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實體經濟真的會出現關閉潮、失業潮,命門在哪裡呢?

2020-12-21 百家號

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實體經濟會不會出現倒閉潮的問題,引發社會關注。有報導認為,由於運營成本節節攀升,企業稅負越來越重,製造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現狀也令一些中小製造業的老闆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如果未來五年內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被洗牌,將會有5000萬人失業。

顯然,這只是一種假設,是在假設未來五年有三分之一中小企業洗牌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企業關閉潮、失業潮。如果假設不成立,企業關閉潮、失業潮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倒是假設提出的問題——運營成本節節攀升、稅負越來越重,則需要引起足夠的關注與重視。

眾所周知,實體企業出現關閉、停產、歇業甚至破產現象增多的原因,除了市場需求發生了較大變化、供求矛盾加劇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幅上升、負擔不斷加重。特別是資源成本、融資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稅費成本、勞動力成本等,更是企業運營成本上升的主要方面。而透過這些不斷增加的成本因素又不難發現,每項成本的背後,反映出來的都是一個突出的經濟問題和嚴重的社會問題。

資源成本上升主要是房價和地價的過快上漲,導致實體經濟被邊緣化,資本大量撤離實體經濟,且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加薪壓力;融資成本上升則主要源於金融業的高度壟斷和資本市場的開放度不夠,致使企業過度依賴銀行。同時,銀行經營行為又不規範,將資金過度投放到房地產和政府融資平臺等非實體經濟領域;制度交易成本則是在行政事業性收費不斷規範、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轉到了紅頂中介等灰色地帶,以有償服務的方式變相向企業收費,導致企業負擔不降反升;稅費成本則源於這些年來在政策制定方面的顧此失彼,特別是社會保障基金,不在擴面上做文章,而始終緊抓費率的提高,使企業負擔越來越重;勞動力成本上升,客觀上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出現的現象,主觀上也與房價過快上漲、居民實際購買力下降有關。當然,企業在創新方面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好,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企業成本問題上的集中反映。

正是因為長期以來在市場供求關係比較協調、供需矛盾不很突出,特別是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較快的情況下,沒有對企業的成本上升問題引起高度警覺,所以,當市場供需矛盾發生變化,企業運行困難加劇以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也就通過企業成本集中反映出來了。而成本反映的結果,就是企業運行困難的加劇,關閉、停產、歇業乃至破產的企業增多,並引發實體經濟關閉潮、失業潮的擔憂。

所以,面對各方對實體經濟會不會出現關閉潮、失業潮的擔憂,筆者認為,可以不去過多地關注這個話題,而應當把重點放在如何降低企業成本方面。中央提出的五大任務中,降成本也是任務之一。但是,能不能把成本真正降下來,顯然需要有實實在在的措施和辦法。而從目前各地在降成本方面所採取的措施來看,多數都是把重點放在「減」負方面,而沒有考慮「減」的背後還存在「加」的問題,如收費被紅頂中介替代、融資被各種收費覆蓋等。如果這些方面的問題不解決,縱然「減」的工作做好了,企業成本也難以真正降下來。而要真正讓企業成本降下來,就必須把每一項成本背後的問題解決好。顯然,這就需要從全局出發,從各個方面入手,一個一個問題地去解決。只有這樣,成本問題才不會成為壓垮實體經濟的「稻草」。

相關焦點

  • 國資委主任「不會出現下崗潮」的自信來自哪裡
    面對社會上普遍存在國企改革會掀起新一輪下崗潮的疑慮,3月12日下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他相信,不會出現新一輪下崗潮。(3月13日光明日報)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十三五」開局之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 2016真的會有失業潮嗎?這4個群體最危險
    2016真的會有失業潮嗎?  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三去一降一補」的結構性改革,即經濟運行去槓桿、工業去產能、樓市去庫存、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補供給側和人力資源短板。  此前,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曾撰文指出:從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但就業狀況無恙。
  • 「第二輪下崗潮」不會出現 解決隱性失業成國企難題
    在此基礎上,莫榮進一步表示,上世紀90年代,數千萬國企職工下崗失業,形成「下崗潮」,「但需要達到類似的人群規模,才能界定為『潮』,而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數據,這一情況並未出現」。當前中國經濟今時不同往日,社會財富積累已十分豐厚,社會保障制度也更完備。「解決職工困難的能力大大增強。」背後的故事:國企隱性失業凸顯    不過,雖然從上述分析來看,「第二輪下崗潮」未來幾年不大可能出現,但是必須看到這一爭議背後所隱藏的深層問題:即當前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不容忽視。
  • 中國百貨店迎來倒閉潮 有多少實體商業能撐過2016?
    而且,按照目前的形式發展,未來幾年,實體店倒閉潮會越來越猛烈。年初,一份在網上流傳甚廣的《實體店陣亡名單》揭露了實體經濟「屍橫遍野」的現狀。名單上大致列出了涉及百貨、超市、奢侈品品牌、服裝行業和餐飲等7大領域,其中包括梅西百貨、萬達百貨、香奈兒、沃爾瑪、家樂福、7-11、麥當勞、咖啡陪你、美特斯邦威、李寧等等知名品牌。實體店的倒閉,讓很多人把矛頭指向電商。
  • 第二輪下崗潮 揭秘90年代下崗潮背後真相
    第二輪下崗潮 揭秘90年代下崗潮背後真相 2015年11月09日 11:08 來源:中國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因國企重組等因素影響中國準備迎接第二輪下崗潮當年的下崗潮是怎麼回事
  • 降價潮、斷供潮真的來了?2020年還能買房嗎
    今年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不少人沒有收入,很多的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少人開始想,那麼今年的房價會不會受影響呢,今年到底能不能買房。國人為什麼對於房子有一種深深的執念,主要還是由於房子的用處比較大,現在小孩子學都是按照地區來劃分的,因此有一套學區房是至關重要的。
  • 美國800萬人跌落貧困線 失業潮是窮人的失業潮
    800萬人陷入貧困《紐約時報》援引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的報告稱,儘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但慷慨的財政援助計劃,特別是每周600美元的額外失業補助和1200美元的一次性支票付款,在4月直接使1800萬美國人「擺脫」了貧困。但遺憾的是,這些都是暫時的。
  • 疫情衝擊下中國失業規模有多大?大規模失業潮會出現嗎?
    目前中國失業規模到底多大?疫情對於就業的衝擊會持續多久?不斷加碼的各類補助是否會給財政帶來挑戰?文 |《財經》記者 姚佳瑩編輯 | 朱弢2020年2月中國各行業相繼復工,家住湖北省黃岡市的李光(化名)卻收到公司寄來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他所在的企業由於運營成本壓力,在未提及補償的情況下將他解僱。
  • 疫情+蝗災+失業潮,印度是否會走向失控和崩潰?
    與歐美的西方發達國家不同,印度目前仍然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政府和民眾都沒有豐厚的儲蓄,一旦疫情、蝗災、失業潮進一步惡化,誰也不知道這個國家會發生什麼? 那麼印度能否順利熬過這三大難關,今天老範就來給大家剖析一下!
  • 各國央行減息潮會把全球經濟帶向哪裡?
    也就是說,寧可忍受更高的通脹率,也要降息刺激經濟。據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全球已經有近20個國家央行採取了降息的舉措。如澳大利亞、印度、土耳其等國。再加上歐盟及日本的量寬貨幣政策沒有盡頭,全球各國央行正在掀起一股減息潮或新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QE)。但是,這股全球各國央行減息潮將把全球經濟帶向哪裡?會讓他們認為的「實體經濟」起死回生嗎?
  • 為什麼失業潮來臨的時候,還有員工離職,是無知,還是別的原因?
    在大部分人看來,當失業潮來臨的時候,最保險、穩妥的行為就是待在現有的公司小心翼翼的行事,從而避過風頭,但有些人的行為卻與大部分人的認知完全相反,失業潮來臨,他們不但不避開風頭,反而去選擇離職,這是因為無知還是說有別的原因呢?在阿胖看來,做這樣事情的人,是因為他們具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
  • 第二輪下崗潮來襲 或重蹈90年代國企下崗潮覆轍?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稱,由於國企重組等因素影響,要準備迎接第二輪下崗潮。中國面臨著製造業倒閉潮和失業潮雙面夾擊的局面,中國人迎來巨大挑戰。南巡講話之後,世界五百強企業紛至沓來,南下「打工潮」洶湧澎湃,數千萬草根階層的命運由此發生改變。部分人從草根一躍成為億萬身家的老闆,很多業務員或藍領精英甚至可拿到10K以上的月薪。  進入2015年,越來越多的頭牌外資企業開始加速撤離中國。外資撤離除了撤走巨額投資,這些企業龐大的海外市場也一併帶走,中國面臨著製造業倒閉潮和失業潮雙面夾擊的局面,中國人迎來改開後第三次命運大轉折。
  • 實體零售線上逆襲:名創優品打造新社群經濟「潮」範本
    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往往成為新的經濟潮流風向標。隨著第一批90後步入而立之年,00後步入20歲,這股「潮」正迸發出驚人的經濟力量。新生代對每一次生活消費潮流的捕捉,對每一個「網紅」事物的打造,都詮釋著「潮經濟」的蓬勃生命力。
  • 90年代下崗潮原因經過影響 回顧1990年代下崗潮經驗
    90年代下崗潮原因經過影響 回顧1990年代下崗潮經驗  單純的國企職工下崗顯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經濟改革。今天中國經濟今時不同往日,社會財富積累已十分豐厚,下崗潮並不至於帶來當年啼飢號寒的陣痛。
  • 第二輪下崗潮將至?為何在國企失業還叫下崗?(圖)
    第二輪下崗潮?為何在國企失業還叫下崗  單純的國企職工下崗顯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經濟改革。今天中國經濟今時不同往日,社會財富積累已十分豐厚,下崗潮並不至於帶來當年啼飢號寒的陣痛。第二輪下崗潮將至?為何在國企失業還叫下崗?  近日,有學者說,中國勞動力市場十分複雜,登記失業率基本已無參考價值。
  • 為何實體經濟受挫,大量人員失業,房價依舊漲到懷疑人生?
    最近,有關注深圳房價消息的朋友們,應該能夠感受到深圳房價有多麼恐怖吧,尤其是在全世界都在遭受疫情困擾,經濟受挫的情況下,深圳樓市走出一條非比尋常的路。從諸葛找房給出的的數據來看,今年3月,深圳全市均價已經到達6.5萬/平米,全國排第一。
  • 美國重啟經濟「一片混沌」,零售業破產潮持續,決策者無所適從
    雖然重啟經濟已經過去了1個月,但零售業市場仍是一片混沌。 零售業破產潮未好轉 據《今日美國報》援引零售與科技數據企業Coresigh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美國或將有
  • 2020房企破產潮,房奴斷供潮,二手房拋售潮,哪個最先到來?
    今年樓市遇冷,我們發現樓市正在發生一些改變,比如說破產的房企越來越多;市面上的二手房越來越多,二手房越來越難出售;受這次風波的影響,很多房奴斷了幾個月收入,失業人員也越來越多,斷供的人也越來越多。有專家預言,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房企破產潮、房奴斷供潮和二手房拋售潮。
  • 經濟二十年最好?民進黨執政兩年臺灣迎最大「歇業潮」
    自打民進黨上臺執政開始,臺灣的經濟狀況就一天不如一天,先是旅遊業日漸蕭條,而後農漁業慢慢中招,如今就連傳統的老店商圈也進入「關門大吉」的熱潮,二仔不得不說,民進黨不倒,臺灣恐怕真的好不了……隨著島內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老飯店及商圈業者紛紛求售倒閉,業者投資血本無歸……這些無不反映了臺灣的經濟現狀,從臺北到高雄,從花蓮到墾丁
  • 五大行年賺9600億的背後,失業潮正步步緊逼!
    時代拋棄我們,真的不會說再見!人人都有可能面臨失業!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傳統行業原有的邊界,被打破。未來,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競爭對手來自哪裡,一個無邊界時代,已經悄然來臨。失業潮很近,但不能再找鐵飯碗!未來,科技更新換代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你的離開,哪怕只是很短暫,也會被拋棄。而追趕的過程,將是漫長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