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人生,若是一事無成,這是想想都令人覺得可怕的事情。畢竟中國人對於人生的看法,是三十而立,也就是說在三十歲的時候,就應該有自己的事業。
四十歲若還是沒有做出什麼像樣的事情,那麼不管是如何說,在人生中都是一件算作失敗的事情了。不過四十歲的年齡段,並不算是人生的末路,這個年齡段的一事無成,也並非就代表著就已經是山窮水盡了。
姜子牙八十歲的時候 ,才獲得人生的機遇,劉邦建立漢朝的時候,也已經是五十多歲了,四十歲的年齡,對於很多成功人物來說,也只是在一事無成的狀態中渾渾噩噩,因此我們不需要灰心,只要堅持做好這樣的三件事情,那麼人生就一定能夠擺脫一事無成的狀態。
一、改變
首先我們要知道,當你在四十歲時一事無成,那麼就表明你肯定自身不足的地方,並且這樣的不足並不是一般的小毛病,它能夠影響你的人生態度,所以你才無法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因此第一件事就是改變,改變掉自己關鍵的錯誤,不論是哪一個人,都無法做到十全十美,因此不要把時間浪費到那些可有可無的錯誤身上,要能夠通過自己的反思,通過自己的反省,找到關鍵性的錯誤。這樣的錯誤,需要痛定思痛的覺悟,才能夠不加掩飾地在自己的內心中尋求到改變。
西晉時,有一個叫做周處的年輕人,他的父親是當朝的大官,作為「官二代」的他,本以為自己的人生能夠飛黃騰達,但是不論是哪一年的薦舉,都沒有他的資格。
周處不明白自己哪裡不如別人,有一天他在大街上,聽到有人在議論當地的「三害」,周處聽到了兩眼放光,他想到如何自己為鄉親們除去害物,那麼就一定能夠得到朝廷的賞識。
於是周處便準備妥當,去到南山打死了猛虎,去到北潭殺死了蛟龍,然後周處問旁觀的人,兩個害物都已經被我打死,第三個害物是什麼呢?旁邊人說道:「你就是第三害呀!」
周處聽了這話,猛然醒悟,原來自己的人生一直沒有起色,就是因為自己平常太過飛揚跋扈,讓別人對自己十分的厭惡,哪裡還會推薦自己做官呢?明白了這一點後,周處便下了決心,從此改頭換面,為人謙和有禮,最終他的官位超過了自己的父親。
二、自信
四十歲的時候,還有一件東西很重要,那就是自信。就算是一無是處,眼前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東西,但是一個人的眼光還是要向前看,要能夠對未來充滿信心,只有這樣的信心,才會讓自己能夠有動力繼續向著成功進行進取。
沒有自信的人生,那就好像是閉上眼睛趕路一樣,內心中只會有層層不絕的恐懼,這樣的態度又怎麼能夠堅持到人生的曙光呢?自信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認可,也只有認可了自己,才能夠做好自己,才能夠去改正自身的不足,然後再通過這樣的行為,去獲得別人的認可。
因此不論是多麼的沮喪,也一定不能夠放棄自己,只要能夠守住自己的底氣,那麼就能夠延續人生的希望。
三、學習
當你到了四十歲的時候,若還是找不到成功的路徑,那麼就說明你需要開拓自己的眼界,增強自己人生的經驗。想要一個好的人生,就需要馬上著手去學習,去在你想要成功的領域,下足精力去學習,要能夠踏實,一點點的讓你有競爭力。
人生的經驗只有配上一定的才能,才能夠讓你獲得在社會上的價值,不學習的人生,縱然是活到了八十歲,你也不能夠做到事事遊刃有餘。我們要能夠看清,一事無成的人,本質上就是沒有任何的才能,正是因為缺乏能力,才沒有做事的本事,因此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就需要從本質上進行更改。
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特別是當你在平常的生活中並沒有學習的習慣時,就算是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也往往會克服不了心裡的阻礙。我們需要明白,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事情。
最困難的地方都在於第一步,而最簡單的地方也是在於第一步,只要你能夠跨出第一步,你就會發現任何事情都不過如此,內心中的堅定和習慣上的堅持,會讓你在學習中獲益匪淺,最後也就是讓你的成功能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