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堅定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前幾天我媽告訴了我一件事,對我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產生了一點衝擊。
我媽說我姥爺得的一種在我老家被叫做「蛇盤瘡」的帶狀皰疹,被一個鄉村醫生治好了。神奇的地方在於,據說這個「醫生」治好我姥爺只用了一把菜刀,並且只是念念有詞地用菜刀比劃了兩下,從頭到尾連我姥爺的皮膚都沒有碰到。
在跟我描述的時候,我媽壓低了聲音的語氣興奮又神秘。最後她總結道:這說明中醫多麼的博大精深啊!我心想,這是中醫嗎,這得是巫醫了吧?
且不說這事究竟是真是假,因為我也沒親眼見到。但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尤其是欠發達城市和鄉村中,這種關於神秘力量的話題總是讓人諱莫如深又津津樂道。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用「未知現象」來概括這類事物。
根據中國科協,「未知現象」指的是「當前社會上流傳的、涉及人們精神領域的、無科學根據的一些超自然和超常現象,包括算命、佔卜、巫術、看風水、求仙拜神等愚昧迷信活動及神功異能、偽氣功、神秘現象和未解之謎等偽科學、反科學現象。」[1]
隨著時代的發展,印象裡戴著圓黑小眼鏡、留長鬚、舉著算命幡的算卦先生早已不在,但人們對於未知的好奇則驅動著這一「行業」快速迭代升級,並依託網際網路技術中西雜糅、蔓延發展。
在萬物皆電商的時代,算命行業也不甘落後。某寶搜索「算命」,可見這生意的紅火。
遠程算卦佔卜的價格從20到186不等,排名最靠前的兩個連結均月銷量過萬,其它店鋪也銷量過千。商家中有好幾家「30年老店」。點進其中一家店鋪,可以看到這家兩冠店鋪坐擁3000多粉絲,好評率達到了驚人的100%。而評論區裡的反饋也不乏對「大師」們的誇讚之詞。
當東方傳統的六爻八卦致力於通過八字指點人生,來自西方神秘世界、主攻情感的塔羅牌則好像更加受到當代年輕人的青睞。
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塔羅牌是英文「TAROT」的音譯,起源於西方,流行於中世紀的歐洲。塔羅牌一套78張,不同的牌面有不同的寓意。塔羅佔卜就是通過組合和解讀牌面來分析預測人、事、物。
塔羅牌牌面精美,佔卜時還會搭配羽毛、寶石、水晶等道具,充滿不同於東方的神秘色彩。除此之外,塔羅牌佔卜者不同於中國傳統的老先生,相反,這個領域的佔卜者以年輕人居多,其中不乏年輕而面容姣好的小哥哥小姐姐。我猜這是塔羅佔卜在社交媒體上吸引著大批同齡人的原因之一。
年輕人扎堆的微博、抖音、b站都是塔羅牌的主戰場,上面各種塔羅佔卜帳號粉絲眾多,令人眼花繚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塔羅佔卜更加適應現代生活,因為它依託不同平臺特性積極展示著自己的不同側面,吸引著廣袤受眾。
在抖音上,你可以用3分鐘完成一次免費的塔羅佔卜。大多數情況下,佔卜的步驟都及其簡單。你只需要跟著小視頻中的引導,選擇一組牌,聽對應的講解。
這些小視頻首頁上突出強調著可以佔卜的問題,它們大多打著「感情牌」,包括「你的下一任戀愛對象」,「跟前任還能複合嗎」,「你的正緣桃花離你還有多遠」,「今年你還會單身嗎」,每一個問題都扎著當今人數眾多的大齡單身男女青年的心。
雖然時間短、流程簡單,但這些在線塔羅佔卜的小視頻點讚量最多可達近40萬次。一條佔卜「你還應該繼續喜歡ta嗎」的短視頻收穫了39.3萬次的點讚喜歡,不少人在評論區裡表示「臥槽這也太準了吧」。
可見原來四種情況就能解釋得了普天之下所有男女的感情恩怨,相比之下,傳統批八字合婚可真是弱爆了。
如果你覺得小視頻這種佔卜時間太短,互動感太弱,那麼你還可以轉戰B站。在那裡,塔羅佔卜用互動視頻的形式拉滿了互動感。
在B站,播放量最高的一條塔羅佔卜視頻就是一個互動視頻,它需要你在看視頻的過程中用滑鼠點擊做出選擇,從而導向不同的結果。是不是有小時候在雜誌上做性格測試那味兒了?
這條互動視頻佔卜的問題是「你會經歷多少次戀情?」,它的播放量達到了366萬次,共有10.1萬條彈幕划過。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些佔卜都是免費的。
假如你覺得免費佔卜結果難以令人相信,那麼你還可以選擇網上付費佔卜。除了以上提到的某寶,還有另一種「佔卜微商」的形式,即通過添加微信好友、經營微信朋友圈來吸引顧客。他們的朋友圈裡全是記錄著顧客反饋的聊天截屏,怎麼看怎麼跟賣減肥藥的微商曬出的聊天記錄一模一樣。
相比於免費佔卜,這種活躍在微信朋友圈裡的佔卜師所經營的業務就廣泛許多。除了常規佔卜,比如佔卜桃花、事業、學業、情感,他們還可以「做儀式」來替你達成願望,掃除黴運,比如「複合儀式」就號稱可以幫你挽回離開的戀人。另外,他們還會售賣一些轉運手環、手鐲、項鍊、寶石、水晶等轉運物品。
佔卜的價格視佔卜的問題和解答時間的長短不同而變化。通常情況下,詳細佔卜感情的費用最高,可以達到300元以上,而做儀式則更加昂貴。
佔卜師們的日常好像十分忙碌。我朋友圈裡的佔卜師都需要提前預約,並且每個人只有最長30分鐘的解答時間。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一行的火爆程度已經秒殺許多賣減肥藥的微商了。
網絡算命佔卜興盛的背後是廣闊的市場。
中國科協曾於1996到2002年間開展過三次關於中國公眾對於未知現象看法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2002年,仍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算命。每五個人裡就有兩個人曾經算過命。[1]
而如今便捷的網絡技術更是讓人們省去了長途跋涉的麻煩,可以做到足不出戶,甚至只用三分鐘就能獲得一次佔卜體驗。
那麼為什麼人們從古至今都熱衷於算命呢?
根據中國科協的統計結果,對於「您為什麼要算命」這個問題,回答「好玩」的人最多,比例達到了30.3%。說明近三分之一的人算命是好奇心作祟,圖個新鮮。而剩下兩部分,共有50%的人算命是為了驅邪消災和得到應對各種問題的方法。因此中國科協認為,尋求解決困難和心理安慰是公眾算命的一個重要原因。[1]
對於現代的年輕人而言,在現代環境下,逐漸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80、90後開始面對越來越多的壓力和危機。對婚戀、考學、就業創業的壓力而無處宣洩的境況成為了迷信繁殖的土壤。
研究者發現,在面臨具備不確定性的高風險事物時,人們往往採取依靠信仰或迷信的情緒轉移手段,甚至產生「隨便信奉某種東西的傾向」[2]。這種情況下,簡單易得的網絡迷信便成為了眾多年輕人宣洩壓力、排除不確定性、獲得心理安慰的選擇。
他們頻繁轉發錦鯉,把「水逆」送上熱搜,分析星座血型,或轉向命理、星盤或塔羅,期望在玄學的世界裡找到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可算命、佔卜真的有用嗎?借用某寶評論中的一句話:
參考資料:
[1]《第三次「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等有關問題的看法的抽樣調查」報告》,中國社科學技術協會,2003年
[2]馬睿. (2019). 青年"網絡迷信"文化的動因探析. 東南傳播.
*文內圖片系視頻或網絡截圖
原標題:《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正在算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