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森》裡的大頭菜到底是個啥?能吃嗎?

2020-12-06 遊民星空

大頭菜是什麼?能吃嗎?

答案是,當然能吃,而且醃成鹹菜還特別好吃!

只不過隨著《動物森友會》近期的大火,這種物美價廉的蔬菜突然就走上了「菜生巔峰「,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金融產品,沉浮之間不知見證了多少一夜暴富的奇蹟!PS:天台上的諸位,也請好好排隊,有序上路~

《動森》中用大頭菜炒股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每個周日大家可以按當時的價格,集中購入保質期為7天的大頭菜,之後一周內,大頭菜的出手價將在各個島嶼內上下浮動,如果能在合適的時機出手,血賺百萬不是夢~當然,如果太過貪心,過度持菜觀望,錯過出手時機的話…… 還是天台見吧!

因為其中巨大的商機,大頭菜如今已成為了《動森》玩家中的核心話題,大家見面也不問「玩啥呢?「「吃了嗎?」開口就是一句「你家大頭菜今兒什麼價?」「走勢不錯啊,建議等等再拋。」「XX島都被擠爆了,抓緊最後的清倉機會!」……

如今,走在公司就有種身處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錯覺,只不過美股熔斷什麼的根本不夠看!一堆遊戲宅忽然全變成了十幾年的老股民,一邊盯著「大頭菜K線圖」研究走勢,一邊看著群內的「大頭菜今日成交價」信息表,隨時準備搶灘登陸,朋友圈也被各種「all in」「梭哈「給刷屏了,仿佛個個都是巴菲特,俯仰之間就是上百萬的大項目。

可以說,大頭菜在《大富翁》之後,又一次成功的在玩家群中掀起了一波「炒股熱」,而這份狂熱之下,我也不禁想要搞清楚,為什麼是「大頭菜」?

所謂大頭菜,在3DS上的《動森》前作中被翻譯的其實更準確些,叫做「蕪菁」。蕪菁同蘿蔔同屬一科,且外形與食用功效也和白蘿蔔非常相似。《 醫林纂要》中就曾描述蕪菁「利水解熱,下氣寬中「,簡單來說就是能讓你放更多的屁,緩解脹氣。

而且作為樸實無華的蔬菜,蕪菁在中國也有著「輝煌」的傳說和歷史。首先,傳說中蕪菁「大頭菜」這個俗稱,竟然是諸葛亮發明的。某天諸葛亮偶然在山上發現一種像蘿蔔的野菜,嘗了一口發現這東西沒毒(因為沒死?),味兒還不錯,便採了幾顆回家烹製,結果家人吃完後都說好吃,便問這是什麼,諸葛亮思考片刻便根據其外形答道:「大頭菜」。

之後諸葛亮發現大頭菜不但味美,易種植,數量還非常多,便將其在襄陽一代種植開來,並教給百姓們如何醃製。之後諸葛亮隨劉備出徵時,便將醃過的大頭菜隨軍攜帶,幫軍隊解決了蔬菜不易保存,且沿路買耗時耗力的問題。也正因如此,蕪菁在中國也被稱為「諸葛菜」。

其次,其實蕪菁還有個超級厲害的「兒子」。宋朝時期菘菜曾被南方人帶到北方種植,但由於水土不服,其在北方很難生長,但也許是偶然,於泥土中艱難求生的菘菜,和當時北方非常盛行的蕪菁產生了雜交,誕生了一個新的品種——白菜,並且白菜對於南北兩地的環境都非常適應,這種特性讓它最終成為了中國的蔬菜之王。

說回《動森》,相信不止我一個人產生過這樣的費解:把大頭菜作為硬通貨,是不是有點奇怪?其實回顧中學歷史課本,我們就能很容易的發現類似的「怪事」。

16世紀中期,鬱金香初次引入荷蘭,這種新奇又美麗的植物由於數量有限,加上商人們的瘋狂營銷,引發了巨大的搶購熱潮,在巨大的供需矛盾下,鬱金香價格被哄抬至天價,最貴的時候甚至1株鬱金香就能換12頭牛。不過隨著供應量的極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也恢復了理智,鬱金香價格很快暴跌,無數人因此侵家蕩產,這成為了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是如今現代金融市場建立之路的重要推力。

不過為啥《動森》中供玩家投機的東西就非得是大頭菜呢?其實這是任天堂玩的一個文字遊戲,在日語中,蕪菁這個詞其實也有「股票」的含義。只是相較於股票,《動森》中的大頭菜其實更像期貨。

首先期貨有到期日,不能像股票一樣無限期持有,這也就對應了遊戲中大頭菜有「頭七」的設定;其次股票背後對應的是上市公司,而期貨則對應鋼材、大豆、大頭菜等固定商品;股票的盈利來源分為市場差價和分紅派息,而期貨則純粹是商品買賣時的差價,也就是你在遊戲裡倒賣大頭菜時賺的利潤。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動森》中的大頭菜與期貨的屬性有重疊,但骨子裡它還是更接近於「彩票」。畢竟大頭菜的價格完全不受市場行情左右,純粹就是靠系統隨機決定。說白了我們能不能靠大頭菜狠狠賺一筆,完全就是靠運氣......還有你加的好友夠不夠多。

最後,炒了這麼多天大頭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疑問:那個賣大頭菜,叫「曹賣」的豬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和它對話我們可知,曹賣其實是上一作《動森》中野豬婆婆的孫子(女),繼承了奶奶的賣菜事業,並且所有大頭菜都是它家自己種的。這也就說明,它們壟斷了《動森》中超尊貴的「印鈔權「,換句話說,它們根本就是豬中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啊!(我知道《貨幣戰爭》是玄幻小說)

結語

這兩周大頭菜讓《動森》玩家結結實實的過了一把炒股癮,賺了的玩家體會到了「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爽快感,賠了的玩家,也體會到了為什麼「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而這也是僅僅是《動森》無數閃光點中的一小部分,畢竟在這個溫馨、放鬆、充滿人情味的世界中,還有著數不清的房貸等著你還,無數的鱸魚等著你釣呢~

責任編輯:戰術大米

專欄徵稿——點擊參與!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專區

相關焦點

  • 動森裡的大頭菜到底是啥?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
    回到現實中,這白白胖胖的大頭菜到底是啥?最關鍵的是,好不好吃呢?01雖然長得很像蘿蔔,但大頭菜其實是蕪(wú)菁(jīng)很多人看到遊戲中的大頭菜,第一反應是:這不是大白蘿蔔嘛,就是長得有點圓。現實中的蕪菁,和遊戲裡的大頭菜長得差不多,都是圓圓的白胖子。
  • 《動物之森》的大頭菜,到底是什麼菜?想不到是諸葛亮給它取名的
    這段時間,《動物之森》成了最熱門的話題。作為任天堂出品的switch遊戲之一,《動物之森》一舉成為銷量上升最快,售賣量佔據第二的遊戲。大家最看重的,就是這款遊戲裡超高的自由度,以及和島上的小動物們互動。而最能勾起玩家們激動心情的,卻是裡面的一款蔬菜,也就是大頭菜。
  • 傳說中的「炒大頭菜」到底是個啥菜?
    傳說中的「炒大頭菜」到底是個啥菜?給在狀況外的朋友解釋一下:這裡說的和熱搜上的「大頭菜」,其實是任天堂出的一款遊戲「動物森友會」裡的一種期貨。遊戲設定是:每周日上午, 有一個叫做曹賣的人出現在島上,向玩家兜售大頭菜。之後的6天,商店會以無規律的浮動價格收購大頭菜,如果你能在最高點上拋售,可以大賺一筆發家致富。
  • 《動森》背後的經濟學
    對遊戲從業者來說,這種設計思路值得拆解研究;而對普通人來說,在世界經濟飄搖不定的當下,如何理解資源的稀缺、如何配置自己的資產、如何對抗消費主義,找回生活的本意……在《動森》中,我們也能找到一些答案。想要這樣的花田嗎?來串門吧與此同時,《動森》又還原了另一個現實中的經濟學細節:稀缺會導致價格的提升。我島的特產水果是梨子,它的出售價格是100鈴幣(遊戲貨幣),購買價格是400鈴幣,而其他特產水果的出售價格則是500鈴幣。這使得跨島貿易成了一門一本萬利的買賣。
  • 遊戲裡沒有世外桃源,動森也不是烏託邦
    動物森友會》(後稱動森)裡建島,而你卻連臺Switch都沒有的時候,難免感覺自己是這個熱鬧世界的唯一旁觀者。在這種「全世界就我沒玩動森」的幻覺指導下,每一張朋友圈曬圖都成了李佳琦,瘋狂催促你「買它買它」!不過,從 3 月底正式開售到現在,隨著島民數量的快速膨脹,動森多少有點變味兒。
  • 你全押大頭菜了嗎?——聊聊遊戲裡那些有趣的經濟小知識
    這就和你炒大頭菜一樣,如果你的大頭菜被偷,或者是沒有賣出去爛在了地裡,都會實實在在地造成一個結果——損耗或者叫滅失。來自沉迷於動森的同事的滿地大頭菜!囤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無論你是想抄底囤積大頭菜還是捏著鈴錢不放,都不得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問題。任天堂設計的這套系統目前還沒有被人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預測模型,現有的產物大多是通過老版本動森加以推測出來的,至於準確性,我只能說——我已經爛了一家門口的大頭菜了。
  • 關於動森的15個走心故事|請善待這個溫柔小宇宙
    在動森裡,你或許會遇到一隻坐在湖邊仰望星空的小動物,它會意味深長地跟你說:「你總是那麼拼命,不要一直奔跑啦。停下來望望天空,多美啊。」動森是給那些奔跑中的人安放靈魂的精神角落,是一片用愛澆灌出的土地,不該遭受現實世界的汙染。所以,如果可以,請好好守護它。動森到底是什麼遊戲?
  • 年度回眸:從動森到2077,遊戲的未來到底靠技術、劇情,還是gameplay
    這一稱謂不是侮辱,而是因為它太過於良心,看起來像個蠢笨的老實人。 然而這個老實人的形象卻在2077發售之後崩塌。人們震驚地發現,PC版的2077裡bug層出不窮,這表明遊戲在發售之前沒有經過認真測試。而主機版本則完全不能玩,畫麵糊、在複雜場景時幀數甚至掉到只有十幾幀,玩家形容為「卡成PPT」。
  • 「醜」在動森裡也是一種原罪嗎?
    舉個例子,動森中的大部分小熊設計得都頗為可愛。但同為小熊,「阿西」卻長得離經叛道——濃鬱的黑眼圈,肆意生長的絡腮鬍,鮮豔的香腸嘴,很難想像到底遭遇了什麼才讓他長成這副模樣。但在遊戲裡,一些玩家眼中可能就沒這種限制了。已經有小動物為「醜」付出了代價。2早些時候在人們還在被「鱸魚」和「大頭菜」洗腦的時候,外網開始流傳一個比爾·威伯利(Bill Wibbly)的動森梗。
  • 逆水寒與動森是屬於前者還是後者
    眾所周知,今年上半年來動森發售之後,在主機界幾乎橫掃了所有對手,作為任天堂手中的王牌之一,遊戲性自然不必多說,動森能火完全也是憑藉任天堂在遊戲中的創意和貼近現實的設定,但遊戲本質還是一個經營養成類的遊戲。
  • 《動物之森》背後 濃縮著玩家和「商人」的攻堅戰
    不管是早期的「鱸魚」還是已經連續四周登陸微博熱搜的「大頭菜」都在從不同的角度證明著《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走紅。事到如今,大部分沒有玩這款遊戲的玩家想必也有意無意間接觸過不少相關梗或是表情包,也早就明白了「大頭菜」到底是個什麼玩意。而隨著玩家們一次次在動森中經歷買入賣出帶來的資本積累,圍繞著遊戲展開的買家、賣家、工作室和遊戲之間的攻堅戰也再一次被推向了前臺。
  • 當你離開「動森」3個月後,小島上會發生什麼?
    5 月中旬,我因為在工作上有了一些新的變動,工作量的增加讓我無法再像 3、4 月份遊戲剛發售那會兒一樣,每天都能抽時間到「動森」裡瞎轉悠,但我每晚下班後如果有時間,也依舊會在「動森」玩家群裡看大家聊天,時不時插幾句話,自我麻痺自己還沒有流失,只是暫時按下了暫停鍵。
  • 在《動森》世界裡,人人都可以是頂級家居設計師
    「今天的大頭菜多少錢一顆?」「卑微花農求問,有黑色鬱金香、粉色銀蓮花換藍色風信子和青色波斯菊。」……這幾句話是不是看得你一頭霧水?其實這是動森玩家的專屬「黑話」啦!《集合吧!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是任天堂Switch平臺於今年3月20日新發布的遊戲。
  • 浪人觀察:動森這麼火 為何有些人已經開始「棄島」了
    沒人逼著你在遊戲裡還完房貸,沒買到的衣服還會再有,錯過的駱駝、妹妹和大頭菜也會再來···只不過沒人甘心就這樣放手。得到的那一刻異常開心,錯過的那一剎莫名失落。開心與失落,是你,怎麼選?「別人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島」換個角度想,這也不完全是遊戲本身的吸引力,還有朋友在遊戲世界相見的快樂。「動森不聯網會沒啥樂趣」,一位網友在給@新浪手機 留言時表示。然而聯網就意味著你不是一個人在遊戲中「漁樵耕讀」,而是進入到一個動森的「大家庭」。
  • 遊戲中的文化元素《動物之森》10個日本文化梗
    現在估計有幾百萬玩家正在自己的島上過著建橋、釣魚、炒大頭菜、再抓點狼蛛賣給小狸貓的悠閒日子。而且狼蛛收購價真是高,我都懷疑狸克是不是正在島上某個角落造什麼危險的狼蛛大炮。儘管任天堂在《動物森友會》裡展現的吸引力超越了文化背景的隔閡,但歸根結底,它還是個日本人做的遊戲,這意味著其中必然會滲透著鮮明的日本文化元素。雖然《集合啦!
  • 10天營收2萬元:在《動森》裡做生意到底有多賺錢?
    背後的商機 也許還有人不清楚一款主機遊戲裡為何有氪金行為。這裡簡單來說說。 《動森》是個模擬經營遊戲,時間與現實同步,節奏緩慢,大家樂此不疲的「期貨」大頭菜,一周也只有一天能買入。本作還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遊戲裡,大家相互串門;遊戲外,人們又不斷在社區圈中分享著自己的創造成果。
  • 動森NPC姓名出處考據:美若西施,溫柔賢惠
    文丨由安__Yoann@bigfun社區相信沉浸在動物之森世界裡的大家可能都對動森中擁有「接地氣」名字的角色們印象深刻。實際上,他們的名字(不僅是中文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很多名字埋藏著不少梗或者代表著其他的意義。在這裡我列出了幾個比較有意思的名字梗,供大家分享。
  • 《指環王》佛羅多登島賣大頭菜,動森玩家招待了一位大明星
    但是,海外玩家「Jessa」現身說法,她成功地利用自己家的「大頭菜」價格吸引了一位大明星來串門,羨煞旁人呀!我們知道:大頭菜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裡的重要賺錢手段之一。當玩家屯了很多大頭菜想大賺一筆的時候,卻發現價格一直在往下掉,這個時候就只能求助好友了。
  • 一枚「動森」diss者,花了三天時間愛上了這個遊戲
    Q:「動森」什麼點最打動你?@不願透露姓名的蟲類愛好者:佛系 & 治癒。Q:到目前為止,這個遊戲給你帶來的最大樂趣是啥?Q:Emmmm,能不能說得具體點兒?@不願透露姓名的蟲類愛好者:就這遊戲很迷幻,它是一種虛擬生活。剔除了現實生活裡那些令人不開心的因素,給你一個沒有煩惱的世界。不用打怪,也不用闖關,每天只要跟虛擬小動物居民聊天,就會獲得很多有愛的回饋。
  • 瘋狂的《動森》:遊戲已下架,「黑產」依舊火
    遊戲雖然下架,但《動森》衍生出的氪金黑產卻依舊在線,淘寶上的「道具店」生意紅火。只要肯花錢,住無人島、建大別墅、耕地種菜、捕魚捉蟲,邀現實中的朋友登島,請虛擬小動物做鄰居……都能分分鐘搞定。總的來說,這是一款模擬人生式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