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花轎重路,男要續弦,女要改嫁」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1-20 農村小毛

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兼具包容的特點,浩瀚五千年的歷史更迭傳承中,俗語文化可謂獨樹一幟、別具風採,而俗語之所以在千年的傳中,被大家爭相學習,其原因是人們能從中學習到許多書本上不曾記載的知識。讓人受益匪淺。平常閒來無事時,想必大家都會聊聊俗語 。

特別是在農村,大家聚攏在一起時,總會討論到俗語的來源,意思,以及正確性,比如說「六月立秋,兩頭不收」,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九江來臨,而這句俗語說的是,如果農曆的六月就立秋的話,時間上稍微有點早,溫差開始大,對莊稼的成長以及收成有影響。雖說這句俗語傳承千年,但在專家看來,這句俗語並不準確,畢竟我國地大物博,各地氣候不一,影響莊稼收成的因素也有病蟲害,土壤等問題。

其實俗語不止農耕方面,它還包括,人情世故,批駁警示,教導訓斥,習俗禁忌等等。有些俗語聽上一遍,就能懂得其中的意思,但有些俗語剛聽完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有些俗語卻能反映出一些地方的習俗和之前人們的生活習慣,比如下面這則俗語「花轎走重路,男續弦,女改嫁」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我們都知道,越是悠久的歷史,造就的禁忌講究就特別多,特別是婚姻方面的,儘管在當下,人們對其簡之又簡,但每次結婚,依然被各種繁多講究忙的滿頭大汗。比如說,在有些地方,結婚前,門前要貼上「出門見喜」的大紅紙,隨後在路上的電線桿,石頭,拐角處等地方要貼上「喜」字樣的紙張。

再比如說,在農村有些地方還講究「姑不接,姨不送」,其意思是姑姑是不能去迎親、姨媽是不能送親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姑」諧音通「孤」、而「姨」諧音通「疑」,這兩個字在結婚當天都是比較忌諱的。

還有就是新婚夜前夕,哪怕是和朋友擠擠睡在一起,或者乾脆通宵和朋友玩耍。準新郎也不能獨自睡一張床,在農村也認為,這樣的寓意是孤獨,特別是迎親時抬花轎的講究。

我們都知道,古代將轎子用於迎娶此時轎子就稱為花轎、喜轎、彩轎。而根據傳統的習俗,只有初嫁女可以坐花轎,至於再嫁就絕不可以坐花轎。因為坐花轎對古代女性具有特殊意義,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並且在迎親當天,結婚花轎去時是一條路,回來時應又是一條路,不能走重路(回頭路),寓意是一心一意!民間的傳說。如走重路的話,男的恐續弦(即婚後要再娶),女的恐改嫁(即婚後要再嫁)。

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其實這句話僅僅是個別地方的風俗和講究,比如在有的地方,有婚車不走坎坷路的講究。要選擇平坦、寬闊的路面,意思是婚後生活平坦順利!放在現在,這句老話帶了絲迷信的愚昧,毫無科學依據。不過從中我們能看出來的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寄託!

那麼你對俗語「花轎重路,男要續弦,女要改嫁」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句農村的俗語,看看你們知不知道這些俗語是什麼意思。第一個俗語是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 古人經驗,終生受益!現在小學生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且,中華文明還是幾千年來,世界上唯一一個從未中斷的文明。綿延悠長的燦爛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積澱,給現代人留下了無數文化瑰寶,至今仍然閃耀世界。
  • 俗語「男喜後妻,女思前夫;男凸金,女凸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喜後妻,女思前夫;男凸金,女凸銀」,啥意思,有道理嗎很多時候在農村裡面生活,我們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寧靜的生活也可以讓我們修身養性。雖然在農村生活總是比較平淡一點,但是也是很美好。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從老人的口中聽到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也就是農村俗語。那麼其中有一些俗語其中蘊含的道理現在都還讓人受益匪淺。那俗語「男不三,女不四」該怎麼理解?蘊含什麼特殊道理嗎?其實很多時候人們都認為「不三不四」是貶義的,說明一個人做事特別不著調,或者是行為不端正。
  • 古人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很多的俗語,之所以會聽到俗語,因為俗語是由先人總結,蘊含著很多道理。說起俗語,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遍地是黃金,單等勤勞人」、「夏天多流汗,冬天少挨凍」等等。雖然從表面上看,這些俗語都比較「粗糙」,但從中我們能學到智慧。
  • 農村老人說「男佔3、8是秀才,女佔3、8必寡」,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關注《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男佔3、8是秀才,女佔3、8必寡」,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我們國家有點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且在這源源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富足的財富。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也包含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這話是從男女結婚的年齡上說的,意思是:寧可男方年齡大七歲這麼多,也不可以讓女方年齡大一歲。特別女的生育年齡有限,如果重生育,講優生優育,就應看重一點生育年齡,考慮到年齡這個問題。我國向來有男尊女卑,重男輕女思想,對男人而言,更有大男子主義,這也表現在年齡上,所以有「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的說法。有的男人更有「喜新不厭舊」「寧小勿大」的思想在作怪。從人平均壽命說,女比男長壽,要兩兩白頭偕老是女比男略大才對。
  • 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到宇宙乾坤,下到天文地理,可以說在古人的觀察之下,都慢慢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還有一種東西隨著歷史的長河順流而下並且一直流傳至今,叫做俗語。俗語是一種貼近生活並且產生於生活的簡短語句,它不僅能在字裡行間教會我們待人接物、為人處事、與人行善,而且可以在特殊的時候有著醍醐灌頂之意。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下這麼一句俗語「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這樣的俗語想來大家可能已經耳熟能詳啦,但是具體的意思大家知道嗎?
  • 俗語「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有道理嗎?古人經驗之談!
    生活在農村,自古以來,人們都有「寓意美滿」的期望,這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蓋房子,這是家庭生活的基礎,自然在保證實用、堅固以外,對於寓意也有很多的講究。俗語中,「東高不叫高,西高壓斷腰」「門高過於堂,家敗人又亡」,反映的是家庭人員中,長幼有序,也期盼著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當然,在俗語中,也有很多的語句與名字有關,取名也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畢竟,跟隨人這一生。
  • 「男怕三十,女怕十八」,這句鄉下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男怕三十,女怕十八」,這句鄉下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俗語包含萬象,大部分各個領域的都有,而且有些屬於被口口相傳,而小編要介紹的這句古語是「男怕30,女怕18」,這句鄉下佬話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在農村的鄉間經常能聽到很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隨口就能溜出一句農村俗語來。這些俗語聽起來就像是打油詩一樣簡單易懂。
  • 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啥意思?有沒有道理?中華民族傳承至今,可以說留下了各種文化傳統,比如詩詞歌賦、古典樂器、曠世藥典,以及我們的民俗,如二十四節氣、各種節日、諺語、俗語等。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更是通過隻言片語就可以判斷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這句話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男人害怕三搖頭,女人害怕大步走。這句話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男人女人如果出現這兩種表達方式,是非常的不得體的。那麼這句俗語到底什麼意思呢?
  • 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究竟是啥意思?不懂可要鬧笑話
    文/趣談歷史點滴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究竟是啥意思?不懂可要鬧笑話許多女孩子都喜歡戴條項鍊在脖子上,可當到了選吊墜時,往往能聽到家裡的長輩說道「男戴觀音,女戴佛。」那麼這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究竟蘊含著什麼意思呢?且聽小編慢慢給你們說來這其中蘊含的道理,不懂可要鬧笑話的。關於老祖宗為什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其實主要有這兩個原因。首先,我國的古代社會一直是個男權社會。在古代,男子和女子的地位極其不平等。家中的產業都由男子繼承,而基本所有家庭以外的事也都由男子負責,因此也就有了「男主外,女主內」的說辭。
  • 今年中秋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 19年中秋具體日期,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啥意思,在理? 時至九月,三秋來臨!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新學年也步入正軌。相比中小學來說,步入到了高中階段,父母陪讀現象也開始增多!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啥意思,選擇伴侶要擦亮眼!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啥意思,選擇伴侶要擦亮眼!在哪國的歷史上,造反都不新鮮,中國也有的是農民起義,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嘛,這種情況多的是。可是,美國的建國者好像和中國歷史上所有的農民起義領袖都不同,他們要的並不是「拉下老皇帝,我當新皇帝」。他們自認是在追求一種屬於人類的理想,他們在「獨立宣言」中說,他們要求是在這塊土地上生長平等,自由和幸福。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內容是: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啥意思,選擇伴侶要擦亮眼!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啥意思?有道理嗎?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中國悠悠歷史長河中,許多人的許多智慧,化為文字和語言,流傳下來,最終匯集成一個成語、俗語、歇後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百聞不如一見」,淺顯地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俗語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化,變得不再適用於有很多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作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卻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巨大的革新變化中,有一樣卻始終不變,那就俗語,它承載了農村人的記憶,更是反映了農村人的習俗以及智慧!雖說一些俗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遺忘,但傳承下來的俗語仍煥發著燦燦金光,今天我們探討下這則俗語!前兩天,因工作之事,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忙碌了兩天後就匆忙的趕回,出村口,看到了村裡的幾位長輩嘻嘻哈哈的你一句,我一句在閒聊,我饒有興趣的前去傾聽,其中就聽到一則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經過長輩們的一番講解後,我猜恍然大悟!從字面上看,很難懂得其中的意思,那麼這句話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男孤窮女寡富;男三女四光棍無嗣」,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流傳在農村的一些經典老話,這些俗語不僅妙趣橫生,而且所表達的深意值得大家推敲!在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遠離了家鄉匯入到外出打工的大潮中,農村也就剩下了老人和孩子們,生活雖苦但是也是無奈畢竟對於農民工來說,去城市定居太困難了!在農村,有句俗語不知大家聽說過嗎?
  •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雙層含義,很有道理
    俗語:「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啥意思?雙層含義,很有道理文/雪山現在很多人整日都奔波於自己的工作,休息時間都很少。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條俗語是小編最近去鄉下聽到的,剛開始聽到還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想了許久才弄懂,這條俗語就是「男不過八八,女不過七七」,這句話很有道理,值得注意。
  • 俗話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文/歷史通心在我們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誕生了許多極具魅力的傳統文化。就比如說他們所創造的一些東西,即使放在我們現如今的生活中也是十分有道理的。就比如說我們在現如今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俗語,也有一些還是很有道理的。接下來,小編也為大家帶來在這樣一句很有意思的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說的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那我們就接著往下看吧!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