二歲時便奉命出使趙國,幫助秦國得到了十幾座城池,回國後就被嬴政拜為了上卿(相當於後世的宰相)。東漢時期的名士孔融從小也是神童一名,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莫過於他讓梨的故事。四歲時,孔融與年長的兄弟們吃梨,孔融將大的梨都讓給了哥哥們,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
  • 茅侃侃:散盡家財發工資,壯志未酬身先死
    創業最前線媒體矩陣原創出品作者 | 電商君 首發 | 今日電商頭條1月25日早晨,80後創業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殺身亡的消息瀰漫著朋友圈和微博。2006年,又一手創辦Majoy(時代美兆),彼時成為公司CEO的茅侃侃時年23歲。與此同時,從體制內的編制人員到出來單幹的創業者,這樣的轉變也吸引了媒體的目光。在相繼接受了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的專訪後,茅侃侃一舉成為80後創業明星,閃爍在鎂光燈面前的他,風光一時無兩。天天面對媒體,加上頭頂創業明星的光環。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的政治文化生活(下)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是東漢末年一代名儒,繼蔡邕為文章宗師,亦擅詩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賞孔融文辭,在他死後曾懸賞徵募他的文章,把孔融與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並論,列為「建安七子」。
  • 告別茅侃侃: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萬家電競的破產
    鈦媒體註:80後創業標杆人物茅侃侃於近日自殺過世,年僅34歲。這消息也得到了茅侃侃好友的證實。自此,茅侃侃朋友圈最後的一條動態也停留在了2018年1月23日。作為80後創業的代表人物,茅侃侃年少成名,23歲便創業成功,成立Majoy公司。與李想、戴志康、高燃成了那個時候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受到了追捧。
  •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01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很多人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儘管當時孔融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精彩地懟了回去,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確實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02「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神童們縱觀古今,有很多的神童似乎驗證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情況,比如古文《傷仲永》中提到的方仲永便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