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假期的一天,李先生的妻子吳女士說要出門玩,李先生不以為意,只當是妻子普通的出行,可沒想到整整10個月,妻子都沒有回來。在這10個月裡,李先生極盡所能地尋找吳女士,可是得到的回應卻讓他很詫異。李先生感到很意外,他自認為30年的婚姻稱得上是和諧美滿,如今兒孫滿堂,妻子居然能長時間離開家。
吳女士認為她的出走和反抗是必然的,早在結婚之初,他們倆就不是同路人。當時的吳女士是離異的城裡姑娘,急於擺脫上一段失敗的婚姻。而李先生是出身農場的單身漢,年紀不小的他也想趕緊成個家,兩人忽略了生活環境的差異走在了一起。
城裡住慣的吳女士一到農場就感覺到了不習慣,也正是因為無法適應農場的生活,所以一直以來她都沒有能夠融入到李先生的家庭。有一次孩子調皮,吳女士就動手教訓了一下,沒想到婆婆卻對孩子說:別怕她,她吃奶奶的,住奶奶的。這句話讓吳女士很是受傷,在她看來,婆婆就是覺得自己是在依附他們家,瞧不起她。
就是因為這件事,吳女士做了一個決定,一定要經濟獨立。靠山吃山,吳女士利用地域優勢,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創業種植香蕉。60畝香蕉地,烈日下地勞作,她一個弱女子咬牙堅持。在這期間,丈夫一直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態度,雖然身體上的缺陷使他不能重活,可力所能及的事,丈夫也一直沒有幫忙過,這讓吳女士倍感寒心。
一直以來都是吳女士一個人在堅持著,十幾年來,即使很累,她都一直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回到城裡去,陪在自己媽媽的身邊,給媽媽一個家。吳女士告訴我們,她的奶奶是印度人,父親是混血,一直以來一家人都是漂泊在外,居無定所,所以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幾代人的一個夢,結束漂泊有個家。
可是當吳女士買好房要裝修的時候,丈夫卻突然出來阻止了,因為當時還沒人要去住,所以他覺得沒必要這麼早就去裝修。也正是出於對吳女士夢想的不理解,最後才使得兩人再次起了矛盾,尤其是在那之後,李先生開始盲目追起了辣椒生意,不但是虧了自己的錢,還把吳女士香蕉園賺來的錢都給虧了,這使得吳女士現在想裝修都沒錢去裝修了,這無疑更是加重了吳女士對李先生的恨意。
最讓吳女士不能接受的是,丈夫還老是不讓她回娘家。她回一次娘家,丈夫都會說讓她別回來了。過年的時候,母親的一番話更是讓她心裡猶如針扎一般,電話裡母親說道:過年你不回來給媽拜年。這麼多年都不回來,難道你等媽死了,你才會給我拜個年嗎?
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吳女士的心。二十多年來,在丈夫給到的壓力下,她一直沒有回過娘家一次。每次母親生病她去照顧,沒幾天丈夫就會打電話催她回家,一直以來都對母親照顧不夠的吳女士,抱著遺憾和自責一直生活著,心裡很是難受。
觀察員指出,李先生過於忽視李女士的需要,對她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同時李女士缺乏安全感,對家庭沒有歸屬感也是一個大問題。
吳女士給出了一年的冷靜期,也許她自己也有問題需要想明白。比如面對婚姻中的難題,是否只能報之以沉默。比如離家斷絕聯繫的方式,是否還會滋生出新的問題。如果她能夠開誠布公,做決定是深思熟慮的,那麼她對婚姻的任何選擇都應該是可以被理解和支持的。
李先生這邊可能因為身體的原因,他享受了很多照顧,有姐姐經濟上的資助,有勤勞的妻子替他打理內外。可是他是一個男人,是一位丈夫,有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