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裡內擺了3個攤!這家老字號面線糊,泉州人24小時都吃不夠

2020-12-18 泉州舌尖美食

面線糊

[mī-suà-gó]

從舊石頭街到泉秀中路

年深日久

這家店已歷不清多少個晨昏

餵飽過多少的泉州人

xxx

01

# 24小時不打烊的老字號 #

偶然被種草的石頭街展記面線糊,竟然是一家傳承四代的老字號。

據說,老一輩最早在石頭街擺攤,後來小輩拾掇起這門手藝,就在金帝花園附近開了門店。

一接近飯點,店裡的外賣小哥跑得比客人還勤。操作臺上的手機頻頻響起「您有一個新訂單…」的交易提醒。

阿姨說,像這樣一個小半天就有300多個外賣訂單。——這還僅是粗略估算。

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早已習慣,無論早晚,只要想喝一碗熱乎乎的面線糊,走到這裡準沒錯~

這家24小時營業的面線糊,除了門店,又在方圓1公裡內,擺了2個小攤,在夜晚來臨之時,撐開泉州人夜宵的江湖。

02

# 俘獲閩南人的靈魂美食 #

閩南人最割捨不下的食物之一,大概就是面線糊了。在泉州,賣面線糊的館子、攤子也是遍地開花,而且家家口味不一。

ZHANJIMIANXIANHU

展記的面線糊相對鮮爽,面線細軟,湯水較多,不會過於濃稠也不至於太稀,喝上一口就一路潤到了喉嚨裡。

所以,也有客人點個鹹飯,再搭一碗清糊,直接當作正餐。

大腸是必加的料碼。他們家的大腸滷得較爛,口味也相對清淡,即使牙口不好的人也能輕鬆搞定。

和面線糊一起吃進嘴裡,既有面線特有的溫潤綿香,還有咀嚼大腸的Q糯滿足感~

有別於其他家酥脆的醋肉,展記醋肉的白酒味相對重,帶有微微的酸,讓人吃一口就忘不了這奪人的味道。

如果點了醋肉,就不建議加滴桌上的料酒及其他,口味已是足夠。

鴨皮卷是小夥伴幫忙點亮的選搭。

鴨皮滑膩而有彈性,咬開後是皮蛋特有的風味,帶著柔韌破開的感覺,和面線糊組cp簡直不要太完美~

店裡可選的配料多達三四十種。常見的醋肉、大腸、豬肝、雞心、蝦仁、香腸、煎蛋、滷豆腐、豬血、肉燕等隨心搭配,豐儉由人。

油條就擱在檔口前,想吃拿個袋子套上,完全自給自足。

03

# 夜晚才是展記不停歇的主場 #

展記有輛自己設計的小推車,小小的四輪,總是隔三差五就要從廚房裡搬出一桶又一桶的清糊。

一到夜間,更是不得了。深夜亟待投餵的客人可以從店裡一直排到小攤。

有人喜歡露天坐著,高聲和朋友吐個槽,聊幾句閒話;有人腳步匆匆,急急把這一碗熨帖順路帶回家。

更多的時候,外賣小哥出沒在晨昏裡,把一碗碗溫熱的面線糊送到此家彼戶。

///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第133期

● 石頭街展記面線糊 ●

人均

15元(豐儉由人)

時間

24小時營業

地點

泉州市泉秀路47號金帝花園4號店(總店)

相關焦點

  • 胭脂巷這家不到3平方的面線糊攤,可以吃出家裡的味道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 | 第30家鴻啊面線糊【鴻啊面線糊】在泉州人眼裡,面線糊是可以封神的!前兩天去胭脂巷,意外發現了一家店,讓北北的面線糊之魂又燃燒了起來。在泉州,這樣簡單的招牌路標往往是美食的標誌。鴻啊的老闆娘是個很健談的阿姨,老闆則是個沉默寡言的叔叔。這家店默默在胭脂巷開了四年,卻吸引了無數本地、外地人前來打卡。
  • 一天2000+碗不夠賣!3代人60年風雨,只為這一碗麵線糊
    我想,每個泉州人的記憶裡,應該都有一碗麵線糊。 軟綿綿的、熱氣騰騰的、帶著大骨湯特有的鮮美,一入口,就從喉嚨滑到胃裡,從胃裡暖到心……
  • 泉州人的早餐,從一碗麵線糊開始,這家34年老店最出名!
    去泉州, 你會發現,面線糊仿佛是整座城市的靈魂。從早到晚,泉州人最愛就是這一口軟爛糊糊。泉州的面線糊哪家好吃?大概問10個人有10種說法,在鯉城街頭,找到一家開了幾十年的面線糊攤子並不是什麼難事,有的有店面,有的在固定時間段才擺出來。
  • 覺得面線糊難吃?那是你沒吃過泉州面線糊!
    特別是那些年過半百的老手藝人們,忙碌了一輩子,有的硬要摸黑早起,有的還通宵達旦,隨便推輛車、架個棚就開始摸起活兒來。生怕缺了自己,整個泉州都要被餓著了。有了這些代代相傳,泉州小吃也因此多到數不清,隨便挑個街都能吃撐了出來。不過在這裡面,最讓泉州人醉生夢死的,還是面線糊。
  • 這家老字號,憑一碗麵線糊紮根晉江六十餘載
    「這家店開店也有六十多年了吧,我來這裡也幫忙了二三十年。」「我們是24小時營業,每天大概能賣出上萬碗面線糊。」無論是配料的新鮮程度,還是食材的選擇上,老闆都非常認真,只要任何一個細節出了差錯,口感都會受到影響。全天營業對於一家店來說,要耗費更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原本大怣面線糊只營宵夜檔,但有些外地的遊客白天來打卡卻無法吃到,再加上後來家裡能幫忙的人手多了,所以就改成全天候營業。
  • 泉州中山路與面線糊
    一碗冒著熱氣,散發著滷味和蔥花香的面線糊,在黑暗的夜裡,告慰的是這座城市勞累一天的胃。說來這也算一家老店了,但卻是幾經易主,沒有招牌的特色配方和持之以恆的經營決心,成不了老字號,能維持至今,全靠這條街的繁華。今夜的中山路,沒有商鋪的喧囂,工人的吆喝聲更顯街道的靜謐,這是從未有過的感受,我的中山路何時如此安靜過?
  • 廈門5碗暖心又暖胃的面線糊,連泉州人都被打動了!
    無論是凜冽的寒風,還是溫煦的冬日,喝一碗暖暖的面線糊,這一天就會開始得特別美好。廈泉「面線糊之爭"由來已久,在廈門好吃的面線糊都在哪裡?徵服泉州人的面線糊又是哪家?快跟著店長來吃吧~1、陳星仔飲食店30年依舊高朋滿座的小吃攤,隱藏在豬肉攤後,早晨賣面線糊、鹹粥,午後開始賣滷料,30年每天都是客滿盈門。
  • 泉州面線糊,最傳統的早餐,泉州人離不開的古早味
    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什麼?絕大部分都會告訴你,面線糊。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成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其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 泉州最貴、料最多的面線糊!有人專門驅車十幾公裡只為吃到它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 | 第42家原橋尾面線糊【原橋尾面線糊】地址:江濱南路與324國道交叉口西50米(朵蓮寺旁)儘管這家店的位置偏僻難找,店鋪裝修老舊,卻依然是很多泉州人心中面線糊界的大佬。從朵蓮寺走起,看到一排紅磚古厝藏在蔥鬱的樹木之中,就是到了橋尾面線糊。
  • 舌尖上的閩南:泉州人的早晨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舌尖上的閩南:泉州人的早晨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qz.fjsen.com 2013-06-04 08:39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早報記者 陳小芬 陳梅燕/文 吳嘉曉/圖「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
  • 閩南美食:泉州的早晨 從一碗麵線糊開始
    「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對許多泉州人來說,早晨出門走進一家面線糊店,點一份面線糊,一天的工作生活從此開始。因其簡單、快捷又不貴,面線糊已成為泉州的特色「標誌」之一。儘管閩南不少城市也有面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有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其實,如今的面線糊不單只作為早餐,可以是點心或夜宵。
  • 泉州面線糊讓你回味無窮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泉州的面線糊家喻戶曉,「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啥?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面線糊!儘管閩南不少城市都吃麵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出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
  • 朵蓮寺裡的面線糊
    除了面線糊經典的配料滷大腸滷豆腐滷蛋等滷料以外,海鮮、炸物也是花樣繁多。面前擺的瑤柱和魷魚乾,就已經非同一般,而新鮮的魷魚更是鮮得Q彈,還有炣大海蠣、炒桂花蟹、大蝦仁等,盤盤新鮮看得見,而炸醋肉更是該店的必點之物,好吃得那是一盤接一盤地淨光。全是葷的,把素食擠得都沒地了,佛門也寬容,任由其發展,店鋪當真也就這般地發展壯大了。
  • 老字號|不糊塗的面線糊
    面線糊自此便流傳開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不可考,但也不重要了。面線糊是福建泉州有名的漢族小吃,製作工藝並不麻煩,燒開水,放入番薯粉,調料和面線,大火煮開即可。一般做早餐吃,配著油條或者馬蹄酥,也可當做夜宵小點。
  • 泉州人美好的一天,從一頓面線糊開始了
    要說泉州人喜歡吃的早餐,面線糊絕對排前三名。縣后街文啊面線糊這家文啊面線糊位於鋰城區縣后街,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歷史了,是一家真正的老店,老闆人很實在,料給的也足,附近的居民有時候故意不做早餐,就為吃一頓文啊面線糊。
  • 驅車38公裡,只為這一碗海鮮面線糊,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據吃貨飽飽線報,南安有一家超好吃的海鮮面線糊!為了這一碗鮮味,九兒早晨七點就從家裡驅車,經歷了早高峰,途徑了38公裡,來到南安的這家面線糊店。這家店的名字很有意思,進來面線糊,叫人想不進來都不行。■ ■■■■每天六點半就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面線糊,早上短短的時間,食客總是不少。九兒到店時已是八九點,店內熱氣騰騰的氛圍,好不熱鬧。一進門,九兒就被大廳掛的書法和各種大大小小的榮譽牌匾給吸引住。
  • 泉州逛吃攻略,這座城市的美食實在太好吃了
    美食篇:1、老記面線糊老記面線糊位於西街和中山北路交界的地方。這是一家40年的老字號,歷經兩代人的心血。是小編吃過最好吃的面線糊,甩福州路邊攤的面線糊十條街。加醋肉、大腸、滷蛋、香菇,再把油條浸入面線糊裡一起吃,這種搭配,只要吃一次就忘不了。2、亞佛潤餅店亞佛潤餅店是西街非常有名的老字號。歷史超過百年,已經傳承了四代人,亞佛潤餅皮就是泉州人對古早味最好詮釋。
  • 泉州小吃大全:《舌尖3》的四果湯,最正宗的面線糊,都在鯉城區
    莊阿姨芋頭餅位於泉州市的鯉城區桂壇巷3號,距福醫大第二臨床醫學院大概1km。莊阿姨的門店非常小,藏在巷子裡並不好找,不過,遠遠地就能看見排隊的隊伍,便能順藤摸瓜找到莊阿姨了。特別提醒,莊阿姨只賣下午一個小時,16:30到17:30如果你打算前往,一定要安排好時間哦!秉正堂同樣是在鯉城區,可以去了莊阿姨那兒,再來這裡,具體的地址是天后路1棟1-2號。
  • 泉州面線糊榮登「99種必嘗美食」第三 面線糊怎麼製作
    作為泉州人最喜愛的小吃之一,面線糊近日榮登福建省「2013年市長帶你遊」活動之「99種必嘗美食」排行榜第三,如此美味的泉州面線糊是怎麼做成的呢?  經營面線糊生意30多年的謝錫國介紹,想要煮出美味的面線糊,首先要熬煮出一鍋鮮美的高湯。
  • 晉江的老字號江湖裡,這碗面線糊24小時不打烊,從天黑吃到天亮!
    但如果住在蓮嶼附近,那起床可能會稍微容易些,畢竟冷風帶走了溫度,也帶來了面線糊的香味。真正的老字號小怣面線糊在晉江大街小巷眾多的老字號裡,蓮嶼的「大小怣面線糊」可謂佔據了兩大席位。口味刁鑽的晉江吃貨們,有人吃習慣了大怣的味道,也有很多人只認小怣。而關於大怣小怣的關係,坊間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