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
對於不同年齡的人來說,幸福是不同的。
孩子做完作業玩耍,不用上補習班是幸福;年輕人可以早早的下班和朋友一起逛街,吃飯以及賺更多的錢是幸福;中年人不用加班,多出一些時間陪伴家人是幸福;老年人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吃飽穿暖,兒孫滿堂,無病無災便是幸福。
對於所有人來說,老有所依,老有所得,老有所樂,就是這輩子的幸福吧。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擁有這樣的幸福。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矛盾嚴重的家庭,婆婆年長之後,矛盾只會更加的尖銳。
老人如果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了想指望她們照顧的時候,卻出現了矛盾。
回老家時聽到隔壁的阿姨炫耀:「兒子兒媳給我養老是天經地義的,我住在他們家,一旦我有了什麼病,他們一定會好好孝順我。」
但是等到她真的生病了,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照顧,據說她和兒媳婦還徹底鬧僵了。
阿姨在鄰裡之間是出了名的難伺候,所以兒媳剛嫁過來的時候,沒少受罪。她和老公戀愛三年,每次到家裡見到婆婆,就是板著一張臉。兒媳的家庭狀況不是很好,小市民「勢利眼」的阿姨看不上她,一直以來都不願意他們在一起,但是兒子偏偏就認準了。
最後他們結婚的時候,只有阿姨一個人不高興。兒媳就是因為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婆婆的態度不好,所以在婚後也儘可能討婆婆歡心。
每次回家,她都會買一堆的營養品,但是婆婆並不領情,甚至因為不合心意,破口大罵說:「花著我兒子的錢,給我買了不如意的東西,純心不讓我好過!」
事情愈演愈烈,兒媳懷孕的時候,阿姨找人算卦,人家說是個女兒,她就對兒媳更不上心了。
兒媳不想聽婆婆的說教,兒子也覺得過於迂腐,一直沒讓兒媳回老家,阿姨又求了不少偏方,讓兒媳喝,兒媳哪敢喝那些偏方,每次都偷偷倒掉了。
生孩子的時候,果然生了個女兒,阿姨氣得不輕,好幾次兒子兒媳帶著女兒回來,她連門都不肯開。後來,小兩口看婆婆態度這麼強硬,這麼執拗,只好答應以後要個二胎。
一胎的時候,坐月子全是娘家人過來照顧的,如今要了二胎,也是娘家人跟著看孩子,也算是幸運,這一胎如常所願生了兒子,阿姨開心的不行。原本以為在有了孫子之後,她會過去幫忙,但是人家還是拒絕幫忙坐月子,兩個孩子大都是娘家人負責,就連我們這些鄰居都看不下去了,可是又不好說什麼。
小兩口在城裡的條件並不是很好,也請不起保姆,兒媳又不敢放棄工作,好在媽媽能幫她帶孩子。但是兩個孩子,她怎麼忍心全部都交給母親一個人。平日裡,家裡公司兩邊跑,整整七年,她就像陀螺一樣,一刻都未曾停下,等到孩子們都上學,才算熬出了頭。
然而婆婆的身體不太好了,小兩口也沒少從城裡回來看她,因為不方便,婆婆就想著搬到城裡住。兒媳卻表達的不同意見。兒子心疼自己媽,苦口婆心地勸她說:「咱媽身體都這樣了,來城裡,我們也放心些,省的咱倆來回跑。」
兒媳還是回絕了:「她要來,我和孩子就回娘家。」
這一句話讓兒子為難,婆婆知道了就說:「我說了吧,你就是個壞媳婦,一肚子壞水,他是我兒子,你是我兒媳,憑什麼不給我養老。」
兒媳看著理直氣壯的婆婆只說了三句話:
「不養是因為三件事,你聽清楚。第一,從結婚到現在,你一直不滿意我,現在住一起不是更糟心嗎?
第二,我坐月子時就說過,誰照顧我月子我就給誰養老。
第三,雖然帶孩子不是您的義務,但是贍養你也不是我的責任,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你沒幫我,現在你老了,憑什麼要我幫你呢?你要養老就找你兒子,你兒子要是照顧你我不會攔著。」
婆婆無言以對,她知道自己理虧,開始後悔起來。
婆婆病了一兩個月,都是兒子跑前跑後,幸好婆婆熬過了生病,但是最終兒媳因為心疼老公,還是讓婆婆住了進來,她說:「這次苦頭你吃了,就應該考慮一下以後了。再說你也得心疼自己兒子。」
婆婆那個時候才真正懂得將心比心的道理。
坐月子帶孩子的時候是女人這一生最難熬的時期,初為人母,要面對孩子的哭鬧和很多未知的問題,特別需要一個人來幫助自己。
能夠在這個時候對自己好的人,一定會讓女人記一輩子,這個人是自己的媽媽,但更應該是婆婆。
04
那些晚年幸福的婆婆是聰明的,因為她們年輕時不會做糊塗事,不會怠慢兒媳。
婆婆的能夠理解兒媳的難處,把兒媳當作自己的閨女,好好的照顧兒媳,對她好一點,那麼等自己將來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兒媳才能夠真心照顧你、孝順你。
兒媳和婆婆關係就是「將心比心」。婆婆願意將心比心,善待兒媳,才能夠在將來老去的時候換來同樣的回報。既然是一家人,就應該拿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婆婆兒媳都是女人,更應該感同身受,婆婆疼愛兒媳,兒媳也會更加孝順婆婆。
願會有更多和睦的婆媳關係,願更多家庭都能幸福快樂溫馨。
你們家裡是否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有,那把這篇文章轉給她們看,或許會改變他們的觀念,改變從現在!關注作者,帶給你們更有價值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