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農村的一些俗語,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能說上幾句,作為中國文化傳承的一部分,農村俗語被代代相傳,並且被眾所周知,隨著現在人文教育越來越好,現在很多人對於文化知識越來越深厚,科學知識深入人心,很多人慢慢把農村一些俗語忘卻,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更好的文化知識替代了以前那些看似土話的俗語。
俗語在中國傳承有上千年的歷史,它的延續一直教導很多人,教會很多人的認知,俗語也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人文的,農村俗語有這麼一句「人窮不思三種人,沒錢不貪三種欲」,這句話說的教育後人做人的道理,那麼這一句話具體講的是啥意思呢?
人窮不思三種人
1、不思情人
這情人一詞在古代就有,但是這都有錢人才做的,也是諷刺有些一旦有錢之後變壞,對於窮人來說這樣事情想都不能想,你想的多了就肯定想去做,而做的話就是犯錯,本身就過的比較貧窮,這個時候是沒有資格去想這些事情,想了只會有害無利。
2、不思仇人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個比較記恨的人,並且內心的恨意是不管在何時何地都會產生,而仇恨往往都會蒙蔽一些人雙眼,這也是從古以來老輩人經常說的,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如果每天什麼都不做本身家境比較貧窮每天想著報仇,這就是被仇恨衝昏了頭,對身體和自己的生活都沒有好處,在貧窮的時候想的是怎麼去賺錢而不是報仇。
3、不思貴人
人的一生如果遇到一個貴人相助,那麼就是少奮鬥很多事情,不過這樣的事情也是比較難得的,所謂可遇不可求,意思就是說貴人只是恰巧遇到,而不是整天想著哪天遇到貴人就一步登天了,天天抱著幻想也不思進取,本身就比較窮困潦倒,這樣不但不會等到貴人可能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差。
沒錢不貪三種欲
1、沒錢不要心氣高
這心氣高了總歸不是好事,有理想有抱負是好事,但是心氣高的話往往得不償失,就說現在有些求職的人來說,本身身無分文去找工作的時候高不成低不就,就一直拖著,你託兩個月還不如先找份工作幹著,最起碼還能賺兩個月的工資,如果本身沒錢還要為了面子心氣高,臉皮薄,還要和父母要錢等著找個好工作,其實是很不應該的。
2、沒錢不要爭強好勝
爭強好勝的欲望才能激發一個人鬥志說著不假,但是你這本身就沒錢,非得和別人一爭高下那可能是兩敗俱傷,就說這打官司吧,那絕對是勞民傷財,有人就為了賭一口氣本來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非得打官司鬧大,即便勝利又有幾個人能得到什麼。
3、沒錢不要有貪念
這人確實都是離不開一個「貪」字,貪圖便宜的心理用在現在社會最恰當了,就說這買東西吧,都想著買個便宜的,本身是一個有價的商品,非得想著看看哪裡有便宜的,而賣東西的也是這麼想,他們為了賺錢就把不好的以次充好,另外一個貪念是本身沒錢而每天想著買些與自己不符的東西,就說買手機吧,本身就沒錢還得貸款買好的,這就是太過於追求物質生活,與自己的本身資本不相符,這樣的欲望可能導致越來越貧困。
其實這句話總的意思就說,這人窮的時候要有志氣,不要考慮其他的就要一心去賺錢強大自己,沒錢的時候也不要整天抱有幻想,欲望這東西每個人都會有,但是欲望越大,可能就越難事先,這老祖宗說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這從古自今肯定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是教育後人要謹記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