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巷這家不到3平方的面線糊攤,可以吃出家裡的味道

2020-12-18 泉州舌尖美食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 | 第30家

鴻啊面線糊

【鴻啊面線糊】時間:上午6:00—下午13:00地址:胭脂巷大茶杯旁

■ ■■■■

說起泉州,肯定不能不提面線糊。在泉州人眼裡,面線糊是可以封神的!

前兩天去胭脂巷,意外發現了一家店,讓北北的面線糊之魂又燃燒了起來。

在泉州,這樣簡單的招牌路標往往是美食的標誌。

鴻啊的老闆娘是個很健談的阿姨,老闆則是個沉默寡言的叔叔。

這家店默默在胭脂巷開了四年,卻吸引了無數本地、外地人前來打卡。

來到這裡,肯定是要吃麵線糊。

鴻啊的面線糊清澈透亮,撒了胡椒粉,放上香菜葉作為裝點。雖然只是簡單的小吃,卻也處處用心。

面線糊不稀不稠正好合適,加上小蝦米,鮮美爽滑。

北北來的時候,偶遇了一個特意來這裡吃麵線糊的小姐姐。

小姐姐說,只要有空她就會過來,因為這裡的面線糊雖不是特別有名和出挑,但能吃出小時候家裡的味道……

除了面線糊,鹹飯也是必點的,做得不多,基本上只賣給熟客。

曾經有客人反饋,覺得鹹飯裡加菜不好吃,老闆就牢牢記在心裡,做了改進。

這也是鴻啊的鹹飯看起來和別處不太一樣的原因。

單純的米飯放上花生做點綴,沒有多餘的東西,乾淨簡約。

一碗鹹飯3元,分量很足。鹹飯顆粒分明,花生酥脆,也是很家常的味道。

看似普普通通,卻浸染著泉州的風味。

拳頭母湯。

因為有十幾年做深滬小吃的經驗,老闆就把深滬的招牌——拳頭母,搬到店裡來。

拳頭母切小塊加上花椰菜和蔥花,就是一碗清湯。

面線糊+鹹飯+拳頭母湯,足以打開精神飽滿的一天。

△二十多種配料任君選擇,可以搭配出繁多的花樣

總有周圍的民宿,因為真心喜愛鴻啊面線糊,遇到外地旅客就極力推薦過來。

但鴻啊從不會欺客,不加價不減量,多年如一日做著最簡單也最踏實的工作,只求一個誠實安穩。

■ ■■■■

屋簷下不到3平方的面線糊攤

對面便是燈火明亮的時裝店

「我們不想搞那麼多花樣

錢賺了夠吃夠花就好」

最平凡樸素的面線糊

也有最真實可愛的人生

相關焦點

  • 1公裡內擺了3個攤!這家老字號面線糊,泉州人24小時都吃不夠
    面線糊[mī-suà-gó]從舊石頭街到泉秀中路年深日久這家店已歷不清多少個晨昏餵飽過多少的泉州人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早已習慣,無論早晚,只要想喝一碗熱乎乎的面線糊,走到這裡準沒錯~這家24小時營業的面線糊,除了門店,又在方圓1公裡內,擺了2個小攤,在夜晚來臨之時,撐開泉州人夜宵的江湖。
  • 泉州中山路與面線糊
    當年這家面線糊做得好,名氣非常響亮,湯頭鮮美純粹、芡糊乾淨明亮、配料齊全新鮮,全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嘗過他家的面線糊。閒來無事,到中山路逛逛,再到他家吃一碗麵線糊,竟成了老城區人夜晚美好生活的標配。這家面線糊名聲大噪後,幾年時間,也正是可以擴張的時候,不知因何,攤鋪易主了。
  • 面線糊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原標題:面線糊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 文/傅海峰(大學生)
  • 覺得面線糊難吃?那是你沒吃過泉州面線糊!
    特別是在外工作上學的人,吃不到面線糊,每天都恨不得撒丫子趕回來,給自己灌上一碗,才能凝神定氣。說面線糊普通的話,倒還能理解。畢竟要和山珍野味相比,一份十塊錢出頭的面線糊確實淳樸了點。醋肉大腸剪碎墊底,舀一勺熱乎的面線糊往裡一燙,胡椒粉和蔥段要繞圈撒,吃前用筷子夾一段油條摁進湯底,那鮮甜爽滑勁兒,比熱雞湯治癒上百倍。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是根植於內心的驕傲,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如果說它不好吃,不好意思?您肯定是吃錯了吧!
  • 廈門5碗暖心又暖胃的面線糊,連泉州人都被打動了!
    檔口上只有一鍋麵線糊和一鍋鹹粥,雖然簡簡單單,但確實周圍居民習慣和惦記的所有味道。玻璃櫃裡的內臟、海鮮、瘦肉……料碼,添到粥裡面線糊裡才夠味。碎軟的面線,軟滑得若有若無,柔軟的湯水也能透著清亮,好料菌最愛這樣清爽又不寡的稠度,沒有過分的「黏糊」,最適合清早的胃。最愛煎蛋浸潤在湯水裡的口感,一點也不幹口,一天的元氣都靠它打開。
  • 泉州的老味道,從一碗麵線糊開始,一直沒有改變
    泉州人的早晨,都是被一碗鮮香的面線糊喚醒的,我去吃的是曾氏老記的面線糊,這家是個老字號了,面線糊裡面加入了鴨血、蟹肉、酸菜,上面還都撒了一層淡淡的胡椒粉進行調味,自己還可以再點一份油條,把油條泡在面線糊裡,吃起來軟軟的非常的美味。
  • 朵蓮寺裡的面線糊
    二、朵蓮寺裡的面線糊店這家面線糊所處的位置屬於朵蓮寺,據說當年要落戶朵蓮寺還頗費周折,畢竟佛門清淨,哪裡容得下一家經營葷素均有的餐飲店。清糊,重要的食材是泉州本土手拖面線和地瓜粉,手拖面線工藝繁複,要用手不斷拉扯,讓面線又細又筋道,久煮不爛;本土的地瓜粉,清亮爽滑;二者結合方能成就泉州人的口味。將手拖面線揉碎,扔進高湯裡,用地瓜粉勾芡,一碗清亮亮飄著海洋味道的清糊就呈現在面前。
  • 家鄉的古早味面線糊
    一隻鐵皮滑輪車,車身上面挖個圈,擱一口鍋,底下起個爐,加上幾把摺疊椅桌,一個面線糊攤就成了。往日饞嘴,常三五個攛掇著逃課上街喝面線糊。學生娃,缺銀子,光喝糊,加不起配料。一味往碗裡撒醬、醋、辣椒水、胡椒粉,這些調料,倒是免費的,喝得走起路來咣當作響。即便如此,也痛快。後來,以面線糊待客。客持匙攪了攪又舀了舀,遂露迷惑神色。
  • 泉州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是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小吃
    在福建泉州,大街小巷裡隨處可以看到「面線糊」,成為泉州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你隨意漫步到哪一條街道,只要感到肚子餓了,就可以停下來,吃一碗「面線糊」,補充能量,繼續上路。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製作而成的,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面線是一種又細又長的麵條,如龍鬚麵般,直徑不過一毫米,加鹽拉制曬乾而成的,加鹽是為了使面更勁道。這種面在泉州被稱為「面幹」。泉州小吃有很多,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面線糊。深秋的泉州,深藍的天空映襯著碧藍的大海。
  • 驅車38公裡,只為這一碗海鮮面線糊,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據吃貨飽飽線報,南安有一家超好吃的海鮮面線糊!為了這一碗鮮味,九兒早晨七點就從家裡驅車,經歷了早高峰,途徑了38公裡,來到南安的這家面線糊店。這家店的名字很有意思,進來面線糊,叫人想不進來都不行。■ ■■■■每天六點半就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面線糊,早上短短的時間,食客總是不少。九兒到店時已是八九點,店內熱氣騰騰的氛圍,好不熱鬧。一進門,九兒就被大廳掛的書法和各種大大小小的榮譽牌匾給吸引住。
  • 坐了2小時公交車,就為了吃一碗麵線糊
    海滄的小店都有些意外地巧合 比如許多店名都帶著「姐妹」 聽起來十分親切 這不,好料菌冒著30幾度的高溫 從島內坐車到島外 就為了吃一碗姐妹家的面線糊
  • 福建豪華早餐,16元吃飽,一碗2元面線糊搭配40種肉、海鮮吃
    咱們今天就來看一看福建豪華早餐,一碗2元面線糊搭配40種肉、海鮮吃!吃飽一頓16元。 這就是我們今天來吃的面線糊,之所以叫他嘗試,因為我看到很多人來買面線糊的時候都會選擇用大腸墊底,所以我也想加上大腸嘗一嘗。
  • 福建人5點就跑來吃這家店,2元面線糊搭40種海鮮和肉,配油條一絕
    福建人很會吃,所以來福建一日三餐都可以大飽口福,連續吃三個月也吃不膩,但是福建人對早餐很專一,一般都會選擇以一碗暖暖的面線糊開啟一天的新生活。面線糊是閩南風味特色小吃,用像細毛線一樣細的米線和番薯粉一起煮,湯底一般是大骨湯或者海鮮湯,所以吃起來味道鮮美清甜爽口,很適合早上食用。
  • 亞海面線糊上《舌尖3》 節後開門生意挺火爆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王紹亮實習生陳紅通訊員危婧璟)昨天一早,休息了十天的亞海面線糊開門營業,顧客比春節前多了一半。因為正月初六在央視《舌尖3》亮相,一下子讓這個快30年的小店火了,成為在廈門吃麵線糊的招牌。  當天的節目中,廈門美食麵線糊、同安封肉、沙茶燜牛肉等,讓一些觀眾垂涎欲滴。
  • 吃遍中國:泉州特色面線糊
    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傳說,面線糊的產生也跟艱苦的生活有關。
  • 在浮橋農貿市場旁邊,吃一碗最接地氣的泉州面線糊
    二、吃一碗最接地氣的面線糊 浮橋石崎農貿市場就是她很自豪地告訴我:我們浮橋的菜市場最大了,品種齊全,肉菜新鮮,水丸尤其好吃。 眼前的炸雞腿很驚豔,我說:雞腿好像炸得不錯,很好吃的樣子。
  • 福建人的早餐真豐盛,一碗2元面線糊搭配40種肉,果然很會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而要說到福建的早餐,那可是很豐盛的,一碗2塊錢的面線糊要搭配40種肉類和海鮮,瞬間把一碗普通的面線糊承託得很「豪華」。其實這面線糊在福建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早餐美食,大街小巷裡都能吃到,主要是用細面線和地瓜粉煮熟而成的,但湯底都是用骨湯或者海鮮湯,這味道想想就知道有多鮮美了。
  • 泉州小吃大全:《舌尖3》的四果湯,最正宗的面線糊,都在鯉城區
    莊阿姨芋頭餅位於泉州市的鯉城區桂壇巷3號,距福醫大第二臨床醫學院大概1km。莊阿姨的門店非常小,藏在巷子裡並不好找,不過,遠遠地就能看見排隊的隊伍,便能順藤摸瓜找到莊阿姨了。秉正堂同樣是在鯉城區,可以去了莊阿姨那兒,再來這裡,具體的地址是天后路1棟1-2號。這家店是秉正堂的總店,作為百年傳承的老字號店,在《舌尖上中國3》裡也曾出鏡。
  • 泉州人美好的一天,從一頓面線糊開始了
    要說泉州人喜歡吃的早餐,面線糊絕對排前三名。縣后街文啊面線糊這家文啊面線糊位於鋰城區縣后街,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歷史了,是一家真正的老店,老闆人很實在,料給的也足,附近的居民有時候故意不做早餐,就為吃一頓文啊面線糊。
  • 泉州人的早餐,從一碗麵線糊開始,這家34年老店最出名!
    去泉州, 你會發現,面線糊仿佛是整座城市的靈魂。從早到晚,泉州人最愛就是這一口軟爛糊糊。泉州的面線糊哪家好吃?大概問10個人有10種說法,在鯉城街頭,找到一家開了幾十年的面線糊攤子並不是什麼難事,有的有店面,有的在固定時間段才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