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多,接到母親的來電,我略帶驚訝,因為平時母親特別少給我打電話。剛接通電話,母親迫不及待地說:幾點下班呀?今晚回家吃飯嗎?現在是不是在回家的路上了?我準備要下米煮飯了。母親一連問我幾個問題,聽語氣斷定我今晚一定會回家似的。因為她知道明天就是她的生日,想著兒子應該回今晚就回去然後明天一起慶祝她六十三歲生日。然而我與她說:今晚公司有年會,今晚就先不回去了,明天下午再回去。母親帶著略帶失落嗓音說:哦,好吧。
我默默地掛斷了電話,在頃刻間陷入深深的沉思。我記得明天是母親的生日,也準備好了回家的行程,然而卻沒有提前知會母親。
......
我的母親,是名典型的農村婦女,當時母親家庭條件一般,然而相對於我父親當時的家庭條件要好不少。母親是老大,底下還有5個弟弟妹妹,所以母親自出生,就決定了她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聽父親說,母親年輕時還是位大美女,當年要不是外公看上父親念過幾年書,或許也就沒有我什麼事了。父親也是六兄弟姐妹,不過父親是老六。在那資源匱乏的年代,兒女成群,可想而知,別說辦一場像樣的婚禮,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就這樣母親嫁給了父親,嫁給了一個一窮二白的男人。
上帝是公平的,給你關了這道門,一定會給你開那一扇窗。
母親與父親組成了家庭,艱難困苦地生活著。沒有房子住,母親就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領著幾個弟弟開山劈地,沒有地只能把山挖進去一些騰出地來,一磚一瓦辛辛苦苦建起坭磚木瓦結構的房子,才算真真有了一個像樣的家。
有了房子,並不代表母親從此過能上好日子。在我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雖然父親讀過中學當上了小學的老師,可薪水低微,一家人過得緊緊巴巴的。母親時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據說在我還不會走路時,母親就領著哥哥,牽著姐姐的手,背上背著我,肩上挑著一對籮筐,到爬半個小時才到的山坡上種地,日復一日,周而復此。
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含辛茹苦地把我們三兄弟姐妹帶大,按理應該可以好好享福了。然而,因為我們工作原因,照顧孫子、外孫的重擔又甩給了母親,就這樣,母親又相繼把四個小孩帶到三、四歲。帶過小孩的都知道,帶小孩比出去打工還要辛苦。
我的母親辛勞大半生,已經年輕時代的大美女,逐漸蛻變成瘦小的老婦人。
2016年10月,父母親決定把閒置多年的老房子重建,畢竟那房子幾十年了,儘管還不至於成了危房。在開始拆老房子那一瞬間,我注意到了母親轉過身去,揉了揉眼睛。
2016年10月開始拆老房子
在重建的過程中,母親為了省錢,又當起了小工,搬磚、搬水坭,又是一手一腳的把老房子重建起來了。而且已經搬回村中的這房子裡住。
最近,村中在搞美麗鄉村的策劃,堆放在房子前的一堆拆老房子時挖出來的石頭需要清理掉。我跟母親說,就把這堆石頭讓出來支持村中建設。然而母親並沒有理會我,在默默的挑揀著石頭,把認為好點的挑出來搬回到養雞的小瓦房裡堆放。當時我很不理解,一堆普通的石頭,也不值什麼錢。但在這個夜深人靜晚上,我想明白了。這些石頭都是母親親手一塊一塊的從遠處河裡搬回來建老房子的,在母親心裡,萬分的不捨得,或許是想留存一種感情吧。
現在的母親,不再像以前那樣爬到山坡上種地了,但是母親依然辛勤勞作,家裡喝茶用的茶葉、吃的各類蔬菜,無不都通過母親勤勞的雙手收穫,而且都是些純天然、無公害。
母親辛勞一生,兒女們給不了她好的條件去享福,這是兒女們所要反省的。
也許對母親來說,不需要兒女們在外面賺多少多少的錢,只需要她的兒女們帶著孫子孫女常回家看看,吃上母親親手種的菜,這樣她就心滿意足了。
(完)寫於母親63歲生日前夕2019-1-12
以此祝我的母親生日快樂。亦藉此地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幸福安康!
文章由心而寫,記敘紊亂,沒有華麗文採,但屬純手敲出,原創文章,希望「贊轉藏」以資鼓勵正在學習的我。謝謝。
2019年的春節又快要到了,春運也要來了,人類一年一度的大規模遷徙馬上就要開始了,坐上火車高鐵,離家就不遠了。然而,我在此誠心希望朋友們,儘快擺脫"回家,一年一次的旅行"的窘況,有空沒空、有錢沒錢,常回家看看。
小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年老人的晚年也需要我們更多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