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軍損失慘重:4艘主力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被炸沉,其餘幾艘軍艦損傷,飛機損失188架,海軍士兵傷亡2450人。
3艘航空母艦由於並沒有在珍珠港,才得以倖免於難,而日本方面僅損失29架飛機和幾艘小型潛艇。事件發生後美國便對日本及軸心國宣戰,通過駝峰航線給中國運來了大量戰略資源,最終在1945年8月投下兩枚核彈,致使日本最後徹底投降,二戰宣告結束。其實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兩枚核彈前,還做了很多對日本的報復性事件。
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美國上下怒氣難消,立即就策劃了對日本的報復計劃,美軍意圖派遣轟炸機對東京進行轟炸,但當時美軍面臨一個難題:日軍當時已經佔領了新加坡,控制住了馬六甲海峽,這條海峽是出入日本海的咽喉。
這意味著,美軍的航空母艦在日本列島周圍2000海裡的區域失去了制海權,以當時艦載機的航程根本難以飛越這麼長的距離。此時一位軍官提出了建議:改裝陸軍飛機,因為陸軍飛機的航程足夠,能夠保證航母在安全距離內。
但美軍依然面臨問題,這些飛機不可能有足夠的油飛回來,於是最終的命令是讓飛行員駕駛戰機飛到中國浙江地區,但為了保密,這件事沒讓中國提前知道。在珍珠港事件發生的四個多月後,美軍16架B-25「空中堡壘」轟炸機,各自攜帶4顆230公斤重的炸彈,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騰空而起,向日本列島飛去。
16架飛機對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實施了轟炸,扔完了身上所有的炸彈,隨後全部安全地從日本本土飛走。儘管時候日本方面聲明此次轟炸「收效甚微」,但對日本軍心、民心造成巨大打擊和震撼,迫使日本花費了更多的精力來部署本土的防空。日本為了消除本土遭受空襲的危險,後來實施了中途島登陸作戰,結果在中途島戰役中遭遇大敗,太平洋的戰局從此逆轉。
楚克島在一戰後成為了日本重要的軍事基地,被譽為「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和「日本珍珠港」,其軍事地位不言而喻。1944年,美軍對楚克島發動了空襲,擊沉了日軍12艘各類大小戰艦以及32艘商船,炸毀了近300架飛機,空襲導致3000餘名日本海軍士兵被炸死。這次空襲讓美軍大出了一口惡氣,因為空襲後的楚克島滿目廢墟,就跟當年被襲擊的珍珠港一樣。
除了這兩件著名的空襲外,美國還做了很多其他報復性事件,比如美國對東京採取的大規模燃燒彈攻勢,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趕出了在中國的日本空軍等等,這些事都可以看作是對珍珠港事件的報復,美國不僅僅是以牙還牙,更是加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