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不少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說起來可真是源遠流長,有一些動人心弦的典故。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我們中國各個傳統節日裡都有什麼傳統的吃食。
1 元宵節
元宵節算是新的一年裡的第一個節日了吧,在這個節日裡,幾乎各地都有猜燈謎,買花燈的習俗。當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吃湯圓啦。湯圓又稱元宵,寓意著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意思。過完年了,大家都在一起,當然就是和和美美了。湯圓不僅僅在元宵節吃,更是我國的一種代表小吃,其歷史悠久。
據說,湯圓起源於宋朝,是當時寧波興起的一種新奇食品。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再加入少許的白砂糖,外皮則是用糯米粉揉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非常有意思。因為煮湯圓的時候,它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的時候被叫做浮元子,後來才改名為湯圓。
2 端午節
端午節,為農曆五月初五。因為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正五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因此五月初五也稱為端陽節。除此之外,端午節還有其他的稱呼,比如說「五月節」,「浴蘭節」等。而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則是來自與屈原。據說當初屈原投江,當地的人民為了不讓魚兒們吃屈原的身體,因此就把粽子什麼的扔到了水中。
粽子有鹹甜之分,大多北方人吃甜粽子,而南方人則喜歡吃鹹粽子。包法很簡單,準備臘肉,糯米,紅棗,鹹蛋黃等等喜歡的食材,用粽葉包起來煮掉就好了。
3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八月節」「追月節」等,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發展到了明清的時候,已經是於春節齊名的中華傳統節日了。從2008年起,中秋節被國家列入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最重要的就是賞月,拜月,吃月餅,飲桂花酒等習俗。月餅的種類多種多樣,最最普及的大概是五仁月餅,不過在小編這麼當年的吃月餅經驗,蛋黃月餅是最受歡迎的。月餅香甜軟糯,很受大家的喜愛。
這三個傳統節日中的傳統美食,大家最喜歡哪一個?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