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餘幅北齊至明清壁畫攝影作品山西展出(組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100餘幅北齊至明清壁畫攝影作品山西展出 攝影家呼籲保護壁畫藝術

  中新網太原9月11日電 (記者 王惠琳)11日,《千年丹青》——山西古代壁畫掇英展在太原美術館開展。100餘幅北齊至明清壁畫攝影作品亮相,內容涉及古代山西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宗教藝術、戲劇等諸多層面。

展覽展出的稷山青龍寺壁畫的前後對比圖。 王惠琳 攝

  在太原美術館9號展廳,展覽展線長100餘米,其中包含稷山青龍寺金代壁畫,芮城永樂宮元代壁畫、新絳稷益廟明代壁畫等多處寺觀壁畫的1:1攝影圖。

  據介紹,這些作品都是在各種數字採集的基礎上,通過藝術噴繪等工藝複製成1:1的仿製品。此做法使壁畫藝術走出寺觀,集中展示在大眾面前。

100餘幅北齊至明清壁畫攝影作品亮相,內容涉及古代山西地區不同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宗教藝術、戲劇等諸多層面。 王惠琳 攝

  展覽中,兩幅稷山青龍寺壁畫的前後對比圖吸引觀眾眼球。據山西省運城市文化局副局長張勝濤介紹,10年前,攝影師拍攝到的稷山青龍寺壁畫,因底部殘缺無法辨識。10年來,經中國壁畫學會和佛教界人士共同研究,將此壁畫成功復原。「這是壁畫復原後的首次公開展覽,也是我們傳承保護的一項工作成果。」張勝濤說。

在太原美術館9號展廳,展覽展線長100餘米,其中包含稷山青龍寺金代壁畫,芮城永樂宮元代壁畫、新絳稷益廟明代壁畫等多處寺觀壁畫的1:1攝影圖。 王惠琳 攝

  山西的古代壁畫,從南到北綿延千裡。涵蓋了漢代、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直至明清的各個朝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壁畫藝術,共計近三萬平方米。其留存量之大,題材之豐富、技藝之精湛、特色之鮮明均居全國之首。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遺落在民間的壁畫藝術,正在逐漸消失。

  為了更好地發揚、傳承壁畫藝術,在現任山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武普奧的指導下,數十位攝影家深入山西寺院、道觀、古墓、樓臺等近300處,對壁畫進行高清攝影或數字採集。經過20多的年努力,現存攝影作品達到一萬幅之多。

11日,《千年丹青》——山西古代壁畫掇英展在太原美術館開展。 王惠琳 攝

  武普奧回憶,自己曾在在山西省山陰縣一處破損的殘垣拍攝壁畫,拍了兩個小時後,因為天黑光線不好而暫停。但意外的是,次日天降大雨,房屋坍塌,所有壁畫都被掩埋。「非常可惜,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所以保護、傳承壁畫藝術刻不容緩。」武普奧說。

  當天的展覽上,複製壁畫人物形象而製作的青龍和白虎門神畫像在現場免費贈送。山西省運城市文化局副局長張勝濤表示,下一步,運城市將建立壁畫臨摹基地,為全國各地的美術學院提供臨摹機會,讓古老的壁畫藝術更好地走進人們生活。(完)

相關焦點

  • 北齊壁畫巔峰之作首次大規模「裸展」,山西將展「壁上乾坤」
    當年4月,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出了高精度等比例複製的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保護與傳承——山西寺觀藝術暨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澎湃新聞獲悉,此次將在山西博物院以「地利之便」舉辦這一北朝壁畫大展以其規模與精品更是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北朝壁畫大展。據山西博物院公布的資料,自北魏定都平城至隋一統華夏,近200年間,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完成了空前規模的民族大融合。
  • 山西壁畫重生的N種方式_山西新聞_山西新聞網 - 主流媒體 山西門戶
    不過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目前的2.4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只是我省現存的漢唐至明清的寺觀壁畫,並不包括出土的墓葬壁畫。我省已故的著名文博大家柴俊澤先生就曾說過,山西的彩塑壁畫內容豐富,風格各異,造型生動、氣勢宏偉,技藝精湛,在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社會等多學科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 燦爛輝煌的山西古代壁畫
    山西現存古代壁畫:從南到北綿延千裡,涵蓋了從漢代、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代、遼代、金代、元代、明代、清代十多個朝代,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之多,包含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風格,內容豐富、技藝精深、特色鮮明,居全國之首。
  • 第三屆生態三晉·美麗山西環境主題攝影展覽開展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程國媛)10月18日,「同煤杯」第三屆生態三晉·美麗山西環境主題攝影展覽在太原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為期5天,共展出環境攝影獲獎作品100餘幅。
  • 對話陳丹青:山西的北朝壁畫是空前絕後的
    出現在眾家媒體面前之時,他已經連續幾天泡在山西的墓葬之中,「腳上還沾著徐顯秀墓的泥土」。「北齊所代表的中國壁畫,空前絕後」↑陳丹青講述北朝壁畫的視頻節目 山西博物院此次展出的北朝壁畫是中國過去30年最重要的出土成就,它包括狩獵圖、神仙圖等,也是幾十年來山西博物院壁畫第一次大規模的展出。
  • 一周觀展指南|從上海的山西古壁畫看到倫敦的莫迪利亞尼
    冬日雖至,藝術展覽卻不停歇,在11月的最後幾天裡,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上海博物館即將舉行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其中3組來自北朝的墓室壁畫難得一見。中華藝術宮「一帶一路」相關展覽呈現蒙古、塞爾維亞、越南的當代藝術。浙江美術館和蘇州美術館將推出的潘天壽和顏文樑展也是對20世紀兩位大家藝術的梳理。
  • 北齊古墓室如何在博物館復原,婁叡墓壁畫作者是誰
    [摘要]對於山西,過去公眾了解比較多是永樂宮、大佛光寺等地上文物,此次來到上海博物館的墓葬壁畫,讓公眾看到了山西的地下文物。 11月30日,上海博物館與山西博物院共同舉辦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正式面向公眾展出。
  • 陳丹青訪山西北朝壁畫:她的出現填補中國美術史空白
    5月24日,山西省太原市,沉睡地下約1500年後,山西婁睿墓壁畫、九原崗墓壁畫、水泉梁墓壁畫等北朝墓葬壁畫集中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聞訊而來的畫家陳丹青在展覽現場表示,山西北朝壁畫的出土填補了從兩漢到唐朝之間的美術史空白。
  • 山西古壁畫何以走出庫房,成為2017年國內文博展的熱點
    2017年國內博物館展覽的一大熱點便是山西壁畫。4月,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出了高精度等比例複製的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同一月內,「保護與傳承——山西寺觀藝術暨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11月末,上海博物館舉辦了「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這些原本散落在山西偏僻鄉村或深埋於地下墓室的古代壁畫進入了國家級博物館的殿堂,成為公眾認知的對象。
  • 山西寺觀壁畫展展出開化寺壁畫《供養菩薩》
    佛教在線太原訊 2008年8月22日,「山西寺觀壁畫——巖松的壁畫模寫藝術展」在太原晉祠博物館落下帷幕。這種以泥地為載體複製、模寫山西古代壁畫的作品是首次在山西集中展出。本次展覽的作品是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王巖松運用礦物顏料、以泥地為載體,通過拷貝、勾線、填彩、潤色、作舊和加固封護等程序,對山西寺觀壁畫進行的模寫。
  • 山西歷代壁畫,中國藝術之瑰寶!
    山西壁畫 山西古代壁畫,從南到北綿延千裡,現存的數量居全國之冠,更彌足珍貴的是涵蓋了從漢代、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直到明清各個朝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風格,山西壁畫以其完整多樣、典型獨特、製作宏偉、自主創新且自成一體,高度反映了中國古代壁畫的發展進程。
  • 一周觀展指南|要看得抓緊了,從山西壁畫到清代吳氏收藏
    尚未觀看這些好展的觀眾,可踏著早春的腳步,早點去領略一下:展覽資訊:上海: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巡迴展覽畫派:俄羅斯國立特列恰科夫美術館珍品展展期:展出至2018年3月4日地點:上海博物館「山西壁畫展」備受關注的無疑是三組北朝壁畫,《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墓道北壁壁畫》、《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和《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北朝三組壁畫不同形式的組合在博物館空間展出,也考驗了博物館展陳的塑造能力。
  • 1500年前的北朝墓葬壁畫 首次大規模齊聚山西博物院
    展覽海報 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3月12日,山西博物院推出了「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搬出了自己的看家墓葬壁畫文物,
  • 「中國最冷小鎮」呼中四季風光國際攝影大展優秀作品在哈爾濱展出
    「中國最冷小鎮」呼中四季風光國際攝影大展優秀作品在哈爾濱展出 來源: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2016年06月12日13:44 「中國最冷小鎮」呼中四季風光攝影大展頒獎儀式,在哈爾濱市哈藥美術館舉行。
  • 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探微
    2017年11月29日,上海博物館與山西博物院共同舉辦了「山西博物館藏古代壁畫藝術展」,遴選了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時期的12組代表性壁畫(北朝的3組壁畫分別為太原市北齊婁叡墓壁畫、朔州水泉梁北齊壁畫墓、忻州九原崗北朝壁畫墓;宋、金、元的9組壁畫分別為盂縣皇后村宋金壁畫墓、繁峙南關村金代壁畫墓、忻州南呼延村壁畫墓、屯留縣康莊工業園區元代M2壁畫墓、陽泉東村元墓、平定西關村M1壁畫墓、五臺縣陽白壁畫墓
  • 將展出2500餘幅影像作品!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中國原生態國際...
    9月27日,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開幕式在黔東南州鎮遠縣舉行,主體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開幕式現場。本屆大展以「共同的世界——以山為語」為主題,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共同主辦,多彩貴州·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組委會辦公室與中共鎮遠縣委、鎮遠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展覽分為國內展、國際展和貴州展三個部分,活動期間將展出2500餘幅攝影作品、5部影像視頻作品、50條短視頻作品,同時舉辦6場學術活動及採風創作、農特產品直播推介等系列活動。參展嘉賓觀看攝影展。
  • 「抗疫英雄贊」貴陽市抗疫攝影作品展在南明翠微園展出
    為迎接五一勞動節,向抗疫先鋒者致敬,貴陽市群眾藝術館、南明區文化館聯合開展的「抗疫英雄贊——貴陽市群眾藝術館抗疫攝影作品巡展活動」,於5月1日在甲秀樓景區翠微園開展,本次攝影展將持續到5月5日,共展出100餘幅真實、動人、暖心的佳作。
  • 評展|走進山西古代壁畫,每一位觀眾都可找到自己的關注點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畫藝術展地點:上海博物館 展期:2017年11月30日 - 2018年3月4日點評:如此大規模的山西墓葬壁畫在滬展出尚屬首次,從繪畫、考古、生活等角度計劃每個觀眾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關注的角度,且目前展出展品的研究資料相對不充分
  • 中華藝術探源|太原北齊徐顯秀壁畫墓的發掘與保護
    上海博物館山西古代壁畫展正在對外展出,「澎湃新聞」藝術版(www.thepaper.cn)將陸續刊發關於古代壁畫的系列尋訪與解析文章,以飧讀者。山西太原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民族融合和文化碰撞的前沿陣地。通過考古發現,山西太原的墓室壁畫充分證明了這一地區華夏文明與西域文明的交流與融合。
  • 山西展出東漢至近代碑拓 李世民書《晉祠銘》引關注
    中新社太原1月8日電 (記者 胡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傳播推廣交流項目「山西歷代碑拓書法藝術作品展」全省巡展首展啟動開幕儀式8日在太原美術館舉行,展示了從東漢年間到近代的碑拓作品。山西歷代碑拓書法藝術展,主要展示部分帝王、文人墨客等的碑刻書法藝術的拓片作品。山西歷代碑拓書法藝術展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東漢到唐朝的碑拓作品;第二部分為北宋到明代的碑拓作品;第三部分為清朝到近代的碑拓作品。其中有帝王的碑刻和著名的《晉祠銘》《霍揚碑》《碧落碑》等碑刻藝術作品,共收集整理碑拓作品近100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