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後高層住宅將被人嫌棄,開發商直言:推倒重建不可能

2020-12-04 諸葛找房

文/諸葛找房

任何一種商品生產到一定階段都會出現飽和甚至過剩,房產也不例外。我國的房地產歷史已超過40年,從1998年至今,公開數據顯示,全國住房已竣工和在建住房套數大概10億套,按照目前戶均人數3來計算的話,房子可供30億人居住,除去14億人口,那麼過剩的房子大概夠16億人居住。而根據今年統計局發布的城鎮人均居住面積數據,截止到2018年末,已達到39平米,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高層住宅。

如今,我們身邊隨處都可以見到一二十層的高層小區住宅,主要原因還是隨著城市化不斷推進,人口基數逐漸增多,在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高層住宅不僅可以滿足生活品質的提升,較高的容積率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容納著更多的人口。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高層住宅解決了城市化進程中人多地少的問題,也是因為它有著高層採光通風好、少蚊蟲滋擾等優點,居住舒適性受到購房者的青睞。除此之外,購房者樂於選擇高層住宅的重要原因,一是因為受眾群體多,同一區域,相比別墅或老舊小區,高層房子更容易轉手,二是因為高層在房價升值角度,增值更快。

高層的優勢顯而易見,但也有不少人存在遠慮,他們發現,人口扎堆後小區裡住戶密集,由於素質參差不齊,物業與居民間的矛盾成為了家常便飯,比如水電暖氣線路老化等維修問題,小區業主遇事經常互相推諉。再過個20-30年甚至更久,高層住宅會不會像現在的香港地區一樣,淪為窮人專屬的「平民窟」?

東北財經大學專家周天勇曾指出高層住宅的三大弊端:第一,土地升值的同時高層卻在貶值,將來拆遷改造困難大,一棟樓幾百戶業主的補償款成本太高,不少開發商也直言,推倒重建不可能,拆不起不是瞎說的。第二,房子變舊維保難。買房時我們都會繳納一筆維修金,一開始可能都是維護小問題,但久而久之設備老化,外立面脫落、電梯損壞等問題,當維修金用完後,想讓每家每戶自己出錢維修可不容易。第三,長期住在密密麻麻的高層裡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其實,在一二線這些房價偏高的城市,高層住宅變成「平民窟」也是必然。道理很簡單,大都市常年存在持續流入人口,二環內的核心配套幾十年的作用很難改變,房價也不是剛需族能輕易夠得到的,經濟條件普通的住戶、租客就只能集中購買或租住人流密集、容積率高的高層住宅。目前在香港,一些高層住宅的確是存在物業繳費困難的情況,資金充足的人陸續搬離,剩下的基本都是中低收入者和租客,可以想像,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層住宅變成「平民窟」的概率非常大。

那麼哪種高層住宅有可能變成「養老院」呢?之所以說這一概念,是以住戶年齡結構的變化為基準推測。在相當多的三四線城市,舊城區以棚改拆遷的方式以舊換新,年輕人為了改善或孩子上學等原因,可能會選擇地段、居住環境更優越的房子,但老人不同,大多不太計較房屋的面積,只要成本低,以高層住宅替換原來的老破小,一樣很容易滿足。

不得不承認,高層住宅是一把雙刃劍,把便利生活帶給我們的同時,也埋下了種種隱患。但網友總覺得小編考慮得太遠了,現在大多數高層還都在保質期內,在市區的高層視野好、教育醫療便利,的確還沒有什麼不好。二三十年後高層住宅的形態不論如何,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相關焦點

  • 高層住宅將淪為「貧民窟」?當高層住宅達到年限後,會發生什麼?
    一方面,開發商想賺更多的錢,多一層那就多出不少錢。二是家庭需求。很多人在買房時,除了考慮交通、周邊配套外,還考慮房子的採光、立面、通風。因此,一些高層建築也受到少數人的青睞,畢竟,住得高,看得遠。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的高層住宅數量達到23.5萬幢,居世界首位,而且這一數字在過去三年一直在上升。然而,在未來,高層住宅幾乎沒有保值或升值的潛力。
  • 20年後,高層住宅會變成「貧民窟」嗎?看看歐美高層住宅現狀
    然而,雖然很多購房者現在購買高層住宅,但是也擔心高層住宅以後的各種問題。在早年建設的那一批高層住宅中,一些物業服務水平不好,住房品質差的高層住宅,現如今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業主們生活在這樣的小區苦不堪言。所以,有人就擔心高層住宅過了20年後可能如果出現各種各樣問題,最後人們都不願意居住這樣的房子而變成「平民窟」。
  • 我不想買高層住宅,40年後高層住宅可能普遍出現「5大問題」!
    現在城市發展進程越來越快,高樓大廈是越來越多,現在部分城市的高層住宅已經達到了幾萬棟,而且先在高層住宅還在持續增加。高層住宅確實為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好處,最重要的是將土地的作用最大化了,以前一個多層小區可能幾百戶人,現在同樣的土地可以達到幾千戶人。
  • 開發商為什麼要將房子蓋30層?幾十年後,高層住戶「命運」如何?
    現在的高層住宅越來越多,而且,樓盤高度在30層左右的住宅,更是遍地開花。開發商選擇蓋30層左右的小高層,其實也是有著原因的。好一點的地段,土地的價格也不會低。開發商平地起高樓,越往上蓋利潤越高。不過,樓盤也要考慮修建技術問題。經過成本核算,開發商普遍採用30層左右的小高層。
  • 未來面臨的問題:十年以後,使用年限快到期的高層住宅如何處置?
    如果重建,成本也低。但是對於十幾層,幾十層的高層來說,平常的維修就很費事。由於主體結構無法升級改造,無法通過重大維修來延長使用壽命,只能等到期了拆了重建。一般來說,高層住宅超過30年,保暖層,電梯,水管,電線,暖氣,煤氣管道等都會老化,甚至無法使用!電梯停擺,八樓以上將無法居住,每天來回幾次,自己運送柴米油鹽,誰也受不了!停水停電停氣,那就更無法居住了。
  • 高層住宅為什麼越來越多?高層真的好嗎?30年後見分曉
    其次,除了很多地方不適宜人類居住以外,我們還要守住18億畝的耕地紅線,這也導致城市只能向空中發展。第三,建設高層住宅開發商的收益更大。同樣的土地面積高層住宅的設計容積率可以高達3.5,建設其他住宅容積率相應要低很多。像多層住宅因為沒有電梯等配置,反而賣不上價,所以開發商更願意建設高層住宅。從主觀上來說,就是我們愛面子,認為摩天大樓才是現代的象徵。
  • 買高層還是買小高層?專家說:以後高層就是「窮人房」!
    手握100萬,買高層還是買獨棟,專家說:以後高層就是「窮人房」。30年前,老一輩人住的房子都是平房或者4、5層的筒子樓,現在40歲左右的人可能會有印象,小時候住的要不就是住平房,幾戶人家一起組成的一個院子中。
  • 內行人「直言」:再過上三四十年,高層住宅區或將變成「貧民窟」
    現在,它可能是8平方米,10平方米甚至更多。住宅建築經歷了從「地」到「天」的演變。由於城市土地資源有限,很多地區的土地都是寸土寸金,開發商不僅拿到了很高的地價,而且商品房的價格也非常高。許多開發商為了有效利用社區的土地資源,賺取更多的利潤,多層住宅樓的數量越來越少,而高層住宅樓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也使得城市的高層建築越來越多。
  • 專家:30年後,高層住宅或成「貧民窟」?新政策下,可能性不大
    其一,購房者喜歡,現在多數人買房,都喜歡買高層,尤其是剛需客戶。認為高層住宅採光好,通風好,視野好,住起來有「面子」。其二,開發商願意蓋。建造商品房小區,拿地的價格會佔很大的比重,開發商為了在單位面積內能夠獲得更大的利潤,是非常樂意多蓋幾層的。其三,城市建設用地有限,我國人口總量太大。簡單來說,人多,地少,所以只能往高了蓋。
  • 高層住宅將被拋棄,20年後,小矮層和樓梯房或成樓市新寵
    回首過去,我們會看到,從2007年後,房屋逐漸往高層住宅方向發展,23樓,32樓,48樓的高層住宅比比皆是,且目前一手樓盤開發商建的,也是這樣的高層住宅。仿佛,樓梯樓和小矮層從樓市上消失了。實際,樓市上最受購房者歡迎的依舊是電梯小矮層,依次才是高層住宅,往後才輪到樓梯樓。
  • 二三十年後高層住宅會怎樣,看看歐美高層住宅的現狀如何?
    特別是對於高層住宅,有的已經開始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咱們國家的住宅土地產權是70年,房子能不能住70年咱們不知道,高層住房的機械設備和配套設施肯定用不了70年。甚至一二十年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二三十年後問題可能會更嚴重。高層住宅不像低層住宅那樣老舊後有開發商接受拆遷,對於高層住宅開發商拆遷毫無利益可圖。
  • 20年後,高層住宅淪為「貧民窟」?動動腦子,這3類房子更值錢!
    前段時間,城鎮化又被提出來強調了,要讓剩下的兩三億農民走出農村在城市定居,當人們的購房需求還在不斷增加的過程中,房價也在漲,土地溢價現象越來越嚴重,大城市為了容納更多人的居住需求,只能提高住宅用地的使用率,於是開發商的房子開始越建越高。
  • 高層住宅是未來的「貧民窟」?你同意嗎?
    城市發展節奏越來越快,淮安現在遍地都是高樓大廈,從以前的幾層樓,變成現在的幾十層樓,樓層越修越高了,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住在高層建築裡面了。不過現在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那就是高層住宅(樓層總數30層左右)是未來的「貧民窟」。
  • 4樓以上住戶注意了,住宅迎來新標準,高層「停建」?兩類人受益
    再比如,二戰之後,歐洲因為人口高峰而建了大量的高層住宅,後來這些高樓老化後,這裡的居民全都成了貧民窟。現在的很多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等等,他們都不願意去大城市買高層住宅,而是買獨棟的兩三層小樓。國內也有很多學者發表了對於高層住宅的看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朱國忠直言不諱地表示:未來高層可能會淪為「貧民窟」。
  • 10年後,高層住宅將變成窮人「鴿子棚」?還會出現這3種「汙染」
    再來看高層住宅和超高層建設數量。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已擁有8層以上、超過24米的高層建築34.7萬棟,其中高層住宅23.5萬棟,均為世界之最。 早在2000年時,上海新建住宅中符合這一標準的已佔了53%,2004年,北京高層住宅的比例也已經佔到住宅總數的63%。
  • 買高層住宅的注意了!警惕市中心高層住宅的「貧民窟」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很多城市中心的城中村改造都是一大難題,因為位置很好,地價較高,再加上人口密集,拆遷補償成本就很高。像上圖的這種城中村,如果要拆遷,那就只能建設超高層建築,否則就沒有盈利的可能了。實際上,赫魯雪夫樓社區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赫魯雪夫樓通常為5層,住戶密集,釘子戶多,拆遷成本高,開發商如果想要盈利,那麼只能建設超高層。但是有這個錢,為什麼不去新區拿地呢?成本低,拆遷難度也小。
  • 高層住宅業主的「困惑」,當初跟風買高層住宅,現在越來越後悔
    談到高層住宅的起源,就不得不提芝加哥,芝加哥被人們稱為高層建築的故鄉。19世紀的時候,芝加哥發生了一場大火,大火幾乎燒毀全城的建築,30萬人無家可歸。如果按照過去那樣建設低樓層,短時間內無法讓這麼多人住上房子,因此就有建築學家提出建設高層住宅,這也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建設的高層住宅。
  • 高層住宅進入「後電梯時代」
    高層的湧現,改變的不僅僅是這個城市的格局和形象,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接受了一種新的居住習慣和居住模式。也許未來我們的城市,真的會像美國大片裡描述的那樣,讓更多的人,戀上在雲上的家。  高層生活即將升級  城市舒適論深刻揭示了人類居住的規律,人們不可能離開都市而進行所謂的郊區化生存。
  • 4樓以上業主注意,住宅迎來新標準,高層「停建」?兩類人將受益
    對於高樓大廈的追求,我們國家的城市就算和土豪之都杜拜相比也不逞多讓。在全球高度排名前10的高樓中,我們國家就佔據了7座。僅僅在2019年,我國就建成56座200米以上的高樓。可以說,在世界範圍內,建設超高層建築,我們國家的建設能力、工藝和技術都是一流。
  • 國家級頂豪被推倒重建 大一山莊還能翻身?
    2005年6月,廣東中鼎集團耗資5億競得白雲區種雞場地塊,這個價格算是廣州首個住宅「地王」了。但這地不大,佔地面積15.2萬平方米,樓面地價因此達到3300元/平方米,基本高過了當時周邊的房價,當時項目預計售價超1萬/平已算「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