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江: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助農增收「弄潮兒」
村姑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琳說,合作社目前主要發展中藥材澤瀉、川芎和水稻種植,共發展農戶500餘戶,種植面積達2680餘畝,每畝產值可達4500 餘元,實現土地託管1.72萬畝,中藥材全年加工能夠達到3000餘噸,年服務全縣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為周邊群眾走上高效現代農業生產、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
長子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興一批產業 富一方百姓——長子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初秋時節,萬物豐碩。在長子縣廣袤的田野裡,隨處可見農民收穫的身影。南陳村第一書記李傑介紹,「南陳村常年光照充足,適合發展光伏發電。」為了提高貧困戶的收入,南陳村建設了村級光伏電站,選出17戶貧困家庭,為每戶安裝光伏發電裝置以增加收入。江滿堂就是受益者之一。過去,身患殘疾的江滿堂由於自己沒有勞動能力,一家人沒有固定收入,生活艱難。村級光伏電站建好後,經村「兩委」、駐村幹部評選,江滿堂一家獲得了光伏扶貧收益資格,每年年底能領到2000多元的收益。
-
雲南西疇:中草藥種植助農增收
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11月20日,在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一名務工人員在裝運山豆根幼苗。
-
遷安市樓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商立超 攝遷安市樓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商立超 攝長城網唐山1月20日(商立超 張文華郭雙敏)遷安市大崔莊鎮樓子山村種植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已經3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水稻的品種老化,導致大米產量低、口感不佳,一直滯銷。
-
閆油坊鄉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打造生態旅遊富民路
今年以來,閆油坊鄉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區位優勢,在全縣規劃的康養天際線兩側,大規模流轉土地4.2萬畝,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精心謀劃花田草海,打造生態旅遊新業態。據在我縣駐村幫扶的河北省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王峰山介紹,康保縣具備中草藥種植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助力百姓致富生財的朝陽產業。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藥材協會會長劉德祿:擦亮中藥材種植「金字招牌」
「雙贏」……多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中藥材協會會長劉德祿以「農業轉型升級,鄉村產業興旺」為立足點和出發點,不斷探索中藥材種植,推動當地中藥材種植產業發展,逐步將中藥材種植打造成一個新型綠色生態的富民新產業。
-
上黨區東呈村:彩椒種植助農增收
上黨區東呈村:彩椒種植助農增收近日,在長治上黨區東呈村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內,筆者看到村民們正在忙碌地採摘成熟的彩椒,一個個紅色、黃色的大彩椒倒掛在秧苗上,「我們種植的彩椒是從山東壽光引進的,它不僅果型美、顏色鮮豔、肉厚甜脆,營養價值還很高,關鍵是好養活,不愁賣。現在合作社先期種植了兩個大棚的彩椒,一個棚能產15000多斤彩椒,一斤能賣1.5元左右,下一步還計劃增加四個大棚來種植彩椒。」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負責人張衛華告訴記者。
-
河南西峽 山茱萸「科技良方」助農增收
原標題:河南西峽 山茱萸「科技良方」助農增收 深秋時節,走進河南省西峽縣寨根鄉方莊山茱萸示範基地,一串紅瑪瑙般熟透了的山茱萸掛滿枝頭,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
-
鎮遠縣青溪鎮:訂單蔬菜 助農增收
鎮遠縣青溪鎮:訂單蔬菜 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0-11-27 11:32:30 作者:付光斌、唐傑 來源:鎮遠網 近日,筆者來到鎮遠縣青溪鎮後山村蔬菜種植基地
-
甘肅宕昌:傳統中藥材助脫貧
9月18日,在宕昌縣拉路梁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村民收穫藥材。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是中藥材種植大縣,種植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千年藥鄉」之稱,主要種植當歸、黨參、黃芪、大黃等。近年來,為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當地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大力推進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
-
慶城白瓜子助農增收致富
原標題:慶城 白瓜子助農增收致富 記者 李雲 「這19100元是我賣白瓜子掙的錢,今年總算沒白忙活。」
-
民勤:中藥材豐收 藥農收穫忙
原標題:民勤:中藥材豐收 藥農收穫忙 同時,全面落實扶持政策,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資金,從種到收,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持續推進區域化、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基地建設,提高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水平,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建檔立卡戶」等方式,以訂單收購、企業用工等途徑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
新疆阜康市:中草藥種植促農增收
近年來,新疆阜康市充分利用水土光熱資源,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全市各類中草藥種植總面積達11544畝,實現了中藥材規模化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 近日,阜康市農業技術人員來到九運街鎮古城中心村中草藥種植基地,查看中草藥一枝蒿的長勢情況。
-
「千年藥鄉」甘肅隴南育「鐵桿莊稼」助農出「窮圈」
「千年藥鄉」甘肅隴南育「鐵桿莊稼」助農出「窮圈」 發布時間:2019-08-26 00: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閆姣)「近年來,我們致力於把隴南建成全國優質藥源基地
-
助農增收 宕昌縣「牽手」扶正藥業擴大中藥材產銷對接
在本次會議上,甘肅扶正藥業與宕昌縣人民政府及當地中藥材合作社籤訂中藥材收購合作協議。籤約現場宕昌縣中藥材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經過多年發展,實施政府與市場兩手並用、農機農藝有機結合、產學研緊密結合、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全鏈條發展等模式,中藥材產業、中藥材基地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安丘市多種模式助農增收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鄉村賦能」等多種「造血」式扶貧模式助農增收,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安丘市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就依託當地的大蔥、大姜等優質農產品資源,發展農產品出口加工產業,現已發展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37家,2019年出口總額佔濰坊市的71%,山東省的27%,是本市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當地政府充分利用龍頭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鼓勵支持企業建立自屬種植基地,架起小農戶與大市場聯結的橋梁,助力農戶增收。
-
人大代表李玲: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 助力「減貧摘帽」
資料圖原標題:人大代表李玲: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助力「減貧摘帽」4日下午,萊蕪市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預備會議召開,人大代表、萊蕪市鋼城區金盤龍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玲提議,建立以提高質量、促進增收、脫貧為核心的特色農產品種植、扶貧機制。
-
蘭州市西固區金溝鄉熊子灣村依託資源優勢發展旅遊助農增收 「小...
熊子灣村依託資源優勢發展旅遊助農增收「小程序」撐起大產業關山美景盛夏時節,位於西固區境內的關山進入旅遊旺季。郭元孝說,村子靠近關山林區,生態比較好,而距離城區也就30多分鐘的車程,「所以利用生態發展產業前景是非常廣闊」。熊子灣村有292戶農戶,耕地3280畝,主要以種植百合、貝母、土豆為主。近年來,村上鼓勵村民們藉助離關山近的優勢,發展農家樂、民宿。「這樣村民們周一到周五下地幹活,周末『變身』老闆、廚師,發展第二產業。」
-
秀山石耶鎮平邑村多措並舉發展蔬菜助農增收
華龍網10月9日15時訊 記者從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獲悉,石耶鎮平邑村多措並舉發展蔬菜助農增收。一是因地制宜,選準產業。平邑村緊緊圍繞打造縣城「菜籃子」的產業發展思路,引導貧困群眾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發展蔬菜產業。規劃種植苦瓜150畝,白菜、辣椒等應季蔬菜150畝,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
甘谷縣武家河鎮:「果椒+南瓜」助農增收
甘谷縣武家河鎮:「果椒+南瓜」助農增收 2020-08-04 1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