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孫子1000壓歲錢,孫女100,兒媳的做法值得點讚|百家故事

2020-12-19 葉桃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百家故事#

過年不僅承載著回憶,更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成年人過的是團聚和心情,孩子們過的是壓歲錢和花炮。

如今很多城市,甚至是農村,也開始禁炮了,孩子們的樂趣也就僅剩在了壓歲錢上。

倒不是孩子們對錢有多少感覺,但收到紅包的心情肯定是很快樂的,畢竟想要的玩具什麼的都是可以通過錢來換取的。

大年三十,王蓓和老公帶著兩個孩子開車從幾百公裡外回到婆婆家。一起相聚的,還有小叔子一家四口。

原本除夕夜合家歡樂,舉杯共慶,是個讓人高興的夜晚。可是卻因為婆婆在發壓歲錢這件事情上引起了一場風波。

王蓓家一兒一女,湊成了好字,在外人眼裡換來了多少羨慕的眼球。可是婆婆卻不以為然,她骨子裡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兒子多少個也不嫌棄,但閨女多看一眼也不願意。

王蓓的女兒是老大,當初婆婆去醫院看生孩子的她,聽到護士抱出來說是個小公主時,扭頭便走了,月子也不肯伺候,後來還是王蓓的母親來幫忙的。

因為這個問題王蓓確實惱火了一段時間,但她二胎生了兒子後,婆婆雖然沒有表現出多積極的態度,至少還是把月子伺候下來了。

重男輕女的婆婆,無形中給孩子的心靈上帶來不少的陰影。王蓓的女兒從小就和奶奶不親,所以更討不得奶奶的歡心。

王蓓的小叔子,生的是雙胞胎,兩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婆婆喜歡得不放手,親自照顧到了3歲多還戀戀不捨。

孩子多的家庭,父母的偏差不公,難免會引起子女在內心裡做比較。

王蓓也曾抱怨過,但老公常常勸她放寬心,只要自己一家人平安健康就是福氣。也因為老公待自己還是不錯的,王蓓在教育孩子時並沒有把心中的怨氣灌輸給孩子們。

反倒是女兒不肯接近奶奶,王蓓卻常常寬慰女兒,其實奶奶心裡也是一樣愛著她的。

大年夜,吃過晚飯,春晚也接近了尾聲。按照習俗,此時就是該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領取壓歲錢的時候了。

幾個孩子跪成一排,甚是可愛的樣子。拜過之後,孩子們也高興地拿到了紅包。

畢竟是小孩子沉不住氣,接過紅包時便忍不住打開來炫耀。結果幾個男孩子手中都是十來張鈔票,而王蓓女兒的紅包裡卻只有一張。

可能是心理的落差,孩子一下子哇哇大哭了起來。

看到這種情形,王蓓心裡很是生氣,婆婆有重男輕女的心思也罷,但做得如此明顯,會讓孩子心中有多大的委屈,畢竟她還不懂人事。

可是大過年的,直接質問婆婆,難免也會引起一場家庭糾紛。王蓓受過高等教育,但在這件事上和婆婆說理,也只能是秀才遇著兵,說不過婆婆的話更會讓女兒難過。

所以她先是把女兒抱在懷裡安撫,然後回到房裡,把提前準備好的一個紅包交到女兒的手裡。

她說:「寶貝,其實那個紅包是奶奶因為你今天幫忙幹活另外獎勵的,真正的新年壓歲錢奶奶提前交到了媽媽手裡了,想給你一個驚喜,正好考驗一下你遇到挫折時能不能平靜地面對。不過寶貝做得還不錯,雖然流眼淚了,但很快調整好了自己。」

王蓓看到女兒接過紅包時不好意思地笑了,她親了親女兒的臉頰,告訴她:「你知道嗎,寶貝?你是我們全家唯一的小公主,所有的人都很愛你。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會少一分的。」

王蓓的話說出來後,她悄悄地觀察了一下在場所有的人。婆婆自知理虧不說話,臉變得通紅。

而別人似乎對此事並不驚訝,可見婆婆平日裡也沒少在小叔子家面前表現出來這種情緒。

但至少王蓓自己感覺心裡舒服多了,既避免了一場爭端,另一方面鼓勵了孩子,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待她的愛。

王蓓的舉動也得到了老公的讚嘆。雖然他對母親的行為不滿,但作為子女有時候也無能為力。好在自己和妻子遠在外地,平時接觸也不多,免除了許多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

過年長輩們給孩子壓歲錢, 是對孩子們愛的祝福,也藉此機會進一步拉近和孩子們的親情。

然而壓歲錢若是變了味道,則變成對親情的傷害,甚至會引發家庭的戰爭。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婆婆總抱著「男孩才是延續香火的,女孩將來是別人家的」這種思想,那麼就很難維持家庭的和睦,很容易傷害兒媳的感情。

倘若再遇上拎不清的男人,甚至還會引發夫妻感情的破裂,正常的婚姻生活被打亂。

讀者美娟前兩天就和我談起了過年時關於壓歲錢的糟心事。

大年夜,婆婆給小姑子和小叔子家的兒子都包了紅包,可是自己的女兒卻什麼都沒有。

美娟當然很不滿意了,於是她問婆婆:「同樣都是孩子,為什麼不給我女兒壓歲錢呢?」

可婆婆卻以一句「女孩子將來都是別人家的,沒必要富養」來糊弄她。

結婚這幾年來,美娟辛辛苦苦地為婆家操持,公婆生病了自己在床前衣不解帶地伺候,最終卻因為自己生了女兒,在這個家裡一直不受待見。反而小姑子嫁出去後很少回娘家,小叔子家的孩子也是公婆一手帶大的,弟媳婦幾乎也是不登婆家門,但卻因為他們生的都是男孩,卻被公婆看重。

美娟心裡挺失望的,和老公說起這件事,但他卻總是一副「你也生個孫子給他們看」的態度。

生孩子又不是養寵物,老公的工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往家裡拿錢的次數屈指可數,而美娟由於公婆不給帶孩子沒辦法上班,若是再生一個孩子,拿什麼來養。

所以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暗自流淚,覺得日子沒辦法過下去。可是說起離婚,娘家父母都勸她,誰的日子不是如此熬出來的。

因為生的孩子是女孩而不能受到老人的重視,即便一個形式上的壓歲錢也是區分得那麼清楚。老人對孩子的偏差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會寒了兒媳的心。

然而女人在婚姻中,也不能因為尊重老人,不管他們思想的對錯只是一味地委屈自己,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女人的幸福和希望不是建立在生兒或者生女這件事情上的,女兒也是自己的心頭肉,不應該被區別對待,和兒子一樣要有個公平公正的良好環境,要有個美好的童年。

每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每個孩子也該得到應有的祝福。

所以最終能夠決定孩子幸福與否的,並不是婆婆的壓歲錢上,而是女人要勇敢地站出來,做出努力,為捍衛孩子的權益起到最根本的保障。

長輩的思想可能一時無法更改,但自己是可以改變的。

生兒生女這並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所以女人在自己的婚姻中首先要做到自立自強,不能因為自己沒能如老人所願生了兒子就感到自卑。

只有活出了自我,看誰還會不把你放在眼裡。

END.

相關焦點

  • 「孫子壓歲錢600,雙胞胎孫女卻只有300」婆婆的做法,引兒媳不滿
    丹丹的婆婆平時就有重男輕女的老思想,所以即使丹丹生了一對兒雙胞胎女兒,老人家也是不高興。今年過年,丹丹和丈夫回到了丈夫的老家過年,而丹丹丈夫的妹妹也帶著兒子一起過來過年。在初一凌晨吃了餃子以後,三個孩子就給老人家拜年,孩子領到壓歲錢後都很開心。
  • 「兒媳,你弟真摳,就給我孫女二百壓歲錢」兒媳的解釋讓婆婆尷尬
    誰都希望可以和婆婆好好相處,可是面對挑剔的婆婆,女人往往招架不住。很多時候,明明是很小的事情,婆婆總總能挑出很多問題。這時候如果不辯護,怕是會因為一件事情扯出一堆問題。01劉若楠的婆婆,總是喜歡從孫女那套話。因為這個事,若楠都要煩死了。
  • 婆婆安排兒子孫子一桌,兒媳孫女一桌,上完菜後,我帶著女兒走了
    因為每一次回去,婆婆都黑著臉,女兒叫奶奶,她也不理。阿嵐說她可以忍受婆婆的氣,但,自己的女兒沒這個必要,既然婆婆不喜歡她們就不回去。平時回老家,基本上都是阿嵐老公自己回,但這一次婆婆過生日,公公已經不在了,她讓所有兒子都帶著妻兒回去,一家人吃個團圓飯。吃飯的時候,婆婆安排兒子孫子和她坐一桌,兒媳孫女們坐一桌。
  • 「兒媳,孫子壓歲錢,你為何給你弟弟買車?」「他是我兒子舅舅」
    導語:「兒媳,孫子壓歲錢,你為何給你弟弟買車?」「他是我兒子舅舅」作者:三點/原創說起我這個兒媳婦,我一肚子的看法與意見。能忍到她現在,真的是看在兒子的份上,也是看她為我家生了孫子,是自家的有功之臣。否則像這種佔用自己兒子的壓歲錢,去補貼娘家弟弟買車結婚的女人,試問哪個婆家能容忍她,你說出來一個道理聽聽?想不起來有什麼說辭吧?這一點你就遠不如我兒媳了,人家就有。我就是個老太婆,也沒看過什麼《哈利波特》,後來還是聽鄰居們笑話我兒媳婦是伏地魔,這才回來拿了孫子的平板電腦,打開看了看。
  • 婆婆給外甥1000壓歲錢,只給孫女300,丈夫一番話,我羞紅了臉
    ,其實過年都是過得孩子,對於大人來說年復一年,過年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辛勞,可是對孩子來說,數壓歲錢可能是過年最大的樂趣………01今年過年,我婆婆提前20天就在準備辦理年貨,因為我們家出嫁8年沒在家過年的大姑姐一家三口從新疆來這邊過年,就連時長臉上見不到笑容的婆婆都跟平時不一樣了。
  • 偏心婆婆給外孫2000壓歲錢,給孫女200,兒媳怒了:養老別找我
    見過太多的家庭,婆婆都是帶著雙重標準在對待女兒和兒媳,對女兒大方得不得了,對兒媳去苛刻得不得了。誠然,婆婆偏心女兒是能夠理解的,作為兒媳婦,如果不去奢望婆婆把自己當成親女兒看待,兩個人就維持表面的和氣,心裡還是不會失望的。
  • 兒媳懷孕,婆婆素湯麵伺候,兒子:「您想我被離婚嗎」|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換言之,作為婆婆,作為母親,兒媳懷了孕,兒子請你伺候自己的妻子,兒媳央求你來照顧她,你是可以拒絕的,這不在你的責任範圍之內。不過,刨除婚姻法的規定,你與兒子、兒媳還存有母子情、婆媳情。兒媳懷了孕,你是婆婆,照顧兒媳的衣食起居,是在情分之中的,並且,當你用心去照顧懷孕的兒媳時,你們之間的婆媳情分會比之以往增加的更為迅速。
  • 長舌婦教唆婆婆定規矩給兒媳,兒媳怒懟:「閉嘴吧」|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你做婆婆就得像我這樣得要拿出點氣勢給自己兒媳瞧瞧,給她上點硬手段,上些規矩,狠狠地把她教訓一下,這樣兒媳才能完全聽你的話,還服服貼貼的……」我一聽這話就炸了,直接推門而入,我就想在現場抓住這個阿姨,把她臭罵一頓,因為我一刻都等不了了,婆婆和阿姨見了我有點驚訝,但我什麼也沒管,直接說:「聽你什麼話,你這個老東西,管好你自己家吧
  • 婆婆老了,你願意讓她來你家養老嗎?2位兒媳的回答真實又扎心
    婆婆和兒媳因為同一個男人相識,成為一家人,很多婆婆因為兒子而對兒媳很好,會處處為兒子兒媳著想分憂;可也有的婆婆,因為兒子而對兒媳另眼對待,總認為兒媳把自己的心肝寶貝搶走了,讓兒子不跟自己親近了。  生活中有不少的夫妻,因為婆婆而分道揚鑣。
  • 《王貴與安娜》:婆婆燉雞湯,給兒子、孫女喝完,兌開水給兒媳喝
    安娜讓丈夫買只老母雞回來開葷,婆婆在家燉好湯,安娜喝了一口就覺得味道不對,湯裡一點油水都沒有。飯桌上,婆婆對著兒子做了一個小動作,讓安娜看穿一切。上海女孩安娜嫁給農村來的大學老師王貴,生活雖不富裕,但也還過得去。為了給家人補充營養,安娜讓王貴去買一隻雞回來燉湯。
  • 壓歲錢大家一般都給多少呢?你知道壓歲錢的來歷嗎?快來看看吧!
    有父母的至少每人給1000元,既是拉扯兒子的小小「回報」(別忽略了平時也給的事實),又是給父母要發給孫輩,乃至曾孫輩的「本錢」,更顯得父母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又多高。「夫妻本是同林鳥」,在以「夫權」意識的支配下,丈夫做為一家之主,不可忘了與你相依相伴的妻子。
  • 婆婆教兒子說媽媽是「壞蛋」,讓兒媳怒掀麻將桌|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和老公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可媽媽生病住院了,兩歲的孩子沒人帶。我想找保姆,可費用接受不了,又怕對孩子不好。思來想去,老公讓把孩子送回他老家,讓婆婆帶。
  • 聰明兒媳的做法值得借鑑,長知識了
    而聰明的兒媳,她們心中自有分寸,結婚份子錢主動給公婆,公婆若留下了,那以後家裡的人情世故就有他們負責。若公婆明事理,他們也是會示意兒媳留下的。畢竟兒子、兒媳剛結婚,他們的小家需要用錢的地方也多。如果是這樣,可以說公婆和兒媳之間關係也會更近一步。畢竟彼此都不強求,不把金錢凌駕於親情之上,這樣以後相處起來才能更融洽。婆媳之間沒有矛盾,往後日子自然也會越過越好。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相信大部分婆婆都不想帶孫子或孫女,原因無外乎這三點: 第一: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子女撫養成人,辛苦了大半輩子,不想晚年再受累。 第二:帶孫子責任大,萬一照顧不好,有點閃失難辭其咎。
  • 兒媳產房生雙胞胎,婆婆苦等多時,護士說四字後婆婆的反應很暖心
    張玲是個聰明的女性,每次都會記得婆婆的生日和喜好,總是能夠用一些小驚喜討得婆婆開心。而婆婆對她也是宛若親生女兒一般,尤其是張玲懷孕後,更是每天堅持五點起床去菜市場買最新鮮的活魚活雞回來給媳婦煲湯。當張玲要分娩的那一天,正好丈夫出差了,因為寶寶提前發動讓全家人也是措手不及。
  • 正陽:84歲婆婆照顧「植物人」兒媳傳佳話
    9月17日,在正陽縣慎水鄉大鄒寨村,84歲的張桂芳正在悉心照料腦溢血後遺症變成「植物人」的兒媳。不言一聲苦和累,這樣的動作,張桂芳已經堅持5年,這個「草根好人」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張桂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靠種地把5個兒女拉扯成人。辛苦一生,本該頤養天年,可天有不測風雲,2013年老伴去世,2015年兒媳曹春香突發腦溢血成為「植物人」。
  • 婆婆沒帶孫子,兒媳3年不叫媽,收到結婚紀念日禮物兒媳知錯
    出於各種原因考慮,有些老人拒絕帶孫子。自己父母倒還好說,如果換作公婆,那麼兒媳心裡肯定不痛快,婆媳矛盾因此結下。張璐想不通,自己的兒子人見人愛,原以為婆婆會拿他當心頭肉來疼,可她帶了不到一星期,突然撂挑子跑了,氣得張璐3年不叫她媽。
  • 兒媳陣痛8小時,婆婆聊天笑言:「不是親閨女,不心疼」|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婆婆自知失言,又補充到:「我就是心疼也替不了你們,生孩子這件事,沒有人能替。」我跟她說:「不用你替,你能知道進去的是你兒媳婦,你兒子的老婆,你未來孫子的媽,我父母的寶貝就行。」
  • 小姑子的一句話,我才知道,婆婆給孩子的壓歲錢「內有乾坤」!
    可是,當陳雪梅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女兒時,婆婆的態度明顯又發生了變化,雖然婆婆沒有明說喜歡男孩,但是從婆婆的種種行為,陳雪梅都能看出,婆婆不是很喜歡這個孫女,只是礙於面子,又不好直說。很快到了新年,這是陳雪梅的孩子第一次過新年,和往年一樣,陳雪梅給公婆買了新衣,還為他們準備了年禮,而婆婆也為孩子準備了一份大紅包,當陳雪梅拆開紅包,看到裡面的1000元錢時,她都以為自己曾經錯怪了婆婆,覺得婆婆還是很喜歡這個孫女的。
  • 婆婆因為不帶孫子,所以到死都見不著孫子一面,這個算不孝嗎?
    作為父母把我們撫養成人結婚生子是否就等於完成了人生的使命呢,在現實面前還遠遠不夠,把自己帶大了還不行,還要幫著把自己的孫子、孫女帶大,甚至要撫養到孫子輩的成年,甚至到了晚年還不能享受自己安穩生活,這樣是否算另一種不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