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醬醋,調出萬千滋味!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滄州非常有名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風味獨特,來看看你吃過幾種?
滄州,河北省地級市,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是環渤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西部是太行山山前衝積扇緣的一部分,中部是黃河、漳河等河流衝積形成廣闊平原,東部為渤海潮汐堆積形成的濱海海積平原。同時,滄州又屬大陸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溫度適中,光照充足,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當然,滄州不僅氣候適宜,境內各種美食和小吃也同樣出名,今天就給大家推薦滄州非常有名的6種美食,每一種都風味獨特,來看看你吃過幾種?
1.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滄州河間縣境內的一種傳統美食,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驢肉火燒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比牛肉的纖維要細,口感更好,沒有豬肉的肥膩,也沒有羊肉的羶味,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肉類精品。據傳,清代乾隆下江南,從河間路過,錯過住處在民間吃飯,主人只好把剩餅拿來夾上驢肉放在大鍋裡煲熱,乾隆吃後連連稱讚美味可口。經過數代流傳才形成這樣一種風味美食。
2.羊腸湯
羊腸湯,是滄州境內的一種特產美食。在滄州吃羊肉湯品種繁多,各有特色,不僅低脂肪,而且排毒養顏,腸美湯鮮,百吃不厭。羊腸湯能成為滄州特產美食,主要跟滄州有大量的穆斯林有關,回民以吃牛羊肉為主,羊肉跟內臟全部消費掉,剩下的下腳料回民自己很少吃,因為按照老講法直腸胚胎睪丸淋巴結等都是不潔淨的,回民自己只吃羊雜湯,也就是用心肝肺胃等內臟做的湯。據傳,當年滄州水路有運河,旱路有火車,裝卸貨物的活兒不少,賣苦力扛大個兒的男人很多,所以羊腸子特別暢銷。喝羊腸子的另一個原因是價格便宜,那時候買一斤羊肉的錢能吃20碗羊腸子。窮老百姓每天汗珠子砸腳面,幹一天的活兒掙錢也就夠換幾斤棒子麵的,哪捨得買羊肉吃,來碗羊腸子也算開葷了。
3.油酥燒餅
油酥燒餅,是滄州地區的一種地方風味美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油酥燒餅製作工藝比較嚴格,主要以發酵後的麵粉為原料,製作時在水合面和油合面上撒些花椒,食鹽,茴香籽等調料,然後疊層作卷,擀成茶碗口般大小的麵餅,放進特製的吊爐內用溫火焙烤,上下火要均勻,鍋底溫度要適當,一邊翻動,一邊往餅面上刷油,還要嚴格控制焙烤的時間。出鍋後色澤金黃,薄層重疊,內外焦脆,香酥可口,如果裝進食品袋中,還能存放很長時間,吃起來和剛出鍋時一樣,適合各種年齡的人食用。
4.交河煎餅
交河煎餅,是滄州泊頭市的一種特產美食,同樣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交河煎餅製作工藝非常考究,製作時要先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用舀勺將麵糊舀到鏊子上,然後用筢子沿著鏊子將麵糊攤一圈,將麵糊推開成薄餅。之後再用筢子反覆塗抹,以使麵糊分布均勻,再在上面打上雞蛋,再放點韭菜、小蔥,最後用鏟子沿鏊子邊沿把攤好的煎餅搶起揭下即可。據傳,明朝嘉靖年間,交河一帶就有攤煎餅的記載。後來經過交河民眾多年來不斷地改進,現已成為本地有名的特色美食,很多外地人到交河,都會慕名美美地吃上一頓。
5.丁氏香腸
丁氏香腸,又稱奇美香腸,是滄縣崔爾莊村的一種傳統美食。丁氏香腸用料特別考究,製作也十分精細,主要以瘦豬肉和為原料,製作時先用羊腸製成腸衣,然後再用豬瘦肉按比例加入肉寇、草寇、子寇、食鹽等十多種佐料調製而成。成品後口感獨特,營養也特別豐富,一直是當地民眾和外地遊客的最愛。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運河水路到達捷地閘口時,伴駕南巡清太子少保協大學士禮部尚記紀曉嵐將丁氏香腸進上,皇帝食用後味道鮮美,香而不膩,酥而不硬。皇帝大悅,讚不絕口,親口御封為奇美香腸從而為御膳佳餚。
6.任丘茄子餅
任丘茄子餅,是滄州境內任丘的一種非常又代表的地方美食。製作工藝也十分講究,主要以新鮮茄子為原料,製作時先將茄子切絲拌鹽醃至變軟,然後將大蒜拍成泥,辣椒切細絲與花椒粉、味精拌入茄絲中,之後加適量麵粉攪勻至上勁,最後用素油入鍋燒熱,把拌好的茄料搓圓成餅狀,入鍋中炸至金黃撈起裝盤即可。成品上桌後具有鮮香酥軟,油而不膩的特點,一直是當地民眾佐餐下飯的最佳美味。
喜歡的話請給個小小的關注,每天都會分享更多美食故事給大家!你的關注、轉發和留言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有哪裡不對的地方,也歡迎你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