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婆媳矛盾,兒子不給婆婆養老,對婆婆來說才是真正的「硬傷」

2020-12-10 東林夕亭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我講#情感故事#給你聽,你要乖哦~

前幾天跟一位作者聊天,她提及自己之前因為工作太重而累到住院的經歷。而這不是讓她最寒心的,讓她最寒心的是身邊的家人,「你不就每天坐在電腦前謝謝文章嗎?能有多累?還住院,太矯情了吧!」

不僅如此,她因為總是晚上工作,總是熬夜,以至於早上無法早起,被婆家人埋怨,說她太懶,「兒媳本該一大早起來做好飯伺候公婆的,現在竟然讓我們伺候你,這算什麼?」

她感覺很委屈,「我就是早上起不來沒辦法做早飯,中飯和晚飯都是我做,可是在他們眼中卻成了一個好吃懶做的兒媳。」

類似的問題,存在於很多婆媳關係當中,有些婆婆完全不在乎兒媳的感受,只從自己的狹隘觀念出發去判斷對錯。這種婆婆愚蠢的地方在於:她們往往把那種只會甜言蜜語的兒媳當作好兒媳,卻把真正務實的兒媳看得一文不值。

懂事的女人攤上這樣的婆婆已經很窩心了,如果丈夫也跟婆婆一樣,日子就真的沒法過了。不過,好在很多男人還算懂事,懂得體諒妻子的感受,懂得維護妻子,這樣一來,婚姻就還能繼續。

下面這個女人的婚姻就存在上面那種情況,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如果不是因為我老公人還不錯,我肯定早就離婚了!」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她的遭遇。

東林老師,您好: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很多婆婆之所以不懂事,是因為長久以來活得不動腦子的緣故。或許是因為她們受教育程度太低,或許是因為她們長久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以至於思維越來越僵化,總是毫無根據去判斷對錯。

我的婆婆就屬於這種情況,不是說我跟她有仇故意看不起她,而是事實就是如此,她對待我的態度,以及對我做的事,都證明了她根本不懂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用「無知」一詞去評價,再合適不過了。

我的工作算是自由職業,所以不需要去公司坐班,不需要每天出門去見客戶跑業務,工作的時候只需要在家裡就行。可是,在婆婆看來,我是沒工作,是好吃懶做,是只知道花錢的主兒,覺得這樣對她兒子不公平,於是對我的怨氣就越來越大。

如果她不懂就問,我可以跟她解釋。但問題是,她根本不問,就是一直自己想入非非,看我越來越不順眼,尤其是每次看到我花錢,看到我買東西之後,她的態度都會瞬間變得很冷淡。

有一天我老公去加班,她趁機跑到我們家找我麻煩。那天我搶購的化妝品剛好到貨,我開開心心拆開之後擺放在了浴室,然後去忙工作。可是,等我工作間隙出來上廁所的時候,發現我的化妝品全部被倒進了垃圾桶,而且還都是擠出來之後扔進去的。

我當時腦子真的是嗡的一聲,氣不打一處來,跑到客廳問婆婆,「我的化妝品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好端端進了垃圾桶?」

她理直氣壯回答,「就是我倒的,就是我扔的,怎麼著吧?你每天好吃懶做,不賺錢還總是花我兒子的錢,他不敢教訓你,就由我來教訓你,看你以後還敢亂花錢!」

我當時氣得真的恨不得咬人,「你哪隻眼睛看到我好吃懶做了?你哪隻眼睛看到我不工作不賺錢了?你憑什麼說我花的是你兒子的錢?我做了什麼工作,賺了多少錢,難道還都得通知你嗎?」

她接下來說的話能把人氣死,「肯定是被我說中了,要不然你幹嘛發那麼大脾氣?作為妻子,作為兒媳,脾氣蓋過能力可不行,你不怕被人笑話,我怕被人笑話,我怕我兒子被人笑話!」

對於不擅長吵架的我來說,被她這樣說,氣得說不出話,只好打電話給我老公,「回來管管你媽吧!我真的要被她氣死了!」

我老公急忙趕回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後,直接要求婆婆向我賠禮道歉。婆婆自然不甘心在兒媳面前被兒子欺負,於是就開始反過來教訓我老公。

我老公又不傻,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做什麼樣的工作,有沒有賺錢,有沒有亂花錢,他很清楚。所以,掰扯到最後,婆婆敗了,可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得罪了兒子,整個人的狀態都變得很慫。

我老公再一次要求她向我道歉,而且還加了條件,「媽,你必須向我媳婦賠禮道歉,否則我不給你養老!」

不得不說,因為婆媳矛盾,兒子不給婆婆養老,對婆婆來說才是真正的「硬傷」。婆婆一聽說我老公不給她養老,急忙向我道歉,隔天還賠了我五千塊,也就是被她糟踐的那套化妝品的錢。

我有時候想想,我婆婆這種人真的很可悲,那麼大歲數了竟然連尊重都不懂,還必須讓晚輩反過來教育才行。好在我老公是為她好,沒有跟她翻臉,如果翻臉了,她到了晚年可怎麼辦啊!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有句話說的好,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上面那個女人的婆婆,就屬於「不經打擊老天真」的情況,當然這只是一種比喻,她婆婆的所作所為肯定談不上天真,純粹就是無知,不懂事。

對待這樣的婆婆,只能是兒子出面去管教,不然換做是兒媳去管教的話,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婆婆本身就看不慣兒媳,兒媳還反過來管教她,肯定會讓矛盾越來越大。

對於女人來說,遇到案例中那種問題,是你考驗你老公是否是好丈夫的最佳時機。婆婆明顯不懂事,你又被婆婆欺負,如果他保護著你,不管教婆婆,反而是跟婆婆一起指責你,欺負你,你肯定不會認為他是好丈夫。

對於男人來說,在婚姻中一定要學會明辨是非,尤其是在面對婆媳矛盾時,不該胡亂站隊,不然你站錯了隊,迎接你的肯定是悲劇無疑。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如果你攤上了案例中那種婆婆,你會怎麼做?

相關焦點

  • 提醒全天下的婆婆:兒子記「月子仇」,才是對婆婆最狠的報復
    父母養育子女,在子女小的時候是出於義務,但是長大之後,父母的付出就是有條件的,不管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是想讓子女為自己養老,這些都是條件。而這些條件要想達成,則必須建立在父母真正付出,並且用心教育子女的基礎上。子女受父母的影響變得懂事,感恩於父母的付出,在此基礎上做出回報,才不會有任何怨言。
  • 最美逆行者:三個故事兩個婆媳,婆媳矛盾的根源果然是婆婆?
    其實也不是她想自卑,只不過她剛剛經歷了自尊心超受打擊的一件事,婆婆嫌棄她身份低微,配不上自己的火神山建造者的兒子,硬是把兩人拆散了。想來婆婆對這個兒媳的偏見已久,可能自打李文麗嫁過門的那一天,趕走她就成了婆婆唯一的生活目標,可是直到她孫子都十多歲了,這個目標才終於完成。
  • 與冷戰六年的婆婆和解:女人,總要走出婆媳矛盾的「桎梏」
    婆婆的決絕讓我寒心的同時,也暗自賭氣,我在心裡對她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信誓旦旦的保證有生之年不會再和婆婆有任何瓜葛,以後也絕不會幫她。索性,在我最難的時候,有母親在身邊幫忙,後來,在我的女兒滿月後,因為她要回老家照顧兩個小侄子,我便辭了職,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一直到女兒上了幼兒園我才得以重返職場。
  • 為化解婆媳矛盾夫妻假離婚,婆婆上門大吵大鬧,豈料弄假成真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人人都懂,可真正執行起來未必每對婆媳都能做到,如果平時不注意維護婆媳關係,矛盾會越積越多。有些婆婆在丈夫和兒子面前說一不二,家中大事小事她說了算,即便兒媳過門後,她還用強勢那一套來管理兒子的小家庭,這不但影響年輕人的生活,還觸犯到兒媳的底線。
  • 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對於所有人來說,老有所依,老有所得,老有所樂,就是這輩子的幸福吧。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擁有這樣的幸福。俗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矛盾嚴重的家庭,婆婆年長之後,矛盾只會更加的尖銳。老人如果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了想指望她們照顧的時候,卻出現了矛盾。回老家時聽到隔壁的阿姨炫耀:「兒子兒媳給我養老是天經地義的,我住在他們家,一旦我有了什麼病,他們一定會好好孝順我。」
  • 為什麼中國「婆媳關係」鬧得最僵?這幾種婆婆,才是「導火索」
    也許有很多女孩在結婚之前,都天真的以為自己和婆婆可以將心比心,但是,等到真正的有了接觸之後才發現,自己的 而婆婆也在標題上表示,家裡的兒媳婦每個月的收入都要高出兒子很多,但每天什麼家務都不做,還要兒子給她切芒果吃,覺得兒子都沒有對自己這麼好過,覺得心裡不是滋味。
  • 鄭愷媳婦對婆婆稱呼火了,婆媳關係一目了然,網友:叫婆婆過時了
    婆婆應該想一下,媳婦不是自己生的,自己沒有生她,也沒有養她,兒媳婦沒有孝順自己的義務,兒媳婦之所以會孝順自己,完全看在兒子的面子上;兒媳婦一定要明白,婆婆不是媽,沒有心疼自己義務,婆媳之間做到和平共處就很好,二者之間如果想要搞好關係,需要本著只問付出不問收穫的原則互相付出,這樣才能處好。
  • 婆媳關係中最怕這樣的婆婆:婆婆易犯的「七宗罪」,精闢!
    因為層出不窮的婆媳矛盾,也讓很多人陷入了「恐婚」之中,婆媳關係中,最怕的就是這樣的婆婆: 1 >罪狀之一:「爹媽只有一個,媳婦可以再找」 有些婆婆在和兒媳產生矛盾的時候,都有意無意向兒子暗示這樣一種思想,但是,這種思想是自私的。
  • 婆婆將我的主臥給小姑子睡,婆媳矛盾激化,媳婦怎麼捍衛婚姻?
    今天拿出來講一講,分析分析,婆婆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婆媳相處,如何保持界限感?這個寶媽結婚生了孩子以後,就讓婆婆來幫忙帶孩子,自己回去上班掙錢。平時跟婆婆相處,婆婆的為人比較強勢一點,比較愛管事,多少有點矛盾,但也沒有引發很大的家庭戰爭。最近小姑子來探親,晚上住在寶媽的家裡。
  • 婆媳關係緊張要離婚嗎?從把婆婆當親媽到叫不出口,她經歷了什麼
    為什麼婆媳關係不和諧?出現矛盾的因素是什麼?這3條很真實: 1、因為男人沒有起到橋梁作用。 這句話是真的,因為妻子與婆婆之間,唯一的紐帶就是這個男人,當婆婆在兒子婚後還對他的生活多加幹涉,就是不明事理。
  • 做了婆婆才明白的事:有些婆媳矛盾並非刻意為之,無心之舉最傷人
    相信很多女性恐婚的原因是因為害怕處理婆媳關係,因為婆媳關係處理不好的話就會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而一直以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一直所聽說的都是惡婆婆的形象。都說多年媳婦熬成婆,其實我們每位女性都會經歷從媳婦到婆婆的過程,我們會暗暗下決心堅決不當那種讓人厭惡的婆婆,可是有時候傷害在無形中就產生了。
  • 婆媳關係不睦,兒媳不惜釀成悲劇掐死熟睡中的婆婆,值得嗎?
    文 | 小伊12月5日,安徽網、新安晚報報導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新聞,因為婆媳關係不和,兒媳在一次丈夫醉酒未歸後,由於心生怨恨,將正在熟睡中的婆婆掐死。看到這條新聞後,有的網友斥責兒媳是「毒婦」,也有的網友感嘆「女人最擅長為難女人」,也有的網友甚至評論「解恨」。小伊隨手在網上翻了翻,因為婆媳關係不睦,釀成悲劇的新聞並不少。
  • 婆媳相處融洽,看高情商的婆婆是如何做的?
    婆婆和媳婦之間首先沒有感情基礎,兩個人各自在自己的生活軌道上生活了幾十年,突然因為一個男人的婚姻,於是一個有了兒媳婦,一個有了婆婆,兩個人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思想觀念,甚至不同的地方習俗顯得那麼各個不入,如果對於一個外人還好,對於不同對於差異都會客客氣氣的,但是天天見面或者想到餘生都要和對方一起度過就不會顯得那麼客氣,本來雙方都帶著偏見來接觸,遇到問題處理得不是那麼理性,雙方萬一各執己見矛盾自然就會加劇產生
  • 美智子婆媳矛盾根源,因她生了德仁不「收斂」,觸了婆婆「逆鱗」
    美智子婆媳矛盾根源,因她生了德仁不「收斂」,觸了婆婆「逆鱗」一直在皇室當中我們都知道,兒媳婦對於婆婆而言就是比較微妙的關係的,在歐洲來說並不是特別明顯,因為她們都是各自過各自的,讀起來更加的隨意些,彼此見面的機會也並不多,但是在日本皇室當中就不是這樣了
  • 「我不給你帶娃,但你必須給我養老」,婆婆耍無賴,兒媳霸氣反懟
    不僅如此,有一次他們在談到養老的問題時,婆婆竟然說:我不給你帶娃,但你必須幫我養老!語氣態度十分強硬,仿佛在命令小李。這讓小李忍無可忍,面對這樣無賴的婆婆,她只說了這樣一句話:「你沒有幫我帶娃的義務,我同樣也沒有替你養老的義務,有時間讀讀法律,看看哪一條規定兒媳婦要替婆婆養老!」這句話懟得太解氣,婆婆只能傻呆呆地站在那裡,卻無法辯駁。
  • 兒媳給婆婆養老,反被婆婆罵不孝,兒子的做法既霸氣又解氣!
    尤其是婆媳關係,男人無論是作為兒子還是作為老公,在處理婆媳關係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時,都會有犯難的時候。潘金和程程的故事,希望能給你啟發。01程程是那種很踏實的女孩,也很孝順。沒嫁人的時候,只要她在家,她就堅持做早餐,因為她想讓爸媽多休息會。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第三:婆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生活在同一屋簷下,保不齊發生不愉快。 每個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和責任,老人可以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 但是很多婆婆卻有一個顧慮,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兒子和兒媳不給自己養老怎麼辦?看看這幾位婆婆怎麼說。
  • 婆婆去世以後,我忽然沒了恨意,恍然醒悟,婆媳爭鬥根本沒有輸贏
    所以,當婆媳發生矛盾時,如果男人不站在妻子這一邊,一定是兒媳受傷多一點,婆婆少一點。如果男人站在妻子這一邊,當媽的頂多覺得兒子不孝,但不會恨他一輩子。婆媳矛盾,說白了就是兩個女人在爭奪一個男人,以及誰才是當家女主人的家庭鬥爭。
  • 婆婆為什麼都要刁難兒媳?婆媳關係為什麼處不好?
    如同現在很多婆婆認為「我兒子家就是我家」一樣,其實兒子成家後組建了新的家庭,婆婆對於新的家庭來說就是親屬而不是家人了,但婆婆往往適應不了自己新的角色和位置,這就導致了婆媳關係緊張;二來是因為中國媒體在婆媳關係這個問題上,過分誇大了矛盾,很多表現婆媳關係問題的影視作品應運而生,導致這個本來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顯得很突出了。
  • 「不怕婆婆惡,就怕老公豬隊友 」婆媳矛盾中,丈夫到底有多重要
    同樣在這段關係裡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丈夫的解決能力,丈夫是在婆媳關係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角色,因為這個人兩個人成了婆媳,成為了一家人。在生活中,總會聽到明明一些很優秀的女性也是免不了婆媳問題的困擾,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有些婆婆在很多事情上都是真的不講道理,讓人又氣又恨,但是也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