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油潑麵,褲帶面,臊子麵,蘸水面,踅面,鹹湯面,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幾種特色麵食,這些可都是主食而非小吃啊,陝西在文化旅遊方面,有刻意打出自己「地理標誌產品」的意思,油潑麵順著上了而已,關中地區算是西北傳統的小麥產地,除了小麥以外一般是小米土豆來做補充,不過電視劇太誇張了,陝西人是「可以」頓頓吃麵,而不是山西人「必須」頓頓吃麵,西安和延伸的隴東地區麵食是主流,但不僅僅是麵條,還包括發糕饅頭白吉饃等等的食物。
油潑麵這東西,從來不是陝西的,只是陝西開館子都賣這個而已。熱油潑辣椒,整個北方做辣椒基本都是這種做法,無論新疆還是黑龍江,山西也是這樣做的,陝西並不特殊。所以各地都有愛吃油潑辣椒的人,愛吃油潑辣椒又同時愛吃麵的人,當然都會接受吃油潑麵。另外說油潑麵,油潑這個技法,在烹調中很常用,調涼菜,蒸魚,水煮肉片等,很多時候都有這一步驟,只是拿來對待麵條的比較少。所以說,其實如果一個人愛吃所謂陝西油潑麵,這個事情其實不關陝西什麼事兒。
只是他的口味,恰好和陝西人的口味差不多,所以我從來不拿好吃不好吃,愛吃不愛吃來說事,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比較這個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現在河北滿大街都是安徽板面,並不是說河北人多愛吃安徽人的東西,只是安徽北部人和河北人,口味本來就差不多,只是這種很符合河北人口味的東西是安徽人開的店。而山西比較尷尬了,因為山西的面大都太奇怪了,「我們不一樣,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