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睛就可以想像「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沙地上一望無際的瓜田裡,那個看瓜刺的少年。」這是我上學時學到的少年閏土的形象竟然如此深刻,只是能說是作者魯迅描寫細膩,讓我多年後仍然記憶猶新,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認識這位見識豐富、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閏土吧。
1.作者簡介:
魯迅 (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生於浙江紹興。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魯迅一生奮筆疾書,不停戰鬥,被譽為「民族魂」。代表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詞語預習:
(1)詞語聽寫:
胯下 鄭重 拜見 租戶 廚房 氈帽 害羞 撒種 縛住 刺蝟 伶俐 逃竄
(2)詞語分類:
多音字
近義詞:
無端-無故 祭祀-祭奠 熟識-熟悉 稀奇-稀罕 家境-家景 伶俐-機靈 許願-許諾 鄭重-慎重 仿佛-好像
反義詞:
伶俐-笨拙 鄭重-輕率 允許-禁止 熟識-生疏 危險-安全 新鮮-陳舊 稀奇-平常 兇猛-溫柔
詞語搭配:
深藍的天空
金黃的圓月
碧綠的西瓜
紫色的圓臉
明晃晃的銀項圈
輕輕地走去
五彩的貝殼
無窮無盡的稀奇事
掃出空地
支起竹匾
撒下秕谷
詞語拓展:含「一」和「無」的詞語
一望無際 一無所獲 一無所知 一無所有 一無是處 一往無前 一覽無遺 無一不備 百無一堪 一無所失
詞語辨析:稀奇和稀罕
(3)詞語解析:
3.課文解析: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記憶中看瓜刺猹的閏土。突出了閏土勇敢、機智的形象。使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家祭時,父親允許閏土來管祭器,主要交代了「我」和閏土相識的緣由。
第2自然段:交代「我」和閏土相識的背景:閏土來「我」家是來幫忙管祭器的。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我」第一次跟閏土見面的情形,突出了閏土的父親十分疼愛他。
第四部分(第6-18自然段):寫閏土告訴「我」捕鳥、拾貝殼、看瓜、看跳魚兒等有趣的事情,並且運用對話形式描繪出人物的內心情感。
第18自然段:寫「我」對閏土的敬佩,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嚮往,此段點明文章的中心。
第五部分(第19自然段):寫閏土和「我」的分別與友誼。
(2)知識點解析:
第一自然段中,前一句是環境描寫;後一句是動作描寫。
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這少年便是閏土」是對上文「田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一句的回答,承上啟下。
第四自然段中「他正在廚房……」是外貌描寫:「紫色」是閏土在田地裡風吹雨淋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出閏土身體十分健康。「小氈帽」是當時浙江紹興一帶農村孩子的打扮,頭戴小氈帽,說明閏土生活在農村。「銀項圈」說明閏土的父親十分疼愛他。從「紫色的圓臉」「小氈帽」「銀項圈」這三個與眾不同的鮮明特徵,可以看出閏土是個健康可愛、很受大人疼愛的農村男孩。
第七自然段中閏土都講述了什麼(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雪地捕鳥的情景),從他的談吐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閏土是一個有生活經驗、有頭腦、知識豐富的孩子。)句末的省略號表示什麼?(表示列舉的省略。)
第十自然段中閏土給「我」講了一件什麼事?(給「我」講了海邊拾貝的事,並向「我」發出邀請。)從中可以看出閏土是怎樣的孩子?(是個有見識的孩子。)
第十二自然段中,第一句話寫出了以閏土為代表的鄉下人的什麼品質?(以閏土為代表的鄉下人的淳樸善。良),後半段閏土給「我」講了一個怎樣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講述月夜看瓜的情景,與第一自然段相照應。)
第十三自然段中破折號的作用:兩個破折號起補充說明的作用。
第十五自然段閏土又向「我」講了一個什麼情景?句末的省略號表示什麼?(給「我」介紹了月下刺猹的驚險、有趣的情景。省略號表示語句的省略。)
第十六自然段中的「新鮮事」是指什麼?(指閏土對「我」講的那些關於農村、海邊的事,這些事「我」從前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鮮。)
第十八自然段解析:
4.中心思想:
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反映可「我」和閏土兒時的真誠友誼,抒發了「我」熱愛勞動人民、嚮往農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結構圖示:
少年閏土
6.寫作特點:
本文通過典型事例寫人物的特點,如「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殼、看瓜刺猹,潮汛看魚」這幾件事,反映出閏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的孩子。
7.課後習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