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馮小剛「夫唱婦隨」

2021-01-08 搜狐網

  幸福生活從家開始

  我生於武漢,1987年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合辦的第一個實驗班。1991年,我作為尖子生之一分配進了北京人藝。也許是機緣好,我接連上了幾部大話劇,因為阮玲玉這個角色,開始有影視界的機會降臨。

也就是那時我開始與馮小剛合作,從1992年開始,我們演拍了《大撒把》、《永失我愛》、《一地雞毛》、《情殤》、《不見不散》等片子。

  多年的共事使我不僅僅從演員的角度,而且有機會以女人的眼光對馮小剛進行深刻的了解。我發現他善良,起碼對朋友、對家人都很好,工作起來挺拼命的。相處時間一長,我覺得他是個可以託付終生的男人,我們的感情也在磨合和了解中不斷升溫。因此,在開始考慮人生大事時,我毫不猶豫地給了馮小剛一個機會。因為有愛情,所以我才能敢下這個賭注,因為當時馮小剛已經有家庭,我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幸好的是,婚後的生活一直像我所期望的,很幸福。作為女人,我很滿足。

  談起家,我最有發言權。在外人看來,我是影視圈人氣正旺的女演員,小剛是才華出眾的大導演,所以我們的家應該是難以想像的豪華氣派非凡。但是不好意思,要讓他們失望了———我們家的室內裝飾都是小剛自己設計的,買的是最便宜的材料,地板是60塊錢一平方米的,大白粉刷的牆,隨便地抹,也沒用彩色噴塗,潔具和洗具都很普通,洗臉池才花了120元,就用一個普通的陶瓷臉盆,正中間鑿個孔兒,通個管子下去,簡便實用又美觀。圈裡很多朋友都來我們家看過,無不交口「稱讚」。不論他們是真說好還是假說好,這是我們自己一手創造起來的家。

  生活上,小剛的飲食習慣屬於典型的北方人口味,愛吃醋溜白菜、尖椒土豆絲,而我是武漢人,口味和他南轅北轍。一開始幾乎都是馮小剛做飯,他喜歡吹自己有這方面的特長,又好表演賣弄。說實話,我打心眼裡覺得有點對不住他,他那麼忙,還要伺候我。為了給他「減負」,我開始潛心學習烹飪。這麼一來,我才發現自己其實是比他有天賦的———他往往每種菜只敢做一次,因為我學會後,以後他就不敢再做了,我做出來的東西總是令他刮目相看。

  再明星也還是普通女人

  一個家庭的幸福很大程度取決於女主人的操持,雖然又要工作又要顧家會累一點,但一定可以從中尋找到樂趣。小剛在家看到我忙裡忙外的,總是忍不住開玩笑地說:「你除了做家務,能不能有點兒別的新愛好?省得整天琢磨我。」這話聽著像《手機》電影裡的臺詞,可實際情況是:他在家時,我要照顧他吃、喝、穿,什麼都得忙,日子過得特「充實」。

  不過兩個人在一起也有鬧彆扭的時候,幸好我和小剛都了解對方的脾氣,無論是誰,只要有一個人急躁的時候,另一個肯定不吱聲,那個老實勁兒,讓人覺得不正常,最後實在憋不下去,總是以「哈哈哈」雙方和解鳴金收聲。小剛的善良和幽默是化解夫妻矛盾的重要法寶,這也是我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一些公開場合,小剛甚至向記者戲稱我為「領導」、「老師」,說「她又有重要指示了,要認真落實」。其實那只是種娛樂,有時候娛樂別人,有時候也娛樂自己,怎麼說呢,快樂是自己創造的。普通人家是這樣,明星家庭也沒有例外。

  小剛不能歸入英俊一類,長相甚至有些讓人不敢恭維,但我對他的感情不是語言能表達的,他身上的那種魅力帶給我潛移默化的薰陶,這隻有親近的人才了解,這也正是我多年來一直愛著他的原因,無論遇到什麼,始終不言放棄。

  夫妻生活模式

  近幾年,小剛執導的《手機》、《一聲嘆息》等片子越來越貼近家庭生活了,我相信這裡面有我的功勞。作為一個妻子,是我讓小剛對家庭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體會,特別是《手機》,不是恐怖片,但故事是說到人心裡去了。看過《手機》的男同志們應該再不敢那麼膽大妄為了吧,總該收斂一點,多想著從平淡的生活裡找出點樂趣來。就像在現實裡,對於我和小剛來說,相互信任,一起製造快樂,這就是過平凡日子的法寶。

  我是演員,小剛是導演,作為夫妻檔我們算是得到大家的認可,但這並不是說我在小剛的戲裡做演員就有多大的優越感。早些時候拍《一地雞毛》、《月亮背面》時,看到別的演員犯懶,小剛就指桑罵槐地罵我給他們聽,雖然覺得挺委屈,但我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也就默默承受,不會往心裡去了。

  當然,我和小剛合作也有優勢所在。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我能很快地領會小剛的意思,對要演的角色比較有把握,從不會讓小剛著急。所以,有時碰到幾部片子供選擇時,我也就偷偷懶,駕輕就熟就選了小剛的片子。有人說小剛私心太重,女主角就定我,他倒是振振有詞:「我們倆是夫妻,拍一部電影投資總共就這麼多,找別人吧開不起價,只能就地取材找老婆了。徐帆在我這兒拍戲拿的錢比外邊少,她是不會計較這些的。」

  既然是夫妻,我們的合作幾乎無時不在。有時小剛在家裡寫女人的戲,寫乏了睡覺前,他會拿給我看看,我看了後就會告訴他,作為演員,我認為什麼地方感覺好,什麼地方演員會感到彆扭,妨礙演員發揮,說得在理時他自然會聽我的。

  在我的演藝生涯中,最經常合作的是王朔和小剛,我認為他們都屬於特別有生活激情的那一類。我喜歡活力、激情,雖然我和小剛的生活看起來很平靜,但其實永遠有激情的暗流在表層下湧動……(文/徐帆寒冰)

相關焦點

  • 杯葛的藝術--趣評馮小剛《一聲嘆息》
    馮小剛與徐帆夫婦對金雞的表態曾一度讓我們斟酌良久,用拒絕,用告別,用抵制,都未如理想,因為我們還不習慣用杯葛--而恰恰這個外來詞包含了馮徐態度的所有可能的理解,從最溫和的消極對待,到強忍怒氣的抵制,乃至暴跳如雷的抗議,都可涵蓋其中。多好。只是當初如果譯者是選用杯擱這兩個字,似乎更為傳神。
  • 馮小剛不怵《無間道3》:「紅軍開始反擊白軍」
    張國立打「手機」說四川話  《手機》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手機如何改變人的一生和手機與謊言的故事,情節與2000年馮小剛的《一聲嘆息》頗有相似之處,都講了一個事業成功的中年男人身處婚外戀的尷尬,但表現手法卻截然不同。
  • 馮小剛和王朔這個梗
    在那個年代,只有他們有錢又有時間,玩得起文娛和藝術。著名的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也是出自部隊大院的。馮小剛是不屬於部隊大院的。他出生在北京郊區一個普通的家庭裡面,上面還有一個姐姐,父母親離異後跟隨母親生活,這才搬到了北京城裡。後來馮小剛參了軍,進入北京軍區的文化單位。再後來,馮小剛認識了鄭曉龍,鄭曉龍是誰?
  • 馮小剛和鄧超的恩怨情仇
    結果鄧超一進組,馮小剛就發現鄧超在片場一直沒有狀態,有時候還時常找不到人。馮小剛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鄧超接了他《集結號》後,還軋戲了,接了和孫儷一起主演的《甜蜜蜜》。首次合作出現這種問題,難免會讓馮小剛的心裡感覺自己不別尊重。但鄧超當時演技表現還行,但這股火一直在馮小剛心中壓抑著。
  • 夫唱婦隨愛綠色
    夫唱婦隨愛綠色一束小熊「捧花」,細心地從包裝袋裡取出來,羅瑞和範真怡的道具吸引了不少眼光。新郎羅瑞對此很得意:「這是去年七夕我送給她的,鮮花會凋謝,她又喜歡小熊,這是我們的信物。」
  • 「夫唱婦隨」,其實是夫妻之間一種良好的狀態
    在我還是單身的時候,我特別討厭「夫唱婦隨」這個詞,而且也理解不了那些推崇「夫唱婦隨」的夫妻關係的人。我總覺得,這裡面包含著對女性的輕視,以及很明顯的大男子主義色彩。如今,我已經走進婚姻快十年了,不記得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對「夫唱婦隨」有了另一番感受。
  • 苗苗:馮小剛是我的伯樂,是我一輩子不會忘記的人
    苗苗,因在馮小剛導演的《芳華》中飾演女主角而一躍成名。其實苗苗之前就參演過很多電視劇,但是一直是默默無聞。因此,對於苗苗來說,馮小剛是她生命中至關重要的人。之前,苗苗就曾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過:「馮小剛是自己的伯樂,非常感謝馮小剛,他是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人。」而且苗苗還透露自己接觸新戲也會請教馮導,「馮導說我適合演特別善良的角色」。其實馮小剛作為導演這麼多年以來,捧紅的女明星數不勝數,但是從來沒有哪位女星讓馮小剛這麼上心過。
  • 裸猿、大腕和馮小剛的智慧
    馮小剛在一如既往的京味幽默中透露出導演的良知和正義感以及對民族、文化的種種憂患。這些在我們的生活,在我們面對的現實中。通過對哥倫比亞版dvd和央視6套版本的比較,我們能看出馮小剛的智慧和無奈,在哥倫比亞版dvd中刪去了精神病院籤約的一場,這樣就使那些「精神病」們的話語有了現實的意義,時代的虛張讓我們異化成他者,你是否還記得在精神病院的牆上那幅構圖宏偉的壁畫?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 馮小剛再次發文:拿影視行業和我當出氣筒,這很卑鄙
    很意外的是馮小剛再一次的出現了,而且是帶著屬於自己的新觀點再一次炮轟起了廣大的網友們。對於馮小剛在十問過後所帶來的新觀點我們一起來看看,總體而言的結尾詞十分的犀利,並且是聲稱拿影視行業和我當出氣筒,這很卑鄙。
  • 馮小剛:我是拍大眾電影的 《集結號》不深沉
    這一年,馮小剛有點背,他的《情殤》、《月亮背面》、《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和《冤家父子》等電影和電視劇審查沒有通過。當時的北影廠廠長、現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回憶,馮小剛那時只能無所事事地對著家裡窗外的高粱地發呆。  2007年,馮小剛的「窗外」已經是一片樹林。
  • 被曲解900年的成語「夫唱婦隨」,揭開真相驚呆了
    「夫唱婦隨」一詞出自元·馬致遠《馬丹陽三度任風子》:「你道是夫唱婦隨;夫榮妻貴。該劇講述了甘河鎮一位叫任風子的屠戶,去刺殺丹陽真人,不料卻經點化,從此出家修道,經歷各種磨難,終得道成仙的故事。《關尹子·三極》道家經典,它定義「夫唱婦隨」為「天下之理」是規則類的大道,不只適用於人類,也適用於所有動物。不可能是一個死板的意思。《馬丹陽三度任風子》是道教名劇,在劇中的夫唱婦隨也不可能「妻子必須服從丈夫」的意思。封建君主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故意曲解其意。
  • 馮小剛黑臉懟成龍,「我的按鍵,你來拍?」
    馮小剛懟首富但懟個記者對「小剛炮」來說沒多大意思,要懟就懟中國首富。於是在一檔名為《對話》的節目中,馮小剛便隔空怒懟首富王健林:「你就是做得再大、再有錢,跟我有什麼關係?」這次是馮小剛先熱了熱身,隨後在《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影片上映期間,由於萬達院線降低了這部影片的排片,馮小剛氣不過,便在微博中給王健林寫了一封信。
  • 馮小剛:我的收入不及三四線演員(組圖)
    面對記者,馮小剛儼然就成了被盜版坑害苦大仇深的典型代表,他也表示這個問題讓自己利益受損最嚴重,害得自己年收入只有百萬元,和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的收入相差甚遠,而美國同級別的導演應該拿到的是1000多萬美金的收入。  「大概大家看我苦大仇深,才找到我來拍這個短片」,反盜版是馮小剛新片每次出爐都要咬牙切齒說一番的話題,這次受邀上海國際電影節,他幾乎上立刻就放下手頭的事情,就答應了組委會。
  • 多倫多電影節專訪《我不是潘金蓮》主創 馮小剛:看中範冰冰能力和...
    《我不是潘金蓮》根據劉震雲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年輕女人李雪蓮在婚姻遭到破壞後尋求正義的諷刺故事。  故事中,李雪蓮表示她和丈夫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房子而假離婚。但是她的前夫卻遇到甚至娶了另外一個女人。憤怒的李雪蓮要求當地政府判定離婚是個詐騙行為——所以她可以和前夫再離一次婚。
  • 《芳華》和《我不是潘金蓮》哪部才是馮小剛巔峰之作?答案很清晰
    馮小剛導演說過「當影評人不買票,收錢還跟這兒罵。」我在影院看了兩遍,我不是影評人,這也不是影評,也沒有要罵人。《芳華》在經歷了提檔再撤檔,到終於重新上映,導演說過一刀未剪。和索倫蒂諾的作品《年輕氣盛》的英文片名是一樣的,這就讓我不禁懷疑,這次馮小剛導演是不是又受到其他導演的啟發呢?《芳華》保羅·索倫蒂諾《年輕的教宗》,為什麼說又呢?
  •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深圳路演 馮小剛範冰冰出席
    馮小剛、劉震雲、範冰冰、于和偉、張譯等集體出席。  《我不是潘金蓮》根據劉震雲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這位農村婦女李雪蓮為了一句話,不斷上訪了十年。電影由馮小剛導演,劉震雲編劇,範冰冰領銜主演,郭濤、大鵬、張嘉譯、于和偉、張譯、李宗翰、趙立新、田小潔、範偉、劉樺、李晨等主演,於11月18日全國公映。
  • 張國立和馮小剛的關係,不是親兄弟卻勝過親兄弟
    因時間有限,最娛莫若下面就劃重點,只說說他與影視圈大哥級人物,中影老總韓三平及「老炮兒」馮小剛的關係特別鐵,張國立和韓三平是三十多年的老友,多年前在四川在峨眉電影製片廠時,就是死黨,沒事就和和米家山(影后潘虹前夫,電影《頑主》導演)、韓三平一起喝茶,後來,韓三平和米家山上電影學院的時候,說我現在讀導演去了,回來以後只要我導戲,第一部戲一定是你的!苟富貴,無相忘。
  • 馮小剛:雖然我罵觀眾腦殘,罵影評人裝大尾巴狼,但我還是王者
    鄭曉龍回答,王朔,我一哥們兒,一個院子裡長大的。後來,馮小剛就請鄭曉龍和王朔吃了一頓飯,算兩人正式認識了。馮小剛就這樣憑著一頓飯,和人生中第二位貴人搭上了關係。王朔也是個有脾氣的人。但是,在這段時間,馮小剛卻和王朔鬧翻了。馮小剛甚至拿著包著5W塊的賠罪禮上門賠罪,但卻被王朔反手將這5W塊甩出門口。當時,葉京甚至還請兩人吃個飯。飯局上馮小剛還哭訴「朔爺為什麼那麼不給我面子啊?
  • 馮小剛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癱瘓16年,他說娘沒了,我就是孤兒了
    成為導演次年,馮小剛憑藉與鄭曉龍合作編寫的《大撒把》獲得了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並且一躍成為導演,在1993年和鄭曉龍共同執導《北京人在紐約》的拍攝。這是馮小剛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他導演生涯的起點所在。
  • 馮小剛:母親給女兒下跪一幕,我失聲痛哭(組圖)
    徐帆:我覺得嚴厲和關愛只是對等的,只是嚴厲,關愛不夠的話,孩子會疏遠你的,現在小,你可能還感受不到她心裡的變化,但你一定要從小這樣對她,你要讓她慢慢地感受到你是要跟她交朋友,而不是一個囉嗦的長輩,我不想囉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