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一個自律性非常高和愛學習的人,為什麼呢?
這個和他的家庭教育是完全分不開的。
他家的家訓是八個字:
早:早起,早起三朝,可當一工。
掃:掃除,清潔衛生,不可忽略。
考:祭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寶:睦鄰,患難相顧,惟善為寶。
書:教育,讀書明理,普及知識。
蔬:種菜,園有蔬菜,四季常新。
魚:養魚,魚躍於池,活潑潑地。
豬,養豬,庖有肥肉,養老大客。
這八件事情家裡無論老友必須做到。同時要求家庭成員禁絕疏遠六種人:算命的、看風水的、巫道、巫醫、和尚、閒客。
曾國藩在日記、家書中,提到他們家雖然貧苦些,但是充滿了生氣、充滿了喜悅、充滿了家庭成員間的友誼跟敬愛。他們的家庭給他的是禮義廉恥,給他的是勤儉質樸、給他的是孝順尊以及、給他的是忠君愛國。
所以家庭教育是非常之重要的。
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對孩子的個性,習慣和世界觀形成打下基礎。
要想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人,那麼父母的責任重,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這個意思。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是這樣的。
你希望你的孩子愛看書愛學習,可是你回到家不是抱著手機聊天,就是抱著手機打遊戲。然後你要求你的還是看書學習,這怎麼可能呢?你言行不一,說的和做的不一樣,身教勝於言教。
我有個朋友的兒子是個小暖男,每次吃飯的時候會主動給爸爸媽媽夾菜和盛飯,這件事沒有人要求過他,也沒有特意教他。但後來才知道,是他的爸爸每次跟長輩吃飯的時候,都會很開心地給長輩夾菜、盛飯、盛湯,孩子看在眼裡,自然就學會了。這就是身教的力量。
如果你想孩子孝順你,你就要先孝順自己的父母,而且是愉快地發自內心地,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這麼做的喜怒哀樂,你的孝心讓他覺得是件好事,愉快的事情,他就會特別印在心裡。
所以孩子的教育首先一點就是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