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大土豪沈萬三,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各種野史雜記,電視螢屏,都鍾愛他的傳奇故事。沈萬三最大的標籤就是,錢多。多到何種程度呢?據說按照如今的財富值,他大約有兩個億美元,抵得上四十個比爾蓋茨,一口氣買下十個騰訊公司。這才是真正的富可敵國,連明朝的皇帝看著都羨慕。史料上都描述他的富有和財富,民間故事對此更是津津樂道。關於沈萬三的發家史,簡直是富二代加自身努力,放到現在,可以說得上非常厲害的企業家了。沈萬三的父親名叫沈祐,沈家原本是浙江湖州人,元至二年時,全家人搬到了周莊,後來就在長洲縣東蔡村生活。他們靠著辛勤的勞作,開墾了大量的皇帝變成肥田,因為經營得當,轉行做地主,平時也放高利貸。所以說沈萬三一出生的時候,就是錦衣玉食,祖輩們積累的家業殷實,沈萬三自身也非常有能力,繼承家業之能是錦上添花。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能夠將這筆財富進行翻倍,賺取更多的錢。
元朝時,中國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蘇杭一帶,是中國重要的產糧基地,沈家的家族基業就在這一片。就這樣,通過糧食的交易,沈萬三攢下了大量的錢財。於是便開始做起了中間商。他靠著出口絲綢茶葉和進口藥材香料迅速積攢起了大量的錢財。民間的傳說,劉伯溫曾指點過沈萬三。告訴了沈萬三的做生意的道理。誠信、勤勞、機遇、智慧。沈萬三積累的巨大的財富,正常來看是與當官的沒有什麼瓜葛,甚至幫助政府修建了不少的基礎設施,那為什麼最後會遭到朝廷的誅殺呢?翻閱歷史,小編提出一下看法。
一、殺雞給猴看
重農抑商,是封建專制社會的一個經濟常態。因為農業是國家的基礎和根本,失去了農業和農民,國家必定會混亂。辛辛苦苦建立明朝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他抑制商業發展,尤其是打壓那些富商大賈的發展,沈家在江南一代,赫赫有名,自然是首當其衝。朱元璋自幼貧寒,小時候曾給地主家放過牛,遭受過地主的剝削。他對於富人階層肯定是有仇恨的心理。朱元璋統一天下之後,又怎麼能放過地主階層的代表沈萬三呢。當然受到處罰的富戶不僅僅是沈萬三一家,幾乎江浙一帶的富戶,上千家都受到了處罰。在明朝剛建立時,就將他們強制性的遷到南京,直接逼得很多的富豪低價賣掉自己的幾輩子積累下來的田產,藉機掠奪了這群富豪的財富。不得不說,朱元璋的這一計策非常有效。明朝的國庫充盈起來了,朱元璋富起來了,而且他因為窮被欺負的心理陰影也得到滿了。
二、勾結朱元璋的死對頭
原本沈萬三好好做自己的商人,不至於有抄家的危險,至少可以幾輩子衣食無憂,可他偏偏與朱元璋的死對頭張士誠有過聯繫。這還要從當時的起義軍開始說起,那個時候張士誠剛好是在江浙一帶起義,他還是一支起義軍的領袖。說起來張士誠這個人,他不但有能力,而且還不缺錢。他甚至還是所有起義軍領袖中最有錢的一個。而他也成為了朱元璋最痛恨的敵人之一。而當時的沈萬三也在江浙一帶做生意,本來這兩個人可以說並不會有太多的交集。但卻是造化弄人呀,這兩個人恰恰又都有了聯繫。當時張士誠剛剛起義的時候,沈萬三就曾拿出了一大筆錢來幫助他。這也讓他自己陷入了政治這片泥潭裡。朱元璋有一次攻打蘇州,沈萬三為防守蘇州的張士誠提供了資金的支持。使得朱元璋苦戰三個月才佔領蘇州。這樣的行為讓朱元璋加深了與富人階層的對立。後來朱元璋從起義軍裡面勝出,當了皇帝。沈萬三回首往事,後悔不跌,趕緊補救。得知朱元璋要修建南京城,捐出大筆財富,給國家裝點門面。如今南京城的「聚寶盆」「水西門」就是他的大作。不過沈萬三做的有點多了,他不僅修建了城牆,甚至廊坊跟橋梁也承擔下來進行修築,比皇家提前三天完工,這明明白白的打皇帝臉,讓朱元璋心裡很不痛快。沈萬三這樣做,導致了朱元璋對他更加的怨恨。
三、關聯藍玉
沈萬三作為商人,他是不可能造反的。可是他卻與試圖造反的藍玉走到了一起。藍玉是朱元璋早就想剷除的人,既然兩個人走到了一起,正好順便處理掉沈萬三。在1398年之時,沈萬三的女婿在外得罪了人,被人蓄意報復,誣告女婿顧學文與藍玉在商量謀反一事。這本來是一個看上去很荒唐的說法,藍玉只不過曾在沈家擔任過教書先生而已。而要說他有謀反的意圖,其實是並不成立的。這種事情就屬於無中生有,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朱元璋抓住了沈萬三的把柄以後,開始迅速的將沈萬三定罪,抄了沈萬三的家,還將沈家上下幾十口的男丁全部處死。沈萬三雖然是距今有600多年的人物,可是他的故事卻還在人們的口中代代相傳,在沈萬三的老家,即便過去了這麼久,可是仍然婦孺皆知,可見他的影響力。還有一些傳說說他其實是有一個聚寶盆的,他可以隨時在其中拿錢,這才是他成為富豪的主要原因。
不知道大家讀完沈萬三的故事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