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香港小巴:生意大跌六成 司機口罩難求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小巴:生意大跌六成 司機口罩難求

中新社香港3月21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小巴:生意大跌六成 司機口罩難求

中新社記者 王來儀

現代公共運輸系統發達的香港,沒有固定服務路線限制的紅色公共小巴(「紅VAN」)是特別的存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日疾駛的小巴,為等待乘客放慢了出車頻率,缺少口罩的小巴司機,有的一個口罩用了幾天。但社會團體和企業已經關注到他們的困境,紛紛獻出愛心。

香港「一帶一路獅子會」近日來到旺角及觀塘小巴站,向約200名小巴司機派送2000個口罩。小巴司機劉先生接過口罩馬上戴上,他告訴記者,司機每日接觸市民有一定風險,但沒有時間去採購口罩,口罩價格高企給他們帶來沉重負擔。

香港公共小巴分為「紅VAN」及「綠VAN」兩種。綠色小巴又稱為專線小巴,受政府監管,司機受僱於小巴公司;而紅色小巴司機則多是向公司租車的自營作業者,薪酬全靠司機勤力。

「紅巴司機是自僱人士,薪酬靠多勞多得。」香港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些市民在家工作,學生亦不需上學,做基層生意的小巴司機賺得越來越少。

「以前早更車能賺300港元,現在只能賺到100港元左右,生意跌了六成,司機們苦不堪言。」凌志強告訴記者,收入的減少令小巴司機的生活更加拮据,有司機買不到或者捨不得買貴价口罩,只能靠打開車窗,降低新冠肺炎傳染的風險。

記者近日在旺角花園街小巴車站所見,大多數司機都沒有戴上口罩,有司機希望多等幾個乘客,幾乎滿員的小巴仍未開出。

小巴司機梁先生則表示,近期生意非常差,自己不捨得花錢去買口罩,每當有乘客上車他才會戴上口罩,但一個口罩使用已經超過一周。

為了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恒基兆業旗下的「抗疫基金」宣布,資助香港4350多輛小巴噴塗消毒保護膜,可消滅病毒和細菌達99.9%,長效達3個月。

凌志強表示,目前已有2700多輛小巴已受惠,也有不少司機主動為車輛做消毒工作,相信在各界幫助下,小巴的衛生安全問題會得到改善。(完)

相關焦點

  • 最後的香港小巴牌手寫藝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香港3月17日電 題:最後的香港小巴牌手寫藝人新華社記者陳其蔓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公共運輸還不很發達。司機們看麥錦生寫字漂亮,就請他幫忙寫路線指示牌,這一寫,便是36年。「可以說是誤打誤撞吧,不,應該說是緣分,我和紅色小巴有緣。」麥錦生感慨道。麥錦生介紹,小巴牌起初只是一塊紙皮,用墨汁把路線指示寫上去,然後掛在車外的保險槓上。紙皮牌子經過日曬雨淋容易損壞,所以寫牌師傅們就改用PVC膠片作底,寫字的墨汁也改為不易掉色的油漆。漸漸地,PVC膠片演變成更厚實耐用的膠牌,沿用至今。
  • 「不想聽你家事」 香港小巴司機貼告示籲乘客安靜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不少人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都遇到過身邊出現大聲說話乘客的情況,更有人「上車講到下車」。近日有網民發現一名香港小巴司機,用幽默的說法,貼出「溫馨」告示,提示乘客說話要小聲一點,獲網民贊有同感,更指相信小巴司機「忍無可忍」,才發出這張「貼心」提示。
  • 疫情下的香港觀音誕:廟宇善信減少 口罩掩面酒精隨身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香港觀音誕:廟宇善信減少 口罩掩面酒精隨身中新社香港3月12日電 題:疫情下的香港觀音誕:廟宇善信減少 口罩掩面酒精隨身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香港筲箕灣天后廟內煙霧繚繞,戴口罩的中年善信虔誠地雙手捧住蓮花狀衣寶,正對一尊垂眼觀音像跪下,恭敬三拜。農曆2月19日(新曆3月12日)是觀音誕。香港佛教信徒達百萬之眾,因而每逢觀音誕,各區廟宇香火不斷,善信焚香燃燭,祈求心願成真。
  • 香港人人自危 疫情防控升級
    確診一連六日破百,單日145宗再創新高本港第三波疫情持續,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新增145宗確診個案,再創單日新高,至此連續6日確診數「破百」。此外,多宗本地確診個案,讓香港第三波疫情預期更加不明朗。
  • 香港九龍城旅遊巴士與小巴相撞致1死1傷
    新華網香港8月12日電(記者 劉歡)12日7時許,一輛旅遊巴士與一輛小巴在香港九龍城衙前圍道與聯合道交界處相撞,導致1死1傷。兩車相撞後,小巴衝上人行道,車頭損毀嚴重。
  • 深度解析:為什麼香港那麼多「老司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搭過香港的綠色專線小巴(香港人管這叫「綠Van」)?香港的小巴,永遠是個狂拽酷炫的存在,看看知乎大神是如何形容香港的小巴的:不過,你們搭車時有沒有留意到,小巴司機的年齡比其他公共運輸工具的更為年長,有些甚至是「銀髮一族」咦,為!啥!香港的小巴司機歲數都這麼大呢?
  • 全球戰疫:疫情下的印尼雅加達網約摩託司機
    李欣欣 攝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疫情下的印尼雅加達網約摩託司機(圖)中新網雅加達4月24日電題:全球戰疫:疫情下的印尼雅加達網約摩託司機作者 林永傳 李欣欣24日是印尼本年度齋月第一天,是首都雅加達第二階段「大規模社區隔離
  • 貴州華夏骨科醫院為計程車司機 免費發放4500個口罩
    當前,抗擊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廣大的計程車師傅們日以繼夜奮戰在一線,保障市民便捷出行,為城市有序運行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保障計程車師傅們的健康安全,助力全市疫情的防控,貴州華夏骨科醫院特攜手市交通執法支隊、FM1027 貴陽交通廣播向全市的計程車師傅發放 4500 個口罩。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力度不斷加大,口罩成了當下最熱銷的商品,不少地方已經出現 " 一罩難求 " 的局面。在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醫用口罩也成了稀缺物品,每天當班的醫護人員必須要籤字才能領用口罩。
  • 生產口罩的關鍵材料仙桃產六成,被疫情困住了
    口罩行業產能和產量的猛增,也讓口罩行業產業鏈大獲益處。KN95口罩「一罩難求」,有錢也難買到,各省各市的藥店相繼推出預約系統,每天限量供應口罩。就連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也很難買到。口罩如此火爆,那麼口罩產業鏈上誰賺了錢?口罩一罩難求,究竟是什麼原因?
  • 疫情期間,港人經歷了歷史上好幾個之最,引熱議何時是個頭
    銅鑼灣旺鋪往年香港聖誕節前後堪稱一房難求,大大小小的酒店賓館全都溢價,一些地段好的酒店更是價格翻倍,但是今年平安夜香港大多數酒店都沒有客滿,一些酒店的入住率甚至不足50%。只要到了上工時間,他都會戴上口罩、戴著勞工手套,推著垃圾車出去「巡視」一番。每到一個垃圾桶,或是用掃帚壓一壓快溢出的垃圾,或是直接倒入車上大桶中。有時看到路邊被人隨手丟棄的口罩,在抱怨之餘,葉伯還是會彎下腰去撿起來。居家辦公」「宅在家中」成了不少港人的選擇,但對於像老伯這樣底層勞動者來說,沒有收入顯然比病毒更可怕,因此出來上班、讓「荷包有米」不得不排在個人健康之前。
  • 香港·疫情下|抗疫,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奮不顧身
    【解說】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會長劉耀成是此次口罩派發活動的主指揮,早在1月中旬,他及朋友便通過多方渠道,從東南亞各國購進口罩,希望能為基層的工作者派發。  【解說】全港各區工商聯會會長盧錦欽也關注到基層的群體,全港各區工商聯會包括19個成員會和2個直屬會,疫情暴發之初,他們便開始行動。老人院、基層社區、清潔工團體等,都沒落下。
  • 口罩一隻難求 市民建議統購統銷或「公益派發」口罩
    口罩一隻難求 市民建議統購統銷或「公益派發」口罩金羊網  作者:張豪、徐振天、梁懌韜、程政錕  2020-01-29 如何破解口罩一隻難求與市民出行兩者之間的尷尬
  • 港媒:香港首條電子錢包支付專線小巴啟動
    港媒:香港首條電子錢包支付專線小巴啟動 2019-01-29 16:20: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 南非騷亂:一個小巴司機之死暴露出來的國家困境
    導火索:「掃毒」小巴司機之死據南非獨立在線(IOL)新聞網8月28日報導,27日,一群小巴司機在南非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市中心街頭聚集,他們來到Bloed Street商場附近,這裡常有毒販出沒。「由於公共運輸較為落後,南非居民出行大都靠這種小巴,當地把這種車型類似於麵包車的車輛稱作Taxi。」旅居南非16年的華人導遊路易(化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小巴既有按照固定路線行駛的,也有隨叫隨停的,而司機或車主大都與黑幫有關聯。」
  • 疫情下的香港蘭桂坊:慌亂中的浪漫底色
    華燈初上時分的蘭桂坊,仿佛獨立於疫情之下的香港,仍是浪漫的歡場。農曆新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暴發,人們減少外出和消費,主營酒吧、俱樂部及餐廳的蘭桂坊,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影響。記者近日走訪蘭桂坊時發現,確有個別餐廳推遲營業,人流亦明顯不如從前,不少酒吧都推出「歡樂時光」任飲的優惠吸客。
  • 香港家庭一罩難求,離職家傭空運解圍,這句話說中心坎,千金難買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患難見真情」,疫情面前口罩難求,誰也沒有想到平時看不起眼的口罩會在這個春節期間成為最暢銷的產品。這次疫情不僅影響到中國武漢,而且影響到了全國,甚至其它國家,「患難見真情」在特殊時刻得到驗證。
  • 《口罩獵人》:在疫情下倒賣口罩,就是發國難財嗎?
    毋庸置疑是口罩。在全球疫情爆發的檔口,它成了一個可以救命的必需品。大眾在2020年短短數周裡,親眼見證過口罩價格的飆升,也都在無奈之下購買過昂貴的口罩,很多人調侃口罩就像鈔票。在我們不斷為口罩花錢的時候,大洋彼岸的一個30出頭的中國年輕人,正在拿它賺錢。
  • 探訪香港慈雲山"疫區":人流稀少 商場如"死城"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使香港慈雲山頓變「悲情危城」。記者在慈雲山一帶訪察,商場和街市猶如「死城」,人流稀疏,餐廳、髮型屋、服裝店、鐘錶店等均暫時停業。  商場和街市已推行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在每個出入口設體溫探測站,市民必須佩戴口罩,測溫符合標準才能入內。
  • 疫情下香港聖誕氣氛仍在 但餐飲店家很無奈
    疫情下香港聖誕氣氛仍在 但餐飲店家很無奈 2020-12-24 20:39: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香港街鋪寒冬,生意跌七成,半年白做……
    柯士甸大廈地鋪,原叫價2880萬元,一再減價至約1430萬元才得以出手,售價低於市價一成;10月,銅鑼灣街鋪大洗牌,口罩商戶10萬短租全球最貴羅素街;11月14日,卓悅旺角分店租約期滿,一折結業。香港街鋪,還頂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