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勞死人數達60萬人 這些情況該警惕猝死(圖)

2020-12-18 閩南網

「工作狂」突發腦出血不幸去世

  【每年過勞死人數達60萬人】經常加個班、周末淪陷在工作中、壓力大。12月11日,央視新聞報導稱,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

  「過勞死」從醫學上解釋,是因為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由於積重難返,將突然引發身體潛在的疾病急性惡化,救治不及時而危及生命。

  那四川地區「過勞死」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12月11日,記者採訪了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核工業四一六醫院等多家醫院醫生。

  12月10日中午12點59分,34歲的成都小夥楊菲因過度勞累引發腦出血而不幸去世,去世後,他的家人一同決定將其遺體捐獻。

  生前,楊菲年輕力勝,是公司的技術骨幹。在大家眼中,他也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經常加班、24小時待命,身上的兩部手機24小時開機,總是響個不停。

  妻子吳東瓊在接受採訪時說,楊菲的工作輻射面廣,經常要協調大成都地區範圍內的基站維護工作,名義上是雙休日,但實際上,隨時都可能有工作安排過來,有時候凌晨一兩點還在談工作上的事情。3歲多的兒子也經常見不到爸爸。

  「每天下班都有種要虛脫的感覺,我需要打雞血。」這是楊菲11月1日發的朋友圈,也是他的工作常態。沒想到,11月28日,楊菲在外出辦公途中突然昏倒,再沒有醒來。

  據四川省人民醫院醫生介紹,楊菲是高血壓導致腦出血,當時他的腦幹出血量已經達到了80%。

高血壓病人應警惕過度疲勞

  據央視新聞報導,直接促成「過勞死」的五種疾病依次為: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核工業四一六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胡立祿也指出,大部分過勞死的原因是長期疲勞誘發了心律不穩和腦出血。

  胡立祿特別提到,長期高血壓的人,如果加上精神疲勞、壓力過大,則更容易過勞死。「高血壓患者,在長期過度疲勞時,易造成交感神經紊亂,血管持續痙攣、血壓突然波動等問題,最終表現為心律失常和腦出血。」

猝死人群以40歲至50歲為主

  四川省人民醫、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核工業四一六醫院等多家公立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目前,醫院還沒有關於過勞死的相關數據統計。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何川認為,過勞死不等同於猝死。「如果僅僅就猝死而言,

  我們醫院一年能接到幾例因猝死被送醫搶救的病人,主要是公交車、計程車司機,年齡在40歲到50歲之間。」

  為什麼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猝死率更高呢?何川表示,大約80%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而40歲-50歲時冠心病發病的高發年齡,如果沒有做相關檢查,往往發現不了冠心病。此外,這個年齡段工作壓力比較大,更容易引起猝死。

  過勞死的話題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吐槽,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是如何評論的。

  調侃派:

  @鄭鹿尤:「年輕人,沒事多加加班。」

  @HN-Adolph?:嚇得我趕緊關了遠程,癱床上好好休息

  存疑派:

  @一米天堂:60萬怎麼統計出來的呀?

  分享派:

  @彭城雲飛揚:我從事過一段時間的IT業,那段時間體力真正詮釋了什麼叫手無縛雞之力,提桶水都費勁。

  @孤冢幽蝶舞?:當會計的我,公司要求手機全天開機,要你到公司你就得到,接到稅局突擊檢查,半夜2點打電話要求我們財務一小時內全部到公司,然後嘛就是加班,白天照樣上班,晚上又繼續加班到凌晨。

  華西都市報客戶端記者寧芝 王蕾

  原標題:調查稱中國「過勞死」達60萬 哪些人群該警惕?

相關焦點

  • 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老舊謠言
    年6月第23期有一篇關於「過勞死」的報導——《「過勞死」——時代的必然還是法制的乏力 加班:需不需要工會同意》,提及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2、《韓國經濟》在報導中引用了《中國經濟周刊》的數據,並把「猝死」改成「過勞死」。3、《環球時報》2006年6月22日第6版以《中國過勞死 一年60萬》為題,編譯了《韓國經濟》這篇報導。4、《中國青年報》2012年在《「壓力山大」背後的集體焦慮感值得警惕》這篇文章提到「我國每年過勞死亡數達60萬」,未標明數據來源。
  • 中國每年「過勞死」60萬人 我們如何走出過勞時代?
    最近,蘇州一個24歲的工程師,不抽菸不喝酒,無不良嗜好,卻因為加班頻繁而猝死。就在這兩天,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也傳來兩位正值壯年的醫生猝死的噩耗。  過勞死——職場不能承受之重  「過勞」似乎已成中國職場的常態。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
  • 29歲淘寶店主心力交瘁猝死 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
    又一位淘寶店主猝死。  這一回是一個年僅29歲的小夥子,一個2歲女孩的父親,一個操勞的淘寶店主。他的妻子一邊辦喪事,一邊還在自家網店上公告,「喪事可能導致發貨延遲,望各位親(淘寶用語,這裡指買家)諒解。」  今年7月,有一位淘寶女店主心臟病突發猝死,年僅24歲,普遍認為心臟病突發與她長期過勞有關。
  • 年輕人過勞死頻發敲警鐘 過勞死離我們有多遠
    中新網5月17日電(生活頻道 陳薇伊)近日,都市白領「過勞死」事件頻發:13日奧美中國北京公司年僅24歲員工突發疾病猝死,令人扼腕嘆息;15日搜狐公司旗下17173網站一位年輕員工也因過勞而發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令人唏噓感慨。  「過勞猝死」並非新鮮話題,然而每次這類消息一出,仍能成為白領們談論的焦點。
  • 日本三成公務員每月加班超80小時 預防「過勞死」應該怎麼做?
    近日,日本官方公布了公務員工作時間調查顯示,該國有三成20多歲的公務員每月加班時間超過80個小時,已突破「過勞死」線。工作壓力大、加班時間長這些問題在我國也普遍存在,「996」甚至是「007」的工作模式正在加劇「過勞死」。尤其年底是衝業績完成kpi考核的特殊時期,「打工人們」該如何守護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遠離「過勞死」?
  • 「拼」了命,才會錢「多多」:社畜鼻祖日本如何應對過勞死?
    與此同時,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的日本男性數量急劇上升,這些人更是「成功中的典範」。直到現在,這種加班文化仍隨著日企的增多而傳到現在,甚至相較往昔,有過之而無不及。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學家、京都大學經濟學博士、經濟理論學會代表幹事森岡孝二開始研究社會中的「過勞死」問題。當時的日本已經半隻腳踏入泡沫時代。
  • 越來越多的人死於「過勞死」?給你講講猝死的危險性
    「過勞死」?醫學上沒這個概念近年來,有關「過勞死」的新聞報導頻繁見諸媒體報端。尤其是,涉及名人明星工作中的突然死亡,往往引發輿論特別的關注和熱議。比如,臺灣藝人高以翔在浙江電視臺拍攝現場猝死,還曾引發資方不顧勞方死活的指責。即使最近臺灣另一位藝人黃鴻升死於浴室,也有人臆測工作太過勞累所致。
  • 23歲女孩加班猝死、底層拿命換錢?「過勞死」還要害死多少人
    最近某電商平臺員工猝死的新聞讓「過勞死」這個詞語再一次回歸大眾視野。23歲的鮮活生命在連續不斷的加班強壓下驟然離世,本該享受大好青春年華的人說沒就沒,讓人哀嘆惋惜。官方帳號以高傲的口吻回應「底層人民」: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他們認為,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也就是說,員工猝死,死於不懂得控制。
  • 一代球王家中猝死,4類人要提高警惕
    我國每年因心源性猝死的人數高達54.4萬,相當於每天就有1490例,位居全球之冠。 心腦肺血管等基礎疾病 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惡性心律失常(過快、過慢都包括)、主動脈夾層、肺栓塞、腦出血等,一旦確診,其猝死風險則增高。
  • 三十年前,日本的「過勞死」風潮
    超過半數是在24小時內猝死。(4)疾病類型以心腦血管疾病為最多。(5)三分之二的病例每周至少需要工作60個小時以上,半數以上的休息日須用來加班,屬於長時間超長時間勞動。 上畑鐵之丞的著作《過労死の研究》 附帶一提: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1988年發布的一項「勞動力調查」,當時的日本,長期必須每周工作60個小時以上的勞動者,共計有777萬人之多,平均每4個男性中就有1個。
  • 打工人難逃「過勞時代」:每天加班3小時,心臟病風險高60%,「996...
    縮減工作時長是解決過勞問題的方法之一,這需要整個社會一起努力改善。哪類人更容易「過勞死」從醫學上解釋,「過勞死」是工作時間長、心理壓力大、勞動強度加重、經常精疲力竭的狀態,引發身體潛在的疾病急性惡化,因救治不及時而失去生命。
  • 好好一個人,卻突然猝死?和什麼有關?猝死越來越常見,要警惕
    但有時,這樣的期許只是願景罷了,有些人看似好好的,平時什麼問題都沒有,卻突然出現了猝死,僅僅只有三十多歲,這樣的突然猝死和什麼有關呢?當前,猝死越來越常見,需要大家提高警惕。過勞死需要多注意,這屬於過度疲勞,身體疲勞達到一定頂點,最後撐不住了,出現的死亡,或許你的身邊有一些人沒有規律的工作,並且長時間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下,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很容易因為疲勞積蓄,導致大腦、心臟問題爆發,出現了猝死。
  • 實習醫生工作36小時猝死,算不算過勞?
    點擊查看 實習醫生不休不眠36小時後猝死,不算過勞?近日,臺灣一樁醫療官司引發社會關注。這是一樁持續了6年的官司——2011年,臺灣成功大學實習醫生上林某,連續工作36個小時,隔天被發現猝死在浴室。
  • 猝死頻頻光顧青壯年快遞員 過勞死不應成盲區
    雙十一悄然而至,各大電商都卯足了勁搞促銷,快遞公司和快遞員們也到了最繁忙的時候,11月3日,杭州一名快遞員在送件過程中猝死,這一事件經媒體報導後再度引起了過勞死的話題。據統計,我國每年因過勞而猝死的人數達到了60萬,那麼,過勞死多發於哪些人群?事前有哪些徵兆?
  • 儘管日本到處是工作狂,但卻一直視過勞死為「國家之恥」
    過勞會導致很多健康問題,如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心肌梗死,極端情況下還會導致猝死,即「過勞死」。  長時間勞動是引起過勞最重要的原因。長時間勞動一般是指超出預定的勞動時間或者長時間處於勞動的狀態。根據1987年修訂的《日本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勞動者每日勞動時間上限是8小時,每周上限是40小時。
  • 獸爺丨過勞時代:過勞只是表象, 格差才是內核
    森岡孝二被稱為「過勞死問題研究第一人」,一生為解決過勞問題而奔波。他很年輕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有心臟疾病,但為了研究過勞,自己也成了工作狂,常常深夜兩三點還在回覆郵件,最後,連他自己也死於嚴重過勞。 在過勞死的學術研究上,日本當然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但韓國和中國的成果也越來越多。
  • 當全亞洲站在了過勞死邊緣,近10%的人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
    連一生都在和「過勞」做戰鬥的森岡孝二,最終也沒能逃過過勞死的宿命。 1989年,森岡孝二獨立推算出,每年日本因過勞而導致的死亡人數是17000人,比當時一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數還多。 「過勞死」這個話題開始在日本引發熱議。
  • 這些案例提醒你,別再過度勞累了,警惕過勞死!
    不單單是企業家、領導,普通職員也會有「過勞死」 的狀況。2012年7月,年僅24歲的杭州4鑽淘寶網店女店主在家中猝死,從她的微博可以看到「為什麼1天只有24小時,我想做能充電的機器人」 「請大家愛惜頸椎」 「今天全身酸痛」 等諸如此類的話語。
  • 過勞時代:「人肉乾電池」的宿命?
    但很快,過勞死成為日本難以徹底祛除的社會性災難。日本官方對過勞死的定義是:每個月加班80個小時,因過度疲勞造成的死亡。森岡孝二1989年研究推算,日本每年過勞死人數1.7萬人;2004年,他出版了《過勞時代》,說全球化、信息化和消費主義盛行,並沒有讓大家工作時間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的人或主動,或被動的延長了勞動時間。
  • 高以翔猝死,每年54萬國人心源性猝死,十分鐘未除顫95%會死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中披露,我國每年死於心臟性猝死(SCD)的人數估計為54.4萬人。&nbsp&nbsp&nbsp&nbsp什麼是心源性猝死?&nbsp&nbsp&nbsp&nbsp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的專家曾在2005-2006年對東中西部四個城市超過67萬人隨訪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共發生了2983例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共284例。該研究由此推斷,中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為41.8/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