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年輕人參與「網際網路算命」引發擔憂,專家提醒適度娛樂即可不必...

2021-01-07 西部新影像

近幾年來,網際網路玄學十分火爆,各類佔卜也發展成了成熟的產業鏈,佔卜師月入超過千萬。年輕人沉迷「網際網路算命」將帶來什麼危害,又透露出什麼樣的心理?

一些年輕人沉迷「網際網路算命」,將對他們自身,及社會發展帶來什麼危害?星座、塔羅牌等西方玄學,已經在網際網路上形成了一個圈層,圈內互相認同。如何打破這樣的圈層認同?幫助年輕人更多與外部世界互動、交流?同時外界也更理解青年群體的困惑、焦慮?

在幫助青年群體與外界互動;建立社會心理救助機制方面,社會公益組織或者相關單位可以做些什麼?

怎麼看待這一現象呢?看懂經濟專家魏國紅表示,不建議年輕人經常用網際網路算命。俗話說,命越算越薄。網上的算命本來就不準,更多的是娛樂性質的,一笑而過吧,不必當真。命運是靠自己努力來創造和改變的。年輕人更應該多讀書,多學習,努力提升自己。浪費時間在網遊和算命上,不值得。而且,網際網路算命,更容易洩露個人信息,要提防有人利用算命作掩護來套取信息。

看懂經濟專家、知名評論專家解筱文表示,年輕人沉迷「網際網路算命」,對自己和社會容易產生誤判,影響身心健康。特別是網上有很多是打著算命旗號,進行非法牟利的。在現代經濟生活的壓力之下,一些年輕人盲目參與星座、塔羅牌等西方玄學,被這些圈層」洗腦」,其實更加劇了他們的焦慮和迷茫,嚴重者可造成人格分裂,與正常社會人群分裂。作為網際網路媒體平臺,以及自媒體,應該加強行業監管,倡導企業自律,減少這些方面的內容生產、推薦和引導,多注入客觀現實價值內容,以更多啟迪、號召和激勵年輕人健康成長。

來源華商報

相關焦點

  • 線上「佔卜」「算命」,靠譜?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1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
  • 網絡「佔卜」,是「算命」還是「算錢」?
    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
  • 星座易經算命成網絡話題 被網際網路"佔卜"的愛情
    有人說,生活在都市的年輕人,或出於對未來的不安,或出於對愛情的渴求,往往會藉由西方傳來的這門「顯學」——星座,來尋求心靈慰藉。但是,易經算命表示不服。「這位兄臺,我看你印堂發黑,面無血色,近日必有災禍,不妨聽我一言……」這是算命師傳承千年的經典開場白。
  • 線上「佔卜」「算命」,靠譜嗎?
    1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
  • 【網絡謠言粉碎機】線上「佔卜」「算命」,靠譜?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 搭上網際網路快車的佔卜術 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種類繁多的佔卜術搭上了網際網路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網店、手機軟體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視頻、直播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更加方便快捷。
  • 當「算命先生」搭上網絡快車 年輕人竟成了「主流客戶」
    在一些電商平臺上輸入相關關鍵詞,同樣搜索出許多與算命相關的店鋪,這些店鋪一方面售賣一些與「周易」「八字測算」「玄學」相關的書籍,另一方面也做算命的生意。「只邀請大師慧眼坐陣,要的是真水平,不是假大空」「如果測算不準,即可為『緣客』退款」等承諾隨處可見。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以及「大師」的「大牌程度」,收費也各有不同,每個項目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
  • 年輕人為什麼喜歡算命?
    似乎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喜歡佔卜算命等玄學,期許這些科學之外的領域可以給到自己額外的力量和幫助。其中,有人是為了求安慰,提升自信;有人懷著批判的眼光,試圖找到大師的邏輯漏洞,這一批年輕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算命?
  • 視頻平臺的花式算命,已經成了網際網路佔卜的新潮流
    早在網際網路剛興起不久的年代裡,各種神神叨叨的網站就常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免費算命,免費起名,免費算風水運勢.......種種老派玄學都在網際網路上生根發芽。早些年,不少算命網站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用來套取個人信息的,但也不乏打算認認真真用這玩意掙錢的人。
  • 在B站給年輕人算命,是3000萬的暴利生意
    聽起來,塔羅牌跟手相,算命和星座也沒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比起其他算命渠道,它用的工具塔羅牌,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再加上披上一層來自歐洲中世紀的優雅濾鏡,格外受到年輕人的喜歡,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上。 近年來,塔羅佔卜由線下轉戰線上。就拿B站來說,超過1600萬用戶瀏覽過話題「塔羅」。「塔羅」相關視頻,播放量動輒上萬,最高播放量超過359萬。
  • 網際網路上簡單操作就能「預知未來」?
    但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中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頻出。1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會映入眼帘。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形式不同,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只不過藉助包裝和營銷,網絡上的佔卜術會顯得更加神秘和「高大上」,藉助網際網路算命也卜都帶有較強的模糊性,並不是精準的測算,實際上只是用相對模糊的語言換取受眾的認可。」
  • 英人口專家:全球生育率下降不必驚慌,當務之急是讓年輕人受教育
    在部分國家,這一數字要更高。但在包括英國、俄羅斯和日本在內的近一半國家裡,這一數字已降到2個以下。▲圖文無關 據《衛報》這種下降,引發了人們的擔憂,甚至有人說,嬰兒數量減少將會使國家面臨人口減少的災難。
  • 算命生意經:網際網路半仙簡史
    如今一切皆可「網際網路+」的時代,曾經行走江湖「知天命」的神人們,也不再局限在廟宇和街邊擺攤,堂而皇之做起算命的生意來。網際網路算卦,成了存留於灰色地帶的一盤大棋,棋局上有人封神,有人墜落。在中國網際網路初期,還是大腦袋臺式機的年代,就出現了很多在線測字算命的網站。只要輸入生辰八字,算命軟體就能自動生成命理流年。說是命理,其實就是後臺寫好的程序,十個裡頭能返回五個相同的答案。
  • 山寨公眾號、高仿APP、「AI算命」、「賺錢」APP……這些網際網路...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山寨公眾號、高仿APP、「AI算命」、「賺錢」APP……這些網際網路亂象整治得如何了?  微信團隊提醒,使用山寨微信的安裝者本人也會因軟體預留的「後門」及木馬而受到信息洩露、帳號被盜等威脅,具有極大安全風險。  高仿APP:一些被下架,一些仍然存在  11月,新華社播發《這個「李鬼」很危險!小心高仿手機APP》,揭露高仿APP背後的黑色產業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當代年輕人實用主義「迷信「實錄-虎嗅網
    算命,好像是一個與年輕人不搭的詞語。提到算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算命先生、生辰八字,以及年代久遠的種種迷信。而普遍受過更高教育的年輕人更容易與「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人生我作主」這種信念聯繫在一起。然而,也有例外。
  • 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正在算命
    [1]隨著時代的發展,印象裡戴著圓黑小眼鏡、留長鬚、舉著算命幡的算卦先生早已不在,但人們對於未知的好奇則驅動著這一「行業」快速迭代升級,並依託網際網路技術中西雜糅、蔓延發展。在萬物皆電商的時代,算命行業也不甘落後。某寶搜索「算命」,可見這生意的紅火。
  • 網際網路玄學,在線算命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上面的案例源於我在陌生人社交產品調研《從陌生人社交路徑,思考陌生人社交產品》中的一次真實訪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當代90後陌生人社交過程中的一種典型縮影,當下年輕人談戀愛看星座和過去結婚看八字一樣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從篤信星座的90後,到給伺服器開光的網際網路人,從《我是個算命先生》到火熱的盜墓、風水等玄學氣息濃厚的影視IP,再到社科院開設周易預測學博士學位授權點。
  • 甘迺迪遇刺檔案解密:卡斯楚否認參與,前蘇聯擔憂引發戰爭
    據英國《衛報》27日最新消息,新披露的部分檔案顯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曾多次試圖刺殺外國領導人,其中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首當其衝,剛果首任總理帕特萊斯?盧蒙巴和印尼前總統蘇加諾也都曾在暗殺計劃名單上。此外,中央情報局還曾參與從古巴向多米尼加共和國反對派運送將被用於試圖暗殺該國時任總統的武器。
  • 網際網路娛樂選擇更多樣 線上休假玩得也挺爽
    網際網路娛樂選擇更多樣   日前,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網際網路比例高達98.6%;網絡視頻、網絡音樂和網路遊戲的用戶規模分別為
  • 清明網絡祭掃難被接受 民俗專家稱不必拘泥形式
    形式不必統一,多元挺好。反對燒紙、放鞭炮汙染環境,還容易引起火災!  化龍巷網友Generous:祭祀本來就是一種形式,用來懷念先人,寄託哀思,承載傳統。網上祭祀變成了什麼?形式的形式,假得不能再假了。
  • 美專家擔憂:騷亂與疫情產生「疊加效應」,恐引發新一輪傳染
    白宮外,部分示威者與特勤局人員和警察激烈對峙;白宮內,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火力全開,威脅用「最兇的狗、最可怕的武器」去對付外面的抗議人群,並將矛頭直指「極左翼勢力」。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突破10萬,失業人數達到4100萬,加上因警察過度執法點燃全美民眾的怒火,有美國媒體人感嘆,國家上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悲劇,但川普沒有起到領導作用,他做的似乎只有一件事:發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