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就能送名校學籍,這靠譜嗎?」隨著二胎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的樓盤開始打起學區房的噱頭,「買房送學籍」、「買房即讀名校」、「買房解決孩子所有上學問題」等各類廣告層出不窮。那這些廣告都靠譜嗎?
國家規定公辦學校按照就近的原則劃定範圍,但最終還是得按照所在轄區教育部門的劃分來確定,每年小區片區的劃分可能都會有一點的變化,具體要諮詢當地教委的相關部門。事實上,有時候即便小區與學校僅一牆之隔、孩子卻依然無法入學。
將樓盤與名校「捆綁銷售」是開發商常用的招數之一,為了孩子的教育,家長更加青睞擁有教育資源的樓盤,而實際情況中距離名校近卻並不一定能進名校的樓盤也是很多的。教育部門每年都會依據相關政策作出調整,所以學區房劃片每年都有變化。是否屬於名校對口的小區,應以當年區教育局公布的對口信息為準。
大多數開發商在宣傳項目時,都會把學校資源作為項目的特色配套來宣傳,並承諾買房後即可立即入學。然而,規劃每年可能都會有些微調,今年該小區劃入了名校範圍,明年則可能被劃入其他學校範圍。近些年,這種「樓盤名校」在不少城市火起來。然而,許多人為讓子女讀名校而購買高價房,隨後卻發現,此名校非彼名校。在利益驅動下,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開發商看到這一增加銷量提升價格的「招數」,紛紛與知名小學合作建設分校。在熱火朝天的「聯合共建」背後,捆綁的是商家與學校兩家的經濟利益。
即便入住了學區房,孩子也不一定能就讀,有的學校入學條件,要求是房戶一致,即要求你孩子房產證上的住址和戶口本上的住址一致,有的學校規定除了入住之外,孩子的戶口也需要在小區才能順利入學。一般來說,存在空掛戶口、不實際居住、假戶口、戶口與房產證不符、戶口落在非直系親屬家等情況,並不能完全符合入學要求。部分家長是為了孩子上學才臨時買的學區房,並不會把戶口遷進去,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孩子的正常入學。
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孩子的教育問題成了父母操心的首要大事,為了上名校更是不惜一擲千金,另一方面,學區房的抗跌性和穩定性,也讓不少投資者趨之若鶩,一時間水漲船高,價格更是瘋狂,購買學區房一定要諮詢教委相關部門具體畫片及就讀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