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
只有經歷了失業、迷茫、打零工的中年男人對此才深有體會。沒有技術,就意味著中年被「退休」,面對上有老下有下,車貸房貸背著跑,中年男人拿什麼拯救下半生?
公元前202年,一個集團公司正式掛牌上市——漢王朝。而創建者劉邦在不惑之年就是沒有技術的中年男。相比較長槍策馬平天下的項羽,劉邦似乎必敗,因為項羽自身技術(自帶武力)過硬,也有龐大的軍團。但最終是劉邦集團僅僅四年時間就打敗項羽集團,奪取了天下。
劉邦沒技術不代表他一無所有。他有三樣東西並且做到極致,令我們普通人望其項背。
首先他有膽識。公元前209年還是小小的亭長的沛公帶領一班泥腿子去赴勞役,半路又是下雨,又是跑人。時間趕不上了,人手不足額了。到了也命令殺頭,這個情況是不是有點像陳勝吳廣。殊途同歸,劉邦乾脆解散了眾人,老子不去復命了,乾脆起義造反。這簡直就是大澤鄉起義的翻版,而兩次起義事件發生在同一年。
其次劉邦有人手。別看他做亭長的時候遊手好閒,不顧家,不受家人待見。有點小錢就請那些「狐朋狗友」吃酒,而他的初始團隊就在這時培養起來的。會來事兒,能抗事兒,會領導,這些因素是其他人願意跟著這個混子哥混的原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會用人。曾經的頂頭上司蕭何包裝他;韓國貴族張良跑來幫他;大將軍印給了從項羽那邊跑來的韓信。其他人,凡是有才華者,皆人盡其用。反觀項羽,韓信就當了個執戟郎中,陳平也跑了,首席謀士範增也被氣吐血。
而後來的歷史事實也驗證了,正是在以張良、韓信、蕭何三人為首的團隊合力下,將項羽一步步逼到了垓下絕路。
一個好漢三個幫。張良相當於策劃,韓信是幹銷售的,蕭何管後勤和物料。而劉邦決定做哪個行業,賣什麼產品。這個團隊剛開始你是看不出什麼的,後面我們才知道,我去,這個配置簡直太豪了,頂配啊,所以幹成了漢王朝這個頂級集團公司。
所以,中年男人,如果沒有技術,你又想做出點事業來,那麼,少不了的就是膽識,信任你的人手和兄弟,以及如何用人的能力。一個袖珍團隊的基礎搭配是:策劃+1(智囊),銷售+1(打戰),後勤+1(打雜)。這個基礎團隊,你湊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