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巖籠絡人心的另外一個秘訣!

2021-01-07 匆匆春又歸去
胡雪巖

胡雪巖,大名鼎鼎,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憑藉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後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因此人皆云:「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胡雪巖故居

一、胡雪巖籠絡人心還有一個秘訣

經商要學胡雪巖,其實不獨經商要向胡大人學習,我們普通人也應該或多或少地向這位紅頂商人學習,學習他的優點,學習他的長處。且說我在昨天的《 商聖胡雪巖籠絡人心的秘訣是什麼? 》中介紹了胡雪巖籠絡人心的一個重要方法,今天再介紹其籠絡人心的另外一個秘訣。

胡慶餘堂

胡雪巖籠絡人心的另外一個秘訣就是「追熱點」。「追熱點」有點像炒股票裡面的追逐熱點概念股,股市裡面經常會有一些熱點熱門股票,此種股票動輒漲幅驚人同時也漲速驚人,自然也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去追逐買入,一旦買入及時,後面短期內即會盈利可觀,所以高手尤其喜歡買入此種股票,藉以短期盈利巨大。那麼對於胡雪巖來說,「冷灶」當然要燒,但畢竟耗費時間較長,所以想要獲得「短平快」收益,則必須「追熱點」。

胡雪巖故居

「追熱點」說白了,就是某人已經平步青雲,炙手可熱,位居高位,此時你去套近乎拉關係,待到拉關係套近乎成功後,即可享受此人帶來的好處。但是「追熱點」也必須掌握好幾點原則。

二、胡雪巖「追熱點」的第一條原則

「追熱點」的第一條是要捨得花錢,且說胡雪巖就是用此原則對待何桂清。

何桂清(1816~1862),字叢山,號根雲,雲南昆明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進士,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

彼時何桂清任江蘇學政。學政全稱「提督學政」,亦稱「督學使者」,俗稱「學臺」。學政是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

胡雪巖故居

胡雪巖聽說浙江巡撫黃宗漢有去意,就拋開繁忙的生意,置辦了一船土特產,帶著美妾阿巧專程去蘇州拜訪何桂清,勸說他進京活動,調往浙江任職。何桂清起初不以為然,但聽了胡雪巖的析精剖微的分析後,終被其所打動,乃同意有所行動。之後胡雪巖忍痛把自己的愛妾轉贈何桂清,同時乘機進獻了一萬五千兩銀子,以作何桂清的「活動經費」。

胡慶餘堂

為了自己一派的人再掌高位,胡雪巖不僅出主意、出錢,而且投其所好。日後何桂清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胡雪巖憑藉其關係出謀獻策,為自己也掙得大量經營上的便利。

三、胡雪巖「追熱點」的第二條原則

「追熱點」還需事前探清「諸位大人」喜好,從而可以投其所好。好寶物者則投以金銀財寶;好古玩者則送以古書畫,如此等等。

左宗棠

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後建立「哲德沙爾汗國」,盤踞新疆大部,震驚清廷,特下令左宗棠帶兵平定。左宗棠當然義不容辭,但平定新疆戰亂,苦於兵餉不足,乃委託胡雪巖辦理,胡雪巖出主意說可以借洋債,但是京中諸多制肘,反對聲音很多,其中反對最厲害的就是戶部尚書寶鋆。

阿古柏

胡雪巖於是特意進京,四處打探,探明寶鋆平生對古字畫尤其喜好,就以三萬兩銀子購得吳道子真跡,之後秘密送到寶鋆府上。寶鋆得此物後,很是高興,於是也就「拿人手軟」,不再反對借洋債。

四、胡雪巖「追熱點」的第三條原則

「追熱點」不但要捨得花錢,而且要花得恰到好處。

太平天國長期佔領的浙江被左宗棠收復後,左宗棠一時炙手可熱,「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此話已廣為傳播,其聖眷正隆,聲名遠播,由此可見。

左宗棠

胡雪巖之前通過「燒冷灶」結交的靠山王有齡,因為守衛杭州,戰死沙場,胡雪巖一下子沒有了靠山,急需尋找新的靠山,左宗棠便進入了胡雪巖法眼。

左宗棠

當時浙江初定,最缺的就是糧食,胡雪巖於是謁見左宗棠,報告他已經採置糧食萬石,運抵杭州。左宗棠起初還不給胡好臉色,以為是趨炎附勢之徒,左宗棠告訴胡雪巖,戰火初息,官府財庫虧空,恐怕採購糧食的費用一時不能兌現。胡雪巖聽後,馬上表示,購糧所墊的十萬兩銀子,全屬報效,不用官府還。這一著使左宗棠大為吃驚,繼而感動和佩服,在上奏的摺子中稱胡雪巖「其急公好義,實心實力,非尋常辦理賑撫勞績可比」,「實屬深明大義不可多得之員」,其中對胡雪巖頗為讚揚。

胡雪巖

至此,胡雪巖終於「追」到了其此生最大的靠山左宗棠。左宗棠之後圍剿太平天國,興辦洋務,平定陝甘,收復新疆,建設西北,經營兩江和福建,對國家功勞甚大,被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左宗棠這些偉大功勞的背後都需要胡雪巖在資金和人員等方面予以幫助,胡雪巖也盡心盡力,同時也藉機使得自己的生意大大地上了一層樓,後面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被稱「紅頂商人」,也就不在話下了。

喜歡我的小夥伴,請關注我,並在下方評論您對胡雪巖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功心法
    萬通公司的董事長馮侖,他的看法是:胡雪巖成功的境界是一個成功商人的最低境界,這個最低境界就是:一半時間想想別人,一半時間想想自己。一個商人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在商場上不會存在的太久。馮侖先生一直堅持這一條規則,才使他的公司變成了一個人們樂意與其合作的企業夥伴。
  • 同樣是大清國的著名商人,為什麼結局卻截然不同?紅頂商人胡雪巖...
    最近重新看了《喬家大院》這部電視劇,讓我一時想起一個問題,胡雪巖和喬致庸兩人都是大清朝慈禧時期著名的商人,財富都富可敵國。但是兩人其結局卻截然不同,這不得不引起近代歷史學者們的研究。那麼胡雪巖和喬致庸結局是怎樣?兩人有什麼區別?
  • 「紅頂商人」胡雪巖改變了當時商人的地位了嗎?
    我覺得,紅頂商人胡雪巖沒有改變商人的地位。「商人」這個稱呼的來歷,與商朝密不可分。在商朝出現後,人們除了從事各種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家畜之外,有一些還從事著釀酒、建房、織布、銅器製作,甚至造車、造船等手工行業。
  • 為什麼說胡雪巖是清代的紅頂商人呢?
    我想大家看見這個題目也是心中有很多問號,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小艾心中也是很疑惑,所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胡雪巖。胡雪巖終其一生,他以『仁』、『義』經商,對當今的商人仍有借鑑意義。為什麼說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呢,這就要從他和左宗棠合作開始說起了,他是一個商人和左宗棠合作,當然是為了賺錢。胡雪巖託人找關係終於有一次拜見左宗棠的機會,他帶去的見面禮便是十萬兩現銀,「報效軍中」。
  • 胡雪巖——紅頂商人
    胡雪巖(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 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這場戰爭的勝利,讓左宗棠從此名垂青史,也使胡雪巖圓了"紅頂商人"之夢。清光緒元年(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光是出關糧運經費每年約計白銀二百餘萬兩,加上西徵軍官兵的餉銀,每年共需經費八百餘萬兩白銀。左宗棠想起來了胡雪巖。胡雪巖旗下的"阜康錢莊"又恰好與英國渣打銀行有生意往來,於是胡雪巖親自出面,向其借款。
  • 紅頂商人胡雪巖——混跡官場的投機商人
    提起紅頂商人,所有人都會想到一個名字——胡雪巖。其實,紅頂商人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普遍現象。那麼,為什麼胡雪巖能夠從眾多紅頂商人中脫穎而出,被後人所銘記呢?胡雪巖幼年時的家境不好,12歲時,父親就己撒手人寰。經親友介紹,他到杭州一家錢莊當學徒。他機敏勤勉,深得老闆的器重。
  • 一代商聖-紅頂商人胡雪巖
    清末著名商人, 是當時朝廷和民間共同認可,具有官企私辦性質的紅頂商人。曾被慈禧太后賞賜頂戴,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這就是紅色頂戴「紅頂商人」的來歷。在胡雪巖全盛時期,民間曾流傳「當官要看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紅頂商人」胡雪巖:把生命發揮到極致,是英雄更是人傑
    魯迅稱其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商人」。此人便是有著「紅頂商人」的胡雪巖。「誠信經營」也是胡雪巖留給後人經商者最好的經商秘訣。從以上這些他個人的從商品質看,也怪不得他可以成為當時清朝的首富,家產甚至超過當時的國庫存銀。當然也不乏是在當時那樣一個晚清時代背景下的緣故,他在錢糧、軍餉上面獲利很多,走的是一條官商之路,這樣的使得他積累了大量的資金,生意越做越大。但是究其主要的原因,本質還是胡雪巖自身的為商能力強。
  • 商聖胡雪巖籠絡人心的第三種厲害手段是什麼?
    胡雪巖胡雪巖,赫赫有名,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毫無背景,白手起家,自一個小小的學徒,摸爬滾打,憑藉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在上海籌辦私人錢莊,後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莊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餘堂」中藥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藥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藥王」之美譽。人皆云:「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
  • 紅頂商人胡雪巖故居
    這次來杭,首先參觀紅頂商人胡雪巖故居。 胡雪巖故居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耗巨資,佔地10.8畝,建築面積5815平方米。光緒二十五年(1899),其子孫抵債給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煜,後又轉讓蔣家。宅內有13樓、芝園、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明廊暗弄,建築構思巧妙。磚雕、木雕、石雕、灰塑無品不精。其中芝園假山為國內現存最大的人工溶洞。
  • 誤讀紅頂商人胡雪巖經商之道,害慘了無數中國人
    胡雪巖的成功經商之道,一直以來都受人追捧,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為了學習經商的方法,都把胡雪巖捧為金山的重要導師,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紅頂商人胡雪巖確實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現代人對胡雪巖的了解和他經商之道誤讀甚多,也害慘了無數中國人。
  • 晚清第一紅頂商人——胡雪巖的傳奇歷史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巖白手起家,在短短的幾十年裡,由一個錢莊的夥計發展成為聞名朝野的紅頂商人。隨後,又在更短的時間內破產倒閉。攀上高官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巖,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
  • 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成功心法,你知道幾點?
    在杭州西子湖畔,吳山北麓的清河坊歷史街區內,坐落著一個不同尋常的旅遊景點,杭州胡慶餘堂。在觀瞻胡慶餘堂之時,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中國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胡慶餘堂胡雪巖,著名清代徽商、紅頂商人,是當時的中國首富。
  • 籠絡人心的五個秘訣:胡雪巖靠它們拿下各種總督巡撫、高人怪人
    從鄉村放牛娃,到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的晚清第一紅頂商人,胡雪巖的發跡堪稱奇觀。在中國,無論官場還是商界,想把路走好走寬,歸根結底要講好人情世故。胡雪巖之所以能如此發跡,最厲害的地方就在這裡,他把中國的人情世故吃得太透了,每個階段,他幾乎都是踩著人梯更上層樓的。
  • 紅頂商人胡雪巖給我們的啟示
    到過杭州旅遊的人,都還記得吧,西湖邊的河坊街上有一個胡慶餘堂大藥房,至今保留著為進出藥房的人們準備飲用水的傳統。年青時去旅遊,行到此處,雖然在這個大藥房裡歇過腳,喝過水,但並不知這個藥房的創辦人胡雪巖的故事,後來讀書時才了解到這位大名鼎鼎的紅頂商人的發人深省的故事。網上查看,好搜百科對胡雪巖的定義是「晚清著名企業家政治家」。
  • 紅頂商人胡雪巖,讓金華火腿在清朝名聲更盛!自創名菜明目魚米!
    胡雪巖是徽州商人的後代,久居杭州,從錢莊跑街做起,直至當時全國最有名的商人,捐官為二品大員,清朝官員的服飾規定,二品大員的頂子用紅色的,所以有紅頂商人之稱。胡雪巖開了阜康錢莊和胡慶餘堂中藥鋪,在全國和江南有很大影響。胡雪巖喜歡吃火腿,並通過紅頂商人的本事,讓金華火腿在清朝名聲更盛。
  • 紅頂商人胡雪巖
    小說家高陽在歷史小說《紅頂商人》一書中用了很大篇幅,為它想像了一連串充滿中國式智慧的機警對話,來刻畫胡雪巖左右逢源的商人性格,以及兩個雄心勃勃的中國人如何在這次見面後一拍即合。1862年,胡雪巖39歲,生意剛有起色;比他大11歲的左宗棠也剛剛從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府裡走出來獨挑大梁,他心懷大志,給朋友寫信都署名「署亮白」以自比「諸葛」。二人在晚清歷史舞臺上的表演都才剛剛展開。
  • 紅頂商人胡雪巖破產史!一個人與金融風暴的對抗
    摘要:胡雪巖破產之謎撰文|黃大拿&編輯|楚琦引文:沒輸給洋人,卻輸給了金融風暴,他是政商界的傳奇。「紅頂商人」胡雪巖,是清末政商界的一個傳奇。【2】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在晚清時期國際貿易場上,胡雪巖要對抗的往往是幾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後援,這樣的舊式商人怎麼可能是對手呢?被洋人聯合擠兌垮了,這真是一個悲情的英雄。但這個英雄很可能並不真實。
  • 胡雪巖熱的背後:當代紅頂商人在大行其道
    《胡雪巖》成為熱門的暢銷書,多次再版,銷勢不衰。這當然與這本書膾炙人口的文字、曲折動人的情節有關。但是我感到,胡雪巖這個人物與當代社會某些情況相吻合,大概也是「胡雪巖熱」的一個原因。《胡雪巖》成為熱門的暢銷書,多次再版,銷勢不衰。這當然與這本書膾炙人口的文字、曲折動人的情節有關。但是我感到,胡雪巖這個人物與當代社會某些情況相吻合,大概也是「胡雪巖熱」的一個原因。胡雪巖是晚清的一名富商。他本來是錢莊的一個小夥計,為人精明強幹,很有心計。他因資助困境之中的王有齡丟掉了自己的飯碗,由此二人結成生死之交。王有齡後來官場發跡。胡雪巖利用王有齡的關係,開設錢莊成為巨富。
  • 胡雪巖: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結局卻很慘澹
    作為商人過多地參與到政治中,古往今來,落得善終的那可真是鳳毛麟角。歷史上的紅頂商人從吳越的範蠡,秦王朝的呂不韋到清朝的胡雪巖。只有範蠡在助越滅吳後,不迷戀權力,不迷戀財富,瀟灑的帶著美女西施出遊並且據傳定居於西湖邊。不得不說這是他的過人之處,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