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智傑
有誰能想到,今年618,最火的不是京東,而是東航「周末隨心飛」。
周末無限次飛行,國內任意航線,期限半年,僅需3322元。這一優惠力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全球主流航司發布「無限飛」產品,不僅國內沒見過,全球也是頭一回。果然,「隨心飛」成功出圈,大火。火到什麼程度呢?有三點:
1. 很多人買。618當天,旅客集中搶購,導致東航App多次宕機。
2. 有人買不到。最初幾天,東航App宕機,很多人都買不到,網上出現黃牛黨,在閒魚等二手平臺上賣到5000元。
3. 大家都在傳。隨心飛不僅是旅客關心,大家都好奇,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機票產品,而是一個社會話題,媒體競相報導。查了下百度搜索指數,在618那幾天,東航搜索指數暴漲了10倍。
一句話總結各派「隨心飛」
東航隨心飛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除了幾乎同時推出的華夏無限飛外,海航、祥鵬、春秋、南航等各大中小航司也紛紛跟進,推出自己的創新產品。這些」隨心飛「們看著挺像,其實差異不小,主要有這麼幾派:
1. 無限派:以東航「周末隨心飛」為首,這是名門正派,人才濟濟,還有海航的嗨購自貿港、春秋的想飛就飛、南航的快樂飛、山航魔毯、華夏的無限飛、祥鵬的無限飛。
「無限派」講究「只要入了坑,多飛不收錢」,讓那些本來一年只飛1-2次的旅客,入了無限派之後,多花了一兩千,多飛個十來次。一句話:旅客便宜多飛,航司填滿空座,地方刺激消費。三方共贏,你好我好大家好。
2. 川航安逸飛:399元買10張188元抵用券,999元買10張399元抵用券,每段只能用一張。看起來和無限飛有點像,一句話總結,幾百塊買了10張機票抵用券。其實這就是京東plus會員卡的路數,花錢成會員,每次買東西可以便宜點。
如果川航率先推這個也挺好,也可以刺激旅客多飛多消費,但跟在各大航司」無限飛「後面,就顯得有點小氣了。據說川航內部提了三個方案,最終選了這個。這個方案最大的好處是折扣是一定的,票價是浮動的,市場好票價高,市場不好票價低,確保航司能賺錢。玩法還是很新穎,不過旅客們好像有些失望。
3. 飛豬任性飛:不限航司不限航線不限出行時間,66元抵500,也就是500元以下機票一律只要66元,500元以上只要66+差價。7月15-30日,飛豬app每天準點搶。
因為這是飛豬自己的活動,機票的補貼都是飛豬自己出血,航司沒有參與。其實這個套路每年雙十一都會上演:華為P40秒殺,前10個免單。很熟悉,有木有?所以一句話總結,秒殺機票「消費券」,飛豬補貼換流量,讓大家下載app,讓大家每天來打卡。因為一張機票飛豬要補幾百塊,所以當然大家是搶不到啦,我是連他們家的APP都沒下。
4. 中聯航盲盒:這個產品其實挺有意思,非常創新。盲盒是這樣的,先花398元在京東的中聯航艦艇店拍下一個「虛擬盲盒」,然後把「想幾號出去玩」發給中聯航,中聯航看看當時哪條航線賣得不好空座比較多(比如大興-鄂爾多斯),簡訊通知你,你確認即可成行。
如果不想去,下兩個月中聯航還會再分別推送一個航班給你,也就是還可以選2次。一句話總結:含稅398,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過要注意,這次旅行如果要帶行李還得額外花錢哦。盲盒,旅客買的是特價機票,中聯航賣得是空座,邊際成本很低,所以構思也是很巧妙。
5. 吉祥無限升艙卡:只要再加888,不管機票多少錢,次次可升商務艙,升滿為止。這個對商務客來說特別有吸引力,特別是吉祥的789飛機,基本一次可回本。商務艙吃得好喝得好用得好,估計升艙的服務成本要150左右,升6次以上航司就虧了。第一天,就有900多人升艙,還都集中在商務線。
另外,升艙券不一定能刺激旅客多坐飛機,但是能刺激其他航司的旅客多坐吉祥。一句話,策反對手商務旅客的利器。目標指向誰,我就不多說了。
6. 廈航「全福飛」:「機+酒」,只不過都是五星酒店,住得比較舒服,還送1年的銀卡,這裡也就不多說了。
本文只討論「無限派」,其他幾大門派,下回再說。
為什麼會有「隨心飛」
為什麼東航會推出隨心飛呢?很多人一提就是「現金流」,說東航日子不好過,客源下滑太厲害,非常缺錢,需要快速預收票款。
其實對也不對。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算筆帳,東航雖然沒有公布周末隨心飛的銷量,但我們就樂觀點按20萬套來算,一共能夠預收6.6億元,看起來不少啊。我們再看看東航年報,一季度總負債2206億元,一年內要還的短期負債882億元!很顯然,這不到10億元對於東航的現金流來說連零頭都算不上,塞牙縫都不夠。
所以東航確實很缺錢,不過也不指望隨心飛。其實大家都不用擔心,三大航經營基本面都是很好的,現在只是遇到新冠的階段困難。他們都是央企,背後都有央媽,銀行借錢隨便錢,就算最後真的還不起,還有央媽注資。現金流看似緊張,其實是高枕無憂。
那不是為了現金流,是為了啥呢?我認為有三點考慮:
一是航班空座太多。東航是3月份開始琢磨隨心飛的,當時整個行業旅客量只有去年的三成,到產品正式推出的6月份,旅客還只有去年的六成。旅客不想出門,航班上又有大量的空座白白浪費,怎麼能刺激旅客多坐飛機呢?這應該是隨心飛的初心。
二是市場恢復緩慢。各大航司對今年的市場都不太樂觀。目前國內市場已經穩步復甦,窄體機的日利用率已恢復到5個多小時,算下來停場的飛機不到一半了,客座率也恢復到70%左右,可以說是勢頭非常好。但同時票價卻只有去年的一半。也就是說,目前票價只有去年的一半,旅客卻只有去年的六成。
另一邊國際航線基本停擺,大量的寬體機也將投入國內市場,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供需失衡。當前,國內市場上只有去年60%的旅客,卻有去年120%的飛機,價格戰已在所難免。最近北京、新疆、大連疫情出現反覆,市場復甦更加不確定。在民航局內部會議上,各航司也都不看好今年的民航市場,預計國內市場要到2021年以後才能恢復,國際市場可能要到2024年。也正是基於這個判斷,各公司痛快地把今年內的機票都爽快地打包進了隨心飛。
三是刺激旅遊消費。當下我國外貿持續下滑形勢嚴峻,消費就成為穩經濟的重要手段。擺地攤、搞夜市,政府千方百計刺激消費。利用「隨心飛」,「幾乎不要錢」的機票,能夠鼓動大家出門旅遊,鼓勵大家出門消費,這就是貫徹中央精神的最好體現。
從東航的數據看,效果還是很好的。前三周一共兌換了25萬張機票。這12萬人出門,不僅是買機票,還要住酒店,買門票,吃飯,購物,這是一連串的消費。所以央企擔當還是很到位的。
「隨心飛」們背後的套路
大家都關心,無限飛到底能賺錢嗎?下面我們試著算算帳。大家知道,東航的隨心飛搞了三個月,反覆醞釀,才最終出爐。拿到東航的作業後,其他航司也足足抄了有一個月時間。為什麼要這麼久呢?從專業角度看,其實無限飛的設計沒有那麼簡單,背後有不少「套路」。
下面我們分三個層次來算這筆帳。
首先是「初級會計師」算法,旅客有沒有邊際貢獻,機票本身能不能賺錢。
大家知道,一個航班的成本很高,但一個空餘座位的成本卻很低。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內航班馬上要飛了,上面還有好些空座,這時一個旅客到登機口,航司多拉這位旅客要多付多少成本?其實平均下來只要100元。因為航班的很多成本都和飛機有關,多一位旅客不會多,少一位旅客不會少。真正和旅客相關的,我們叫旅客邊際成本,只有機場旅客服務費、旅客體重增加的燃油、銷售代理費、值機手續費和餐食,這些也就100元左右。
如果按這個標準粗算,海航的2699可以飛27趟,東航的3322元可以讓旅客飛33趟,南航的3699元可以飛37趟,春秋成本低,2999估計可以飛45趟,祥鵬的5588元可以飛56趟。而實際上大家肯定飛不了這麼多,所以從機票本身來看,無限飛肯定是賺錢的。這是直接算法。
就這麼簡單嗎?「中級會計師」想得多一點,商務旅客消費降級的機會損失。
航司們搞無限飛最怕的是什麼?試想一家大企業客戶,本來半年商務出差買機票要花1000萬,結果一看有無限飛,這太好了,秘書算了算公司出差的人頭,只要買個100套就夠了。結果下半年,這家大客戶買隨心飛花了33萬,省下了買機票的1000萬。航司損失太大了!
怎麼辦?肯定不能明說不賣給商務客,那樣會被罵的。所以為了不讓商務旅客消費降級,各公司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薅光了頭髮,設計出各種令人拍案叫絕的套路。
比如東航做得就很巧妙,只能周末飛(出差大多在工作日),要提前5天訂票(出差經常臨時走),不能改籤且4天內不能退票(出差行程需要隨時改籤)。南航也挺神,雖然工作日也能用,但同一始發地和目的地的航線只能飛兩次,一般出差都是集中去幾個地方,所以這也能「勸退」商務客。其他公司基本都在抄東航的作業。
但也有不怕的,比如春秋只要求提前7天訂票+不能改籤,感覺是有點無力,祥鵬是提前1天+4小時退票,感覺是非常歡迎商務客了。仔細想想,可能是他們兩家本來就沒有什麼高頻次的商務客吧,自然就不怕他們降級了。
最後,「高級會計師」還會進一步考慮,會不會擠佔座位帶來機會損失。
國內航班的訂票周期都很短,特別是疫情下,有八成以上的旅客都是在5天內買票。所以航司規定無限飛旅客提前5天訂票,確實是能勸退商務客,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無限飛旅客坐滿整個航班,讓正常買票的旅客買不到票。
這點東航因為是首家,機會損失可能不小。按第三周數據,top10的熱門航線,周末隨心飛旅客佔比都在80%以上,也就是說普通旅客基本上都買不到票,特別是成都拉薩,基本上整條航線都成為隨心飛專機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賣了10幾萬套,只能在周末出門,成都拉薩本來就是旅遊熱點,正常票價又都很貴,所以抱著「飛一趟就回本」的想法,大家紛紛爭先恐後地訂票了。這個機會損失有多少?熱門航線被佔滿,流失一個旅客估計要損失1000元吧。
也正是隨心飛坐滿了航班,很多旅客只能買其他航司的機票,帶動了共飛航線的收益明顯上漲。這恐怕是當初誰都沒想到的吧。所以,大家注意到,後續的無限飛產品,都多了一個「小字條款」:春秋是每班至少可兌換20個座位,山航是每班至少20個,海航是每班20個,祥鵬是每班10個。
南航的快樂飛是後面出的,充分醞釀,所以比較「狡猾」。一是靈活限制兌換座位。南航寫的是每天2萬個座位,據說會放出來3萬。目前南航每天不到2000個航班,平均下來每個航班20個座位,但成都拉薩這種熱門航線能夠兌換的座位是平均數20個,還是30個?我也不知道。
二是南航規定一個航線只能飛2次。這不僅是為了讓大家「打卡美好中國」,其實也是為了分散出行,別逮著成都拉薩天天飛。三是完美避開暑運,南航的快樂飛是從8月26日開始,國慶可以用,元旦可以用,但就是暑假不能用,這也是避免擠佔座位的損失。
「隨心飛」們不是想賣就能賣,背後套路滿滿。大家看的是數字,XXXX無限飛,業內看都是小字,「這也不能飛,那也不能飛」,這才是產品設計的精髓。
但大家目標都是一樣的,要追求的是航司、旅客、政府多方共贏,這恰恰考驗著航司的智慧。東航作為先驅,隨心飛能不能賺錢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牛」他們可以吹一輩子了。
真心希望這樣的創新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