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嫁妝文化習俗你怎麼看?路在何方?

2020-12-07 平頭哥談人生感悟

彩禮是中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又稱訂親彩禮,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式婚姻的締結,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評,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其實彩禮就是一個陋習。

現在男女結婚,女方要彩禮的理由大致有幾個方面。

一,父母把女兒養大不容易

父母把一個女孩子從小撫養長大成人,中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確實不少,可以說確實不容易。但是有兒子的家庭,把兒子養大也不容易啊。況且,女孩的父母把女孩養大的這種不容易,不是女孩未來的老公造成的。如果女孩覺得父母把自己養大不容易,那麼在選老公的時候,就更應該注重未來的老公的人品及對老人有沒有孝心等。未來的老公對老人有孝心,那麼將來就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嶽父嶽母對妻子的養育之恩。如果結婚的時候女方家庭以把女兒養大不容易為由要彩禮,那就有賣女兒之嫌了。父母也是有私心的,父母要彩禮的背後,也可能是人性的虛榮、貪婪和自私。

二,出於面子觀念

打個比方說,人家女兒都要彩禮的,就你不要,那成什麼了?難免不被人議論,搞得好像我女兒很廉價,嫁不出去一樣。或者說,別家女兒結婚都要了20萬的彩禮,那我也不能低於這個數字,低於這個數字,那麼我們的面子往那裡擱呢?

要面子可以,但是要了面子之後,可能就沒有裡子,要了面子之後可能就會活受罪。

有些條件差的男方家庭,為了結婚,為了湊足彩禮錢,耗盡了父母的大半生積蓄,然後還去外面借了不少的債。這樣結了婚之後,大家一起慢慢還債,那又何必呢?

三,要了彩禮才會有安全感。

1,不要彩禮,會被婆家人輕視。

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問題。要不要彩禮和婆家人會不會重視你根本就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很有可能,女人婚前原本就被婆家人看不起,也有可能女人的家境或者自身條件,都是婆家人看不起的原因,曾聽到過一位討厭兒媳的婆婆說,她兒媳長得就讓人看不起。

有可能你說自己是過來人,因為當初要彩禮少了,婚後才不被婆家重視,我告訴你問題不是在彩禮上面,而是你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家人。這是由婆家一家人品性問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都也都是由婆家一家人品性問題產生的,跟彩禮是沒有關係的。

2,要了彩禮以後離婚了才有保障。

弱弱地一句,結婚的時候你想要多少彩禮?是100萬還是1000萬?意思就是說以後你離了婚了,你就可以不工作了,就可以靠結婚時要的彩禮錢過一輩子嗎?

一個女人對自己最大的保障是要有一種堅強,獨立自主的精神,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與其結婚之前多要點彩禮,不如自己多學點技能。

四,因為結婚後要給男人生孩子,生下來的孩子要跟著夫家性,所以要彩禮

荒唐!結婚後給男人生孩子?!生孩子不是給你自己生的嗎?男人和女人結婚後組成家庭,生下的孩子,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愛情的延續,而不是因為收了彩禮錢才給生孩子,如果是這樣想的話,那麼你就把自己當成了生育的機器了。

其實法律上並沒有規定,生下來的孩子一定要跟著男方姓。夫妻倆生下的孩子可以跟著父親姓,也可以跟著母親姓,這個其實是可以商量的。如果把孩子的冠名權和彩禮聯繫在一起,那麼這就成了一種交易了。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古代彩禮確實是一種風俗。但是現在,時代在變化,在不同的時代,法律和道德的標準都不一樣。比如在古時候,對女人的要求是三從四德,男尊女卑,而現在的標準是,婦女能頂半邊天,講究男女平等。所以不能把以前古時候的風俗習慣,生搬硬套的用在現在社會裡。

從我個人來說,我結婚時沒有出彩禮,我老婆也沒有出嫁妝,酒席都沒有辦,就領了結婚證,還是過了10多年了。結婚後,家務是共同做,雙方父母共同孝敬,結婚後掙的錢大部分都交給老婆,每年結婚紀念日,老婆的生日,情人節,我都給老婆買花,

買蛋糕,買巧克力。我結婚的時候沒有遇到彩禮,如果遇到彩禮,那麼我寧願打一輩子光棍,絕不向彩禮這種陋習低頭屈服。將來我兒子結婚的時候,我也不會出彩禮,如果說女方家庭要彩禮,兒子自己去掙,將來兒子結婚的時候如果買房子我可以幫助。我沒有女兒,但如果我有女兒的話,將來她結婚我也不會要彩禮,但是我會看她未來老公,人品好不好?對她好不好?還有雙方的家庭是不是門當戶對,我會看這些情況。

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娘家準備的陪嫁至夫家的結婚用品及財產財物,

如房子車子,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不同,所準備的嫁妝也會不同。

在婚姻中,嫁妝跟彩禮理應是相互平等的。

很多人在談到彩禮跟嫁妝時,都有各不相同的態度,有些女孩子覺得,問男方要彩禮理所當然,如果男方家庭問他們家要嫁妝就天理不容,其實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對。

在面對婚姻時,男女都是平等的,女人從不比男人高人一等。

但是現在的社會現實就是,很多男女在結婚的時候呢,都是男方出彩禮,而女方的沒有嫁妝,或者嫁妝很少,只是象徵性的表示一下。只要彩禮不給嫁妝,這不是耍流氓嗎?

記得曾有一個河北保定的朋友跟我說過,他們那邊的女人結二婚,收了10萬的彩禮,嫁妝就是一床被子。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男人多而女人少,物以稀為貴。男人如果接受不了女人,只要彩禮不給嫁妝的現狀,你可以不結婚,你不想結婚有大把的人等著排隊。

路在何方?

現在的社會現狀已經是這樣了,那麼出路何在呢?

一,其實男人不必糾結彩禮這個問題。你不願意出彩禮可以去找不要彩禮的女人。你想娶的女人,想要彩禮,而你又接受不了彩禮這種習俗,或者是你出不起彩禮,那麼只能說明大家三觀不合,既然三觀不合,為什麼要勉強在一起呢?

二,如果男人處在社會的底層,經濟條件很差,那麼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讓自己變得很優秀,那個時候你不用出彩禮,照樣可以娶到老婆。

三,有些女人是這樣說的,男人結婚不想出彩禮,那你可以去做上門女婿呀。說這話的女人本意是挖苦揶揄男人的。但是從客觀上來說,對於不想出彩禮或出不起彩禮的男人,去做上門女婿,其實也是一種選擇。

四,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將正式生效

,其中1042條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所以索要彩禮不再是一種風俗,它已上升到法律層面,索要彩禮是違法行為,既然是違法行為,彩禮被追回就有了法律依據。

但是國家有政策,民間肯定也會有對策。所以對這個事情,最好是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我們這沒有彩禮習俗,」姑娘零嫁妝嫁人,小姑子訂婚卻要二十萬
    肖婷沒想到的是事後男友與他家開始勸說自己,並直言可以去打聽一下他家習俗,是真的沒要彩禮。這讓女人猶豫不決,尤其打聽後還真的是如此,事情變得有點複雜。肖婷父母勸說女兒:「那點彩禮也是留給你做嫁妝用的,如果你不要的話,也就沒了嫁妝,自己可要想好了。一個沒了嫁妝的女人嫁過去,真的是沒多少底氣。」肖婷聽了也沒說話,內心有點矛盾與猶豫不決。
  • 沒有彩禮,也沒有嫁妝,這對新人的做法您怎麼看?
    他們在婚姻登記前,除了簡單的求婚儀式,沒有過多提及彩禮及嫁妝的瑣碎事。讓這對年輕人感慨的是,如果這樣談婚論嫁,是不是更多有情人能終成眷屬,儘量減少借婚姻逼迫彩禮的情況出現。 小馬說,他和妻子小溫是高中同學,早就相識,相戀快八年了,兩人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族,家庭收入一般。 「我家裡條件還要差點,我母親身體狀況不太好。」
  • 彩禮10萬元,嫁妝卻是開了5年的破車|從彩禮看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可是,誰能想到五年的感情,竟然會敗在彩禮上呢?按照本地的習俗,彩禮是2至10萬不等。當然也有家庭富足的,動輒幾十萬。這都是根據各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決定的。小林家條件也就是一般的小康家庭,為了買房子已經基本把家底掏空了。
  • 合肥結婚習俗 合肥人結婚彩禮和嫁妝都有哪些?(圖)
    合肥結婚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都有下彩禮聘禮的習俗,同時女方出嫁也要陪嫁妝,嫁妝是女方身份地位的象徵。合肥人彩禮有哪些?現代聘禮又有哪些?合肥媳婦嫁妝需要哪些?陪嫁的嫁妝多年來有什麼變化?合肥人結婚彩禮和嫁妝解答。
  • 「彩禮」和「嫁妝」真正的含義
    彩禮彩禮了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婚嫁習俗,彩禮又稱,訂親,財禮,聘禮等。彩禮在普通理解中,就是婚戀中送給對方的聘禮或者禮金。他的父親在和女孩的父親商量彩禮和嫁妝,關係都彩禮和嫁妝,我們所以的人都豎起了耳朵,為什麼了,因為在我們這邊,這幾年我聽過最低的彩禮是十二萬,還不算禮金和其他。女孩的父親將女孩和男孩叫了身邊,就對他倆說到,你們覺得我應該要多少了?男孩說我明白叔叔的意思,我不會做對不起她的事情,男孩在女孩的父親面前做了許多的保證。
  • 彩禮和嫁妝有什麼區別? 彩禮和嫁妝兩個重頭戲如何做到盡善盡美?
    彩禮和嫁妝有什麼區別? 彩禮和嫁妝兩個重頭戲如何做到盡善盡美?時間:2019-04-03 14:36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彩禮和嫁妝有什麼區別? 彩禮和嫁妝兩個重頭戲如何做到盡善盡美?
  • 跟對象吹了,給的彩禮/嫁妝怎麼要回來?
    結婚是一件幸福的人生大事,彩禮和嫁妝是中國自古以來結婚必備的一個重要習俗,人民法院為此類糾紛案件賦予了一個名詞「婚約財產糾紛」。在現代人眼裡,彩禮和嫁妝的多少,代表了雙方家庭的經濟實力,所以近年頻出「天價彩禮」「越來越娶不起老婆」的說法。
  • 天價「彩禮」和「嫁妝」
    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彩禮和嫁妝的意思,怕自己理解錯了。「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娘家準備的陪嫁至夫家的結婚用品及財產財物,如房子、車子、衣被、家具及其它用品。而這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彩禮和嫁妝,都是用來作為小家庭的家用。是來自雙方父母最深切的祝福,我想在最初的時候它是一個美好的約定。即使到了如今,也有它存在的意義。
  • 被彩禮和嫁妝捆綁的婚姻,值嗎?
    前段時間騰訊新聞《你說的都不對》探討婚禮彩禮問題,請到了儲殷教授和B站Up主洪千辰進行辯論。沒想到節目本身水花不大,倒是把彩禮和嫁妝的話題推上了討論中心。 開始今天的討論之前,先來說一下《你說的都不對》這個節目。
  • 「彩禮和嫁妝,毀了多少婚姻!」
    婚姻是每個人的剛需,談到結婚就免不了會談到彩禮,涉及彩禮後又避免不了會涉及到嫁妝。在如今的社會,彩禮和嫁妝不僅限於一種外在的形式,更多是對彼此家庭的一種心意。既然上升到了心意這個程度,彩禮和嫁妝的數目就很容易讓兩個家庭發生矛盾,傳統觀念裡,女方的嫁妝應和男方的彩禮數目一致。
  • 娶老婆不用彩禮,還能賺一大筆!印度「天價嫁妝」折射了什麼頑疾
    來源:金十數據在中國,彩禮問題不知道讓多少情侶發愁,在問答社區裡,關於男方該不該給女方彩禮、給多少彩禮,最後都會變成一個問題,我該不該分手。不過關於嫁妝的討論就明顯沒那麼火熱,通常都看女方家長的條件和意願。但在我們鄰居印度,情況就天差地別了,男方不僅不用給彩禮,還能收到一大筆嫁妝。
  • 彩禮習俗是怎麼來的?
    文丨深度歷史觀說到彩禮,這可是對中國萬千男同胞非常不友好的一個習俗。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自由戀愛的男女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最終被彩禮打敗?在新聞上報導中比比皆是。那麼作為現代愛情的終結者,中國彩禮習俗又是怎們來的呢?在中國結婚的禮節中古代就有「六禮」的說法。
  • 彩禮、嫁妝……是個人所有還是夫妻共同財產?一次給你說清楚!
    我們都知道家裡有兒子的要給他準備彩禮,要不然人家閨女可不嫁給你!家裡有女兒的呢,要給她準備嫁妝,要不然會被別人說閒話!這些都是中國人結婚的傳統禮儀,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保留。可是這也涉及到了如果夫妻倆結婚,這彩禮、嫁妝到底要不要分割呢?
  • 三十萬彩禮該配多少嫁妝?結婚時,彩禮和嫁妝該如何平衡
    點擊「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現在討論婚姻的問題時總少不了一個話題,就是彩禮。彩禮的多少,不光關係到一個男人能不能順利迎娶妻子,還關係到女方家庭的臉面。似乎彩禮越多,就表示男方家庭越重視這場婚姻,女人嫁過去之後也能生活得更好。但是大家好像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嫁妝。
  • 彩禮、嫁妝、結婚鑽戒……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雖然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區風俗不盡相同,但因為傳統文化影響深遠,所以在婚禮方面各地的習俗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基本都少不了彩禮嫁妝的身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現在還多了個結婚鑽戒,其中彩禮是男方娶妻時給付女方的,而嫁妝則是女方嫁人時帶到男方家的財產,鑽戒多是男方買來給雙方在婚禮上佩戴所用。
  • 農村父母要了彩禮卻不陪嫁妝!聽聽網友怎麼說
    文/鄉土365(原創文章,謝絕轉載,侵權必究)素有禮儀之邦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結婚聘禮(彩禮)一說,從古代的綾羅綢緞到如今的房子車子,彩禮也在根據人們的生活水平在發生改變,一方面彩禮作為對女方父母辛苦養育的回饋,也是對女方家庭的補貼,而一般,作為禮尚往來女方也會陪送嫁妝,一方面可以提高女性在婆家的地位
  • 男性朋友們,嫁妝跟你無關,彩禮也基本不再屬於你
    最近,「嫁妝是夫妻共同財產嗎?」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其在微博的閱讀量已將近3億,網友討論量更是遠超3萬人次。在我國的傳統婚姻習俗裡,男方需要送彩禮,女方需要出嫁妝,但是,對於許多的年輕人來說、兩個概念似乎不太清楚。那麼,什麼是彩禮呢?
  • 「給了你8萬彩禮,咋只帶來八千塊的嫁妝」「這又不是做生意」
    彩禮是男女結婚時男方給予女方的財物,女方收受彩禮之後,就會回以相當分量的嫁妝,這是自古以來男女結婚的俗禮,雖然當中也隨著時代變化有過一些改動,但主要的內容還是沒有變的。不過,在一些特別的情況下,如果女方的經濟情況不允許,也無法回以男方與彩禮相同的嫁妝,所以還是會有些差別的。
  • 2020年全國彩禮排行榜出爐!博白人你怎麼看?
    博白大事件 值得你免費添加 觀住家鄉 麻煩你用一秒鐘時間把它轉到發送,朋友看到會感謝你 關於彩禮的問題 年年都被討論
  • 為什麼彩禮會被認為是陋習?從古今彩禮嫁妝和性別歧視說起
    有些人認為彩禮是傳統習俗,也有些人認為彩禮是社會陋習,關於彩禮到底是個啥,該不該保留,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簡歡在這兒還是想多嘴說一句,彩禮不是陋習,人心才是,也不是每個地方每個人都要高額彩禮,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只要彩禮不回嫁妝,這種事情還是存在於部分地區,這部分地區恰好和男女歧視嚴重地區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