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精於聽斷,而以察為明,無復仁恩之意。嗚呼,自是而後,唐衰矣」。
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對唐宣宗的一生的政績做出的評價。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唐宣宗執政期間,宣宗以明察秋毫為宗旨,對待平民百姓,和人才十分的要好。 這些種種措施使得唐朝衰敗的國勢,慢慢好了起來。因此很多人對唐宣宗的評價都很高,認為他是和開創「貞觀之治」唐玄宗一樣明君,並且將唐宣宗在位這段時期稱為「大中之治」,但「大中之治」也叫「大中暫治」,叫「大中暫治」的原因是在於,當唐宣宗去世後,唐朝的衰敗就已經無法挽回了。也正是這樣一位被世人稱讚的明君,在私底下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唐宣宗李枕
《舊唐書》載:「宣宗聖武獻文孝皇帝諱忱,憲宗第十三子,母曰孝明皇后鄭氏。元和五年六月二十二日,生於大明宮。」從這段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唐宣宗母親的地位十分的卑微,最初是唐朝叛臣李錡的侍妾,李錡謀反失敗後,這才進宮成為了郭貴妃身邊年的宮女,因樣貌極美,沒唐憲宗所寵愛,這才有了唐宣宗李枕。
唐宣宗李枕
幼年時期的李枕在外人看來是個不喜歡說話的孩子,很多人認為李枕不聰明才不言語。《舊唐書》載:「歷大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巨遊處,未嘗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強誘其言,以為戲劇,謂之「光叔」。武宗氣豪,尤不為禮。」 唐宣宗曾參與過兩次朝會,在朝會上更加膽怯不說話。文宗、武宗曾強行逼迫李枕說話,但李枕卻絲毫不搭理他們,這兩人就肆無忌憚的開始嘲笑李枕起來,並以為樂,這讓李枕感到渾身不自在。
唐宣宗李枕
《舊唐書》載:「十餘歲時,遇重疾沈綴,忽有光輝燭身,蹶然而興,正身拱揖,如對臣僚。乳媼以為心疾。」從這段話當中我們可以得知,在李枕10歲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大病期間突然有一束光芒照在了李枕的身上,李枕頓時站了起來,並拱手作揖像對待臣子一般。
這種奇怪的事情不止發生了一次,病好之後的李枕還經常做夢,夢到自己的坐著一條巨龍升天,李枕將此事告訴了自己的生母鄭氏,鄭氏讓李枕不要將此事在對外說。
唐宣宗李枕
這一點給本來就不喜歡言語的李枕造成了些許的心理影響,夢見自己做著巨龍升天也就是成為皇帝,但是母親卻不讓李枕分享這個好事情, 這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可李枕卻做到了不對外言語,便能得知李枕在小時候就學會了隱忍。
唐宣宗李枕
《舊唐書》載:「及監國之日,哀毀滿容,接待群僚,決斷庶務,人方見其隱德焉。」會昌6年,唐武宗李炎重病,將李枕立為皇太叔讓其掌管朝政。李枕監國時,朝廷大臣看見李枕滿臉悲傷的處理政事,這時候這些大臣才發現李枕的隱德。
當唐武宗去世後李枕便繼承了皇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帝王之路。本以為當李枕繼承皇位後,會對嚴厲處理那些嘲笑過他的兄弟們,但李枕不僅沒有這樣做,還為那些兄弟建造了雍和殿。當兄弟中有人患病時,李枕還親自到去探望。
唐宣宗李枕
對於自己的生母和父親唐憲宗,李枕也表現的十分孝順,常常去伺候鄭氏。父親唐憲宗經常去的青龍寺,李枕也常去久坐,還時常留下眼淚,此舉感動了眾多服侍李枕的下人。也就是一個在外人看來孝順且親政的李枕,在對待自己的女兒和感情方面表現出的態度卻令人感覺李枕好像擁有雙重人格一般。
在李枕的女兒萬壽公主,出嫁時李枕曾告誡萬壽公主說:「到夫家要嚴守婦道,不得以皇家貴胄輕視夫族。」公主卻不以為然,在一次駙馬重病李枕前去探望時,發現公主不在駙馬身邊而是跑去看戲了。李枕大怒隨即斥責了女兒,萬壽公主連忙請罪表示不會在犯了。
唐宣宗李枕
《唐語林》中記載過這麼一件事,當時有一個地方官員給李枕獻上了一支女子歌舞樂隊,李枕看中了其中一個女子便留在後宮中寵幸。但一段時間後,李枕就決定自己不能這樣荒廢下去,便對女子說:「我留你不得」,那些大臣都勸諫將女子放出宮。李枕卻說:「放她回去,我就會想念她,不如賜她毒酒一杯」,於是乎這樣一位女子就因此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唐宣宗李枕
從這兩次事件中我們能看出,李枕雖然對待自己的父母親孝順,可對女兒卻十分的嚴厲,只要不聽話就會受到責罰,這也側面的反映出在李枕的內心深處另一面性格。使得唐宣宗李枕擁有這樣反差性格的原因,在於年幼時期生母鄭氏對自己的告誡,就算夢到坐著龍上天都不讓說,一直在壓迫李枕。實則是生母鄭氏為了保全李枕的安危,但李枕年幼的李枕卻不能理解此事,以至於這種思想觀念就一直存在了李枕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在成長經歷中又一直被兄弟所嘲笑壓迫,所以當李枕為人君後,便難以妥善的轉變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