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2020-08-08 小七小卡貓

傳說中的江南首富沈萬三,他富得讓朱元璋都垂涎,以至於招來殺身之禍,家破人亡。真是這樣的嗎?沈家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真是因為太富有了嗎?

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沈萬三確實值得我們去探究。從明代起,沈萬三幾乎就成了富翁的代名詞。嘉靖年間嚴嵩掌權,浙江嘉興縣一位丙辰進士花了兩萬三千兩銀子買得吏部考功司主事,惹得當時人稱之為「沈萬三官」。萬曆年間刊行的《*詞話》裡,潘金蓮一再嚷嚷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南京的沈萬三,北京的枯柳樹,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此話的意思是說,任何事情都是客觀存在的,正像南京瀋萬三有名氣,北京枯柳樹有影子,想要掩蓋也掩蓋不了。沈萬三真可說是名播大江南北,婦孺皆知。

在周莊,沈萬三已成為代代敬仰的財神;南京的中華門也留有沈萬三的記憶,古老的城牆裡承載著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的故事;甚至在遙遠的雲南,也留有沈萬三活動的足跡。

隨著周莊成為旅遊勝地,沈萬三故居——沈廳(據說是清朝乾隆年間整修過的)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鎮上小店裡賣的「萬三蹄子」、「萬三餅」,也使遊客們在大飽眼福之餘增添了口福。沈萬三的故事更是不脛而走,流傳各地。有關這位江南首富的種種傳聞,撲朔迷離,讓人琢磨至今。

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沈萬三的確是一個「富可敵國」的人物,究竟「富」到什麼程度?據《明史》記載,說沈萬三獎勵他的私塾教師:「每文成,酬白金以鎰計。」白金即白銀,一「鎰」即二十兩,僅一篇文章就付如此高的報酬,沈萬三的家底可見一斑。朱元璋實施築城計劃時,單造磚單位便涉及一部(工部)、三衛(駐軍衛所)、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個縣,另有三個鎮。而沈萬三一人便負責從洪武門到水西門十餘公裡長的城牆,工程量佔整個工程的三分之一。明代孔邇的《雲焦館紀談》說,沈氏「有田數十頃,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釀酒引水,都需用田數十頃,如此家產令人咋舌。明人田藝蘅也在《留青日札》裡寫道: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說要代其出犒銀。朱元璋有意刁難: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萬三豪爽應答:願每軍犒金一兩!據此,今人或許能夠明白,沈萬三為何能號稱「江南首富」了。

據說,沈萬三富起來後,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地,他曾支持過平江(蘇州)張士誠的大周政權,張士誠也曾為沈萬三樹碑立傳。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萬三因築城牆有功,他的兩個兒子被朱元璋封了官。但不久,沈萬三卻被朱元璋發配充軍,在雲南度過了他的餘生。

1979年修訂本《辭源》記載:「沈萬三,明吳興人,字仲榮。後移居蘇州。巨富,稱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見,令歲獻白金千錠,黃金百斤。甲馬錢穀,多取資其家。其後以罪發戍雲南(一說遼陽),子孫仍為富戶。萬三豪富事,民間傳說甚盛,但諸書記載互有出入,已難詳定。」

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民間普遍流傳的說法是,朱元璋開始並沒有找到沈萬三什麼罪證,沈萬三的致富似乎並沒有什麼違法行為。沈萬三大概也明白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想主動報效以保平安。明洪武六年(1373)前後,當他得知京師(今南京)要築城牆,就主動承擔三分之一的費用,修築洪武門至水西門一帶城牆,還向朱元璋進貢了龍角,並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馬十匹,同時在南京建造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此外,沈萬三甚至還表示願意捐資犒賞軍士。誰知朱元璋大發雷霆,要將沈萬三處死:一個平民百姓竟敢勞軍,這不是要造反嗎?幸虧馬皇后勸阻:我聽說法律只殺違法的,不殺不吉祥的。沈萬三一介平民卻富可敵國,是他自己不吉祥,這種人老天爺會降下災禍,何必由陛下去殺呢?朱元璋這才免他一死,發配雲南。沈家的財產自然全部被查抄,據說光田地就有數千頃。

這次打擊不僅使沈家失去了沈萬三這個當家人,而且財富也減去了大半。現在看來,即使沈萬三不主動捐款勞軍,他也逃脫不了被處罰的命運。在朱元璋眼中,沈萬三富可敵國就是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總之要將他的財產全部歸「公」。沈萬三在明初因富致禍的事跡流傳非常廣,言之鑿鑿,似乎不容置疑。

明史專家顧誠先生曾作專文《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詳細考證了沈萬三的身世,否定了他是明初人的說法,認為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史籍中有關沈萬三在明初的一切「事跡」均是訛傳。

沈富(沈萬三)的確切生卒年雖然難以考知,但他在明朝建立以前即已去世是可以確定的。《吳江縣誌》說:「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王密從海道運米至燕京。」張士誠的軍隊攻佔平江路(蘇州)是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這就是說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沈萬三已死去十二年以上。既然他已經在元朝末年去世,當然不可能遭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打擊。

《吳江縣誌》的記載是否可靠,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察:一是就沈萬三子孫的生活年代來推算;二是從同沈氏家族有密切關係的人士的記敘中來論證;三是從可信文獻中看沈萬三本人的活動年代。據元末明初人王行所撰的《沈榮甫墓志銘》、《沈茂卿墓志銘》來看,明洪武元年(1368)時,沈萬三(沈富)的兒子沈榮已經六十二歲,孫子沈森三十九歲,上距沈萬三的出生至少在八十年以上。在元明易代之際,沈萬三的兒子已進入暮年,他本人尚在人世的可能性是極小的。我們雖不能斷定沈萬三絕對活不到八十多歲,親眼看到大明帝國的建立,但是,明軍在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率領下,進兵雲南是洪武十四年(1381)開始的,至十五年(1382)平定該地,即便沈萬三還活著,而且在平定雲南之年立即把他充軍該地,沈萬三也當在百歲上下。他能夠如此長壽嗎?如此看來,明代野史筆記和《明史》關於沈萬三的記載,有的很可能是把民間傳說記錄下來,有的是不了解真相,誤把沈萬三子孫的事情附會成了沈萬三本人。

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沈萬三在元朝已很富有,那麼他真正致富的原因是什麼呢? 究竟是如何致富的,一直是個謎。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沈萬三的祖籍在浙江湖州,祖上遷居長洲(今江蘇蘇州)東蔡村,到他父親沈祐時遷至湖州南潯鎮。元至正二年(1342)南潯一帶大水,貧民紛紛逃往他鄉,沈祐也在此時遷往周莊。

沈萬三應當是由躬耕起家,再通過經商致富的。明中期蘇州人黃省曾《吳風錄》記:「自沈萬三秀好廣闢田宅,富累金玉,沿至於今,竟以求富為務。」沈萬三(富)的父親從湖州南潯鎮遷居到長洲縣東蔡村以後,辛勤耕作,充分開發了當地大片拋荒的肥沃田土。

由於經營得法,佔田日廣,沈家轉為招集佃戶、出租田地、僱傭長短工和發放高利貸的大地主,到沈萬三兄弟主持家業時就已經擁有地跨數縣的良田。傳至沈達卿一輩時,沈家「產益廣、廣益饒」,有史籍稱其田產多達數千頃。明人孔邇還記載沈萬三很注重興修水利,「萬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築成石岸以障田」。另外,秀南村的沈氏墓地,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墓主為沈莊,是沈萬三的孫兒,當地百姓都稱之為「安山墳」。其墓志銘中記載,「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沈萬三),嘗身帥其子弟力穡事」,等等。這是沈萬三最先由「躬耕起家」的一大鐵證。

沈萬三積累了一定資財後,從事貿易,才一躍而成為巨富的。元朝時海運發達,外貿暢通,來中國貿易的外國人不少。另一方面,江南經濟發達,在宋元之際未受到什麼破壞,到元朝後期已為全國之冠。蘇州和杭嘉湖地區歷來是聞名全國的「糧倉」,素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說。沈萬三擁有田產數千頃,自然有大量的稻米作為商品出售。而當時的北方,包括元大都(北京)在內所需食糧,主要靠南方供給,沈萬三一定也是「售糧大戶」。由此,沈萬三積累了大量資本。富起來的沈萬三轉而「通番」,將當地產的紡織品、瓷器等輸往亞非各國,而回船進口大量的珍寶、香料和藥材,一去一回從中賺取巨額差價。憑藉這些有利條件,加上外貿能獲得豐厚的利潤,沈萬三迅速致富並不奇怪。孔邇在《雲焦館紀談》中寫道,沈萬三成為海商,來往於徽州、池州(今貴池)、太平府(今當塗)、常州之間,輾轉貿易,獲金數百萬,所以顯富。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先生也說:「蘇州沈萬三之所以發財,是由於作海外貿易。」這也可以與《吳江縣誌》相印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明史研究專家南京大學教授潘群認為,沈萬三的財富積累在元代便已完成,他的財富起於「農」,而繁於「商」,是一個地道的大地主兼商人。

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既然沈萬三在元朝末年已經去世,他本人當然不可能遭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打擊。噩運降臨在沈萬三的後裔身上,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謀反案」發生以後。此前,沈家也曾牽連了一些禍事,洪武十九年沈萬三子沈旺的兩個兒子沈至、沈莊曾經一度下獄,不久釋放。大約在同年,沈萬三的女婿,任蘇州府吳江縣糧長的陸仲和卻在劫難逃,被扣上「胡黨」的罪名滿門抄斬。從總體來看,「藍黨」案發以前作為江南首富的沈家還沒有受到皇權和官府的沉重打擊,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去世以前沈家被籍沒充軍的說法純屬子虛烏有,而且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沈家的巨富地位仍然保持著。這可以從下列事實證明。

一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根據朝廷命令,蘇州府薦舉人才到京師做官,沈貴的孫子沈玠授戶部員外郎,沈富的姻親莫禮亦任戶部員外郎,王公達任主事,張瑾、楊德彝任工部員外郎,徐衍任主事,龔達可任兵部員外郎,潘賢任主事,金伯中任禮部員外郎,李鼎任主事。這十人同一天辭受俸祿,洪武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華蓋殿早朝時,沈玠等奏:「臣等田地家財都是皇上保全的,現在又蒙賜俸,實在難以消受,請求辭去。」聖旨道:如果要辭,就從你。繼而有旨:願受者聽。沈玠辭說:「臣玠誠不敢以富饒故妨諸戶家,念臣一門屢蒙恩宥,保有妻之田廬,已逾素望,又居尊官,榮逮父祖,敢更受祿哉!」叩謝至再。由此可見,這時沈家仍受到朱元璋的「保全」,富饒如故,而且直到洪武二十四年沈家的巨富地位仍然保持著。

沈家的一敗塗地是從洪武二十六年「藍黨」事件開始的。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成了合法的帝位繼承人,朱元璋唯恐孫子太年輕,威望和經驗都不足以駕馭天下,萬一有「英雄」突起,他創建的大明帝國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於是橫下一條心,重開殺戒,把一切可能危及朱家王朝的潛在勢力通通剷除。正是在這一政治背景下,以大將軍涼國公藍玉為首的「謀反」案應運而生。藍玉謀反案是否確有其事下面的章節會有討論,不過,藍玉案發後兩個多月朱元璋親自作序由翰林館臣編輯的《逆臣錄》卻是破綻百出。且不說屈打成招的因素,即以供出的言詞而論,絕大多數也是捕風捉影,難以令人置信。朱元璋既已撒開彌天大網,「胡黨」之後仍有相當實力的武功集團和江浙富戶就插翅難逃。將沈氏家族首先落入「藍黨」有個最好的藉口,就是抓住王行同藍家與沈家都有密切關係大做文章。

江南首富「沈萬三」的死,究竟與朱元璋有何關係?

實際上,洪武年間掀起的胡黨、藍黨兩案,朱元璋正是看準了左丞相胡惟庸、大將軍藍玉因職務所在,工作上聯繫的人多,趨炎附勢者亦復不少,藉此濫入人罪,誅殺潛在的異己勢力。在這種預謀下,一是稍涉牽連即予逮捕,二是鼓勵告狀,落網之後,嚴刑逼供。不僅被捕者屈打成招,而且輾轉牽連,動輒萬人。《逆臣錄》中許多人就是在黨案興起時,惟恐被捕者招供涉及自己的名字,暗中託人向承審人員行賄「抹去名字」,不料事與願違,反而成了參與謀反的「鐵證」。王行在藍玉家任教書先生,藍玉曾數次向朱元璋推薦,王行因此得到朱元璋的召見。藍黨案發後,不要說王行脫不了身,經由他而搭上藍家的人都被一網打盡。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五月初一日頒布《逆臣錄》,當時掛名「藍黨」者人數已近千,而這還只是開始,莫禮等人尚不在其中。到同年九月初十日,朱元璋發布《赦藍黨胡黨詔》,稱:「邇者朝臣其無忠義者李善長等,陰與構禍,事覺,人各伏誅。今年藍賊為亂,謀洩擒拿,族誅已萬五千人矣。餘未盡者,已榜赦之。猶慮奸頑無知,尚生疑惑,日不自寧。今特大誥天下,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已犯未拿及未犯者,亦不分藍黨、胡黨,一概赦宥之。」從四月到九月,捲入藍黨「族誅」者就由一千人急劇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牽連之廣,可見一斑。我們無從知道在這項赦免詔書頒布之後,朱元璋是否真正停止了搜捕,因為詔書中明說藍黨一案族誅者已達一萬五千,接著又聲稱「除已犯已拿在官者不赦」外,其他一概寬宥,但是直到洪武三十一年二月仍在處決「胡藍黨」。洪武三十一年(1398),「學朱元璋像文坐胡藍黨禍,連萬三曾孫德全六人,並顧氏一門同日凌遲」,這次沈萬三女婿顧學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餘人全都被殺,沒收田地,可謂是滿門抄斬了。

沈萬三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急劇地衰落了,號稱江南第一豪富的周莊沈氏,由興盛走向了衰落。除了個別史籍記載了建文帝即位以後赦免黨人,到成化、弘治年間沈萬三的六世孫沈洪以書法著稱當時以外,廣泛流傳的只是一些神話色彩頗濃的沈萬三傳奇。文章圖片摘自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朝首富沈萬三想出錢幫朱元璋養軍隊,朱元璋怒道:滿門抄斬
    而沈萬三就有這麼一個聚寶盆,所以他特別有錢,是江南的首富。 聚寶盆的故事當然只是傳說,但是沈萬三的確是元末明初的商人、巨富。沈萬三以躬耕農業發家,之後得到了江蘇大商人陸德源的大力資助,後來又進行對外貿易做起了海外生意,從而一躍成為江南第一豪富。
  • 南京聚寶門與傳奇首富沈萬三到底啥關係?
    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傳說,與傳奇首富沈萬三有關係。據說,如果明太祖朱元璋要不是借了沈萬三的聚寶盆,並且把它埋入聚寶門,鎮住妖怪,就修不起來聚寶門,所以才取名聚寶門。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那麼,誰的手裡有聚寶盆呢?相傳,明朝初年,江南首富沈萬三家中藏有聚寶盆。於是,朱元璋就找到了沈萬三,向他提出借用一下聚寶盆。並且,答應「三更天借,五更天換。」結果,朱元璋將借來的聚寶盆投入聚寶門城牆內,終於建成了這座高大的城門,後來取名:聚寶門。
  • 朱元璋為何要殺掉明朝首富沈萬三?
    在一開始的時候,沈萬三也是靠著耕種過日子的,而後來有商業頭腦的沈萬三,發現了經營房產方面有不錯的收入,因此他逐漸的靠著房產而發家致富,有了耕種和房產的收入,沈萬三日益富有,從而又有了更多的房產,賺到了更多的錢,並且沈萬三還有著許多巨大的糧倉,每年都儲藏著無以計數的糧食。
  • 明朝首富沈萬三,他究竟有多少錢?放到現在和世界首富誰更有錢?
    比如明朝時期就有這麼一位,他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沈萬三,小時候我還記得他的一部電視劇叫《聚寶盆》的,裡面就以藝術的方式來刻畫沈萬三。當然藝術終究只是藝術,真實的歷史上沈萬三可以說是下場悽慘,最後不但被抄家還被流放邊關,最後死於流放途中,而他被流放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他的財富實在是太過於龐大了,以至於連朱元璋都不放心。那麼沈萬三當時究竟有多少錢呢?
  • 明朝首富沈萬三,他究竟有多少錢?放到現在和世界首富誰更有錢?
    當然藝術終究只是藝術,真實的歷史上沈萬三可以說是下場悽慘,最後不但被抄家還被流放邊關,最後死於流放途中,而他被流放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他的財富實在是太過於龐大了,以至於連朱元璋都不放心。那麼沈萬三當時究竟有多少錢呢?他的財富假設放到現在的話究竟有多少錢呢?和現在的世界首富比起來兩者之間差距有多大呢?
  • 明朝首富沈萬三,花大錢幫朱元璋修城牆養軍隊,為何被滿門抄斬?
    導言:明朝首富沈萬三,花大錢幫朱元璋修城牆養軍隊,為何被滿門抄斬?沈萬三的財力龐大到可以再建立一個新的國度,再加上「一山不容二虎」,朱元璋擔心沈萬三會對自己不利,甚至會取而代之。沈萬三到底有多富沈萬三是江南首富,總資產有著2000萬兩白銀,朱元璋成為皇帝後都沒有他有錢。最初靠著自己的辛勞種地起家,後得到江蘇陸家的 財力資助,加上本人的生財之道很快就將自己的生意經營全國。
  • 明朝首富沈萬三怎麼死的?死後為何沒人敢挖他的墓?
    中國歷史上很有錢的商人有很多,比如久遠的範蠡、呂不韋等,當然還有明朝的沈萬三。沈萬三出生於元朝末年,據說只是一個平民出生。在民間有許多關於他生財的傳說,比如非常著名的聚寶盆、搖錢樹等等。在亂世之中太有錢也未必是好事,沈萬三的結局算不上好。甚至於具體是怎麼死的都成謎。關於這,說法很多,有說被殺死的,也有說是正常死亡的。
  • 明朝首富沈萬三,富可敵國?最後還是敗給了朱元璋
    我們在形容一個人非常有錢的時候會稱之為「萬三兄」、「沈萬三」,那麼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呢?原來在明朝初期民間有一個大名人,他的名字就叫做沈萬三。民間傳說沈萬三非常有錢,是因為他在自己家宅子下面發現了一個聚寶盆,這個聚寶盆有許多寶貝,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他才能那麼有錢。
  • 明朝富可敵國的沈萬三,究竟有多少錢?相當於三個當今世界首富!
    他被流放的原因只是因為他的財富太多,以至於連朱元璋都不放心。那麼沈萬三當時有多少錢?他的財富放現在究竟是多少錢?與當今世界首富相比,他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沈萬三究竟有多有錢?根據《明朝簡史》的記錄,我們可以知道沈萬三是超級富豪。
  • 朱元璋當年給沈萬三一文錢,為何身為明朝首富的沈萬三卻破產了?
    沈萬三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商人, 吳興南潯(即浙江湖州)人,也是當時的全國首富,他的知名程度可以和朱元璋相提並論。沈萬三一家最早是靠海外貿易發財致富,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擁有一顆大善心,經常幫助百姓,周莊能夠成為著名的江南古鎮也少不了他的功勞,南京城的建立也有一半是他參與其中的,因此沈萬三在百姓心目中的聲望很高。
  • 沈萬三究竟多有錢?換成人民幣後,世界首富在他面前只能算毛毛雨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財來有方」,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一生奮鬥只為錢,財富充盈氣質添。」不愛錢的人天下少有,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富可敵國」,形容一個人的錢財足以跟國庫的錢財相匹敵,不過這個成語多帶有誇張之意,因為從古至今有錢的商人不少,但錢財能夠跟國家相較量的人卻不多,但明朝還真有一個名副其實富可敵國的人,他就是明朝首富沈萬三。
  • 當時的首富沈萬三是怎麼破產的?僅僅只是因為一句話
    收到沈萬三大家多少都會聽說過一點,他當時是元末明初時的首富,她他本名叫做沈富,之所以把它叫做沈萬三是因為他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這是屬於首富的稱號,因為沈萬三當時太出名了所以在民間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後來經過戲曲和小說的改造,甚至有傳言說沈萬三有個聚寶盆,任何東西放進去都會變成金子,所以這也足以體現沈萬三的斂財手段有多麼的高超。
  • 故事|沈萬三:曇花一現的傳奇首富
    他就是明朝首富——沈萬三。沈萬三有多富呢?據說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要修城牆,但是沒錢。於是就去找沈萬三幫忙,沈萬三二話沒說,一口氣包下了一半的工程量。隨後,更是一個人犒勞了朱元璋的百萬大軍。曾經看到過一個有趣的排名,不知是誰,列舉了一個中國古代富豪排行榜,在這個榜單裡,沈萬三排第九。
  • 沈萬三不是「良弓」和「走狗」, 朱元璋為什麼非要處死沈萬三?
    我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殺功臣,比如說漢朝的劉邦,明朝的朱元璋。功臣沒有一個好下場。其實他們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帝王共患難易同富貴難。於是便有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可是在明朝歷史上朱元璋除了殺功臣還殺了一位大富豪。
  • 古代首富之死
    可是說起來古時的首富之下場都是抄沒家產,最後橫死街頭。說起來首富的死相比一般人更要難看,死法比一般人更要慘烈。這真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乃是春秋範蠡、大秦呂不韋、西漢鄧通、東漢梁冀、西晉石崇、大唐元載、北宋蔡京、大元沈萬三、大明劉瑾、大清和珅。皆是富可敵國,首屈一指的古代大富豪。在以上諸位首富中,除了範蠡和沈萬三得以善終,其餘諸人都不得好死。有自殺者去呂不韋、和珅;有餓死者如鄧通、蔡京;有被滅門者,斬首街頭者如梁冀、石崇、元載、劉瑾。
  • 一國之君朱元璋,為何容不下首富沈萬三,馬皇后在中間做了什麼?
    明朝時期的首富沈萬三,坐擁著萬貫家財。而傾其家財資助朱元璋、為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資金支持的他,最終卻仍被朱元璋所猜忌,沒有逃過鳥盡弓藏的結局。而沈萬三也意識到了自己究竟犯了什麼足以招致殺身之禍的錯誤——他站錯了隊伍。在意識到自己曾經對張士誠的支持將會成為新主——也就是朱元璋——心中無法磨滅的忌諱之後,他開始竭盡全力向他表明自己的忠心。沈萬三開始聯合當地其他豪紳們一起為朱元璋獻財,甚至於以一家之力承擔了修築南京城三分之一的花費。
  • 朱元璋有權沈萬三有錢,二人本是好兄弟,直到沈萬三做了這件事
    朱元璋的出身並非貧困,而是悽慘,在元朝的黑暗統治下,短短5天裡,他的父親,母親,兄長接連被餓死。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先後做過和尚,乞丐,土匪,最後起義兵推翻了元朝。而在他做乞丐的時候,認識了明朝的另一位名人——首富沈萬三。當他們兩位都是乞丐時,在南京城相識。
  • 故事|沈萬三:曇花一現的傳奇首富
    他就是明朝首富——沈萬三。沈萬三的發家史極具傳奇色彩。元末明初天下動蕩,他從一個普通的農戶,迅速成長為江南乃至於天下首富,擁有億萬家財。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沈萬三的衰落也如他早年發跡一樣,突然間就土崩瓦解,家破人亡。 如此的非同尋常,這沈萬三的一生籠罩著一種神秘的色彩,他的人生經歷究竟是怎樣的呢?沈萬三原名叫沈富,俗稱萬三。
  • 朱元璋為什麼要幹掉「江南第一富豪」沈萬三?
    朱元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可謂是家喻戶曉,沈萬三作為明朝著名的富豪,也可謂是人盡皆知。但「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江南第一富豪沈萬三被朱元璋毫不留情的幹掉了,其中的原由也令人思考琢磨。天生具有經商頭腦的他很快便成為了江南第一富豪,他的田地產業分布於天下。人盡皆知的他也被羨慕不已的百姓們增加了很多傳奇色彩——傳說沈萬三有一個聚寶盆,任何東西只要放入其中就能變成珍寶,擁有生財聚財的超能力。
  • 朱元璋想殺沈萬三,問桌上豬蹄叫什麼?沈萬三如何自救?
    元末明初,有「江南第一富豪」之稱的沈萬三堪稱富可敵國,他擁有國家一半的財富,龐大的家業遍布大江南北史書記載,沈萬三本是落魄子弟,年少時家道中落,母親和哥哥感染瘟疫而死。他和父親遷徙至周莊,靠開墾荒地發家致富,最終積累了可觀的田地和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