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28周胎兒易缺氧,寶媽千萬別做這幾件事,不然輕則傷胎重則流產

2020-12-05 皮諾媽媽

氧氣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維持生命的唯一動力。倘若你去過高海拔地區,必然有過缺氧的經歷,輕則頭昏暈厥,重則危及生命。事實上,氧氣的重要性從胎兒時期就得以體現。

現實生活中,每位孕媽都有害怕的「28周現象」。要知道,胎兒在媽媽體內本身不具備自主呼吸能力,依靠著胎盤的血液循環,從孕媽母體攝取充足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但隨著孕晚期的到來,胎兒體積變大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小,極易引發臍帶繞頸現象,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根據《婦產科學第八版》和《懷孕聖典》內容記載,宮內缺氧使得胎兒發育受限,出現生長延遲、出生後產生吸入性肺炎以及引起胎糞吸入症候群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發現或採取醫療幹預,缺氧還將導致胎兒大腦或心臟損傷,甚至直面死亡。

一、造成胎兒缺氧的原因有哪些

胎兒宮內缺氧的原因較為繁雜,一般來說這3種原因最為常見。

1、孕媽自身原因

胎兒的氧氣吸入依靠母體,倘若母體本身的血氧含量不足,那麼胎兒缺氧在所難免。而且母體患有嚴重貧血,出現休克等嚴重血液循環問題時,宮縮素的使用不當都會引發急性胎兒缺氧。另外母體的精神過度緊張或長時間仰臥位等,都容易造成血氧量不足發生胎兒缺氧。

2、臍帶、胎盤因素

作為母體和胎兒運輸傳遞營養物質的中間通道,臍帶和胎盤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說其中出現功能障礙,比如說臍帶繞頸、臍帶打結、胎盤早剝、胎盤過大或過小等問題,都會影響氧氣的及時輸送,妨礙胎兒正常吸收氧氣和營養物質。

3、胎兒因素

總得來說,胎兒自身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胎兒畸形、母子血型不合等,都會出現胎兒運輸和吸收氧氣的能力下降,進而造成缺氧可能性。

二、孕期常做這4件事,容易造成胎兒缺氧

1)長時間坐立

懷孕後女性身體負擔明顯加重,特別是孕晚期肚子一天天膨脹,對於她們的體內考驗比較大,因此為了節省精力她們大多時間選擇坐立放鬆自己。

但長時間久坐容易壓迫子宮,嚴重的話容易導致胎兒缺氧。但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媽媽應該每40分鐘左右站立行走,既可以避免胎兒缺氧還能緩解水腫問題。

2)喜歡蹺二郎腿

經常保持同一坐立姿勢難免讓人身體不適,大家都會適當調換姿勢,比如說蹺二郎腿。對於孕婦而言,經常蹺二郎腿會影響下肢的血液循環,時間過長也會擠壓到胎兒造成缺氧,所以碩孕婦最忌諱蹺二郎腿。

3)長期彎腰幹活

「一朝懷孕,十月皇后命」,在大多數人眼裡總以為憑藉肚裡寶寶,就能一步登天,成為家人重點看護對象。殊不知,並不是所有女性都能有個良好的孕期環境,很多孕婦都需要打掃衛生洗衣拖地。事實上這些彎腰或墊腳的家務活最好少做少碰,不然壓迫到腹部很容易使得胎兒缺氧。

4)睡姿喜歡朝右

為了規避壓迫心臟的風險,不少媽媽都會選擇靠右側睡覺。前期這種睡姿無傷大雅,可到了孕晚期最好選擇左側方向睡覺。要知道身體右側有主動脈,若長時間被壓迫到容易導致胎兒供血不足,引起宮內缺氧現象。

三、判斷胎兒缺氧的2大技巧

我們常說胎兒和媽媽心血相連,事實上大多時候胎兒在孕肚出現異常行為,媽媽都能第一時間感知到,比如說這幾個小技巧方法就能及時發現胎兒是否有缺氧現象。

1、數胎動次數

要想直觀了解胎兒是否健康,觀察胎動次數就是最佳方式。要知道,在媽媽肚子裡跳動活躍的寶寶必然健康又有力,但若是胎動次數少且弱,或許表明胎兒已經出現異常。所以說,學會數胎動能讓媽媽準確感知胎兒的生命力。

基本上在懷孕16周左右,媽媽們能明顯感覺到寶寶的胎動,到28周後這種胎動次數會更頻繁和強烈,而這時數胎動的意義也會更大。最好再孕媽情緒穩定,身體舒適的狀態下數胎動,將手放置在肚皮上感受胎兒波動頻次。

根據醫生建議,孕媽一天數三次,每早中晚各一次,最後將統計完的胎動次數相加乘以4,而這就是12小時內的次數。如果說計算在30次以上表示正常,若結果在20次以下表示異常,若結果低於10次很明顯就是宮內缺氧。

2、定時產檢

產檢是所有孕媽都會定期做的事情,畢竟產檢才是了解母體和胎兒發育是否良好的唯一途徑,但不排除有些孕媽因為費用或其他客觀因素排斥做產檢,這種行為萬萬不能有。

如果體檢時發現胎兒身長或體重偏小,就很可能是慢性缺氧導致,可以及時發現通過吸氧解決。但倘若缺氧嚴重,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說定時產檢是孕媽的基本責任。

從產檢次數來說,一般孕早期每月一次產檢,孕中期13-16周做初查、16周後每月一次產檢,孕晚期則從28周到36周前,每2周一次產檢,最後則是每周一次。

相關焦點

  • 孕媽常做以下幾件事,寶寶在宮內可能會缺氧,孕28周最容易顯現
    孕期常做以下幾件事,寶寶容易宮內缺氧 1、用不正確的姿勢睡覺 不少孕媽因身體不適,會不斷變換睡姿,甚至固定用自己喜歡的姿勢睡覺,但是有些不良睡姿長期保持,可能會造成胎兒缺氧,例如: 仰睡:數據顯示,有60%的人都習慣這一睡姿,但是隨著胎兒重量的增加,周圍臟器所受到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易導致臟器及腰背部血管因受壓迫而供血不足,進而導致體內含氧量下降,迫使寶寶出現缺氧的情況。
  • 懷孕38周胎兒不幸離世,寶寶缺氧的3個「求救信號」孕媽必須清楚
    小李已經孕38周了,因為臍帶繞頸2圈,所以跟醫生約好了38周那天去住院,然後進行剖腹產。可在住院前做檢查的時候,發現胎兒沒有了心跳,也就是說胎兒已經停止發育了,只能做引產手術。孕婦如果發現胎兒的胎動有異常,那就得注意是否胎兒缺氧,胎動情況因不同胎兒而有所差別,一般靜型胎兒比較柔和,次數較少;興奮型胎兒胎動動作大,次數多。如果一個原本活潑的胎兒突然變得安靜,或一個原本安靜的胎兒突然躁動不安,則表示胎兒有可能宮內缺氧。孕晚期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堅持數胎動。孕晚期的時候,通過數胎動,可以準確的制度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是否有宮內缺氧發生。
  • 孕早期別做七件事,對胎兒不好,孕媽趁早看看
    說起懷孕和孕早期不能做的事,很多孕媽媽或者很多婆婆大概都有話說吧,孕媽媽大概會說懷孕期間她怎樣辛苦,她怎麼補身體;而大多數婆婆會說到孕媽媽的不是,比如孕期不注重身體的保養啊、孕期的飲食不好啊、孕期作息不規律等各種各樣的讓婆婆覺得對孩子不好的事。
  • 胎兒異常可能是缺氧,這3種缺氧「求救信號」孕媽千萬要注意
    肚子裡的寶寶在媽媽的保護下也並不是高枕無憂的,會有胎位不正甚至臍帶繞頸的可能,其中「胎兒缺氧」更是會嚴重威脅到胎兒的生命及未來一輩子的發育成長!所以孕媽一定要時刻注意這個問題,千萬不要錯過胎兒的緊急「呼救」!
  • 謝謝你曾來當我的孩子,懷孕14周流產,心碎母牽胎兒手道別
    美國一名40歲女性夏倫(Sharran Sutherland)在懷孕14周後不幸胎死腹中,肚子裡的胎兒沒了呼吸心跳,於是醫生建議她進行流產手術,不過這樣做,孩子的身軀就會被分成兩半,成為一個醫療廢棄物,所以夏倫婉拒了手術,選擇讓胎兒在自然誘導和分娩的情況下,完整取出胎兒後帶回家
  • 孕12周做B超,為何胎兒不動?孕媽別擔心,多半是因為這兩點
    孕12做B超,胎兒為什麼不動呢?孕12周左右,孕媽就要去醫院進行第一次正式的全方位孕檢並建檔了,這時醫生一般會建議孕媽把NT檢查一起做了,而B超檢測看不見胎兒活動,其實也不算大問題,通常是以下兩種可能:1、胎寶體型太小,活動不明顯胎兒的身長和體重會隨著孕期的增加而增加
  • 孕期28周太關鍵,對孕媽對胎兒都是過渡期,這3種變化逐漸明顯
    在孕期裡,孕媽們需要注意的內容有很多,因為只要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自身的身體健康以及胎兒的正常發育。但是十個月的孕期也著實漫長,這其中難免有孕媽想要偷懶懈怠的時候。
  • 懷孕後,最好要忍住的12條「清規戒律」,不然既傷孕婦又傷胎兒
    歡迎大家關注訂閱、留言與分享】之前有位孕媽朋友對我說,因為有過大出血的可怕經驗,為此對於「懷孕禁忌」這件事就更加敏感和害怕,天天擔心這擔心那,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以下12條常見的「清規戒律」,孕媽們必須堅決避免,為了胎寶寶能健康發育生長,還是忍忍吧——1、戒藥物。
  • 別以為胎寶寶不會被嚇到,如果寶媽受了驚嚇,寶寶也會跟著受影響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別以為胎寶寶不會被嚇到,如果寶媽受了驚嚇,寶寶也會跟著受影響寶媽懷孕後,孕初期,胎寶寶其實沒什麼存在感的,胎寶寶不會活動,非常安靜,寶媽也感受不到寶寶的存在。直到孕中期開始,孕媽肚子一天天變大,胎寶寶也偶爾有了胎動,這個時候,寶媽才真正感受到了胎寶寶的存在。
  • 我們匯總出了致畸食物大全,孕媽忍住別碰,胎寶多半能「零缺陷」
    對胎兒的危害:c、引起胎兒流產。由於辛辣刺激類食物的刺激性很強,食用過多,就很可能刺激到孕媽的子宮,導致子宮收縮,嚴重的話就容易引起胎兒流產。d、引起宮內窘迫。對胎兒的危害:c、引起胎兒缺氧。孕媽一旦出現高度水腫,就容易導致體內能夠循環的血液減少,輸送給胎兒的血液減少,從而引起胎兒缺氧,並影響其生長發育。d、引起胎兒畸形。
  • 7項孕媽需要做的抽血檢查,第6項能影響胎兒一生
    孕媽媽在整個孕期當中,為了能夠檢測自身的健康情況,以及胎兒的發育狀態,需要經歷許多的產檢。很多孕媽媽都會認為,產檢就是簡單的B超檢查,其實不然,還有這7項需要抽血的檢查,每一項對孕媽媽和胎寶寶都至關重要,孕媽媽們都了解它們嗎?下面就讓幫媽來為孕媽們,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 腹中胎兒最怕孕媽做的5件大事,特別是最後一件,你注意到了嗎?
    十月懷胎,這段時間對於每一個孕媽媽來說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孕媽的一言一行、飲食、衣著、生活規律等都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然有些孕媽每天所做的事情,卻讓胎兒整天活在忐忑中,為讓寶寶健康平安出世,孕媽媽們在孕期過程中5最好不要做這5件大事,特別是最後一件,不然腹中胎寶寶會非常害怕的哦!
  • 這3件事上越懶,胎兒發育越好
    之前一位孕媽和我抱怨自己嫁錯了人,懷孕已經是第31周了,每天都要頂著大肚子做家務,自己想吃什麼都得自己做才行,婆婆什麼都不管。不僅如此,每天還得給家人做飯。站的時間久了,就覺得肚子硬硬的,有種緊繃著的感覺。去網上查了,說是假性宮縮,真害怕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真的很同情這位孕媽,遇上這樣的婆婆,真的挺不容易的。
  • 懷胎十月,有兩周產檢十分重要,一次防胎兒早產,一次防宮內缺氧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懷胎十月,孕媽們通常要經歷10~12次產檢,醫生為什麼更重視「孕28周」和「孕32周」的產檢呢?不要小看它們,重點很多。孕28周的產檢為什麼重要?孕28周是懷孕的一個風水嶺,此後孕媽算是正式進入孕晚期,一直到孕36周,產檢需要從四周一次增加為兩周一次,產檢需要重點注意哪些呢?
  • 胎盤低置:易引發產前出血,孕28周比較危險
    每個孕媽都要歷經十幾次的產檢,就是為了保證胎兒的健康而做準備。前幾天自家嫂子懷孕了,但是在孕檢過程中,醫生說她的胎盤比較低,屬於胎盤低置。當時嫂子沒有聽明白是什麼意思,以為是胎兒比較重,導致了胎盤下降,後來醫生才告知胎盤較低的知識。那麼胎盤低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31歲孕媽緊急產子,寶寶大小似巴掌大,發育僅24周
    通常人們會把妊娠28到36周出生的胎兒稱之為早產兒,把妊娠24到28周之間出生的胎兒稱之為超早產兒。 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因為這名孕婦是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宮縮早產而倍顯特別。並且彼時孕婦僅僅懷孕24周多一點,顯然,胎兒出生後就是早產兒無疑。 因為孕育的周期實在是太短了,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醫生和孕婦本身都非常的擔心胎兒狀況。
  • 胎兒作息從這個孕周開始規律,孕媽少熬夜,避開四大危害
    準媽媽的作息會影響胎兒的作息嗎?科學研究:胎兒作息規律從孕28周開始,研究表明,胎兒每天有將近9成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家長在觀察新生兒的時候,會發現他們的作息是沒有規律的,想睡就睡。由此可推斷,在沒出生之前,他們的作息應該也是這樣的隨意,或者更隨意?
  • 孕期如何避免胎兒宮內缺氧?4個方法準媽一定看看!早看不吃虧
    尤其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準媽們就更加慎重了。的確在孕期的時候,準媽還要多關注胎寶寶的情況,尤其是關注是否有宮內缺氧的徵兆。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的3個主要原因臨床研究證實,胎兒缺氧是導致胎死母腹、新生兒染疾或夭折及兒童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那麼哪些原因容易造成胎兒在宮內缺氧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孕早期做B超4項指標全過關,才說明胎兒穩定了,可以放下心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這件事有難有易,有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意外懷孕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備孕多年苦等孩子卻等不來,跑醫院腿跑細了也只能看天意。
  • 這個孕周「胚胎」變成「胎兒」,生命真正開始,別當媽了還不知道
    糖媽最近和一個剛剛懷孕5周的孕媽聊天,發現這位孕媽管「胚胎」叫「胎兒」。這不禁讓我想起我第一次懷小糖果的時候,那時候也是什麼都不懂,記得第一次查出懷孕時,我問醫生:「胎兒幾個月開始顯懷啊?」這個孕周「胚胎」變成「胎兒」,生命真正開始對於剛剛查出懷孕(懷孕4-6周左右)的孕媽來說,我們還不能叫寶寶為「胎兒」哦,因為這時的寶寶還是一個沒長開的小胚胎。那麼寶寶到底是什麼時候從「胚胎」長成「胎兒」的呢?寶寶發育又要經歷哪些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