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營收2萬元:在《動森》裡做生意到底有多賺錢?

2020-12-08 騰訊網

眼下,《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下文簡稱動森)》不僅是當紅熱作,也成了一大致富平臺。

有人賣貨幣,有人賣道具,還有人做起「拐賣人口」的生意,把遊戲裡的島民NPC當做交易對象。前不久,葡萄君還遇見一位微博大V分享的《動森》趣事:有人在遊戲裡搞起了家政服務,幫別人代為除草、澆花、砍樹……

據說收費不低,四小時500元。

此事未必屬實。但消息傳開後,倒真有不少人聞風而動,在閒魚上提供《動森》「家政」服務。澆花10元,除草20元,砍樹30元——這是一名用戶設計的勞務價格,如果顧客購買套餐,可享八折優惠。

如今猛男二字像是成了本作的接頭暗號

生意好做嗎?我問了五名賣家,他們其實都沒有遇到過上門的顧客。其中一位回復我說,「不要當真,就是玩一玩而已,賺不了錢的。」

但她可能不知道,許多人也確實通過虛擬的交易,賺到了現實裡的真金白銀。這背後的龐大市場或許超出你我想像。

最近,葡萄君採訪了幾位靠《動森》賺錢的網友,他們既非專職賣家,此前也無虛擬物品交易經驗,卻都在短短十多天裡,從遊戲中獲利頗豐。

背後的商機

也許還有人不清楚一款主機遊戲裡為何有氪金行為。這裡簡單來說說。

《動森》是個模擬經營遊戲,時間與現實同步,節奏緩慢,大家樂此不疲的「期貨」大頭菜,一周也只有一天能買入。本作還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遊戲裡,大家相互串門;遊戲外,人們又不斷在社區圈中分享著自己的創造成果。

我在B站上見過不少UP主的設計秀,她們的島嶼規模幾乎和度假區相當。不利用旁門左道的前提下,玩家少則要投入上百小時,才能完成這般工程。如果妄圖在短期內實現改造計劃,你需要渾身是「肝」。

UP主小貓莉花費150小時改造的島嶼

節約時間成本的辦法之一,是跟人以物換物。「我發現圈子裡交易現象特別多。十個人中有八九個,都在尋找想要的道具。」《動森》道具商狂燜雞說,「甚至有人願意用錢來換。」

玩家群裡的求購信息

在這個快消時代,以「慢生活」為核心理念的《動森》,勢必會催生人們的氪金需求。只是遊戲裡花錢無門,玩家就只能在場外砸錢了。而商機就是這樣被人捕捉到了。

產業的形成

小到石頭、木頭,大到家居、擺件,我們能在淘寶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店家,在賣著豐富的《動森》物資。各式道具遵循行情明碼標價,又按種類歸為價格不等的套餐,商家還能提供大量定製服務,供顧客挑選。

一個成規模的《動森》用品市場,儼然已經形成。在市場中,「物資批發」「家居定製」以及「小動物買賣」是商家們的三大業務。而在整個產業鏈條中,處在上遊的供貨商們,依靠破解與修改技術,製造了源源不絕的資源。某種程度上,這是一門沒有本錢的生意,因為所有玩家想要的東西,都可以用「魔法(代指修改)」變出來。

不過,前述道具商狂燜雞告訴我,這門生意具有現實感的地方在於,賣家並不是通過修改買家數據來實現交易,「你是真的需要生產道具,需要有足夠多的Switch來存放道具,需要有渠道銷售,最後你還需要安排人手負責配送道具。」

從生產到銷售再到物流,《動森》用品的產業鏈看來相當完整。而在賣家看來,物流是鏈條中最麻煩的一環——買賣雙方需同時在線,然後賣家通過遊戲裡的聯機系統,將物品送至買方小島上。

「我完成一筆訂單,平均需要15分鐘。」狂燜雞表示自己一天要花五個小時來給顧客發貨。由於訂單太多,他還僱了兩名「配送員」,專門來幫忙送貨,並以賣價的50%作為佣金。

《動森》裡道具繁多,在生產端上,會涉及諸多金手指(作弊)代碼,賣家需要學習和整理。為了節省時間,人手不多的商家會選擇自己擅長製作的道具來切入遊戲裡的生意。

像狂燜雞主營的商品便是遊戲裡的DIY製作手冊。一套從10元到30元不等。他表示,「我是根據道具製作的時間成本來定價的。越容易製作的東西,賣得越便宜。而我半小時,就能做完一個晚上的訂單需求。」以量取勝,是他的經營策略。

同樣通過《動森》賺錢的極致喵,瞄準的則是門檻較高的家居定製服務。商家是地產設計出身,習慣對風格各異的物品分類擺放。這樣的意識在遊戲裡也得到了發揮,商家前後配置了和風、可愛、歐式、星光、田園等整體家居方案。最開始,一位群友花錢複製了他的家居配置。之後訂單一筆接一筆。

「這就跟人們在現實裡購買裝修定製服務差不多。」極致喵說,「《動森》的家居種類太多太雜了。人們肯花這份定製的錢,主要是能節省在遊戲裡挑選上千種家居配件的時間。」而要獲得你所需要的配件,本身也不容易。

極致喵的配置效果圖

家居要一件一件製作,這導致了人工成本較高,因此定製家居的收費也不便宜。

商家表示,市場上基本是按照套間規格來收費的:「我這邊小套間的費用一般是65元,比如閣樓、浴室、廚房和地下室。像大廳這樣的大套間,收費價格又不一樣了。如果顧客需要異色物品,又或者想追加額外的家具,費用還會再高一點。」

賣家供圖

極致喵會將自己整合的配置效果圖發到閒魚,顧客從中挑選並下單,有時候顧客也會給出自己的效果圖。之後商家會集中半天到一天時間製作效果圖中的家居配件,完畢後,大概1~2天內將家具整合送到顧客的島上。整個交易過程頗有現實裡購買家居的仿真感。

「小動物買賣」則是《動森》產業鏈條裡不那麼貼近現實的一環。買方的需求在於:快速讓中意的動物NPC成為島上居民。可按正常流程,玩家只有在心儀對象想要搬家時,才能邀請他來自己島上住。

動物是否搬家出於系統隨機使然,因此玩家需要一天天等待。而所謂「小動物買賣」,指的就是賣家夠通過特殊手段,讓動物即刻處於搬家狀態,好讓買家花錢來認領。

有意思的在於,前陣子網傳《動森》裡售賣動物的方式很殘忍,說是賣家為了逼迫動物搬家,會採取「虐待」和「霸凌」的措施。但專門做這項生意的風火輪告訴我,該說法乃無稽之談。

「遊戲裡根本就沒有好感度設定。」賣家表示,其實所謂「趕走小動物」的操作主要依賴於兩種手段,其一是破解+金手指;其二是通過調整系統時間,刷出小動物想要搬家的狀態。第二種操作適用於正版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賣家實際投入的時間成本可能並不高,但小動物的交易價格卻不便宜。像傑克貓這樣在《動森》裡的高人氣NPC,其賣價通常在80-150元不等。小動物本質不過是一堆數據。但,買家們或許是出於養寵心態,才捨得這比支出。按照風火輪的說法,在他的顧客中,女性用戶居多。

收入的多寡

從物資批發到小動物買賣,《動森》背後的生意其實很有賺頭。但處在局外的人,可能對賺多賺少沒有概念。

遊戲發售於3月20日,至今不滿一個月。在這短短二十多天時間裡,我發現淘寶上專營資源售賣的店鋪,有的已經攢下了10萬筆訂單。僅按每單10元來計算,其交易額已突破百萬元人民幣。由於交易過程是先下單後改價,所以各個商鋪的實際流水,要遠遠高出預估。

這是專業賣家的經營情況。那些在閒魚等二手跳蚤市場上擺攤子的人,收入也是相當可觀。

「從3月28日開始做到現在,小賺一萬多點。」前述《動森》家居定製商極致喵告訴葡萄君。這位賣家因疫情緣故,正處於待業狀態,「沒想到辭職籌備中,就碰到了《動森》的火爆。剛好我也在找居家兼職的機會。」

在各電商下架《動森》之前,極致喵每天接單超過五個,日兼職收入最高達上千元。他還告訴我,「遊戲是之前在拼多多裡,通過補貼,花300元買的。」用來娛樂的遊戲成了商家手中的創收工具,或許就是有人覺得《動森》賣虧本的一大原因。

狂燜雞的物資批發生意更為火爆。他告訴我,開始接單之後,其手機從早到晚響個沒停,因為有太多顧客來諮詢和消費。「平均20塊的訂單,一天交易額兩千多(元)」如果不扣除支付給「配送員」的佣金,那麼這位賣家在正式營業的十天時間裡,創造了超過兩萬元的收入。

狂燜雞說,賺錢並不輕鬆。他白天要忙於自己的正式工作,到晚上才有時間進行生產和配送。有一天訂單量實在太多,極致喵甚至特地請了一天假來給顧客發貨。「前一天接的單,請假一天發到凌晨五點。」他說。

批發生意越做越大後,竟然還有正版玩家眼紅這個賺錢機會,從最初的顧客變成了狂燜雞的「分銷商」。「我的DIY手冊的售價在閒魚上基本是最便宜的。」他說,「於是就有正版玩家來找我進貨,他們再把貨轉賣給別人。」

正版玩家來找狂燜雞進貨

至於《動森》裡的小動物買賣,前述商家風火輪告訴我,這項兼職做了十多天,平均每天有十多人來諮詢,「下單的人,最多的時候,一天也有七八個。」風火輪所賣的小動物,目前定價在70~100元不等,按此來推算,其日均交易額在五百元之上。

氪金的本能

《動森》背後的交易盛況,或許會讓人發覺:想賺錢,似乎沒那麼難。的確,文中從遊戲裡獲利的人,只是在時運面前又多了一些嗅覺。

不過,葡萄君更想表達的事情在於:《動森》用品市場的壯大,或許意味著新生代玩家的遊戲習慣,與《動森》慢節奏的玩法存在著難以彌合的割裂。

該作的主體框架延續了近二十年,未曾有過大改,「細水流長過日子」一直是其核心。如今遊戲裡呈現出的急功近利,或許意味著這個時代中有太多玩家,無法通過自身的調整,來適應慢節奏。

這本身沒什麼可指摘的。畢竟,每個人能投入於遊戲裡的時間成本,並不對等。既然有一種出路,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體驗完整流程,何樂而不為?這種正當性的背後,所指向的情況在於:「氪金買時間」正成為玩家的一種本能。

《動森》背後的交易現象,讓我覺得上述趨勢是不可逆的。遊戲本身可貴之處,是它承載了人們對世外桃源的一部分嚮往,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在島嶼上無拘無束,甚至不一定要償還貸款。但玩家實際在遊戲裡的行為表現,可能並沒有那麼脫俗,大家還是有許多世俗化的目標要達成。而「氪金」行為,更是對遊戲核心理念的逆反——不能氪金的遊戲,我也要創造條件去氪金。

誰也沒見過真正的烏託邦。但至少,《動森》的世界並非那麼理想化了。它依舊是現實的鏡像,折射出人心裡物慾的、功利的一面。

「人類是唯一會交易的動物,因為沒有狗會拿自己的骨頭去交換。」

——亞當·斯密的這句話,放在《動森》的世界裡,真的是再貼切不過了。

相關焦點

  • 《動森》背後的經濟學
    右邊第二個角色手裡的就是星星棒正常情況下流星的頻率很低,但在有流星雨的島嶼,幾個小時內天際就能划過200多顆流星。可想而知,碰到流星雨的玩家會有多受歡迎。2. 炫耀。現實中的投資險象環生,願意曬出每筆浮盈的朋友不多。但公開炫耀自己島嶼上的菜價,既能展現自己的運氣和策略,也不違背財不露白的原則。
  • 《動森》到底好玩在哪?為什麼那麼火
    維嘉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夥伴在研究:"遊戲到底好玩在哪?這麼Q版的遊戲有什麼好玩的?"這個問題困擾了維嘉幾天。於是我下載了這款遊戲,親身體驗一下。剛玩遊戲的時候自己也沒找哪裡能提起我的興趣。重要的問題是我在玩什麼?打怪?賺錢?弄房子?還是看景色?總之玩的很迷茫,搞不懂這遊戲意義何在。
  • 遊戲裡沒有世外桃源,動森也不是烏託邦
    截至 4 月 10 日,微博話題#動物森友會#的閱讀次數已經超過20. 4 億次,有超過 200 萬人發微博討論動森。動森的遊戲機制其實很簡單。玩家貸款從狸貓手中買下一座可以自己命名的無人島,島上有果樹、魚塘、昆蟲、化石……以及許多會跟你打招呼、互贈禮物的動物鄰居。無人島上所有物資都歸你使用,果樹結的水果可以吃,樹木和石頭可以造家具,不需要的東西還可以賣錢。
  • 瘋狂的《動森》:遊戲已下架,「黑產」依舊火
    遊戲雖然下架,但《動森》衍生出的氪金黑產卻依舊在線,淘寶上的「道具店」生意紅火。只要肯花錢,住無人島、建大別墅、耕地種菜、捕魚捉蟲,邀現實中的朋友登島,請虛擬小動物做鄰居……都能分分鐘搞定。總的來說,這是一款模擬人生式的遊戲。
  • 《動森》裡的大頭菜到底是個啥?能吃嗎?
    PS:天台上的諸位,也請好好排隊,有序上路~《動森》中用大頭菜炒股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每個周日大家可以按當時的價格,集中購入保質期為7天的大頭菜,之後一周內,大頭菜的出手價將在各個島嶼內上下浮動不過隨著供應量的極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也恢復了理智,鬱金香價格很快暴跌,無數人因此侵家蕩產,這成為了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是如今現代金融市場建立之路的重要推力。
  • 窮人的機會來了,做生意賺錢的「6個暴利需求」,每種都能翻身!
    作者|李雲飛 來源|原創現在都說生意難做,賺錢難上天。但越是生意難做,就越有人悶頭髮大財,你認同這個觀點嗎?就像現在所有人都覺得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的時候,網絡大V們動一動就是年賺幾百萬上千萬。所以不是錢難賺,而是客戶的需求點發生變化了,賺錢的渠道發生變化了。
  • 10萬元在柬埔寨能做什麼生意?網友:擺地攤都不夠!
    柬埔寨暴富的神話已漸成過去式,狂熱之後,人們的思維也逐漸理性,開始靜心思考如何在柬埔寨合理地賺錢。 近日,一則帖子在柬單網APP引起熱議,網友向大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10萬人民幣在柬埔寨做什麼生意?」
  • 奶茶生意還能做嗎?
    1800多公裡之外,成都太古裡喜茶店。扎西和朋友坐在二樓的堂食區,等待著取餐提示器震動。這次和朋友一起從拉薩來到成都旅遊,最近幾天都在太古裡買買買,他發現,這邊的奶茶更便宜,有名氣的品牌要多很多。扎西對比,在拉薩,類似喜茶這樣的明星品牌少,山寨品牌的奶茶店遍地都是。
  • 創業做什麼生意好最賺錢適合在家兼職賺錢的項目投資小收入穩定日...
    小本生意創業做什麼賺錢?現在投資什麼最賺錢?不少人關注一些創業諮詢尤其是一些熱門項目更是火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同時想要創業的人也越來越多,畢竟在這個物價跑的火箭快的時代,票子才是最可靠的。 那麼現在到底什麼樣的項目比較賺錢?
  • 名創優品:10元店如何做到2年開1100家營收50億?
    葉國富告訴《創業家》,核心原因是外貿生意模式簡單有安全感:韓、日等外商把設計稿給中國工廠,工廠按設計加工,然後外商把信用證開好,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跟國內企業做生意,隱性成本高,一個外商曾跟葉國富說過這樣的故事:十年前,西安一個經銷商跟他拿貨,前兩次信用很好,第三次拿了100萬元的貨跑路了,他從此堅決不做內貿。「在中國做生意,把東西賣掉不叫本事,把錢收回來才是。」
  • VR版《動森》究竟有多好玩?
    很多同學最近被《動森》瘋狂刷屏,那VR有沒有類似《動森》的遊戲呢?在Pico Neo 2的應用商店裡,有一款遊戲叫沙盒經營類遊戲《Deisim》。和《動森》不同,《Deisim》要在遊戲中扮演一位上帝,以上帝視角建造人類與動物和諧共存有的家園。入門第一步:學會用上帝視角玩遊戲開局不到兩分鐘,很多玩家便會遭遇了人類的「信任危機」——沒有食物。
  • 跟猶太人學做生意:有一樣東西比工作、生意、賺錢都重要
    猶太人的金錢觀中有一點非常明確,那就是「享受生活,享受掙錢」,如此,不但能為自己減壓,也有掙更多錢的資本。在享受生活中,猶太人對有一樣東西尤為重視,那就是健康,猶太人將其視為最大的本錢,並將其重要性放在工作、生意、賺錢之前。
  • 「醜」在動森裡也是一種原罪嗎?
    但沒有明確的標準不代表沒有標準,動森中部分小動物的形象設計,顯然是與大眾審美背道而馳的。舉個例子,動森中的大部分小熊設計得都頗為可愛。但同為小熊,「阿西」卻長得離經叛道——濃鬱的黑眼圈,肆意生長的絡腮鬍,鮮豔的香腸嘴,很難想像到底遭遇了什麼才讓他長成這副模樣。
  • 《芝麻胡同》收官,醃鹹菜到底有多賺錢?來看這兩家公司年報
    從劇中來看,開醬菜園子 " 醃鹹菜 " 似乎是挺賺錢的生意。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近期 A 股上市公司紛紛公布年報,涪陵榨菜和海天味業 2018 年分別實現淨利潤 6.62 億元和 43.65 億元。而一度被認為是 " 沁芳居 " 原型的北京六必居,2018 年前三季度銷售了 2632 噸醬菜,實現銷售收入 0.38 億元。   賺不賺錢?
  • 有哪些不起眼但很賺錢的小生意?
    來源:她理財說起創業,說起到底什麼才能賺錢,很多人都會將眼光投向那些商業巨頭。很正常,因為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他們賺了「大錢」,比較透明。但是對於我們這些穿梭在平凡瑣碎生活中的每一個庸庸碌碌的人來說,能賺錢的往往是那些十分不起眼的生意。
  • 到底應該怎麼做股票,才能10萬元賺到100萬元?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投資者趨之若鶩地趕來股市投資,關鍵是身邊的親朋好友總會時不時的提到自己賺錢的故事,並不是說他們在吹噓什麼,事實是賺錢時說話都是「大爺」,虧錢時說話都是悶不作聲。然而大多數投資者都是聽到了別人所說的賺錢,卻忽略了股市中存在的風險,到底應該怎麼做股票,才能10萬元賺到100萬元?
  • 年營收16億,比賣房更賺錢!這門生意憑什麼「收割」中國年輕人?
    如今,水滸卡已經成為過去,盲盒成為新一代少男少女的新寵,一年創造十幾億的營收。但是一邊是年輕人的青睞與追捧,一邊卻又陷入極大的爭議,智商稅、割韭菜、瘋狂……是常常伴隨著盲盒的標籤。到底是智商稅,還是滿足童心?這個不具備「實用性」的物品是怎麼火起來的?
  • 端午粽飄香,小小粽子到底有多賺錢?
    以三全食品為例,粽子業務在公司總營收中佔比不高,但毛利率在各項業務中排第一,毛利超過40%,可以說是公司賺錢效率最高的業務板塊。公司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營收總額達59.86億元,其中粽子業務營收為2.94億元,佔營收比重4.91%。
  • 只有十萬元做什麼生意好?試試這三個小生意吧
    創業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但是需要的創業資金起碼要幾十萬元,大部分人可以拿來創業的錢都只有十萬元上下,因此不得不放棄。其實,只有十萬元的話,不妨試試做點小生意,選對了項目同樣可以賺錢,那麼只有十萬元做什麼生意好呢?
  • 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
    潮玩品牌爆火的背後,做成年人的玩具到底有多賺錢?十年磨一劍,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盲盒,讓泡泡瑪特從一個雜貨格子鋪,做到中國最大的潮玩公司。如今回看泡泡瑪特的崛起歷程,依然充滿驚嘆,沒想到王寧在一個不起眼的市場裡做出了千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