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小麥,利用秸稈創造價值,成農村人冬天掙錢門路

2020-12-13 農家講堂

對很多農民朋友來說,冬天是寒冷的,同時冬天又是悠閒的,這時候大地在沉睡,萬物在冬眠,可勤勞的莊稼人卻過不慣這閒散的日子,如何在寒冷的天氣裡創造些價值,就成了大家首要考慮的問題。

新年的第一天,略顯消瘦的村莊在冬日的撫摸下,安靜得像個熟睡的孩子,在馬鋪鎮完老家村,村民劉大姐正和鄰居站在大門口曬太陽,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手裡可都沒閒著,特別是劉大姐,只見她將幾根小麥梃子麻利地擰在一起,不大一會兒,胳膊上掛的帶狀編織物就越來越長。

劉大姐見大家感興趣,爽朗地笑道:「你們沒見過這東西吧,聽說很多地方都沒有,在方圓數十裡,也就我們附近幾個村子有這個,我們編織的這東西,俗稱辮子,主要通途就是編草帽,就是咱農民夏天下田幹活時,頭上戴的那種草帽,又透氣又輕便,價格還便宜,非常受咱農民的歡迎。」

在完老家村,經常能見到坐在太陽下埋頭掐辮子(當地人對編辮子的稱呼)的大嬸大娘們,寒冷的天氣,把手插在兜裡都嫌凍手,此刻,她們拿起在水裡泡過的小麥梃子,任手指在寒冷的空氣裡麻利地輾轉騰挪,遭如此大的罪,掐辮子的經濟效益一定很高吧。

對此,劉大姐苦笑道:「高啥呀,一頂草帽才多少錢吶,一把辮子30圈兒,一圈2尺,那麼大一捆才賣3-4元錢,手快的鄰居,一天能掐十幾捆,即便是手快,這個數量也得耗12個小時以上,才能掙四十多元的收入。

所以,在咱們當地,掐辮子就成了農村人冬季的主業,早上坐在床上掐,白天坐在太陽下掐,晚上找個人多的鄰居家,大家邊聊天邊掐辮子,一掐就是半夜。

現如今農村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掐辮子的收入也水漲船高,若是在以前,比如我小時候,一捆辮子才幾分錢,那時候的農村人,沒什麼賺錢渠道,不像現在又是外出打工,又是進城做生意,掐辮子就是咱農民冬季主要收入來源。

那時候無論是老人或者孩子,幾乎都會掐辮子,有時候家裡有聽話的男勞力,也會跟著一塊掐,手比較麻利的,掐起辮子來,比女人還要快。」

據了解,掐辮子不但辛苦,採收小麥秸稈同樣費時費力,在掐辮子盛行的區域,種植小麥品種要選擇高杆的,小麥成熟後,不能使用小麥收割機,要用人工割掉,捆成把,運送回家後,排在向陽處曬乾。

曬乾後還要進行脫離,既手拎著麥稈,將麥穗摔在石頭上,從而達到脫粒的目的,脫粒後,還要將小麥梃子從小麥秸稈上拔下來,而後捆成把,就可以儲存起來,等到冬季農閒的時候,就可以加工辮子了。

對於農業現代化基本普及的年代,凡事都講究效率及成本,以上工序又髒又累又繁瑣,加工的辮子也賣不了太多錢,所以,很多傳統加工辮子的區域,如今掐辮子行業已經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在這裡見到,既感到新鮮又有些心疼,新鮮的是好久沒有見過掐辮子的了,心疼的是那些在寒冬中堅持掐辮子的鄰居們,為了些許的價值,所付出的代價確實有些大。

最後,劉大姐也強調,雖然如今掐辮子不怎麼賺錢,但這畢竟是農村人冬天的一種掙錢門路,還有重要一點就是,隨著掐辮子的農戶越來越少,這種傳統手工藝說不定就要失傳,這就看誰堅持得久了,誰堅持下去,說不定誰就是傳統的繼承人。

相關焦點

  • 掙錢的門路很多,不局限於只有在城裡,農村也有不少的掙錢項目
    一提到老年代步車,相信大部分農民朋友還是有所耳聞,有的農村老人甚至買有這樣的代步車。這種代步車的外觀看上去很像迷你的小汽車,掛著老人代步車的牌照;在路上行駛時,看著總有點搖搖晃晃,看著有點嚇人,許多農村老人都會騎著這種代步車,趕集買菜,或是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挺方便的。
  • 山東茌平:小麥秸稈回收再利用
    麥收時節,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賈寨鎮盧吳村的村民盧春剛的兩臺小麥秸稈打捆機派上了大用場。他和他的工人正忙著回收農田裡的秸稈。近年來,山東省茌平縣大力推廣小麥秸稈回收技術,農民使用小麥秸稈打捆機回收小麥秸稈,送到造紙廠、養殖場、種植基地,將回收秸稈用於農業種植養殖、生物質發電等領域,有效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避免了焚燒麥秸造成的環境汙染,還給農民帶來了額外收入。↑6月11日,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賈寨鎮盧吳村的農民在田間將打捆的麥秸裝車運出。
  • 麥收季節:農民做無本生意,不擔心競爭,一年只有20天好機會
    時下,黃淮地區小麥收割進入高峰,對於今年的小麥收成,農民朋友們有喜有憂,可這些並不是咱今天探討的重點。對此,任大紅呵呵笑道:「要啥成本呀,咱這做的可是無本的買賣,雖說今年的小麥產量不高,但秸稈卻沒少半分,咱們把農戶田裡的秸稈清理出去,非但不用給錢,人家還得感謝咱呢。雖說小麥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有機質,這些理論咱農村人也都懂,但秸稈在田間也滋生病蟲害,特別是玉米秸稈還田後立即種植小麥,還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所以,絕大多數農民朋友還是願意將秸稈清理出去的。
  • 秸稈利用竟能七十二變:種出1.2米全國最大靈芝
    秸稈產業鏈,為生態農業注入新活力收割機在前面收割小麥,秸稈撿拾打捆機在後面將麥秸綑紮成捆。河南省寧陵縣華堡鎮胡莊村,秸稈撿拾打捆機穿梭在田間,成捆的麥秸從機器後部「吐」出來。豫東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是當地養殖企業,每年冬季都因牛羊飼養草料不足而發愁。
  • 秸稈禁燒遭到農民質疑,當初秸稈還田被吹捧,今弊端顯現怎麼辦?
    這些年有不少農村人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經濟收入的飛速增長,可是我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大,大部分人仍然居住在農村。尤其是最近幾年,政府對農村的重視程度得到空前的改善,通過取消農業稅、發放種植補貼等方法來鼓勵大家發展種植業。在這樣的環境下,農村的種植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 在農村,很多人想賺錢卻沒有好門路?以下兩個生意適合有閒錢的人
    以下兩個生意適合有閒錢的人做在農村,很多家庭都是靠打工為生,外出打工的生活讓很多農民感到無奈,一個人外出後,不僅要把子女留在老家,還要讓妻子在子女身邊做陪讀媽媽,照顧老人,長期和家人分居兩地的生活也引發了不少問題,有些人考慮到子女的撫養問題,也有了回鄉發展的打算,但因為自己沒有經驗和資本,想自己創業卻遇到了不少困難,還有些人失業後,
  • 農民掙錢的門路多了,存款卻沒有增加,看看錢都花到哪了?
    農村的變化同樣非常大,現在農民種地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現在人們出行基本上都是坐汽車或者是自己開車;現在農民朋友餐桌上的飯菜也越來越豐盛……以前農民朋友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種地,而如今有外出打工掙錢的,有在家搞特色種植養殖的,也有自己做生意的,總之大家掙錢的門路越來越多了。農民朋友喜歡把錢存起來,在以前存款較多的家庭又被稱為「萬元戶」。
  • 立冬前農民要做的5件事,不做難過冬,知道的都是真正的農村人!
    秋收後農村的小麥秸稈,玉米秸稈很多,太多無處堆放,鍘了可以省很大的空間。農村人大多都會養羊養牛,所以鍘草也是牛羊過冬的草料。另外,冬天的北方農村很冷,農民大多燒土炕,這些草也可以作為填炕的燃料。>農村物質條件相對匱乏,農民大都要種植一些蘿蔔白菜。
  • 農村沒有工作可以做?看看這4個賺錢門路,操作的農民都賺到錢了
    但近幾年,農村發展起來了,不少的農民朋友想回來發展,但是在農村也尋不到工作可以做,別慌,今日小編為大家整合出非常實在的在農村4個賺錢門路,已經操作的農民都賺到錢了,所以不妨參考一下!1、種植藥材如今在農村種地不賺錢了,有的農民就會選擇改種一些經濟作物,而糧食會選擇少種一點夠吃就行,那麼選擇可以種植的作物挺多,但是農民朋友不妨選擇種植藥材,因為目前的藥材在市場上是非常有前景的,隨著醫學的發展對中草藥的應用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農民朋友可以選擇種植藥材來賺錢,只要根據當地的土壤以及氣候等選擇合適的藥材就行了。
  • 小麥發黃幹尖是什麼原因?原來大多數人在種植的時候忘了這一步
    小麥發黃幹尖四根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很多人在種植的時候,別人忽略了這一步,其實不是播種問題,也不是澆水施肥問題。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的朋友發現自己的小麥田的麥苗發黃,而且還出現了相對比較大規模的死苗的情況,可能很多朋友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小麥種或者說肥料的質量有問題啊,是這樣嗎?應對一些農民朋友的要求,我當時就去他的地裡實際看了一下,在走訪了幾家之後,發現沒有說小麥苗種或者說肥料質量的問題,而基本上都是一個原因,那麼是什麼呢?
  • 農村創業致富門路有哪些 這些項目的收入不錯
    文/股城網隨著鄉村振興的支持政策不斷出臺,越來越多的人回家鄉發展了,不少人都知道農村養殖是出名的,可是,事業也是要隨著形勢去改變,除了養殖行業,農村創業致富門路有哪些呢?其實農村發展潛力很大的,無從下手的朋友請下文分析。
  • 濱州做實春季麥田管理 推廣小麥高低畦種植新模式
    當前,已研製出了兩套小麥高低畦成畦、施肥、播種一體機,一種是「四高三低模式」,高畦上播種四行小麥,低畦上播種三行小麥;另一種是「兩高四低模式」,高畦上播種兩行小麥,低畦上播種四行小麥,這種模式農民更容易接受。2017年小麥高低畦種植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劉俊展表示,通過這幾年的栽培,無論從理論上、實踐上都證明小麥高低畦種植模式很有推廣價值。
  • 禁燒秸稈現「反轉」,又允許燒了?其中到底是什麼情況?
    前言之前很多農民都靠種地為生,之後隨著時代的步伐,很多農民都去別的地區務工,來獲取更多的生活費用,提高生活水平。在農民朋友種的農作物中有小麥、玉米、水稻、花生……各種各種,每個地區由於土質與地區環境不同,所種植的農作物就不同。
  • 農村教師禁燒秸稈值班記(小說)
    為了保護藍天碧水,減少汙染,也為安全起見,農村收穫小麥之後,要求秸稈還田,不再允許焚燒秸稈了。怕有的農民不自覺,也怕因菸頭其他火源點燃麥田或者秸稈,於是鄉鎮府和村委會兩級班子領導便會開始值班。他們分工明確,一部分人在田邊地頭拉上條幅,把帳篷搭在村邊,一天24小時值班;一部分人開著自己的私家車,車上大喇叭放著禁燒秸稈的播音,穿梭在麥田中。也不知誰出的主意,反正是接上級指示,要求全體農村小學教師,也要參與禁燒秸稈值班中。
  • 邱縣小麥豐收!喜看麥田千重浪,滿城盡帶黃金甲!
    豐收嘍如今收割小麥各種型號的聯合收割機成了麥田的主角麥收推進很快昔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的景象變成了歷史畫卷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主要的有機肥原料,也是生產有機農產品必不可少的資源,一把火燒掉非常可惜;二是汙染空氣環境。焚燒秸稈在大氣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位刺激較大,嚴重時導致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生和加重;三是引發火災,成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2020秸稈焚燒解禁?安徽農村田間地頭農民這麼說!你怎麼看
    5月份,是油菜籽和小麥收穫的季節,前段時間,網傳農村可以焚燒秸稈了,果真如此嗎?打開百度搜索發現,這些信息還真有不少,仔細一看,解禁的地區僅限吉林,其它省份並未半點鬆動。當塗縣隸屬安徽馬鞍山市,是以農業為主的一個縣,在村道上,我們看見到處是已經收割完成或即將豐收的油菜田,小麥也已經金黃,等待豐收,不時看見拖拉機在收割完的油菜地裡翻耕。由於是下午,田間勞作的農民很少,可能上午已經幹完活了,一路搜尋,在遠處,我們看到幾個農民好像是在打油菜籽,我們過去看看。
  • 今年種小麥要注意:去年小麥斷壟死苗、發黃原因最全歸納
    眼下,正值冀魯豫交界農業種植帶的冬小麥整地播種期間。俗話說,麥在種秋在管,小麥播種的各個環節是打好豐產高產的基礎,特別關鍵。因此,看似非常簡單的冬小麥播種,自古至今,農人們就強調冬小麥種植一定要「種」好。冀魯豫交接的冬小麥種植帶不比黃河以南小麥種植區,麥苗冬天凍不死。
  • 安徽泗縣:寫好秸稈全量利用大文章
    據泗縣農機中心負責人王濤介紹,在往年農作物收割以後,秸稈的處理就成了老百姓最頭疼的事情。眼下午季小麥進入搶收期,今年農機中心在田間地頭開的新型農機展示會,讓農戶對秸稈處理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及水稻種植區,鼓勵支持全部打捆離田,以免汙染水體。
  • 麥秸稈除了還田,還有哪些主要用途?看後真是長見識了
    一旦小麥收完,留在田地裡的麥稈就成了讓廣大農民朋友頭疼的事。不燒吧,沒有人回收,燒吧又違法,思前想後,還是不少農民朋友偷偷地焚燒秸稈。近年來,為了從源頭上杜絕秸稈焚燒隱患,國家一直倡導秸稈還田,宣傳秸稈回收,以「疏」促「堵」,為秸稈尋找出路。那麼,麥秸稈是不是就只能秸稈還田?如果不是,麥秸稈除了還田,還有哪些主要用途?
  • 玉米上長滿「毒瘤」卻身價暴漲 種植農民:一根難求!
    導讀:玉米上長滿「毒瘤」身價卻暴漲 種植農民:一根難求!說到農村,相信許多人想到的是溪流潺潺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但對於吃貨來說是農村的各種美食,地裡的野菜、山上的野果子、河裡的魚蝦。在正常的認知上,吃東西當然是新鮮的才美味,凡事總有例外,很多食材新鮮的沒人吃,黴變後反而成了受追捧的美味,比如火腿、黴豆腐、蝦醬、臭鱖魚、臭豆腐……今天介紹的這種長在玉米上的美食,外形灰褐色形似「毒瘤」,農民看了就頭疼,外國人卻當美味,稱它是「天然松露」身價暴漲:一根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