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腳下的這條小河溝裡,村民們實現了自己的「淘金夢」——河道、山頭,隨處可見價值連城的石頭。現在,這些靠撿石頭賣石頭為生的農民,已經在鎮上蓋起了上千平米的別墅。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做上了靠石頭髮家的致富夢。
泰山石產於泰山山脈周邊的溪流山谷,其質地堅硬,基調沉穩、凝重、渾厚,多以滲透、半滲透的紋理畫面而出現,以其美麗多變的紋理又以年代久遠的風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樸、蒼勁、凝重的格調名揚海內外,又加上民間有泰山石能避邪、鎮宅等傳說,取穩如泰山,石來運轉之意,近年來已成為炙手可熱的風水石。
「岱嶽美名五洲揚,千載神說接大荒,中華奇石數不盡,唯有泰山石敢當」。泰山的地層是由世界上最古老的巖石之一構成的,主要是混合巖、混合花崗巖及各種片麻巖,間雜侵入許多火成巖體。變質時代距今24.5億年,侵入於其中的偉晶巖最古老的年齡是25.86億年,屬於地殼史上的太古代。
村子的八十三條梁和七十二條溝便隱藏在泰山北麓的崇山峻岭中,在這些山谷河道中,隨處可見大大小小各色花紋的泰山石。圖為幾個石友在尋找泰山石。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扛個鎬頭,提著麻袋,到河谷山梁把價值連城的石頭帶回來。自古「黃金有價,頑石無價」泰山奇石正是這種「雖由天作,宛如人為」、具有天然美的頑石,倍受賞石界的特別青睞。
河沿上的大石頭是不能動的,雨季阻擋洪水的大石頭是不能動的,明顯破壞自然風貌的石頭也是不能動的。石頭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我們不能光顧著自己的喜好,顧著自己的經濟利益,卻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
「山裡的好石頭那麼多,我一個人也撿不完,不如帶領大家一起發家致富。」老農說,從此便開始挨家挨戶的去發動,帶大家鑽山溝淘石頭。圖為他和自己成功發動起來的石友老一起進山撿石頭。
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一家只有兩分地,還都在山坡上,種不了莊稼糧食,種點板慄柿子,一年下來都掙不夠一家人的口糧。如今在村子裡,越來越多的人撿石頭、配底座、銷售,形成了一個產銷一體的產業鏈,「村裡沒地啊,只能這麼想辦法,沒想到,還真能帶動鄉親們致富。
梯子山海拔900多米的山坡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分別被老朱和老張做上了記號——江湖規矩是,誰先做了記號,石頭就是誰的。但兩人從未因此紅過臉。見到不能碰但又特別漂亮的大石頭,我們就在石頭上標註上自己的記號,也就是安慰安慰自己。
一個好漢三個幫,任何一個人發現大石頭,大傢伙都是齊心協力一起幫忙抬出山溝。這些人也只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在玩石頭的同時,保護大自然。那時候剛開始,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些「瘋狂的石頭」能賣錢。
隨著老農帶回來的石頭越來越多,家裡的院子、客廳、臥室、廚房、茅房甚至床頭枕邊都被石頭塞的滿滿的,老婆開始生氣,因為在她看來,這是個不務正業的老公——「不出去打工,不正幹,就光撿石頭,他撿回來,我就給他仍出去。」在石友中,不管是誰撿到了好石頭,都要找個地方一起坐一坐,喝幾杯小酒,慶祝一下。
09年,在村後的梯子山上,老農發現過一塊近半噸的泰山石——石頭上,泰山松下,猛虎嘯山——這塊石頭賣了7萬塊錢,老農說,當初賣便宜了,現在都快一百萬了。只靠撿石頭賣石頭,年收入過百萬的老農,已經在鎮上蓋起了兩棟上千平米的別墅。別墅的院子裡、客廳、臥室、廚房、茅房甚至床頭枕邊都被石頭塞的滿滿的。
泰山腳下的村子曾盛產「木魚石」,在陽光的照射下,村子裡用這種石頭砌的房子顏色似「土豪金」。
如今已經是百萬富翁的老農,對自己的老宅子依然念念不忘。「石頭讓我發了家,這棟石砌的老房子我打算翻修一下,作為一件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