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章哥,我預算總價470萬以內買個兩居房子,看了海澱朝陽,這個價位海澱只能老破小,像樣的學區也蹭不上,唯獨能佔一個海澱戶口,朝陽看了8號線北段五環內有的選,但是擔心以後有了孩子只能在朝陽上學會後悔,雖然孩子上學的事還得至少8-10年,然而現在狠心再加槓桿買一居學區也許10年以後學區會有變數。我的擔心是不是太早了,只關注當下還是應該謹慎考慮學區?
回答:
1、 現在準備學區房太早了,耽誤十年的居住體驗不划算。
2、 提早準備學區房可以,但都是在解決了自住問題之後,另有資金可以買個小房佔坑。而且都是好學校,提前的越早保險係數越大。普通學校犯不上,學位沒那麼緊張。
而且也別覺著只要是學區房就會升值快,以後買不起了。沒那事兒,我在2009年做過一陣教育地產,拿出當年的學區房價格和今天的一對比,跑贏大盤的沒多少,大多數都是平均漲幅。甚至頂級學區房還有跑輸大盤的呢。
像中關村的東南小區,2009年引領全北京學區房漲幅,從5月的2萬出頭,沒半年就漲到3萬,當時引發了大討論,我還特意跑過去調研。結果一對比才發現,其實就是平均漲幅,全北京的房子都在漲,只不過媒體抓眼球,非得拿學區房說事兒。
到今天,算下來東南小區反倒略微跑輸了大盤。所有人都說是因為六年一學位、多校劃片什麼的,可這不正說明學區房受政策影響的風險大嗎?
3、 人們都只是關注了學區房快速上漲的時候,因為政策影響而橫盤或下跌的時候沒人提,也就都忘了。所以沒必要太早準備,房子是用來住的,先得到居住體驗是第一位的。
4、 再一個,也別看不上其他行政區,雖然和東西海有差距,但並不是沒有好學校,也都在努力追趕。就像這動不動就開辦分校,不都是從東西海挖師資嗎?此消彼長,各區都在進步。
像朝陽,十年前我除了那幾個老牌重點,都說不出什麼好學校來,現在能說一大串。當時人朝剛引進,還沒開學呢,也沒多少人真正看好,現在早成了網紅牛校了。
還有亦莊,2008年我們公司在這兒做項目,同事問我亦莊的學校。我想了半天差點兒反問:亦莊有學校嗎?可再看看現在的亦莊,絕對的城南第一學區,這發展速度太快了。
5、 所以,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沒必要太早考慮學區房。就現在朝陽買個非學區房解決居住問題挺好。十年八年之後肯定有更多的選擇出現,而你也肯定比現在發展的更好,也就更有能力去進行挑選。僅供參考。
提問:
章哥,我家是這樣的情況:戶籍在西城區,現結婚後小孩戶口也上在西城,1歲多了。公園懿府買時是想自住,那時沒小孩,沒考慮學區問題,現在小孩1歲多了,要考慮上學,西城有戶口無房,孩子上學也需要西城那邊有個房子住,所以就想在西城區購房,自住+學區,800-900萬左右房,哪個小區更好?雖然劃片學區,西城好學校集中,想買個好的片區,自住環境相對好一點的,15年內的房子,您推薦哪個小區?2室的70~80平的。謝謝您。
回答:
1、 西城最好的學區當然是德勝了,5所小學8所中學都是好學校。但這裡的房價也高,像陽光麗景(育翔和西師雙學區)、德勝佳苑(育翔)等商品房,基本都在15萬左右。8-900萬在陽光麗景很難買到,在德勝佳苑也只能買到一居。
其他的就基本都是老公房和一部分回遷房了。大多在13-14萬,這總價能買到小兩居。比如育翔的新海苑,國務院宿舍樓;延安大院,航天院的。實驗二小,安德馨居,2003的回遷房;西城教委宿舍,2000年的。五路通,文聯宿舍,1997年的。裕中,東裡和西裡,其中有房齡較新的,貸款不受影響。西師附小基本都是六鋪炕的,房齡太長,都不好貸款了。
德勝的學校雖然好,但老房太多,15年房齡的極少。
2、 其次是陶白學區,直升校多,7所小學裡4所直升的一所九年一貫制,還有一個是老牌名校宣師一小,另一個西城實驗都說偏弱,應該也不至於。
宣師一小,清芷園、萬博苑、華龍美鈺。八中附小,中信城、陶然北岸。白紙坊,恬心家園。陶然亭小學,一瓶。十五中附小,萬和世家。育才,朱雀門(太貴了)周邊的太平街是老小區便宜些。
陶白的這些學區房都說商品房,居住較好,大多都能買到一居,或改造的小兩居。老房在這些小區周邊的就行,能便宜一些。
其他的學區我就不好說了,西城今年多校劃片,不知道之後會怎麼施行。金融街出房太少,又基本都是豪宅。而且傳說太多,所以沒寫,意義不大。僅供參考。
隨便買房都能發財的年代過去了,只有選對房、避開坑,才能享受到資產升值紅利!
我是北京章哥,加關注後點「私信」可向我免費諮詢。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