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少年閏土》,了解別樣的少年

2020-12-20 王老師同步課堂

閉上眼睛就可以想像「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沙地上一望無際的瓜田裡,那個看瓜刺的少年。」這是我上學時學到的少年閏土的形象竟然如此深刻,只是能說是作者魯迅描寫細膩,讓我多年後仍然記憶猶新,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認識這位見識豐富、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閏土吧。

圖片展示

1.作者簡介:

魯迅 (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生於浙江紹興。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魯迅一生奮筆疾書,不停戰鬥,被譽為「民族魂」。代表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詞語預習:

(1)詞語聽寫:

胯下 鄭重 拜見 租戶 廚房 氈帽 害羞 撒種 縛住 刺蝟 伶俐 逃竄

(2)詞語分類:

多音字

圖片展示

近義詞:

無端-無故 祭祀-祭奠 熟識-熟悉 稀奇-稀罕 家境-家景 伶俐-機靈 許願-許諾 鄭重-慎重 仿佛-好像

反義詞:

伶俐-笨拙 鄭重-輕率 允許-禁止 熟識-生疏 危險-安全 新鮮-陳舊 稀奇-平常 兇猛-溫柔

詞語搭配:

深藍的天空

金黃的圓月

碧綠的西瓜

紫色的圓臉

明晃晃的銀項圈

輕輕地走去

五彩的貝殼

無窮無盡的稀奇事

掃出空地

支起竹匾

撒下秕谷

詞語拓展:含「一」和「無」的詞語

一望無際 一無所獲 一無所知 一無所有 一無是處 一往無前 一覽無遺 無一不備 百無一堪 一無所失

詞語辨析:稀奇和稀罕

圖片展示

(3)詞語解析:

圖片展示

3.課文解析:

(1)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記憶中看瓜刺猹的閏土。突出了閏土勇敢、機智的形象。使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家祭時,父親允許閏土來管祭器,主要交代了「我」和閏土相識的緣由。

第2自然段:交代「我」和閏土相識的背景:閏土來「我」家是來幫忙管祭器的。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我」第一次跟閏土見面的情形,突出了閏土的父親十分疼愛他。

第四部分(第6-18自然段):寫閏土告訴「我」捕鳥、拾貝殼、看瓜、看跳魚兒等有趣的事情,並且運用對話形式描繪出人物的內心情感。

第18自然段:寫「我」對閏土的敬佩,對自己所處環境的不滿,對農村豐富多彩生活的嚮往,此段點明文章的中心。

第五部分(第19自然段):寫閏土和「我」的分別與友誼。

(2)知識點解析:

第一自然段中,前一句是環境描寫;後一句是動作描寫。

圖片展示

第二自然段中,第一句「這少年便是閏土」是對上文「田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一句的回答,承上啟下。

第四自然段中「他正在廚房……」是外貌描寫:「紫色」是閏土在田地裡風吹雨淋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出閏土身體十分健康。「小氈帽」是當時浙江紹興一帶農村孩子的打扮,頭戴小氈帽,說明閏土生活在農村。「銀項圈」說明閏土的父親十分疼愛他。從「紫色的圓臉」「小氈帽」「銀項圈」這三個與眾不同的鮮明特徵,可以看出閏土是個健康可愛、很受大人疼愛的農村男孩。

第七自然段中閏土都講述了什麼(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雪地捕鳥的情景),從他的談吐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閏土是一個有生活經驗、有頭腦、知識豐富的孩子。)句末的省略號表示什麼?(表示列舉的省略。)

第十自然段中閏土給「我」講了一件什麼事?(給「我」講了海邊拾貝的事,並向「我」發出邀請。)從中可以看出閏土是怎樣的孩子?(是個有見識的孩子。)

第十二自然段中,第一句話寫出了以閏土為代表的鄉下人的什麼品質?(以閏土為代表的鄉下人的淳樸善。良),後半段閏土給「我」講了一個怎樣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講述月夜看瓜的情景,與第一自然段相照應。)

第十三自然段中破折號的作用:兩個破折號起補充說明的作用。

第十五自然段閏土又向「我」講了一個什麼情景?句末的省略號表示什麼?(給「我」介紹了月下刺猹的驚險、有趣的情景。省略號表示語句的省略。)

第十六自然段中的「新鮮事」是指什麼?(指閏土對「我」講的那些關於農村、海邊的事,這些事「我」從前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鮮。)

第十八自然段解析:

圖片展示

4.中心思想:

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反映可「我」和閏土兒時的真誠友誼,抒發了「我」熱愛勞動人民、嚮往農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結構圖示:

少年閏土

圖片展示

6.寫作特點:

本文通過典型事例寫人物的特點,如「雪地捕鳥、海邊拾貝殼、看瓜刺猹,潮汛看魚」這幾件事,反映出閏土是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的孩子。

7.課後習題答案:

圖片展示

相關焦點

  • 少年閏土叫章運水,我也不是魯迅,說說《少年閏土》之外的事兒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都是關於魯迅的內容,其中第一篇就是第24課《少年閏土》,本文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在《故鄉》這篇文章中,塑造了閏土、「豆腐西施」楊二嫂,「迅哥」等人物形象。課文《少年閏土》是從《故鄉》中選取的一部分內容,課文的注釋也明確寫著題目《少年閏土》是編者所加。而課文的內容就是寫的小說中閏土年少時的事情。
  • 小學語文《少年閏土》答辯
    1.請你談談對魯迅的了解。(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參考答案】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他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
  • 願你我永遠是「少年閏土」
    前段時間大家很喜歡用一個詞——「少年感」,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句話——「願我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那麼少年是什麼樣的人?少年就是正是同學們這個年紀的人(用手示意臺下的同學)。但其實年齡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們這個年紀才擁有「少年」的狀態——活潑、開朗、真誠、機靈、可愛。那我們現在回想一下,魯迅《故鄉》中的少年閏土是怎樣的?
  • 六年級上《少年閏土》:體會閏土的形象,對農村生活的嚮往
    六年級上《少年閏土》:體會閏土的形象,對農村生活的嚮往一、學習目標通過「看瓜刺猹」「初次相識閏土」「講新鮮事的閏土」,體會閏土在「我」心中的形象。>講究——重視盼望——希望 熟識——熟悉無端——無故 兇猛——厲害伶俐——機靈 一望無際——無邊無際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 「少年閏土」長大後你還喜歡嗎?
    初見閏土「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如此少年的形象,勇猛無畏,也在魯迅先生心中落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始終記得有一個項帶銀圈的小小少年,在無聊的生活中點亮了一抹光,在少年的口中先生了解了另一個不屬於他的世界,有趣,精彩,並嚮往。魯迅先生的懷念中這樣寫「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道的。
  • 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閏土那一聲老爺,是否擊碎了魯迅的夢?
    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閏土那一聲老爺,是否擊碎了魯迅的夢?少年閏土原名章閏水,除去名字不同以外,其他的故事基本上都和書中寫的一樣,他和魯迅是小時候的玩伴,兩個人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年生活,雖然長大後魯迅北上謀生,但是心裡一直惦記他的故友。
  • 景雲書房|《少年閏土》:自然裡的英雄
    景雲書房|《少年閏土》:自然裡的英雄 2020-09-2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魯迅筆下可悲的少年閏土,不正是我們現在的模樣嗎?
    導語:魯迅筆下可悲的少年閏土,不正是我們現在的模樣嗎?魯迅筆下那個捕猹少年閏土是一個充滿悲情的農民,生活在社會底層,微不足道的一個小人物,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捕猹少年:閏土少年的閏土和魯迅之間沒有成年人世界中的等級觀念,兩個少年也因此結識。少年的閏土,眼神中充滿了靈動,意氣風發,雖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有些不適應,但是同齡魯迅的出現,讓他很快就忘記了這份不適,和小夥伴愉快地玩耍起來。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兒子後代卻華麗蛻變
    除了那些發人深省的犀利文章之外,魯迅的筆下也曾經塑造過很多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人物,就像我們在初中課本中學習的《故鄉》這篇文章,其中的閏土讓我們記憶猶新,那是一個十一二歲的,活潑勇敢,聰明能幹的少年,對於魯迅的這個少年玩伴,魯迅用自己的文字對其進行了細緻的描述。
  • 和魯迅先生就《少年閏土》的質疑對話
    《少年閏土》節選自《故鄉》。《少年閏土》先後入選人教版和部編版,閏土也陪伴國人幾十年,是人人皆知的明星。現在入選部編本六年級上冊24課。文中描繪閏土看瓜刺猹的情景最為經典動人。文中圍繞看瓜刺猹有一個對話:「管賊嗎?」
  • 少年閏土變成中年閏土:這是被舊時代碾壓的必然結局
    我們曾經在語文課本裡見過閏土兩次。一次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少年閏土》上。這篇課文,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名作《故鄉》,是魯迅回到故鄉後,聽到母親談到幼時小夥伴閏土的回憶片段。因此,我們既看到了「聰明、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少年閏土,又看到了被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折磨得像一個木偶人的中年閏土。《故鄉》是一篇短篇小說,創作於1921年。我們知道,魯迅繼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白話短篇小說之後,進入一個高產期,發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說,後收入短篇小說文集《吶喊》。
  • 少年閏土到中年閏土的轉變:奮鬥一生終於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不可否認,閏土一詞的文化外延的確得到了某方面的延伸,但是回歸到《故鄉》一文,這個人物背後的辛酸歷程卻讓人調侃不起來,讓人不禁嘆息閏土被時代洪流裹挾的人生何其悲苦悽涼,滿是血淚。少年心性,志趣相投。和很多人一樣,一提到閏土,映入眼帘的便是這樣一幅畫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 魯迅筆下扎猹的少年閏土,最後的結局如何?
    傷感緬懷之餘,他寫了一篇小說名為《故鄉》.其中有一段,魯迅先生寫到了自己小時的玩伴閏土,後被節選為課文《少年閏土》。當時只感受到了兩個孩童之間純潔的友誼,喜歡那個想法天馬行空的少年閏土,嘲笑他扎猹時的滑稽動作,在金色的月光下好似看到閏土清亮的眼睛裡裝滿著對未來無限的期望。某天讀完《故鄉》,卻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心裡卻有些許苦澀。
  • 重溫《少年閏土》: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這時,突然有種想重溫童年記憶的感覺,我打開書櫃,再次翻開了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又看到了熟悉的《少年閏土》。深藍的夜空,金黃的圓月,綠油油的西瓜地裡,一個帶著項圈的少年,舉起鋼叉,猛地刺向地裡的猹,這幅美麗的畫面,成了人生中最深刻的記憶。
  • 「少年閏土」的現實結局是如何的?被魯迅家辭退,因貧窮去世
    「少年閏土」的現實結局是如何的?被魯迅家辭退,因貧窮去世說起魯迅我想大家應該都很了解,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就學習他的文章,他的「棄醫從文」讓人們津津樂道,他能夠直面慘澹的人生,他敢於挑戰這個社會的種種不公平,而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初中課本上魯迅常常提氣的少年閏土。
  • 少年閏土的悲慘人生,從少年英雄到一具木偶,最後貧病交迫而死
    寫了很多著作,還有很多經典的角色,比如書竊不叫偷的孔乙己,像圓規一樣的祥林嫂,以及月光下的少年閏土。所有的藝術都源自於生活,像魯迅先生書裡的眾多角色在現實中有很多原型,而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閏土」的原型是什麼。
  • 《少年閏土》中閏土的真實生活:被魯家辭退,50多歲因貧而死
    中年被魯家辭退,最後活活窮死魯迅童年最好的朋友閏土中年遭魯家辭退,走投無路,50多歲離世--方翔《少年閏土》裡面的主人公閏土在小的時候是一個活潑靈動並且對生活抱有美好希望的淳樸青年,他的勤勞勇敢在很多人心中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隨著人到中年,閏土變成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模樣,終於
  •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在1921年,魯迅曾經創作了一部6000餘字的短篇小說《故鄉》,裡邊塑造了一個名叫「閏土」的插猹少年,姓章,他樸實機靈,活潑勇敢,比魯迅年長几歲,他經常帶著魯迅在田間地頭玩耍,他們一起插猹、抓蛐蛐、摸魚捉蝦。
  • 課本的少年閏土又被塗鴉,鳴人和閏土神還原,唐三耍起藍銀霸王槍
    導語:又到了大家最喜歡的少年閏土時間了,很多朋友都展示除了自己畫的少年閏土,不得不說是真的創意十足啊。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果然是無師自通,才華橫溢,輕輕鬆鬆就能夠做出一個令大家驚訝的答卷。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的插畫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成了大家施展才華的重災區,一個很簡單的人物形象卻和諸多動漫角色重合到了一起,而且看起來還真的沒有什麼違和感,這就是大家畫畫技巧的高明之處了。
  • 六年語文《少年閏土》,看資深教師講解全文和課後題,知識點不少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24課《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這篇文章通過作者「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課文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