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炒飯」成「鬧劇」 城市宣傳不該走捷徑

2021-01-14 人民網

點擊進入《文化新視線》

近日,揚州策劃了一場「最大份炒飯」挑戰賽,一份4192公斤的「揚州炒飯」,刷新了金氏世界紀錄。

但當有媒體曝光「最大份炒飯」創紀錄後被當作垃圾運走、被用來餵豬後,金氏世界紀錄官方很快宣布:揚州「最大份炒飯」金氏世界紀錄挑戰無效。無效的原因是主辦方違背了金氏世界紀錄中關於申報大型食品紀錄時,食品須最終供民眾食用,不得有任何浪費的規定。

一件好事辦成了壞事,這是作為主辦方的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以及作為承辦方的揚州市旅遊局等相關部門都沒有想到的。舉辦這個活動,是因為今年是揚州建城2500周年,當地有關部門想借著申報「最大份炒飯」的活動,來推銷揚州這座古城,以及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

如果沒有媒體後續的曝光,這次活動可謂是一次性價比超高的成功策劃:只用了4噸揚州炒飯的成本,花費不超過15萬元,卻引來了全國大量媒體的報導,讓人們一下子聚焦揚州,關注揚州美食,看上去,似乎要比山東斥資幾億元打造「好客山東」的品牌要見效快。

我們看到,在近年來各地頻頻出現的一批「申吉」活動中,時常會有地方政府的「身影」,如「世界最大皮鞋」、「世界最長鞭炮」、「世界最大月餅」、「世界最大剁椒魚頭」等等,這樣的「申吉」究竟有多大的文化價值?未必見得,各種「巨無霸」層出不窮,比的不是誰文化價值高,而是誰「名頭」更響亮。

舉辦「申吉」活動的城市並非真正痴迷於去爭「世界第一」,提高城市的曝光度或許才是他們的出發點。此外,他們所申報的「最大」、「最長」也能成為當地的一道新風景,供遊人參觀,可謂一舉多得,故很多地方樂此不疲,仿佛握住了一把城市宣傳的「金鑰匙」。

只是,這把「金鑰匙」用得不好,會適得其反。比如揚州這次「申吉」,將炒飯拉去餵豬,可能在確保食品安全上並無過錯,但卻在道德上挨了當頭一棒,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沒提高,反而卻落下了一個「差評」。此次雖然是一場市場化運作的商業活動,但作為承辦方的揚州市旅遊局等相關政府部門也逃脫不了監管不力的責任。

某些地方政府為宣傳城市,推廣城市文化走向世界,不惜耗費巨大人力財力衝擊各種奇葩的金氏世界紀錄,除了給人們茶餘飯後增添一點談資笑料,實在看不出有太多積極意義。其實,想要提升自己城市的知名度和口碑,各種獎盃都比不上民眾的口碑,人們對一個城市的評價,最終靠的是他們置身這個城市當中的所見所聞,是從他們對城市最真實的感受與體驗中得來的,而光靠幾個「申吉」紀錄是積攢不來的。

推廣城市文化,給人們以良好的體驗,除了依託當地優秀的城市文化旅遊資源,還要靠城市的優秀管理和市民的良好素質,而這些說到底就是一個城市的人文素養,它給人們帶來良好印象的同時,會讓人心生嚮往,發出由衷的喜愛。比如山東正在打造「好客山東」品牌。這個「好客」就是人文之美,簡單的「好客」兩字有豐富的內含,需要政府制定激勵制度,需要市民實踐於日常生活之中,時時處處體現出「好客」,而不是「欺客」、「宰客」。如若口號上天天喊「好客」,卻用天價大蝦宰你沒商量,那麼,一隻大蝦就可以毀了你苦心經營的招牌。

相反,如果一個城市在人文素養上孜孜以求,在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質上精益求益,就一定會給遊客帶來良好的體驗,而這些良好體驗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形成好口碑,從而讓人們自發的為城市做免費宣傳。像這樣的城市,不需要靠各種「巨無霸紀錄」來博眼球,也會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宣傳效果。只是,這些工作都不能一蹴而就,需持之以恆,如今很多城市主政者缺乏耐心,喜歡走捷徑,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博眼球的事情上去了,希望這次「揚州炒飯」的「鬧劇」能夠讓大家引以為戒。

相關焦點

  • 地方官員該從揚州炒飯事件中吸取什麼教訓?
    本網輿評:炒飯「餵豬」?古城揚州經不起這樣折騰 鬧了多日的揚州炒飯事件,終於以26日吉尼斯官方宣布「挑戰紀錄無效」告一段落。事件漸漸平息,但因此留給地方官員的教訓和思考,沒有停止。揚州旅遊局的回應和「道歉」,也仍有疑問。
  • 最大份揚州炒飯成了白忙活,誰該反思?
    金氏世界紀錄官方26日對記者表示,23日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行的「最大份炒飯」挑戰活動由於存在浪費食物情況,其挑戰紀錄無效。金氏世界紀錄大中華區市場總監楊麗娜表示:「我們已收到主辦方提供的接收單位接收食用情況書面報告,但目前主辦方已經明確表示確實有150公斤炒飯有不恰當處理,違背了我方關於大型食品記錄中食品最終要供民眾食用不得浪費的規定,因此我們已經通知主辦方此紀錄挑戰無效。」
  • 「最大揚州炒飯」一個不道德的獻禮
    10月27日《羊城晚報》消息稱:一份刷新金氏世界紀錄的4192公斤「最大份揚州炒飯」,曝出被當作垃圾運走、被用來餵豬,金氏世界紀錄官方26日宣布,因存在浪費食物情況,該金氏世界紀錄挑戰無效。隨後,揚州市旅遊局微博發文稱,活動不是其主辦,但存在監管和服務不到位的責任並道歉。    「最大揚州炒飯」成了豬的美食,這樣失敗的紀錄算不算浪費糧食?
  • 你吃到的所謂「揚州炒飯」真的是正宗的揚州炒飯的嗎?
    最近,哦不,是一直以來!本喵都發現現在全國各地有很多餐廳飯館只要他們有買各種炒飯、蓋飯之類的主食,就必定會有一種神奇的炒飯出現在他們的菜單上,那就是聞名全國的揚州炒飯。揚州炒飯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似乎揚州炒飯已經成了飯店大廚們的必備技能,但是他們炒的揚州炒飯真的是正宗的嗎?
  • 揚州炒飯食材不一樣,技巧一樣,不從簡單學起怎麼做正宗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食材不一樣,技巧一樣,不從簡單學起怎麼做正宗揚州炒飯揚州炒飯,這是一個大名鼎鼎的招牌,我們平時在餐館裡面吃的都是簡配版的揚州炒飯,正宗的揚州炒飯裡面的火腿不是火腿腸,是宣威火腿,裡面的配菜是海參和瑤柱。
  • 中外300人一同炒「最正宗的揚州炒飯」 現場評出揚州炒飯名店
    該活動由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主辦,在挑戰賽上,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副院長、中國烹飪大師周曉燕現場演繹揚州炒飯的標準製作,向現場的中外嘉賓手把手傳授揚州炒飯的精髓和奧秘。  「每個評委分別對代表13家企業的炒飯作品進行品嘗評價,並選出最喜歡的兩個炒飯作品,」通過90位評委的現場評選,金米缸精緻淮揚菜館和虹橋閣餐廳被評為「2015年度最受外國人喜歡的揚州炒飯名店」;西園飯店和銀都大酒店被評為「2015年度最受遊客喜歡的揚州炒飯名店」;宋城山莊和望江南酒店被評為「2015年度最受市民喜歡的揚州炒飯名店」。
  • 《食物語》揚州炒飯介紹 揚州炒飯技能一覽
    揚州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美食,成品顆粒分明、粒粒鬆散、軟硬有度、色彩調和、光澤飽滿、配料多樣、鮮嫩滑爽、香糯可口 。梅放雪初霽,願不負月明是對它最好的評價,在食物語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揚州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美食
  • 宅家學做淮揚菜|揚州炒飯
    2、外觀描述(菜餚造型、色澤標準及擺盤建議)揚州炒飯的菜餚造型一般為「穀倉堆」,亦可藉助其他塑型模具堆疊成其他藝術造型。其中米飯要求每粒米都自然分開,不允許存在飯粒抱團現象。揚州炒飯的色澤要求為:米飯潔白、蛋花金黃、其他輔料各顯其天然色澤,形成五顏六色的「什錦狀」。揚州炒飯(指什錦炒飯)的頂端應有蝦仁澆頭,此為「帽子」。
  • 揚州炒飯,作死的節奏
    10月23日,江蘇揚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金氏世界紀錄。當天,新紀錄結果宣布後,炒飯被大量裝進垃圾車拉走。此舉引發網友吐槽。面對網友「浪費糧食」、「作秀」等各種指責,活動主辦方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桑建回應「一點也不浪費,這些(不能吃的炒飯)都拉到了養豬場。
  • 請來一碗揚州炒飯
    隋煬帝巡遊揚州時將「碎金飯」傳入揚州,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最早的記載。持「皇室秘傳」觀點的學者,認為這就是揚州炒飯的前身。  清代說  一部分美食家認為最早的揚州炒飯是出自清朝之後的民間百姓之手。這一觀點的論據有二:一是在清朝以前,沒有任何關於揚州炒飯的資料;二是,據說一次乾隆南巡,微服私訪到了揚州近郊,飢餓難耐。
  • 揚州炒飯怎麼炒 正宗揚州炒飯的做法
    火腿切丁,胡蘿蔔切丁,雞蛋打散成蛋液,鍋裡水燒開,加鹽倒入胡蘿蔔30秒撈出,鍋燒熱加油,小火煸香火腿丁,胡蘿蔔炒勻盛出,再加油,倒蛋液滑散,放白米飯大火快速翻炒,倒入火腿、胡蘿蔔翻炒1分鐘,加醬油、雞粉和鹽炒勻入味,出鍋即可。
  • 淮揚菜成世界大廚話題 揚州炒飯獲國際經典
    >  揚州包子、揚州炒飯、獅子頭是淮揚菜經典美食。  三道美食獲「國際經典」  這獎項相當於餐飲界「奧斯卡」  昨天,世界廚師聯合會主席查爾斯·卡羅爾、世界廚師聯合會亞洲區主席裡克·史蒂芬和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就揚州包子、揚州炒飯、獅子頭三道菜點,為西園飯店、冶春茶社、會議中心、盧氏老宅、揚州賓館、花園國際大酒店等揚州6家餐飲企業頒發國際經典美食獎牌
  • 揚州炒飯的由來及方法
    先為大家介紹下揚州炒飯的來源: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在謝諷的《食經》就有「越國食碎金飯」,即是揚州蛋炒飯的前身5相傳隋煬帝巡遊揚州時將「碎金飯」傳入揚州,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最早的記載。     揚州炒飯是如何從揚州向外傳播,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揚州知府伊秉綬。 伊秉綬,福建汀洲人,乾隆54年任揚州知府。此人政聲很好,不僅精通詩賦書法,還是美食家。盛傳如今流傳於粵港一帶的「伊府麵」及「揚州炒飯」6720便是由他發明的;如今我們吃的方便麵,便是在伊府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伊秉綬亦被人稱為方便食品的開創者之一。
  • 揚州炒飯,曾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是大家熟知的炒飯卻也飽受爭議
    對於揚州炒飯的由來,也是極具爭議的。有人認為揚州炒飯之所以傳入揚州,是因為隋煬帝巡遊江都(今揚州)時告訴了大家他喜歡吃的「碎金飯」(雞蛋炒飯);也有學者認為,揚州炒飯原本出自民間老百姓之手。對於它具體的由來,到目前也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揚州炒飯確實在不斷的發展。
  • 揭秘美食界的一大「冤案」,揚州根本沒有揚州炒飯
    但你可能被揚州炒飯騙了,現在我就要揭秘這個美食界的一大冤案,揚州其實沒有揚州炒飯。 揚州 揚州炒飯最早形成於清朝時期的廣州,當時廣州作為一個客商雲集的城市,有許多來來往往的商賈們在這裡交易買賣。
  • 揚州炒飯裡面有什麼 揚州炒飯用什麼做的
    揚州炒飯裡面有主料米飯、雞蛋,配料有水發海參、雞腿肉、火腿肉、水發乾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淨鮮筍、青豌豆,調料有香蔥末、湖蝦籽、精鹽、紹酒、雞清湯、色拉油等。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就是蛋炒飯。
  • 原來真的有揚州炒飯
    >頂著全中國同行的壓力成功註冊了「揚州炒飯」的商標之後,揚州烹飪界緊接著便推出了揚州炒飯的「統一技術標準」,甚至還公布了「建議市場售價」(每份25元),煞有介事,真的一樣。好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受了揚州炒飯的註冊之後,馬上就對媒體澄清道:作為一個註冊商標,揚州炒飯並不屬於通用名詞,餐飲菜譜名稱一般只註冊商標名稱,而不能註冊商品名稱。所以,其它餐飲商家同樣可以經營揚州炒飯。即使?開這些不論,要把揚州炒飯註冊成一個具有排他性的商標,至少也得像「北京烤鴨」或者「香港腳」那樣有點確切的來歷吧。
  • 揚州炒飯名動天下 很多人不知道這份炒飯究竟特殊在哪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揚州炒飯"的名頭,很多人也在外面點過這道美食,不過要說清楚揚州炒飯到底是個啥,那就很少有人能明白了。那麼究竟什麼是揚州炒飯,揚州炒飯和普通炒飯又有什麼不同呢?且隨小編往下看。其實從做法上來說,揚州炒飯和我們日常吃的蛋炒飯並沒有太大區別,而蛋炒飯這種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甚至更早,其發源地不詳。在明朝以前,並沒有揚州炒飯的說法,直到明代,才有了揚州民間廚師在炒飯中增加配料,形成了揚州炒飯的雛形。
  • 揚州炒飯,炒飯界的「王者」,在歷史的煙塵中散發著香味
    任何一個城市要發展,路是最關鍵的,揚州的漕運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不管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還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都是與揚州的城市發展有關係的,這裡有最美的歌聲,最靚的歌女。而揚州炒飯卻是這裡最家常的飯菜,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原流傳於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
  • 揚州炒飯「極簡史」:炒了1400多年隋煬帝也「帶貨」
    揚州新獲「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為中國第四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以揚州這座城市命名的揚州炒飯更是吃貨來揚必打卡的美食。揚州炒飯就是蛋炒飯的「進階版」?NO!可沒那麼簡單!今天就說說這碗世界上最著名的飯。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貨南下,蠻海、閩廣、南楚、甌越之貨北上,船工口耳相傳,大家都知道:這碗美味的蛋炒飯,就來自揚州。北上洛陽、開封,南下杭州等地,「揚州炒飯」漸漸飛入尋常百姓家,從宮廷美食演變為平民美食。可以說,是運河催生了揚州炒飯!揚州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乾隆南巡,微服私訪,行至揚州近郊時飢腸轆轆。一戶清貧農家做的蛋炒飯被乾隆盛讚。乾隆嘆服揚州人的生活於節儉中充滿了美妙的藝術性。