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第20200095號
建議的答覆
您提出的關於對加快推進洪山區青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的建議收悉,就您所提出的問題及建議,我局會同洪山區政府、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認真研究。現答覆如下:
一、關於青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情況
青菱片區地處洪山區南部門戶,總用地面積62.5平方公裡,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25.3平方公裡,是武漢市南向沿江拓展的重要功能片區。先後分別在2012年市政府(武政辦﹝2012﹞75號)批覆了《武漢市洪山區新型工業示範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導則》,在2015年市政府(武政辦﹝2015﹞2號)批覆了《武漢市新城組群控制性詳細規劃(洪山片)》,實現了青菱片區25.30平方公裡,規劃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全覆蓋。
【越喬】附圖
根據控制性詳細規劃,青菱片區以工業、教育科研、居住功能為主,其中工業用地主要分布於沿江片區,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分布於黃家湖西岸區域,居住用地主要沿青菱湖兩岸區域布局。
【越喬】附圖
近幾年,該規劃一直指導青菱片區項目的審批、建設和管理。目前該區域現狀建成面積約11.3平方公裡,建成率44%,主要集中在四環線以北區域,形成以工業、居住和教育用地功能為主體的片區。
二、關於「儘快啟動青菱片區新一輪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的建議
我局非常贊同您提出的在「長江大保護」要求和「產城融合」趨勢下,應重新研判青菱片區的功能定位,啟動新一輪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建議。
自2016年,我局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就一直重視青菱片區的發展,根據目前市政府審議同意的武漢市「過渡版」總體規劃,青菱片區做為全市「1331」空間格局中南部新城組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洪山區知識創新城科技研發的集中承載片區,規劃將依託黃家湖片區人才、技術與科研優勢,建設集研發、居住於一體的生態型綜合發展新區。
2018年—2019年,我局多次與洪山區人民政府組織聯席會議,結合「過渡版」總體規劃要求,針對青菱片區目前面臨的發展訴求及發展困境展開研究。根據聯席會議相關要求,明確青菱片區應通過「規劃實施評估和產業研究」找準青菱片區的發展定位,以此推動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工作。
目前,洪山區政府正在編制《青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實施評估及用地優化研究》,通過系統盤整區域資源,立足產業,盤好產業帳與經濟帳,謀求青菱片區適宜的產業定位和功能定位。後續,我局將積極配合洪山區政府組織青菱片區控規修編工作,並做好技術支持和審查工作。
三、關於「提高土地效益、適當調減工業用地規模」的建議
青菱片區是洪山區為數不多、能成規模地形成產業增量空間的區域,片區的規劃應立足於產業提升、產城融合和功能完善為目標,提升土地集約利用率和土地效益。
在產業提升方面,依託青菱片區區位、科教、生態等資源優勢,將低效工業生產空間轉向創新活動產業空間,將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發展濱江創新總部、高新製造、特色休閒旅遊等職能,推進青菱片區由產業園區向綜合型城區轉型升級。
在空間布局方面,應銜接創新產業和創新人群,對通勤、交往和生活等綜合需求,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中,研究生產和生活的功能合適的配比關係,營造生產、生活、交往、通勤多元空間,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人」,打造創新社區、活力街區、營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空間結構。
在集約利用土地方面,在合理配置各功能用地布局的基礎上,應積極引導青菱片區產業向科技研發、產品設計、服務展示等高端產業鏈條發展,探索產業用地彈性出讓的政策,通過規劃與土地政策相結合的手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我們將隨著控規編制的深化提出具體方案,充分吸納您的意見,一如既往的支持青菱片區規劃發展。
最後,感謝您為洪山區青菱片區所做的認真細緻工作以及提出的真知灼見!衷心感謝您對我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就青菱片區各項規劃建設進行關注,提出寶貴意見!
越喬整理自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