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發布

2020-12-17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北極星環境修復網獲悉,近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的通知,詳情如下: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的通知

  穗環〔2020〕101號

各相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明確和規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我局於2019年印發實施了《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關於印發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試行)的通知》(穗環〔2019〕130號),目前已到期。我局在試行基礎上,制定了《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現予印發實施。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2020年12月10日

廣州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技術指引

為加強我市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工作管理,規範調查行為,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技術指引。

一、適用範圍

廣州市轄區內,現狀為農用地,用途擬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可遵照本指引開展調查。

土壤汙染狀況普查、 詳查和監測、現場檢查表明有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的地塊,不適用本指引。

二、調查方式

土地使用權人( 或土地收儲方) 可自 行或委託有相應能力的技術機構實施調查,並編制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

三、調查內容

調查原則上以汙染識別為主,參照《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9)第一階段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的內容。 以下7項任一項為是的需按照技術規範開展採樣等後續調查:

(一)場地歷史情況調查

1.歷史上是否涉及工礦用途、規模化養殖、有毒有害物質儲存與輸送。

2.歷史上是否涉及環境汙染事故、危險廢物堆放、固廢堆放與傾倒、固廢填埋等。

3.歷史上是否涉及工業廢水汙染。

4.歷史監測數據是否表明有汙染。

5.歷史上是否存在其它可能造成土壤汙染的情形。上述調查可通過查詢歷史資料、訪談知情人員、利用關聯場地信息及其它需要的方式開展。

(二)場地現場狀況調查

1.是否存在被汙染跡象。

2.是否存在來自周邊汙染源的汙染風險。

上述調查可在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場地異味辨識、走訪及其它工作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收集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調查地塊及相鄰地塊的企業分布、 生產工藝、原輔材料、汙染物排放等。

調查報告需包括參照《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25.1-2019)及相關法規、技術規範要求內容,並對上述7項情況進行具體說明,附相關證明材料,並給出明確的調查結論。如資料缺失的,應通過其它方式輔助判斷,在調查報告中說明情況、 給出判斷依據。

四、其它事項

在地塊再開發過程中,再開發利用單位應密切注意開挖等施工過程,一旦發現土壤或地下水的異常情況,立即停止相關作業,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環境安全,並及時報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國家和廣東省如發布農用地調查相關規範、要求,從其規定。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 2020年12月11日印發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山東印發《山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
    山東印發《山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北極星環境修復網獲悉,近日山東發布關於印發《山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工作指南》《山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及修復效果評估報告評審工作指南》的通知,詳情如下:各市生態環境
  •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
    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7 21:01 來源: 環境保護部網站>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17日向媒體通報,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
  • 福清市這些農用地將轉為建設用地 涉及這些鎮
    22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發布關於福清市2020年度第一批次農村村民住宅建設農用地轉用的批覆。  一、同意為實施福清市海口鎮、江陰鎮、鏡洋鎮、龍田鎮、三山鎮、沙埔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福清市境內農用地0.1134公頃、未利用地0.0126公頃轉為建設用地。
  • 我國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
    我國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一、我國對耕地實行特殊的保護《物權法》第四十三條國家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第四十四條規定,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准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 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需要走哪些流程?
    農用地轉用、徵用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用地單位在初步選定某農用地為建設用地後,應首先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諮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 世界土壤日:保護土壤 你我參與
    農業生產者採取有利於防止土壤汙染的種養結合、輪作休耕等農業耕作措施;採取土壤改良、土壤肥力提升等有利於土壤養護和培育的措施;建設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以及先進噴施技術;使用符合標準的有機肥、高效肥;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生物防治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使用生物可降解農用薄膜;綜合利用秸稈、移出高富集汙染物秸稈;按照規定對酸性土壤等進行改良;回收農業投入品包裝廢棄物和農用薄膜
  • 國土部「土十條」:重度汙染耕地禁種食用農產品
    汙染治理首先需要摸清底數,《行動計劃》要求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汙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汙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定期調查制度,每10年開展一次。
  • 「拿地」攻略:農用地轉用基本流程、建設用地報批程序
    國家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凡是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都必須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1、預選符合規劃的農用地 農用地轉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確定的農用地轉用指標。
  • ...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
    四是人民群眾依法參與和監督汙染治理的意識逐步增強,公眾參與土壤汙染防治的積極性不斷提高,監督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二)依法開展土壤汙染普查、調查、監測等基礎工作一是完成農用地普查。2019年6月,完成全國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基本查明了農用地土壤汙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並在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農用地安全利用等工作中應用。
  •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與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日前與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就土壤、農業農村和地下水汙染綜合防治工作形成戰略聯盟。近年來,山東省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推進土壤汙染治理,確定的46項淨土保衛戰重點任務已完成37項,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和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制定受汙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計劃,委託第三方機構對行政區域內各縣(市、區)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效果進行綜合評估。
  • 儲備建設用地可先出讓再修復
    廣州出臺 「淨土開發」 模式,探索建立汙染地塊安全利用快速通道新快報訊 記者黃聞禹 通訊員穗環宣報導 為保障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的同時,加快儲備用地出讓和再開發的進度,滿足城市發展要求,近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印發《廣州市加強出讓儲備用地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力求將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活動與供地
  • 我國土壤環境汙染現狀及調查評估技術分析
    我國土壤環境汙染現狀及調查評估技術分析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隨著近年來環境汙染的加劇和各種有毒物質以及廢棄汙染物的增多,我國的土地環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害並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檢測土壤環境的法律法規以及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對於改善土質,減小土壤的汙染範圍,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結合汙染實例探討了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並提出了相關治理修復建議。
  • |||2017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圖】
    (3)我國土壤修復的發展狀況  ①我國土壤汙染現狀  我國對於土壤汙染的關注起步較晚。為了調查中國土地汙染的現狀,原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土資源部耗資10億元聯合啟動了全國土壤汙染狀況及其預防措施的調查工作,特別是對農業用地的調查。
  • 《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試行)》(徵求...
    日前,廣東發布《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技術指南(試行)》(徵求意見稿)。   3.3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   建設用地土壤汙染修復工程指建設用地已經過調查表明土壤或地下水存在汙染且需要開展土壤汙染修復工程的項目,也指土壤汙染修復工程,不包含風險管控。
  • 淺談我國土壤環境調查與修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工作環節與主要待解決技術瓶頸和問題環境調查(1)根據用地性質實施分類管理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土壤質量評價技術規範均未正式頒布,且各地、各類型土壤中物質含量的「本底值」的研究甚少,導致調查結果應用的理據缺失,在一些特定汙染物含量處於臨界值水平的情況下,對是否存在
  • 廣州市環境保護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附工程項目)-中國水網
    實施廣州市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與評估。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全市土壤環境質量詳查,開展廣州市土壤環境背景值研究。到2018年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汙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2020年底前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中的汙染地塊分布及其環境風險情況。初步建立土壤環境質量資料庫,加強各部門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共建共享,推進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和信息化管理平臺。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 安徽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省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紀中葉,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二)主要指標。
  • 「問題匯總」關於土壤監測、場地調查、評估、地下水監測、環境...
    問:請問,未曾開發利用的新填土地塊(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商業、辦公、旅館業用地),出讓前是否需要開展土壤汙染狀況調查等工作?需要明確的回覆,十分感謝。答: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條明確規定「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 讓泉城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撐起土壤「安全傘」打造省會...
    對於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全市共劃定詳查單元204個,布設農用地詳查點位1247個,市自然資源局和農業農村局分別完成土壤和農產品(小麥)樣品採集工作,市生態環境局開展了採樣質控工作;對於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有序推進信息採集、現場初步採樣調查、外審質控、提交資料庫等工作;目前,全市高標準完成了1247個農用地點位、345家重點行業企業土壤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