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區東呈村:彩椒種植助農增收

2020-12-08 長治新聞網

上黨區東呈村:椒種植助農增收

近日,在長治上黨區東呈村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內,筆者看到村民們正在忙碌地採摘成熟的彩椒,一個個紅色、黃色的大彩椒倒掛在秧苗上,特別養眼。「我們種植的彩椒是從山東壽光引進的,它不僅果型美、顏色鮮豔、肉厚甜脆,營養價值還很高,關鍵是好養活,不愁賣。現在合作社先期種植了兩個大棚的彩椒,一個棚能產15000多斤彩椒,一斤能賣1.5元左右,下一步還計劃增加四個大棚來種植彩椒。」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負責人張衛華告訴記者。

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位於上黨區韓店鎮東呈村,成立於2018年,主要經營果蔬的種植。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進行運作,讓更多的村民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並參與到合作社的日常工作中,進一步拓寬了村民增收的路子。目前,合作社共建有18座果蔬大棚,種植面積達130餘畝。

合作社成立以來,抱著「勞動群眾共同致富」的理念,以「家庭貧困者、因年齡大及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者優先使用」為原則,帶動了東呈村40餘戶農民就業。農戶陳彩紅自合作社成立以來就在這裡上班,不僅每月能拿到工資,一畝地一年還有700元的流轉金。

陳彩紅告訴筆者:「在這幹活,一天能掙60塊錢,幹好了還有獎金,一個月能掙2000多塊錢,我家裡有二畝地租給了合作社,一年流轉金1400塊錢,這樣加起來比自己耕種強。」

在種植牛椒的大棚內,記者看到,社員將一筐筐的牛椒運出來,過秤、篩選、裝箱,以備出售。

正在忙著採摘牛椒的 王會雲告訴筆者:「我們這尖椒幾乎每天摘,像今天四五個工人兩個小時已摘了有1500斤左右。」

合作社除種植彩椒外,還種植了牛椒、青椒、西葫蘆、白菜、維納斯黃金蘋果等果蔬,產品主要銷往沿海地區,極少部分種植的蔬菜銷售於本地市場或周邊外地市場。與此同時,該合作社還積極聯繫果蔬研究所等機構,擴大種植面積,種植新型的優良品種,力爭上市果品為色香味俱全的農產品。

張衛華說,合作社現在正在建設一座保鮮庫,估計九月底可以完工,保鮮庫建成後,可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社的種植面積,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

來源丨上黨融媒

記者丨彥傑 李乾

編輯丨路璐

審核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

相關焦點

  • 東呈村聯豐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種植助農增收
    現在合作社種植了兩個大棚的彩椒,一個棚能產15000多斤彩椒,一斤能賣1.5元左右,下一步還計劃增加四個大棚來種植彩椒。」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負責人張衛華告訴記者。 聯豐農業發展合作社位於我區韓店鎮東呈村,成立於2018年,主要以種植果蔬為主。
  • 遷安市樓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商立超 攝遷安市樓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商立超 攝長城網唐山1月20日(商立超 張文華郭雙敏)遷安市大崔莊鎮樓子山村種植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已經3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水稻的品種老化,導致大米產量低、口感不佳,一直滯銷。
  • 普洱市思茅區菜籃子「直銷」助農增收
    原標題:思茅區菜籃子「直銷」助農增收 在城區的菜籃子直銷店,思茅市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二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姚從妹怎麼也沒想到,自家地裡看似賣相不太好的20公斤青菜竟然在城裡很快被選購一空,還賣出了每公斤8元的好價錢,這更加堅定了她種植生態蔬菜增加收入的決心。
  • 夾江: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助農增收「弄潮兒」
    日前,夾江縣黃土鎮紅光村村姑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裡,川芎種植戶王雲貴正忙著收川芎。「有合作社帶著我們幹,我有信心把日子過好。」王雲貴滿懷信心地說。
  • 鎮遠縣青溪鎮:訂單蔬菜 助農增收
    鎮遠縣青溪鎮:訂單蔬菜 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0-11-27 11:32:30   作者:付光斌、唐傑   來源:鎮遠網    近日,筆者來到鎮遠縣青溪鎮後山村蔬菜種植基地
  • 東興鎮:菊花浸染秋色 農旅互動助農增收
    榮縣東興鎮老君壩村因地制宜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近兩年發展的1000畝菊花產業,就成為助農增收的特色產業。並且在菊花盛開的季節,紛至沓來的遊客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旅遊收入。東興鎮老君壩村離榮縣縣城10公裡,村裡在榮縣菊花產業協會的幫助下,集中連片種植具有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金絲皇菊、杭白菊、貢菊等6個優良品種,畝產值4500元。不同品種的菊花經過晾曬烘乾,加工成菊花茶和幹菊花產品,遠銷到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好安逸,這個菊花真的挺漂亮的,而且漫山遍野聞得到菊花香,來到山上,感覺人的心情突然就好了。」
  • 慶城白瓜子助農增收致富
    原標題:慶城 白瓜子助農增收致富  記者 李雲  「這19100元是我賣白瓜子掙的錢,今年總算沒白忙活。」
  • 雲南西疇:中草藥種植助農增收
    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11月20日,在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一名務工人員在裝運山豆根幼苗。
  • 上黨區:四旬男子返鄉做「織布郎」 傳承老粗布手藝帶農增收
    中新網1月14日報導山西長治四旬男子返鄉做「織布郎」傳承老粗布手藝帶農增收2017年,當時41歲的王雷波從零學起老粗布手藝,返回農村,開辦了老粗布工廠。 靳小姝 攝冬閒時節,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西池鄉小河村的老粗布工廠車間裡,機聲隆隆,幾位村民正在操作織布機,編織各種圖案的老粗布。2017年,當時41歲的王雷波從零學起老粗布手藝,返回農村,開辦了這家工廠。王雷波介紹,老粗布又稱土布,在他小時候,奶奶會織老粗布給家人用。老粗布製作工藝歷史悠久,具有線粗紋深、透氣性好、冬暖夏涼、無靜電反應等特點,「我們這裡老一輩人都會織」。
  • 河南西峽 山茱萸「科技良方」助農增收
    原標題:河南西峽 山茱萸「科技良方」助農增收   深秋時節,走進河南省西峽縣寨根鄉方莊山茱萸示範基地,一串紅瑪瑙般熟透了的山茱萸掛滿枝頭,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曳
  • 山西和順縣官化身「帶貨吃播」 叫賣老陳醋助農增收
    山西和順縣官化身「帶貨吃播」 叫賣老陳醋助農增收 2020-03-27 13:36:39 作者:丁寶秀 責任編輯:丁寶秀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副縣長李朝龍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化身「帶貨吃播」,叫賣當地出產的老陳醋,助農增收
  • 「黨支部+合作社+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模式助農增收合作社的農戶...
    原標題:「黨支部+合作社+企業」新型經營主體模式助農增收合作社的農戶,為何能賺三份錢?   「咱村裡的合作社今年開展了冬棗團購助銷活動,幫著我們這些棗農賣了很多棗,真的非常感謝咱合作社和鄉村振興服務隊。」
  • 頂峰村有「六月雪」 助農增收好產業
    自從脫貧攻堅以來,種植「六月雪」梨,已成為該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更對當地群眾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該村「六月雪」梨已進入掛果期,再過2個月就能成熟採摘,而當地種植戶對市場前景,更是信心十足。  新產業比傳統農業更划算  「樹上都結出果果了,要趁這幾天抓緊把袋子給它套上。」近日,雨城區鳳鳴鄉頂峰村3組的曹書明很忙。
  • 安丘市多種模式助農增收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9日訊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安丘市探索發展了「黨建+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生態+文化+產業」、「鄉村賦能」等多種「造血」式扶貧模式助農增收
  • 宜陽縣韓城鎮朱家溝村:菊花香飄 助農增收
    據了解,2018年開始,該村通過幫扶單位精準幫扶,謀劃實施菊花產業,目前已發展種植洋甘菊、雪菊、北京菊、婺源黃菊等多個品種的菊花200餘畝,種植戶平均每畝鮮菊可收入4000多元,深加工後收入可達萬元以上。如今,該村四季有菊,在助農增收的同時還進一步扮靚村貌。在精準扶貧、產業扶貧政策的帶動下,該村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 寧陵:服務菊花種植助農增收
    據了解,陳莊村的菊花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形成了以菊花種植、採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帶動周邊村莊400餘勞動力就業和100多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菊花種植經理人劉偉劍告訴氣象服務人員,菊花受降雨和早霜凍影響較大。
  • 臨澤縣蓼泉鎮千畝西蘭花走俏市場助農增收
    該鎮依託灣子省級蔬菜標準園產業優勢,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引進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佔地400畝的蓼泉萬噸出口商品蔬菜產業園,2018年投資2850萬元建設一期工程,建成1.8萬噸的氣調保鮮庫,結合「三變」改革,採取「保底+分紅」的方式,集中將1000畝耕地入股到臨澤縣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建成千畝西蘭花種植基地,所產的西蘭花遠銷港澳、深圳等沿海城市和韓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
  • 秀山石耶鎮平邑村多措並舉發展蔬菜助農增收
    華龍網10月9日15時訊 記者從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獲悉,石耶鎮平邑村多措並舉發展蔬菜助農增收。一是因地制宜,選準產業。平邑村緊緊圍繞打造縣城「菜籃子」的產業發展思路,引導貧困群眾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發展蔬菜產業。規劃種植苦瓜150畝,白菜、辣椒等應季蔬菜150畝,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 浙江煤山:政府搭臺助農增收促消費
    「鳥籠是我們村的傳統手工藝品,大家可以看到,很精美,製作這樣一個鳥籠需要一個熟練的手藝人花上兩天時間……」6月19日晚,浙江省長興縣煤山鎮首屆農旅風情節暨助農增收消費月啟幕。現場,當地各村書記們輪番上臺,大聲吆喝起「自家」的特色產品。拋瀆崗村的女書記,更是當場切開本村的零農藥無公害西瓜,邀請臺下觀眾品嘗。
  • 愛心助農計劃走進海南昌江 副縣長王秋玲助農圈粉
    我是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副縣長王秋玲,山海黎鄉、純美昌江,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品味昌江的熱帶水果……"5月20日,愛心助農計劃——海南行活動走進昌江黎族自治縣,昌江縣副縣長王秋玲,與愛心助農公益大使李春嬡,以及演員石蕊一起進行了愛心助農活動,助力家鄉農副產品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